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人教2019版教师版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人教2019版学生版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人教2019版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 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根据《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结构》内容要求,预测2024年安徽省新高考物理试卷的试卷结构为8(单选题)+2(多选题)+2(实验题)+3(计算题)。新高考命题依然是“内容不超过范围,深度不超要求”,注重增强灵活性和创新性为支撑,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
电磁感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预计2024年的新高考仍然会涉及考查应用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电动势)的方向等基础知识;同时还会考查电磁感应的规律与电路、图象、动力学、能量、动量等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命题形式和内容比较固定,应该还会延续,但是题目的情景可能向着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如试卷第8题以生活中人们常常接触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和汽车上装的磁性转速表工作原理为情景,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问题的掌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的x-t关系图像可大致表示为选项图中的( )
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该质点的x-t关系图像可大致表示为B图,故选B.
2.随着科技的发展,夜视技术越来越成熟.一切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即使在漆黑的夜里“红外监控”“红外摄影”也能将目标观察得清清楚楚.为了使图像清晰,通常在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表面镀一层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红外线反射
B.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所有光均能透射
C.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
D.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二分之一
答案 C
[试题解析] 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红外线能够透射,而让红外线之外的光反射,从而使红外线图像更加清晰,故A、B错误;当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恰好干涉减弱时,反射光最弱,透射光最强,根据干涉相消的规律可知,此时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应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而为了尽可能增加光的透射程度,镀膜的厚度应该取最薄的值,即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故C正确,D错误.
3.如图为一小型起重机,A、B为光滑轻质滑轮,C为电动机.物体P和A、B、C之间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连接,滑轮A的轴固定在水平伸缩杆上并可以水平移动,滑轮B固定在竖直伸缩杆上并可以竖直移动.当物体P静止时( )
A.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可能沿水平方向
B.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一定大于物体P的重力
C.当只将滑轮A向右移动时,A的轴所受压力变大
D.当只将滑轮B向上移动时,A的轴所受压力变大
答案 C
[试题解析] 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为BA方向的拉力和物体P重力的合力,BA方向的拉力与物体P的重力大小相等,设两力方向的夹角为θ,其变化范围为90°ΔU1,选项D正确.
8.电磁驱动是21世纪初问世的新概念,该技术被视为将带来交通工具大革命。多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此项研究。据2015年央广新闻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真空成功试验了电磁驱动引擎,如果得以应用,该技术将在未来的星际旅行中派上大用场。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摩托车和汽车上装有的磁性转速表就是利用了电磁驱动原理。如图所示,是磁性式转速表及其原理图,关于磁性式转速的电磁驱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盘接通电源,通有电流的铝盘在磁场作用下带动指针转动
B.永久磁体随转轴转动产生运动的磁场,在铝盘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铝盘受磁场力而转动
C.铝盘转动的方向与永久磁体转动方向相反
D.由于铝盘和永久磁体被同转轴带动,所以两者转动是完全同步的
答案 B
[试题解析] 当永久磁体随转轴转动时,产生转动的磁场,在铝盘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时永久磁体的磁场会对铝盘上的感应电流有力的作用,而产生一个转动的力矩,使指针转动,由于弹簧游丝的反力矩,会使指针稳定指在某一刻度上,A错误,B正确;该转速表运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由楞次定律知,铝盘磁场总是阻碍永久磁体转动,要减小穿过铝盘磁通量的变化,永久磁体转动方向与铝盘转动方向相同,C错误;永久磁体固定在转轴上,铝盘固定在指针轴上,铝盘和永久磁体不是同转轴带动,所以两者转动不是同步的,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空间中有水平方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微粒在某平面内运动,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微粒( )
A.一定带正电
B.0~3 s内静电力做的功为-9 J
C.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
D.0~3 s内除静电力和重力外所受其他力对微粒做的功为12 J
答案 BCD
[试题解析] 由于不清楚电场强度的方向,故无法确定微粒的电性,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0~3 s内电势能增加9 J,则0~3 s静电力做的功为-9 J,故B正确;由题图可知,电势能均匀增加,即静电力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说明微粒沿静电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理,沿重力方向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微粒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C正确;由功能关系可知,0~3 s内重力势能与电势能共增加12 J,又微粒的动能不变,故0~3 s内除静电力和重力外所受其他力对微粒做的功为12 J,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为某缓冲装置的模型图,一轻杆S被两个固定薄板夹在中间,轻杆S与两薄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f,轻杆S露在薄板外面的长度为l.轻杆S前端固定一个劲度系数为eq \f(3Ff,l)的轻弹簧.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以大小为v0的速度撞向弹簧,能使轻杆S向右侧移动eq \f(l,6).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eq \f(1,2)kx2,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使轻杆S发生移动,物体m运动的最小速度为eq \f(\r(10),10)v0
B.欲使轻杆S发生移动,物体m运动的最小速度为eq \f(\r(6),3)v0
C.欲使轻杆S左端恰好完全进入薄板,物体m运动的速度大小为eq \f(\r(6),2)v0
D.欲使轻杆S左端恰好完全进入薄板,物体m运动的速度大小为eq \f(2\r(6),3)v0
答案 BD
[试题解析] 当轻杆刚要移动时,对轻杆受力分析,设此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压缩量为x,由平衡条件知F=kx=2Ff,代入k的值可得x=eq \f(2,3)l,设欲使轻杆S发生移动,物体m运动的最小速度为v1,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q \f(1,2)mv12=eq \f(1,2)k(eq \f(2,3)l)2,由题意知,物体以大小为v0的速度撞向弹簧,能使轻杆S向右侧移动eq \f(l,6),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q \f(1,2)mv02=2Ff×eq \f(l,6)+eq \f(1,2)mv12,联立可得v1=eq \f(\r(6),3)v0,故A错误,B正确;设物体m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2时,轻杆S左端恰好完全进入薄板,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q \f(1,2)mv22=2Ff×l+eq \f(1,2)mv12,可解得v2=eq \f(2\r(6),3)v0,故C错误,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某同学探究图甲中台秤的工作原理.他将台秤拆解后发现内部简易结构如图乙所示,托盘A、竖直杆B、水平横杆H与齿条C固定连在一起,齿轮D可无摩擦转动,与齿条C完全啮合,在齿轮上固定指示示数的轻质指针E,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横杆H吊在秤的外壳I上.他想根据指针偏转角度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经过调校,托盘中不放物品时,指针E恰好指在竖直向上的位置.若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指针偏转了θ弧度(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1(浙江专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1浙江专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1浙江专用考试版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1浙江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浙江专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浙江专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浙江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专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专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专用考试版docx、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