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文学组的同学搜集到课内文字资料。请你帮助完善,完成各题。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词语的类型有疑问。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这里的zhēng应写作“挣”。
    B.“欲绽的花苞”中的绽是错别字,应写作“淀”。
    C.“就在那俯地的刹那”中“刹”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chà”。
    D.“时隐时现”是并列短语,意思是有时隐没,有时出现。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2.文中画线句有表达欠妥之处,请你找出修改恰当的一项。( )
    A.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B.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射向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C.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有时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D.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漂亮。
    3.赋予花木人格化的描写是诗词的常用手法。一位同学找了吟咏“四君子”的诗句作为补充材料。请你帮他挑出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句(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B.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明·郑网《兰花》)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萧鼓追随春社近”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农人搞迷信活动的批判。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了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
    D.这首诗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5.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原意和衍生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的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有删改)
    6.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
    7.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8.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
    (1)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象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2)“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3)“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4)“我去,您坐下!”那个中年的车夫说,“在这丢不了扯,您自管放心,对过儿就是巡警阁子。”他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在叫你哪!把车放在这儿来!”
    (5)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6)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鼻子冻得通红,挂着两条白鼻涕,耳朵上戴着一堆破耳帽儿。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7)“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不拉啦。明儿个要是不这么冷呀,咱们早点出车。对不对小马儿?”
    (8)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9)“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把杯中的酒喝干,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掏出块破布来,擦了擦嘴,他又向大家点了点头:“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
    (10)“别说那个!”小马儿的腮撑得像俩小桃,连吃带说的拦阻爷爷。
    (11)“说说不要紧!都不是外人!”然后向大家低声说,“孩子心重,甭提多么要强啦!媳妇也走了。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挣多挣少,我们爷儿俩苦混,无法!无法!”
    (12)“爷爷,”小马儿把包子吃得差不离了,拉了拉老者的袖子,“咱们还得拉一趟,明儿个早上还没钱买媒呢!都是你,刚才二十子儿拉后门,依着我,就拉,你偏不去!明儿早上没有煤,看你怎样办!”
    (13)“有法子,爷爷会去赊五斤煤球。”
    (14)“还饶点劈柴?”
    (15)“对呀!好小子,吃吧;吃完,咱们该溜达着了!”说着,老者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小马儿把未吃完的一个包子整个的塞在口中。
    (15)大家有的坐着没动,有的跟出来。祥子头一个跟出来,他要看看那辆车。一辆极破的车,扶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稀里哗啷响的破灯,车棚子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小马儿在耳朵帽里找出根洋火,在鞋底儿上划着,用两只小黑手捧着,点着了灯。老者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哎了一声,抄起车把来:“明儿见啦,哥儿们!”
    (17)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院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18)天真冷。空中浮着些灰沙,风似乎是在上面疾走,星星看不甚真,只有那几个大的,在空中微颤。地上并没有风,可是四下里发着寒气,车辙上已有几条冻裂的长缝子,土色灰白,和冰一样凉,一样坚硬。祥子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他不肯要虎妞,还不是因为自己有买车的愿望?买上车,省下钱,然后一清二白的娶个老婆;哼,看看小马儿!自己有了儿子,未必不就是那样。
    (19)这样一想,对虎妞的要挟,似乎不必反抗了;反正自己跳不出圈儿去,什么样的娘们不可以要呢?况且她还许带过几辆车来呢,干吗不享几天现成的福!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虎妞就是虎妞吧,什么也别说了!
    (20)电影散了,他急忙的把小筒安好,点着了灯,连小棉袄也脱了,只剩了件小褂,他想飞跑一气,跑忘了一切,摔死也没多大关系!
    (《骆驼样子》)
    9.文中的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请对下面两句话进行赏析。
    (1)“爷爷”小马儿把包子吃得差不离了,拉了拉老者的袖子,“咱们还得拉一趟,明儿个早上还没钱买煤呢!都是你,刚才二十子儿拉后门,依着我,就拉,你偏不去!明儿早上没有煤,看你怎样办!”
