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单元 2《说和做》第2课时课件PPT
展开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潜心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是一位无所畏惧的革命斗士。本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闻一多先生,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品味文章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学情回顾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分析讨论精读课文①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刻苦。动作、语言描写,“大骂”“指着”具体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②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外貌描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描绘了闻一多的从容姿态,突出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③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2.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受和思考,请举例分析。“钻探”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向地壳寻求宝藏”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务实和执着精神。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吃尽”“消化尽”“远射”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想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研究透的决心,表现了他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②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③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希望找到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⑤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⑥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3.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短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请举出几个例子。富有表现力的四字短语:锲而不舍、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头发凌乱、无暇及此、零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深宵灯火、警报迭起、形势紧张、凶多吉少、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严谨治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课堂小结课文主旨1.结构严谨,选材精当作者用“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闻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作为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之间,作者用了过渡句,使文章衔接紧密,结构严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选材方面,讲究典型性。如对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描写,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等典型事例,把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充分表现出来。2.语言凝练,感染力强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含蓄,感情浓烈。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等,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的认真,饱含赞美之情,极富感染力。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学者)写作《楚辞校补》写作《唐诗杂论》写作《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务实勤奋谦虚淡泊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革命家)正直无畏敢说敢做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韩非子》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 ——《贞观政要》积累拓展规范言行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土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学者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民主战士闻一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教材课后习题彼此有关联。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和作为民主战土时的“说”和“做”是相互贯通的,二者共同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风范。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四、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示例: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了长胡子。五、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死 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莱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赏析:这首诗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之一。创作于1925年,诗歌采用了象征反讽的艺术手法,其笔触是辛辣而细腻的,是一首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赞歌。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