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1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2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3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4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5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6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7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08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4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共27页。

    1[2021河北·3,3分,]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解析】  从杜恕的建言中可以得出,当时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这就改变了刺史最初的监察职能,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C项正确。当时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掌握地方行政大权,这背离了刺史制度监察的初衷,故A项排除;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权力扩大,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刺史制度无法保障吏治清明,故D项排除。
    2[2021天津·3,3分,]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A.强调顺承前制B.反对改制创新C.意在削弱藩镇D.丧失决策大权
    【解析】 据材料“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此后“下礼官参议”可知,唐武宗强调借鉴以前的做法,即在礼法方面,让群臣商议后再决定,故A项正确。
    3[2021湖南·4,3分,]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解析】 据白居易诗中所记,唐代的中央官吏俸钱不存在与史载不合的情况,而地方官吏的实际俸钱比史载高,且高出部分也符合法令,这说明当时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仅由材料信息得不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不载于法令的那部分收入是合法的,因此不能说明地方官吏的贪腐,排除D。
    4[2021湖南·3,3分,]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解析】 西晋、南朝时期的占山护泽令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耕农的数量;而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有利于自耕农数量的增加。由此可知,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故选A。材料涉及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不能说明皇权与士族势力相互依赖,排除B;材料内容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田制改革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非开发土地,排除D。
    5[2021天津·2,3分,]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纸张使用的推广使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具备了条件,故D项正确。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使书法的艺术性加强,故A项排除;在竹简木牍上刻字,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故C项排除。
    6[2022湖南·3,3分,]据右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7[2021湖北·3,3分,]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
    【解析】 根据“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以及“礼门”占《通典》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理学的格物致知观念出现于宋代,D项错误。
    8[2021海南·3,2分,]《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贞观已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天宝已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这些措施旨在(  )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
    【解析】 由“移史馆于禁中”“多以宰相监修国史”“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等可知,唐代重视修史的目的在于借鉴历朝兴衰得失的教训,维护统治,教化百姓,B项正确。“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是荀子的思想、“三教合一”是指儒教、佛教、道教思想的融合,“体恤百姓,休养生息”是黄老的政治思想,A、C、D三项均不是材料中措施的目的,排除。
    9[2022全国乙·25,4分,]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解析】 由“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及所学可知,盛唐的主要书法成就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和怀素、张旭等人的草书;由“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可知,米芾这句话以人物、情节、器物等精彩的意象概括了颜真卿楷书的特点。“挂甲”“硬弩”“铁柱”是对颜体字形的描述,“项羽”“樊哙”则用以匹配颜真卿的性格、人品,这使得本来抽象的书法风格有了具象的格局和定位。由此可知,B项正确。
    10[2023全国乙·25,4分,]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抓住时空范围“唐代中后期”“江南”并结合材料中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的地名可知,当时诗歌唱和之风流行于杭州、苏州、湖州、宣州等江南地区,而非北方,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北方长期处于动荡状态,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故A项正确。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项不符合史实。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兴起,C项说法错误。经济重心在南宋完成南移,D项错误。
    11[2022浙江1月·5,2分,]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解析】 让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样就增加了宰相的人数,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机构权力的调整,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排除A项;科举制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材料涉及的官员已经处于统治集团了,不存在“引入”的问题,故排除B项;集思广益是客观效果,而非皇帝的主要目的,故排除C项。
    12[2022江苏·3,3分,]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以北齐到隋唐时期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切入考查三省六部制,体现对基础知识的融通考查。13 [2022广东·3,3分,]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相关课件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练第8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练第8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共38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练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练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学考回归教材,研考点主题精准突破,练经典素养强化提升,三教合归儒,天命论,女史箴图,科技成就,齐民要术,社会变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