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可表示生物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糖类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淀粉、糖原
B. 若①表示固醇,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磷脂、胆固醇、维生素D
C. 若①表示生物膜系统,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
D. 若①表示DNA和RNA共有的碱基,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A、G、U
【答案】C
【解析】
【分析】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2、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是由脂肪酸与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详解】A、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糖类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和多糖,A错误;
B、若①表示脂质中的固醇,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B错误;
C、若①表示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组成,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C正确;
D、若①表示DNA和RNA共有的碱基,则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为DNA特有,尿嘧啶U为RNA特有,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A、G、C,D错误。
故选C。
2. 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B细胞与乙细胞上都有接受信息的受体
B. 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 若A细胞为胰岛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
D.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1、据图1分析,细胞A分泌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B上的受体。
2、据图2分析,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
3、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B细胞与乙细胞作为靶细胞,其上都有能识别相应信息分子的受体,A正确;
B、图2表示细胞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直接识别,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B正确;
C、若A细胞为胰岛细胞,则其中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
D、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D。
3. 普通的水稻很难在盐碱地中生长,高渗的环境不仅容易“烧苗”,还易被某些病原菌感染。而海水稻在盐碱地中却能正常生长,海水稻抗逆性相关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2O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降低
B. SOS1和NHX的结构虽然不同,但转运Na+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C. H+被主动转运到液泡中是为了维持液泡膜两侧H+的浓度差
D. 使用呼吸抑制剂会使海水稻的抗病性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由图可知,H2O既可以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使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降低,A正确;
B、SOS1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细胞外,NHX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细胞液中,这两种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都是主动运输,B错误;
C、H+通过主动转运/主动运输被转运到细胞液中,使液泡膜两侧H+的浓度差增大,为H+通过NHX顺浓度梯度运输创造条件,C正确;
D、抗菌蛋白的分泌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ATP,因此使用呼吸抑制剂后海水稻的抗病性可能会因为呼吸作用受抑制,产生的ATP减少而导致抗病性降低,D正确。
故选B。
4. 下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且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及pH的关系,其中曲线①②是酶甲的有关曲线,曲线③④是酶乙的有关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20℃、pH=8.5的条件下保存酶乙效果较佳
B. 酶甲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的体内
C. 图①中,M浓度前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同
D. 将酶甲溶液的pH从8.5调到2,酶的活性将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①②是酶甲的有关曲线,据图①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据图②可知,酶甲的最适pH是2。曲线③④是酶乙的有关曲线,据图③④可知,酶乙的最适pH是8.5,最适温度的20℃。
【详解】A、据图③④可知,酶乙的最适pH是8.5,最适温度的20℃。由于酶在低温下结构更稳定,故低温、pH=8.5的条件下保存酶乙效果最佳,A错误;
B、据图②可知,酶甲的最适pH是2。酶甲可能是胃蛋白酶,可能存在于正常人的体内,B错误;
C、图①中,M浓度前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同,分别是反应物浓度、酶浓度(酶量),C正确;
D、将酶甲溶液的pH从8.5调到2,酶的活性将不变,因为在pH为8.5时酶甲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失活,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涉及“分离”相关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各种细胞器
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C. 植物根尖细胞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将其杀死并染色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处于不同分裂相的细胞;
3、绿叶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绿叶中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和层析液,层析液中不同色素的溶解度有区别。
【详解】A、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A正确;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正确;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的彼此分离过程,C错误;
D、纸层析法的原理即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色素分离开,D正确。
故选C。
6. 某兴趣小组欲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所示的实验环境温度和气压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欲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产生CO2,图1中的装置连接是:d→b
B. 检测CO2还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
C. 如果图2中的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红色液滴右移
D. 如果图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红色液滴应右移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详解】A、欲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产生CO2,图1中的装置连接是:d无氧条件下含酵母菌的培养液→b澄清石灰水,A正确;
B、检测酒精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B错误;
C、如果图2中的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故则红色液滴左移,C错误;
D、如果图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则红色液滴不移动,D错误。
故选A。
7. 拟南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如图为拟南芥在不同温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单位:mml·cm-2·h-1),实线是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虚线是黑暗条件下CO2的产生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线表示拟南芥的净光合速率
B. 30℃时总光合速率为10mml·cm-2·h-1)
C. B点表示呼吸速率恰好与光合作用速率相等
D. 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拟南芥的光合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
【详解】A、实线表示的是CO2的吸收速率,则代表拟南芥的净光合速率,A正确;
B、30℃时,净光合速率是8mml·cm-2·h-1,此时CO2的产生速率是2mml·cm-2·h-1,则总光合速率为8+2=10mml·cm-2·h-1,B正确;
C、B点时,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即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C错误;
D、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如图表示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拟南芥的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C。
8. 牵牛花的花色由4个基因A1、A2、A3、A4决定,其中A1A1为白花,A2A2为黄花,A3A3为红花,A4A4为紫花,A1A4、A2A4、A3A4都为紫花,A1A3为粉花,A2A3为黄色斑点的红花,A1A2为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1、A2、A3、A4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两株不同花色的牵牛花杂交后代最多出现4种表型
C. 粉花植株自交F1中的相同花色的植株随机授粉,F2中红花占1/8
D. 四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隐性分析,A1A1为白花,A2A2为黄花,A3A3为红花,A4A4为紫花,A1A4、A2A4、A3A4都为紫花,说明,A4对A1、A2、A3为显性,A1A3为粉花,说明A3对A1为不完全显性,A2A3为黄色斑点,说明A3对A2为不完全显性。
