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八)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撼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qiú( ) 伶仃(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淡淡的花香”、“察言观色”分属于什么短语类型( )
(4)划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方法。
二、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迎接这个日子,也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你的学校开展了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此,你们班共同阅读了《骆驼祥子》,并准备开一个“《骆驼祥子》读书研讨会”。
2.你们小组准备以“探究悲剧的原因”为专题研究祥子的命运。请写出本次研究活动所要经过的步骤。不少于三个。
3.班级读书研讨会上,各小组要以PPT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在播放PPT之前要有一段开场白提纲挈领的概括本小组研究的主要观点,开场白字数控制在100—120之间。你们组的你是这样起草的:“ 。”
三、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乙】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甲】【乙】两首诗中画线句子都含有“独”字,请结合内容分析这两处“独”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5.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 时期。
6.③段画线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
7.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
8.⑤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有什么深刻含义?
9.⑦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分别比喻什么?
10.⑨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什的感情?
父亲没有“千里眼”
徐立新
①父亲是个茶农,以种茶、卖茶为生,所得的收入勉强能养活家人,外加供我和弟弟妹妹读书。
②父亲四处卖茶,最常去的地方叫江城。江城离我家较远,凌晨两三点,父亲就得挑上茶叶担子,摸黑出发。先步行,再坐船,最后坐车。进城后沿街叫卖,如果当天卖不完,就得在江城的桥洞里留宿一夜。
③我高考时,还是估分填报志愿,考生须在分数公布前就把志愿填好。我感觉考得很不错,能上一所好大学,拿着填报表回家,问父亲填哪里的大学好。父亲脱口而出:“江城吧,那里可大、可美了!我每次去卖茶叶,做梦都想留在那里。”
④说到江城,父亲的眼里闪烁着光,他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地跟我描述江城的“大而美”——有一栋挨着一栋的大楼,有跑得飞快的公共汽车,有将夜晚照得如同白天的一排排路灯,还有饭店、商场、电影院……“如果你考到江城去,爸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⑤我从未去过江城,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读书的县城,县城很小,远没有江城大。父亲的话让我心动不已,我毫不犹豫地填了江城的大学。
⑥我被顺利录取,九月来到大学报名,江城一如父亲口中的模样,美丽繁华,让我大开眼界,愉悦至极。
⑦但这份愉悦,并未长久。当我说出高考成绩时,来自省内的新同学们一个个都惊呆了,他们说,我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北京那几所知名的重点大学,学最好的专业!他们的高中同学,分数比我低的,都被录取过去了。
⑧很快,我又从辅导员口中得知,我是当年学校录取到的最高分。“你怎么不填报北京的重点大学,而填了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省属大学?太可惜了!”辅导员惋惜道,“江城跟北京可有天壤之别!”
⑨我不信,国庆节特意去了一趟北京,去看了那几所重点大学,回来后,我彻底蔫了。
⑩我躺在宿舍的床上,蒙头大睡,我感觉上天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助它开成的“始作俑者”,居然是父亲。
⑪可父亲却以他大半辈的见识和眼界,认为不可能还有比江城更美、更大、更适合我的城市。他说,北京摸不着、看不见的,不是农村娃想待就能待得住的地方,那里开销很大。
⑫我想复读重考,但他不同意,说弟弟妹妹也在上学,家里已没多余的钱供我了。我只好认命,怀着对父亲的怨恨,对现状的不满,对自身的自暴自弃,我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
⑬毕业后,我留在了江城。父亲依旧经常来卖茶,有时会在我家吃顿饭,偶尔也会住上一晚。我们自始至终都闭口不提当年填报志愿的事。
⑭本以为父亲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北京,直到有一年他生了病,江城和省城都无法治愈,我只好辗转带他去北京求治。那是父亲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城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见到直插云霄的高楼,也是第一次走进北京市民漂亮的家中——那是我高中的一位同学,高考时考入北京的,事业有成,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