    (2)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10.第(18)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在小说这一章节里,祥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12.在《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的最终命运如何?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①。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②,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蒙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于是用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注释】①笺疏:奏折。②白:告发。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见往事耳( )
    (4)及豫章太守顾邵卒( )
    (5)即更刮目相待( )
    1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5.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16.甲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 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有布衣毕昇 ( ) (2)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
    (3)更互用之( ) (4)有奇字素无备者 (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以手拂之
    C.康肃笑而遣之
    D.无丝竹之乱耳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0.文章介绍了活板印刷的六个步骤,请你将空缺的两个步骤补充完整。(每空限填四字)
    设置铁板→纸灰冒之→放置铁范→ → →按平板面
    五、名著阅读
    阅读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后,班里决定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比较丰富,有说一说人物经历,画一画人物样貌,品一品人物形象,演一演小说情节,出一期阅读小报。我们就一起来参与一下其中的两个活动吧。
    21.第一小组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妞,大胆泼辣的老姑娘。B.刘四,残忍霸道的剥削者。
    C.曹先生,待人宽和的旧社会知识分子。D.小福子,善良柔弱但生活幸福的女子。
    22.第二小组对情节: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进行了表演。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
    六、作文
    23.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七(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白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作为同学,你不赞同小白的观点,并准备根据《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命运进行反驳。请将“反驳”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如下,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示例: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6.示例:蒲公英无论生长在哪里,都固守一处,不懈不怠;无论多么庸常卑微,都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像蒲公英一样,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不怨不尤;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要努力奋斗,实现梦想。这些感悟来自于老师当年在田野上的讲话以及同学们几十年人生经历的印证。 7.示例:老师的话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比如,他说“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同时,老师的话还十分形象生动,比如,他用白杨、灌木和蒲公英形象地说明每个同学都要有适合自己的理想。 8.示例一:问题:作者为什么在前三段详细描述蒲公英?说明:这个问题有助于我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与蒲公英产生“默契”。示例二:问题:作者在第②段写蒲公英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海棠和白玉兰呢?说明:这个问题有助于我理解作者这样写对于描写蒲公英有什么作用。
    9.(1)通过对小马的语言描写,写出了老马自己虽然有车,但即使累得要死,也还是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表现了祖孙二人生活的贫穷和命运的悲惨。
    (2)这是祥子的心理描写。他看到老马虽有了自己的车,但依旧生活贫困,明白了自己“有了车就有了一切”的想法是错误的,表现了祥子内心的痛苦。 10.划线句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天气的寒冷,表现了祥子拉车的不易。同时烘托出他看到老马祖孙命运后内心的痛苦以及以为自己有辆车就可以拥有一切的想法的破灭。 11.在遇到老马前,祥子想“买上车,省下钱,然后一清二白的娶个老婆”;但是遇到老马后,他发现老马有自己的车,还是得拼命的拉车,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于是祥子决定与虎妞结婚,不图别的,就图点钱,因为靠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到老也得像这小马祖父一样。 12.小马和老马都死了。小马因为没钱治疗病死在老马怀里。老马拉不动车摆个摊卖茶和烧饼,贫苦地过完他悲苦的一生。
    作用:(1)老马这个人物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2)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3)老马的命运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13. 推托 只,只是 历史 到,等到 另,另外 14.(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5.不计前嫌,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结合课文评价即可) 1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表现吕蒙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结合一人语言说明即可)
    17.(1)平民。(2)模子。(3)交替,轮流。(4)生僻字。 18.D 19.(1)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2)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0. 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
    21.D 22.好记,有纪念意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昭示着他新生活(生命)的开始。
    23.示例: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身材高大,年轻力壮,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一贯要强,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被旧社会摧残压迫,愿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是黑暗的社会制度使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所以说一个人的生存,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试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