【详解】A、据题意可知,A1、A2、A3、A4为复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B、A1A3与A2A3杂交后代中A1A2为黄花,A1A3为粉花,A2A3为黄色斑点的红花,A3A3为红花,B正确;
C、A1A3自交,F1为1/4A1A1(白花)、1/2A1A3(粉花)和1/4A3A3(红花),F2中红花的比例为1/2×1/4+1/4=3/8,C错误;
D、依据题干信息,A1A1为白花,A2A2为黄花,A3A3为红花,A4A4为紫花,A1A4、A2A4、A3A4都为紫花,说明,A4对A1、A2、A3为显性,A1A3为粉花,说明A3对A1为不完全显性,A2A3为黄色斑点,说明A3对A2为不完全显性,所以,四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4>A3>A2>A1,并且A3对A2、A1为不完全显性,D错误。
故选B。
9. 某动物体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如下图所示,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三个过程均主要发生于细胞核
B. 过程②、③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 ③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a到b
D. ③过程中的5个核糖体共同合成1个蛋白质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DNA分子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过程,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①~③分别表示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翻译过程发生于核糖体,A错误;
B、②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T—A、G—C、C—G,③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U—A、G—C、C—G,B错误;
C、从多肽的长度(先翻译的更长)可判断,③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a到b,C正确;
D、③过程中的每个核糖体合成1个蛋白质分子,并非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1个蛋白质分子,D错误。
故选C。
10. 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下图所示)。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
B. 丙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与乙形成配子时7E随机分配有关
C. 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2E的植株戊约占1/4
D. 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培育新物种的过程,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进行联会,才能使得最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可能在遗传中随机分配,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分析育种过程是本题的突破点。
【详解】A、普通小麦共有六个染色体组,长穗偃麦草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因此F1中共含有4个染色体组,①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导致纺锤体无法合成,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甲中含有8个染色体组,因此是获得纯种的异源八倍体,A错误;
B、丙是由普通小麦和乙杂交而来,普通小麦所产生的配子,含有21W三个染色体组,而乙在产生配子时,42W可以正常联会并减半,但7E会联会紊乱,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分配,B正确;
C、丁产生的配子有两种,分别是21W+1E或21W,因此自交后会产生42W、42W+1E、42W+1E、42W+2E,其中含有2E的占1/4,C正确;
D、过程①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余为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
11. 选择适宜的实验方法有利于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探究。下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子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细胞融合杂交,该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及摩尔根用果蝇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都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利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
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中,运用荧光标记技术证实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C、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及摩尔根用果蝇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都使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
D、种群的“S”形增长模型属于建构模型中的数学模型,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
C. 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D. 尿素、消化酶、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
B、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B正确;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含量(2/3)多于细胞外液(1/3),C正确;
D、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D。
13. 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 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扩张
B. 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 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 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有利于通气。
【详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由于此时该同学非常紧张,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通过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可以使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从而使心跳减慢,呼吸平缓,D正确。
故选D。
14. 图A为一段游离的神经纤维,图B是该段神经纤维上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甲可测得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B. 图B中b点与神经元轴突外K+浓度有关
C. 图B中bc段Na+通道处于开放状态而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D. 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发生两次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表示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测量时需要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一个接在膜内一个接在膜外,而甲电流表电极都在膜外,测量的不是静息电位,A错误;
B、图B中b点代表动作电位的峰值,动作电位峰值大小由Na+细胞膜内外浓度差决定,故与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有关,B错误;
C、图B中bc段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由K+外流引起,故bc段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而K+通道处于开放状态,C错误;
D、由图A中甲乙电流表电极连接位置可知,刺激图A中的C处,兴奋不能同时到达甲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也不能同时到达乙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两表的两个电极均依次兴奋,故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发生两次偏转,D正确。
故选D。
15. 甲基苯丙胺(冰毒)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的结合,改变多巴胺转运载体空间结构从而使其改变原有功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B. 冰毒可直接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
C. 冰毒引起多巴胺的回收受阻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 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①与突触前膜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可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
【详解】A、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而后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A正确;
B、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进而导致多巴胺持续作用与突触后膜,B错误;
C、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正确;
D、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以胞吐 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
故选B。
16.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C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 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的环境中a1>a2,b1a2,由于a1=b1、a2=b2,因此b1>b2,B错误;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需要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所以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C正确;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这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17. 如图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X代表CO2,则b、d对应时刻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兴奋度最高