⑮但父亲的病终究大势已去,难以挽回,半个月后,我只得带他返回江城。在北京火车站,一路沉默的父亲,突然拉起我的手:“爸对不住你,你本可以属于这里,是我们这个穷家,是爸的狭窄眼界和短见,断送了你的大好前程……”
⑯那时的父亲,因病痛的长久折磨,已骨瘦如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可他还是用尽全身的力量,说出心中的那份愧疚。我安慰他说,不怪你!随即转身去了厕所,生怕他看到我止不住的眼泪。
⑰我曾幻想过父亲有一天会向我认错,但没想到竟是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是在北京。
⑱我的心结打开了,父亲去世后,我积极充电学习,两年后考进了省城的一家事业单位,离开了江城。
⑲说来也怪,在省城,我反倒常常想念江城,每年都会回去,走走父亲卖茶时曾经走过的街头巷尾、睡过的午夜桥洞。多年后,我儿子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校,毕业后在北京安了家,也算弥补了我的遗憾。
⑳其实,当我成为父亲后,就已在心里原谅了父亲:江城是他见过的最好、最美的城市,他将自己的孩子极力引荐到这座城市里,不就是最好的父爱吗?更何况,他还要为其他儿女着想。
㉑父亲没有“千里眼”,他的眼界和见识是一把长度有限的尺子。但是,这尺子上的每一格刻度,都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自丈量过的。这把尺子可能不能让我鹏程万里,但在父亲看来,那已经是九天揽月了,是他能给我爱的最美江山,我还有什么不能原谅他的呢?
(摘自《经典文摘》2021年第10期)
1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12.文章开头两段介绍父亲种茶卖茶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13.从词语含义的角度分析“我感觉上天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助它开成的‘始作俑者’,居然是父亲。”这句话中“始作俑者”一词表达的情感?
14.“父亲没有‘千里眼’,他的眼界和见识是一把长度有限的尺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5.请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16.说说文章以“父亲没有‘千里眼’”为题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
17.题目:
陆游《游山西村》中有这样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中、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主题明确,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①居乡里,落拓②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不求于人。其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罂③,中贮苦茗④,又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润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成。故笔法超绝。
(选自《新世说》)
【注释】①蒲留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②落拓:落泊,穷困失意。③瓷罂:小口大腹的盛酒器。④茗:茶。⑤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18.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下陈芦衬,坐于上( )
(4)如是二十余年(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不求于人。
20.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三处)。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21.从这两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分别作答)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华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今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瞬息可成
②用讫再火令药镕
③则字平如砥
④则第二板已具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4.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七、名著阅读
25.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高考志愿填报江城的大学,顺利录取
①
②
怨恨不满
父亲病重,向“我”表达出他的愧疚
③
④
欣慰感恩
语段摘录
圈点批注
思考探究
为目前这一场,她既然和父亲闹翻,而且愿意跟他走;骨子里的事没人晓得,表面上她是为样子而牺牲;当着大家面前,他没法不拿出点英雄气儿来。
①“她是为祥子而牺牲”这里的“牺牲”指的是:
②此时的祥子,其性格依然
。
⑤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摆脱》中提到:“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请你结合这句话探究祥子的两次爱情悲剧的原因。
祥子,经过这一场,在她的身上看出许多黑影来。他还喜欢她,可是负不起养着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他不敢想虎妞一死,他便有了自由;虎妞也有虎妞的好处,至少是在经济上帮了他许多。
③祥子喜欢她,为什么又拒绝和她一起生活?
