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展开教材分析
《父爱之舟》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所在的单元由两篇精读,一篇略读,及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习作“我想对您说”、语文园地组成,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感受父母的爱。单元主题是“舐犊情深”,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习作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父爱之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写的回忆性散文,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7个场景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与前一课重点刻画母亲的细节不同,作者不写父亲,反而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多篇,但是本文叙述方式独特,时代背景距离学生生活远,让学生从一个个梦境中体会父亲的举动中蕴含的深沉无言的父爱,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通过查资料等方式,理解“泥灶、乌篷船、摇撸、初小、高小”等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厘清文章脉络。
3.品读第3、8、9段“带我住旅店、摇船送我报考和缝补棉被”三个场景,抓住父亲“心疼、动心”等细节想象画面,结合父亲默默的举动,通过批注感悟,体会小船所承载的深沉伟大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概括“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找出3、8、9段场景中对父亲的描写。
难点:抓住父亲默默的举动,通过批注感悟,体会小船所承载的深沉伟大的父爱。
教学过程
一、以“舟”激趣,了解作者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彩墨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画中都有小船;描绘的都是江南水乡的画面。
2.这些不同风格的小船都出自著名画家吴冠中之手,他一生画过无数只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
3.为什么一叶小舟会频繁出现在他的画中呢?小舟承载了怎样独特的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吴冠中先生关于小船和家乡的画作,激发学生兴趣。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同时对课题提出质疑,为下文的场景理解及串联主线做好铺垫。
二、聚“舟”入文,梳理脉络
1.反馈预学,出示预学单中易错的字词,指名带读,相机正音。
冤枉 高跷 粜稻
2.读一读文章的首尾,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首尾呼应;课文以梦境开始,以梦醒落泪结束。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梦中出现了几个令“我”难忘的场景。
(1)指名交流。
(2)(课件出示作业本第3题)语文作业本提示文中共有8个令“我”难忘的场景。
4.题目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范例,对比一下段落和范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描写父亲为“我”做的事的场景;范例是按照父亲为“我”做了什么事概括的。
5.学着范例的样子,找到其他场景并概括父亲为“我”做的事,完成第3题。
6.全班交流场景,相机板书。
父亲卖茧子给“我”买枇杷→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看庙会→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初小→父亲变卖东西给“我”缴学费→父亲替“我”铺床→父亲熬夜摇橹让“我”安稳睡觉→父亲替“我”缝补棉被
7.这8个场景看似互不关联,但其实相互有着内在联系,你发现了吗?
预设:都是父爱的表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开头和结尾,理解本文描写的是梦境,发现文章结构。借助作业本的题目梳理课文脉络,以其为支架,引导学生发现理清课文脉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场景间的内在关联—父爱,为深入分析文章做准备。
三、寻找“小舟”,体悟父爱
1.课文的题目是《父爱之舟》,这叶小舟分别出现在了哪几个场景中?
预设:第3、8、9段“带我住旅店、摇船送我报考和缝补棉被”三个场景中。
2.为何这叶小舟频繁的入画又入梦?让我们走进3、8、9段,登上这叶小舟,寻找伟大的父爱。
3.学习第3段“带我住旅店”
(1)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体现父爱的词句,并在一旁批注感受。
(2)全班交流。
①动作:“叫来”“掀开”一个个无声的举动,背后是父亲浓浓的爱。(相机板书:举动)
②心理:“心疼极了”。那透过它,又会想象到父亲到底是怎样的心疼呢?
课件出示交流: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心疼极了,他的脸上( ),他说( )。
齐读句子,读出父亲的心疼。
③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两个片段中的父亲有什么不同?
预设:没有眼眶泛红,没有不断询问,没有神态,没有语言,只有默默的举动,这就是深沉的父爱。(相机板书:无言)
④带着这份心疼,再次齐读句子,让大家听到这深沉无言的父爱。
父亲动心了,他做出换房子的决定容易吗?
每一个举动背后都是他深沉的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份深沉的爱。
(3)小结:是呀,父爱如山,是不善言辞的,蕴含在了“心疼极了、动心了”之中;父爱如山,是深沉内敛的,藏在了细腻的举动中。(相机板书:父爱深沉)
4.自主研读“摇船送考”“缝补棉被”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学习另两个场景,寻找父亲的举动,体会父爱。
出示自学要求:自主默读第8、9自然段,画出描写父亲行为的句子,体会父爱。
(2)全班交流(相机引导:父亲为了“我”…,做了什么举动,从中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
抓住“夜晚开船、轮换摇橹”,父亲为了让“我”睡好,自己不辞辛苦。
父亲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担心孩子会被其他的考生和家长嘲笑,“不敢停到附近”,体现出了父亲细腻的爱。
抓住“抓紧时间”“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体会父亲哪怕再艰辛,不摇橹时也没有休息,第一时间为“我”赶制棉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课题为线索,寻找有形之舟,深入与小渔船有关的几个场景,用圈画批注的方式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展开深入探究。集中交流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想象补白父亲的神态、语言,体会父爱。再通过片段对比,引导学生关注了本文表达上的最大特点———在父亲的描写中没有语言,没有心理活动,而是运用了朴实无华的词语白描父亲的行动,进一步体会父爱深沉无言。由扶到放,自主研读其他场景,落实体会。
四、再回“小舟”,课堂总结
1.父亲用小舟送“我”上学,送“我”报考,送“我”走过一个个人生关口,小舟承载着父亲深沉的爱。
2.作者在文章中还写了其他的场景,这些场景又与小舟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何要以“父爱之舟”为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父爱深沉,留疑结课,为下节课体会无形之舟中的父爱做铺垫。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