B. 若X代表血糖,则a→b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的分解
C. 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b→c段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D. 若X代表胰高血糖素,则其含量变化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1、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A、若X代表CO2,则b、d时刻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度最高,A错误;
B、若X代表血糖浓度,则a→b段出现血糖浓度的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的分解,B正确;
C、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b→c时段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减少, 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正确;
D、若X代表胰高血糖素,其含量变化既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也受到血糖含量的变化影响,故其含量变化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关,D正确。
故选A。
18. 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 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 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 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a-b段病毒入侵并增殖,同时机体开始进行特异性免疫,T细胞数量增加;随后b-c段病毒数量减少,T细胞数量也减少并趋于稳定。
【详解】A、a-b期间病毒入侵,导致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A正确;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进而使病毒暴露出来,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使病毒数量减少,B正确;
C、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C错误;
D、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D正确。
故选C。
19.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②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③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
④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详解】①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①错误;
②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故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正确;
③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一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③正确;
④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并且分裂分化,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因此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错误;
⑤某些致病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感染人体时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⑤正确。
故选D。
20.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植物体内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 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乙烯与生长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C. 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等作用
D.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
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产生位置主要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正确;
B、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高浓度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合成,乙烯与生长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B正确;
C、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等作用,C正确;
D、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D错误。
故选D。
21. 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影响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小值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D.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图甲实验缺少空白对照,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左侧生长最快,其弯曲角度α具有最大值,B错误;
C、据图乙分析,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生长程度可能相同,即形成相同的α,C正确;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抑制胚芽鞘生长,而右侧不含生长素,所以胚芽鞘不弯曲,D错误。
故选C。
22.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利用茎尖切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于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琼脂块①和②中只有①出现放射性
B. 若抑制茎尖切段的细胞呼吸,琼脂块①和②中均无放射性
C. 若琼脂块③和④中均有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D. IAA和ABA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详解】A、生长素如果进行非极性运输则和形态学上下端无关,琼脂块①和②中都出现放射性,A错误;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若抑制细胞呼吸则无法提供能量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均无放射性,B正确;
C、③和④对照可探究ABA是否进行极性运输,若琼脂块③和④中均有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C正确;
D、植物激素都具有含量极微,但调节效果显著的特点,故IAA和ABA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D正确。
故选A。
23. 如图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分别是死亡率和出生率,属于决定种群密度直接因素
B. 春节前后,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③和④有关
C. ⑤为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D. “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可以影响⑥,但一般不会影响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是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①为死亡率,②为出生率,③为迁出率,④为迁入率,⑤为年龄结构,⑥为性别比例。
【详解】A、①能降低种群密度,②能增加种群密度,且都受⑤的影响,死亡率和迁出率都能直接降低种群密度,但是迁出率不会受其他数量特征影响,因此① 是死亡率,②为出生率,⑤为年龄结构,死亡率和出生率属于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③④分别是迁出率和迁入率,是春节前后,城镇人口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
C、⑤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⑤是年龄结构,它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时,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当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时,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不变,当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时,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减少,C正确;
D、⑥会影响②出生率,但不影响死亡率,说明⑥是性别比例,“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可以影响⑤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⑥性别比例,D错误。
故选D。
24.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
B. 甲图中C~D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 t =N 0 ×λt ,可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等于λ-1
D. 乙图中G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围绕K值上下波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表示S形增长曲线,其中C点时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对应图乙中的F点,图乙为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详解】A、甲图中C点时的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率最大,对应乙图中的F点,A正确;
B、甲图中C~D段,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种群增长速率越来越小,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B错误;
C、“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假设第一年种群数量为N0,那么第二年种群数量为N0λ,增长率为=(N0λ−N0)/N0=λ-1,C正确;
