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计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炼生铁B. 晒海盐C. 钉木舟D. 织衣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炼生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钉木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织衣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
2. 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称量一定的氯化钠B. 稀释浓硫酸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检验装置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反应消耗了氧气,但是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天平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检验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价B. 氦气:
C. 氯化镁的化学式为D. 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是气体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错误;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氦气的化学式为He,故选项正确;
C、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错误;
D、钠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第三层1个,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莲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化学式量)是
C.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绿原酸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绿原酸是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错误;
C、根据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D、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绿原酸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H2O,正确。
故选D。
5. 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 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是催化剂
C. 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 灯芯和酒精都是可燃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灯被点燃,故A正确;
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
D.灯芯和酒精都能燃烧,都是可燃物,故D正确。
故选:B。
6.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一定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消防队员用水扑灭火灾,是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B. 关闭天然气灶,火焰熄灭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C. 铁丝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铁丝不是可燃物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吹灭蜡烛都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消防队员用水扑灭火灾,是将温度降低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
B. 关闭天然气灶,火焰熄灭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符合题意;
C. 铁丝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及氧气浓度低,不符合题意;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氧气,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通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 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 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 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正确;
B、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物,正确;
C、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因此c可能是单质,错误;
D、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但d不可能是单质,正确。
故选C。
8.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将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均分为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中滴加稀硫酸,另一份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正确的是
A. 甲曲线对应的氢氧化钡与硫酸钠的反应
B. 甲曲线上M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C.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 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所有离子的数目均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Ba( 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甲曲线中,电导率能够减小到0,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因此甲对应的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甲曲线上的 M 点代表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 、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显碱性,仍然是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 、乙曲线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程中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数目减少,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数目没有减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 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 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即复分解反应中不一定同时生成气体、沉淀和水,如:,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生成物在就没有气体和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盐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氯化铵、硝酸铵是盐,其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因为不知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无法判断与是否恰好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只有和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才呈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水呈中性,其,用湿润的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当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了水,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结果会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分离、除杂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是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稀盐酸,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适量的氯化钡能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了新的杂质,除杂原则,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和氧化钙均能和稀盐酸反应,不仅能除去杂质,也能除去原物质,故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时通过灼热的铜网,利用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除去氧气,且氮气和铜不反应,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三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 水和溶液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根据题意回答:
(1)用如图1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钙②可溶性钙、镁化合物③氢氧化镁
(3)实验室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反应后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放热现象
C. 铁锈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
D.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6)以粗盐(含杂质、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并配制溶液。
Ⅰ.加水溶解后,用图3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Ⅱ.为除去,并得到中性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溶液,④加适量的稀盐酸,⑤加过量的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⑤③②①④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D.⑤①③②④
Ⅲ.用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_____比较,读出值。
Ⅳ.图4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
V.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在实际操作中某同学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② (3)蒸馏
(4) ①. CO、H2 ②. 1:3 (5)B
(6) ①. 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 ②. CD ③. 标准比色卡 ④. H+、OH- ⑤. 溶解 ⑥. 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2详解】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填:②;
【小问3详解】
实验室中,常采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CO、H2;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小问5详解】
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可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锈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使硝酸钾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6详解】
Ⅰ.加水溶解后,用图3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即用过滤除去泥沙,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Ⅱ.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钠,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且加入碳酸钠溶液应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过量的氯化钡才能除去,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然后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③⑤①②④或⑤①③②④或⑤③①②④。
故选CD;
Ⅲ.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H值;
Ⅳ.由图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故填:H+、OH-;
V.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在实际操作中某同学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12.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时分别把甲、乙、丙固体加入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得到较纯净的乙。
(4)时,将甲、乙、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_____。
【答案】(1)t1 (2)丙
(3)蒸发结晶 (4)乙>甲>丙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有交点,所以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2℃时分别把15g甲、乙、丙固体加入5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的溶解度在t2℃时,要≤15g×2=30g,由图可知,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30g,丙的溶解度<30g,所以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
【小问3详解】
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蒸发结晶方法得到较纯净的乙;
【小问4详解】
t2℃ 时,将甲、乙、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 ,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13. 2023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据如图回答:
(1)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该流程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______。
(2)海水制碱。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写化学式)。步骤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步骤⑥是电解NaCl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是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 ②. 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母液中氯化镁的浓度高,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制取的氢氧化镁相对纯净、量大
(2) ①. NH3、CO2 ②.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①:母液中虽入石灰乳,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②: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③:氯化镁通电生成镁和氯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该流程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①②;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低,母液中氯化镁的浓度高,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制取的氢氧化镁相对纯净、量大;
【小问2详解】
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小,且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此时能与更多二氧化碳反应,故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步骤⑨中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3详解】
根据流程图,步骤⑥是氯化钠和水通电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两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4.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指出编号X仪器名称:_____。
(2)若需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依次为_____(从中选择),利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1:打开,从长颈漏斗加氢氧化钠溶液没过漏斗下端,关闭,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的物理性质是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BED ②.
(3) ①. 气球鼓起 ②. (4)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X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干燥的氧气可选择D向上排空气法,故若需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依次为BED;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打开 K1 ,从长颈漏斗加氢氧化钠溶液没过漏斗下端,关闭 K1 ,振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鼓起;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 CO2 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理性质。
15. 实验室有一瓶长时间存放的氢氧化钠,小明怀疑可能变质了。小明要通过实验检验该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变质了吗?若变质,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建立假设】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资料查询】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设计实验】
取少量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到溶液,进行如下操作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步骤Ⅰ的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步骤Ⅱ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获得结论】根据以上步骤的实验现象,最终,你认为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小明要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色。
根据以上操作现象确定,氢氧化钠是______(填“全部”、“部分”)变质。
【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容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也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保存氢氧化钠时需要______。
【答案】 ①. 否 ②.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 是 ④. 2HCl+Na2CO3=2NaCl+H2O+CO2↑ ⑤. 成立 ⑥. 部分 ⑦. 密封
【解析】
【详解】设计实验: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为碱性溶液,滴加酚酞变红不能证明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药品未变质,故填:否;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产生气泡,故填:是;2HCl+Na2CO3=2NaCl+H2O+CO2↑;
获得结论:
从产生气泡的现象可知,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故填:成立;
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仍呈碱性,说明除碳酸钠以后还有氢氧化钠,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故填:部分;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保存时要密封,故填:密封。
四、推理计算题(共6分)
16.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碱,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可以用作气体肥料。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1)A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F的化学性质有_____。
【答案】(1)Ca(OH)2
(2)
(3)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解析】
【分析】A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推出A为氢氧化钙,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能生成B、D,且B、D能相互转化,推出B为水,D为氧气,E为过氧化氢;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可以用作气体肥料,F能与氧气反应,C与F能相互转化,F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将推出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物质是Ca(OH)2;
【小问2详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为水,D为氧气,则B→D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由图像可知产生的质量为1.96g,
设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解析】
【详解】见答案。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溶液
盐酸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
溶液
滴加适量溶液并过滤
C
适量的稀盐酸
D
通过红热的铜丝
步骤
现象
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药品未变质
Ⅱ、另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药品已变质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6%,52,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月练习试卷docx、九化月练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