④此时的祥子,其性格变得
。
参考答案:
1.(1) 虬 dīng
(2) 遗撼 遗憾
(3)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4)比喻、反复
2.(1)梳理祥子的命运轨迹
(2)找到祥子的生活中每一次重要转折产生的原因
(3)分析讨论以上原因,按社会、个人,主观、客观、必然、偶然,等类目归纳整合
(4)将以上结果汇总形成报告。 3.示例:祥子是老舍先生笔下北平的一个普通人力车夫,他之所以艰辛苦难地生活,因为他自身的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单打独斗,更多的是社会原因,兵荒马乱的社会,他连人带车被抓壮丁,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勒索了。祥子人物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旧社会不让好人活。
4.《竹里馆》“独”字写出诗人独自坐在清幽的竹林里抚琴,心中怡然自得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喜爱;《登幽州台歌》中一个“独”字写出了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抱负的悲凉和压抑、孤独。
5.抗日战争 6.从中国来的牡丹、雪球、丁香,费城郊区的大学 7.在异国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8.人没有离开祖国 9.萍,有水可借,比喻没离开祖国;絮,无依无靠,比喻漂泊海外 10.强烈的爱国
11.①愉悦之至;②得知能上北京的重点大学,并到北京看过那些大学;③悲伤理解;④儿子考上北京名校,毕业后在北京安家 12.文章开头交代父亲靠种茶卖茶为生,并得以养活家人,还到江城卖茶并夜宿桥洞,突出了父亲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父亲到江城卖茶,得以见到江城的美和大,为下文“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填报江城的大学作铺垫,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3.“始作俑者”原意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里指是父亲要“我”报考江城的大学而让“我”错过了北京的重点大学,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怨恨、不解。 1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眼界和见识比作一把尺子,形象地说明了父亲作为一个农民的眼界和见识有限,从而表达了“我”对当年他让我填报江城的大学而错过北京的重点大学的理解。 15.一生平凡但能吃苦耐劳,见识短浅但纯朴善良。 16.以“父亲没有‘千里眼’”,简洁、奇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感情上说,“没有”一词暗含着在感情上对父亲的理解与感恩之心;从内容上说,“没有千里眼”是说父亲的眼界和见识有限,符合他农村的身份,也让文章的叙事真实可信。
17.例文:
“柳暗花明”的召唤
在一次假期中,爸爸提出带我们全家去爬山,我和妈妈欣然地答应了。在这次爬山的过程中,我有了自己的感悟。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刚走到山脚下,天上就下起了雨。我和妈妈便提出先回车里躲一躲或者明天再来爬,而爸爸却笑着对我们说:“在往上爬爬,说不定上面就没雨了呢。”我心生疑惑,但也还是照做了。
被雨淋过的石阶异常难走,长满青苔的石阶上被雨淋湿,上面还时不时的有碎石掉下来,让本就湿滑的石阶是滑上加滑。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了。爬着爬着我渐渐心生不满,嘴里小声嘟囔着“干嘛非得一定要爬山啊,下雨了回车里躲一躲或者明天再来爬不行吗?又不是这次不爬以后就再也爬不了了。”越往上爬,雨下地越大,我的全身快要被淋透了,心中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对爸爸说:“这雨越下越大,怎么可能会停呢,我想回去了!”爸爸却依然笑着对我说:“不要放弃,坚持一下,再往上爬爬。”我只好无奈地跟着爸爸继续往上爬。
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云雾环绕在我的四周,缓缓飘动。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一伸手,就可以抓到这些云雾。远处的群山也被笼罩上了一层白纱,只有山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在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小岛。这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景色,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位驾鹤凌云的神仙。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境。
这时我的耳边传来爸爸的声音:“你看现在还下雨吗?”我环顾四周,惊喜地发现,真的不下雨了。“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害怕,不想学了,就像这爬山一样,再往上爬爬,没准困难就解决了。”是啊,在我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困境,我不能因为害怕就退缩,不去解决,我要努力地往上爬,困难也许就会迎刃而解,取得更大的收获,看到亮丽的人生风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遇到困难,或者身处困境时,我一定要积极应对,努力向前,相信一定会有云开雾散,获得成功的那一天。
18. (1)粗略地阅读 (2)研究儒家经典 (3)铺陈 (4)像这样 19.(1)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2)(蒲留仙)担任村中童子的老师来自给自足,不向人寻求帮助。 20.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21.①《孙权劝学》人应好学,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②《蒲留仙写书》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守信念,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2. 制成 完毕 磨刀石 准备(好了) 23.①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②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24.
雕板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先导,开头段先写雕板印刷,为下文写活板印刷作铺垫,突出活字印刷的巨大进步。
25. 虎妞“怀孕”并与父亲闹翻 自尊好强 他穷困潦倒,负担不起小福子的家庭,也不愿身有所累 自私冷酷 两次悲剧既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是实际生活所迫。祥子不喜欢虎妞的强势,却因虎妞怀孕,自尊心不允其拒绝,走入婚姻的悲剧;祥子喜欢小福子,却因为自己穷困,小福子的拖累太多,自私地不愿承担,断了小福子最后的希望,酿造了爱情悲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