D、乙图中G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该环境条件下该种群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此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围绕K值上下波动,D正确。
故选B。
25. 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错误的叙述是( )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 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蚜虫和鱼类的种群密度
C.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来估算种群密度
D. 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可对保护区内的东北豹进行逐个计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2)标记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A、样方法一般用于调查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由于,单子叶植物一般是丛生或者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一般不适合样方法,样方法可以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
B、蚜虫常用样方法调查,鱼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
C、趋光性昆虫具有趋光的特点,可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
D、东北豹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数量较少,可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可对保护区内的东北豹进行逐个计数,D正确。
故选B。
26. 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 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传染病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该种群的密度大小有关
D. 森林中林下植株种群密度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林冠层的郁闭度越大,种群密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食物和天敌等因素对生物影响与该生物的种群密度相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
B、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对种群的影响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传染病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该种群的密度大小有关,如果种群密度越大,则该病的传播能力越强,C正确;
D、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林冠层的郁闭度越大,地面得到的阳光越少,种群密度越小,D错误。
故选D。
27. 下图为数量关系曲线图,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和④表示的种间关系类型相同
B. 蝉吸食树的汁液的关系属于图②,A表示树,B表示蝉
C.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属于图①
D.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属于图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种间竞争关系中,一种是双方实力相当,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对应于图④;另一种是双方实力悬殊较大的,一方胜出,数量增加,另一方被淘汰,数量先增加(开始时资源比较丰富)后减少,对应于图①;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是非同步性变化的,对应在图②;互利共生关系中,两者“同生同死”,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对应于图③。
【详解】A、图中的④表示种间竞争关系中双方实力相当,①表示种间竞争关系中双方实力悬殊较大的,一方胜出,数量增加,另一方被淘汰,故图①和④表示的种间关系类型相同,A正确;
B、蝉吸食树的汁液的关系属于寄生,而图中的②表示捕食,B错误;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属于种间竞争,双小核草履虫的竞争能力强于大草履虫,两者关系如图①所示,C正确;
D、互利共生关系中,两者“同生同死”,数量变化趋势相同,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即图③所示,D正确。
故选B。
28.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与地形、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有关,种群常呈镶嵌分布
B. 森林中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常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详解】A、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与地形、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有关,种群常呈镶嵌分布,A正确;
B、森林中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而植物可以为动物群落垂直分层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B正确;
C、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D、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29. 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雨林内空气流通不畅、虫媒花多,风媒花少
B. 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将草原中善于奔跑动物迁入到森林,这些动物也能很好生存
D. 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热带雨林中,乔木的分支不发达且只在树顶形成树冠,有利于争夺阳光。落叶阔叶林中植物的芽具有鳞片,树皮厚,能耐寒,可以保护其内部结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故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详解】A、热带雨林中空气流畅不通,植物大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所以,虫媒花多,风媒花少,A正确;
B、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关闭气孔,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夜间储存的和呼吸产生的,B错误;
C、将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动物迁入到森林,由于森林中乔木的存在,导致空间不开阔,影响了动物的奔跑,从而影响其捕食,C错误;
D、农田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低,但是也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A。
30. 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装置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B. 甲装置的试管中一般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C. 吸虫器放置纱布的目的上防止将小动物吸走
D. 乙装置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小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甲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A、甲装置诱虫器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进行采集,A正确;
B、装置中试管N中可以是70%的酒精溶液,目的是固定小动物,B错误;
C、吸虫器防止纱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小动物被吸走,C正确;
D、乙装置是吸虫器,为了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D正确。
故选B。
31.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鼠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 一种生物可以处于多个营养级,从而形成食物网
C. 图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D. 如果蛇的数量减少,鹰的数量也会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猫头鹰属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猫头鹰捕食蛇,同时猫头鹰与蛇共同竞争食物鼠;图中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构成群落;猫头鹰可以捕食鼠和蛇,如果蛇的数量减少,鹰的营养级将会降低,获得的能量增加,因此猫头鹰的数量不会减少。
【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鼠与蛇的关系只有捕食,A错误;
B、由于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因此处于多个营养级上,从而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B正确;
C、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群落,缺乏分解者,而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如果蛇的数量减少,鹰的营养级只是第三营养级,则获得的能量增加,故数量增多,D错误。
故选B。
3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且一定是第一营养级
B. 细菌要么是生产者,要么是分解者
C. 植物一定是生产者,动物一定是消费者
D.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详解】A、生产者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一定是自养生物,且一定是第一营养级,A符合题意;
B、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也可能是消费者,如菟丝子,动物也可能是分解者,如蜣螂、秃鹫,C不符合题意;
D、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 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d是丙中的4种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只能以CO2的形式循环,具有全球性
B. 甲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
C.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乙→a→b→c→d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作为驱动,同时也伴随信息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甲是大气中CO2库,乙是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详解】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CO2,A错误;
B、甲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和碳酸盐,B错误;
C、图中b、c能量相对值基本相等可知,b、c属于同一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乙→a→b→d和乙→a→c→d,C错误;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作为驱动,同时也伴随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D。
3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恢复力稳定性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
4、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详解】①某种生物灭绝后,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会被其他生物替代,①错误;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②错误;
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③正确;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长时期内没有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④正确;
⑤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它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的,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个体的体内,⑤错误;
⑥信息传递的作用: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⑥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③④⑥,共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5.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5×1011J/(hm2·a)
B. 田鼠和鼬的同化量少部分以热能散失
C. 能量从田鼠种群传递到鼬种群的传递效率是3%
D. 田鼠摄入量和同化量的差值代表的能量属于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详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即2.45×1011J/(hm2·a),A正确;
B、田鼠和鼬的同化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B错误;
C、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7)÷(7.50×108)×100%=3%,C正确;
D、田鼠摄入量和同化量的差值代表的能量为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D正确。
故选B。
36.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受体指的是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B.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
C.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表达的是物理信息
D. 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体现了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信息受体就是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A正确;
B、生态系统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B正确;
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意思是燕子飞在天上,参差舒展翅膀,体现的是行为信息,C错误;
D、日照时间的长短为物理信息,其对植物开花期的调节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C。
37.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是生态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平衡
B. 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各组分恒定不变,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
C. 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的收支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D.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即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结 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第三,收支平衡,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 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由此可见,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 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详解】A、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平衡,A正确;
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B错误;
C、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的收支平衡是生态平衡的具体表现,即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C正确;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即生态平衡的维持需要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D正确。
故选B。
38.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包含有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
B.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表明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际上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隐含了“青蛙捕食水稻害虫”的食物关系,所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A正确;
B、“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错误;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与豆苗间的竞争关系,C正确;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主要是物理信息(气温回升),D正确。
故选B。
39. 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 生物多样性给人们带来了旅游观光、文学艺术创作等直接价值
D. 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3、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等,B错误;
C、给人们带来了旅游观光、文学艺术创作等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D正确。
故选B。
40. 下列关于生态足迹和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积。
【详解】A、“无废弃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
B、“前面造林,后面砍树”没有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B正确;
C、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C错误;
D、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更加环保,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41. 请观察下列图像,图一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关系,其中I、II、III、IV表示连续分裂阶段;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核DNA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图;图三表示该动物细胞在分裂时染色体行为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I、II、III、IV四个时期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在图三中与阶段III对应的图像是__________。
(2)图二中CD段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
(3)图三中的细胞③处于图二中的_________段,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猜测图二HI段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I、II ②. ②
(2) ①. 初级卵母细胞 ②. 1:2:2
(3) ①. EF ②. 卵细胞和极体(或“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③. 受精作用
【解析】
【分析】分析图1: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或有丝分裂开始染色体还未复制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由于题干中指出“I、II、III、IV表示连续分裂的阶段”,所以Ⅰ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还没有复制的时期。
分析图2∶图示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规律,AG段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J段表示进行有丝分裂。
【小问1详解】
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根据分析,对应I(有丝分裂细胞还未进行染色体复制)、II(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图三中与阶段III对应的图像是②。
【小问2详解】
图二CD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同时从图三的③看出该动物为雌性,所以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2。
【小问3详解】
图三中的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图二的EF段,产生的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或“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猜测图二HI段发生的行为是受精作用。
42. 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与植物果实成熟有关的基因遵循___定律。
(2)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断的依据是___。
(3)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实验③中,F2成熟个体的基因型是___,F2不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
【答案】42. 自由组合
43. 实验①和实验②的F1性状不同,F2的性状分离比不相同
44. ①. AABB、aabb ②. aaBB和aaBb ③. 3/13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小问1详解】
从实验结果可知,③组实验F2不成熟:成熟=13:3,为9∶3∶3∶1的变式,因此与植物果实成熟的有关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甲与丙杂交的F1为不成熟,子二代不成熟:成熟=3:1,所以甲的不成熟相对于成熟为显性,乙与丙杂交的F1为成熟,子二代成熟:不成熟=3:1,所以乙的不成熟相对于成熟为隐性。即实验①和实验②的F1性状不同,F2的性状分离比不相同,故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
【小问3详解】
由于甲的不成熟为显性,且丙为aaBB,所以甲是AABB;乙的不成熟为隐性,所以乙为aabb;则实验③的F1为AaBb,F2中成熟个体为aaB_,包括aaBB和aaBb,不成熟个体占1-(1/4)×(3/4)=13/16;而纯合子为AABB、AAbb、aabb,占3/16,所以不成熟中的纯合子占3/13。
43. 甲状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器官,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类疾病,这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___的特点。
(2)图中器官甲是___,受b___和c___共同调节。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为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体重减少等病症。由此推测,该病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量___引起,此时,TRH和TSH的分泌量___,这是通过___调节实现的。
(4)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TSH受体的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发挥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该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
【答案】(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 ①. 垂体 ②.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③. 甲状腺激素
(3) ①. 过多 ②. 减少 ③. (负)反馈
(4)自身免疫病
【解析】
【分析】1、图中丙表示下丘脑,甲表示垂体,乙表示甲状腺,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
【小问1详解】
通常采取抽取血样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
【小问2详解】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过程,据此可以判断,甲是垂体,受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级调节过程)和c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共同调节。
【小问3详解】
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也能提高机体代谢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为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体重减少等病症。由此推测,该病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引起的;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增强,所以TRH和TSH的分泌量减少。
【小问4详解】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TSH受体的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发挥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该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44. 图甲是某区域田鼠的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图乙是不同pH对培养液中蓝球藻细胞密度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图甲中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时间段是___(填字母)段,种群数量最多的时间为___(填字母)点。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的方法每天对蓝球藻数量进行调查。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细胞相比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据图乙分析,不同pH培养液最可能通过影响蓝球藻的___影响种群数量,蓝球藻更适合生存在偏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的环境中。
【答案】(1)阳光、温度、水
(2) ①. ce ②. c
(3) ①. 抽样检测 ②. 偏大
(4) ①.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 碱性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意味着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当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
2、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例如,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
【小问1详解】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小问2详解】
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意味着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当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图甲中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时间段是ce段,种群数量最多的时间为c点。
【小问3详解】
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蓝球藻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在研究蓝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时,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统计,因该计数方法统计了存活的蓝球藻和已死亡的蓝球藻,故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细胞相比偏大。
【小问4详解】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不存在迁入率和迁出率,不同pH培养液最可能通过影响蓝球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由图乙可知,当pH为10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迟,细胞密度增加最快,故蓝球藻更适合生存在偏碱性的环境中。
45. 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水乡的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图为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______。图中A和B表示______的能量。
(2)图中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的能量是属于第______营养级的。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除了图中标明的蚕、鱼外,还有其他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3)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鱼饲料等人工输入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②. (生产者或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2) ①. 一 ②. 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③.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①. 物质循环再生 ②.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该生态系统存在2条食物链:浮游植物→鱼(→人)或桑→蚕(→人),图中A和B代表(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表现的特点为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小问1详解】
图中有两个能量输入来源,包括鱼饲料等人工输入的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图中A表示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而B表示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小问2详解】
图中蚕沙是蚕的粪便,其中的能量不属于蚕,而是属于蚕的上一营养级,即桑的,是第一营养级。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鱼的食物有浮游植物和蚕粪,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除了图中标明的蚕、鱼外,还有其他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小问3详解】
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有益的部分。选项
科学过程或结果
实验方法
A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完全归纳法
B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C
分离定律的建立过程与发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假说—演绎法
D
种群的“S”形增长模型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建构模型中的物理模型法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分离比
①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
②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
③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