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黄河流域“几”字弯区(如下图所示)是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所形成的“几”字形生态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几”字弯区( )
A.对外开放早B.水土流失严重C.水运较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
2.黄河“儿”字弯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本地市场广阔B.产业基础雄厚C.自然资源丰富D.高新产业集聚
3.与长江支流汉江相比,汾河( )
A.有结冰期B.会出现凌汛现象C.含沙量小D.汛期出现在夏季
日本北九州市在20世纪初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钢铁、化学工业,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20世纪50年代后北九州市钢铁工业逐渐衰落,其成为“灰色城市”。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市利用其自身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著名的“绿色之都”。下图为北九州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北九州市一度成为亚洲最大钢铁工业城市的条件有( )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工业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20世纪50年代北九州市成为“灰色城市”,主要体现在( )
A.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缓慢B.城市人口膨胀,资源供应紧张
C.世界钢铁需求增大,生产不足D.天气阴冷潮湿,常有浓雾笼罩
6.北九州市转变为“绿色之都”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借鉴意义是( )
A.大力发展海运,增强与外界的联系B.停止资源开采,关闭污染严重企业
C.提高绿化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城市D.立足产业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巴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同时也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下图为巴西地理位置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巴西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条件优越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人口稠密
④海运便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资源状况决定了巴西的主导工业为( )
A.能源工业B.传统重工业C.传统轻工业D.高科技工业
9.与巴西利亚相比,马瑙斯( )
A.地势较高B.水能资源丰富C.多地形雨D.全年降水较多
乍得Bngr盆地(简称乍得B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多条裂谷交会部位,盆地整体呈近东西走向,油气资源丰富。在反转构造作用下,乍得B盆地产生褶皱现象。下图为乍得B盆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乍得B盆地形成原因是( )
A.板块挤压坳陷B.板块张裂沉降
C.岩浆熔蚀塌陷D.风力侵蚀搬运
11.在反转构造作用下,乍得B盆地主要发育有( )
A.向斜B.水平断层C.背斜D.垂直断层
12.与形成之初相比,乍得B盆地与周边地区高差变小,可能是因为( )
A.地壳运动频繁B.盆地隆起加快C.海水进入盆地D.沉积作用增强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属于常年多雪带。下图为秦岭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1970~2018年秦岭南北区域冬季年均降雪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中平原降雪量较大,与之关联性最大的有( )
①冷锋
②气旋
③盛行西风
④西北季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冬季图示区域( )
A.关中平原风力最大B.秦岭南坡气温最低
C.汉江谷地盛行南风D.自南向北降雪减少
15.与秦岭南坡a地相比,秦岭北坡b地冬季降雪少,主要原因是b地( )
A.地势起伏小B.冷锋活动强C.水汽含量少D.大气层稳定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方式把我国划分为七大片区,通过对我国七大片区常住人口统计,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七大片区常住人口数量示意图。
(1)说明我国划分七大片区的主要依据。
(2)根据七大片区划分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指出制约西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为西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出合理建议。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面积4.22万平方千米,其中约一半面积在榆林境内。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70多年来,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后续管理方式、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已治理的毛乌素沙地存在“二次沙化”的风险。下图为毛乌素沙地范围示意图。
(1)说明毛乌素沙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析毛乌素沙地存在“二次沙化”风险的主要原因。
(3)简述榆林地区林木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泥炭(或草炭)是由植物残体在多水嫌气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形成,其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部分矿物。爱尔兰岛位于欧洲西部,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因树木繁盛被称为“绿宝石岛”,相较于岛屿东部,西部多悬崖峭壁和深入陆地的海湾;爱尔兰泥炭丰富,依靠出口泥炭,有“泥炭王国”之称。下图为爱尔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爱尔兰岛泥炭丰富的原因。
(2)与东岸相比,推测爱尔兰岛西岸多悬崖峭壁和深入陆地的海湾的原因。
(3)指出爱尔兰岛地带性植被,并分析爱尔兰岛成为“绿宝石岛”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黄河“几”字弯区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黄河“几”字弯区内煤矿资源较为丰富,为区内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条件。
3.答案:A
解析:汾河位于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期:汾河自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不会出现凌汛现象;汾河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汉江与汾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及图可知,北九州市煤炭资源丰富,且位于太平洋沿岸,便利的海运可以利用外运而来的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20世纪初日本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对钢铁需求量大;20世纪初日本工业刚开始起步,工业技术较为落后。
5.答案:A
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世界钢铁产能过剩和北九州市因发展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众多钢铁企业关闭,大量居民为获取经济收入和躲避环境污染危害,离开北九州市,导致北九州市经济发展缓慢,成为“灰色城市”。
6.答案:D
解析:北九州市作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利用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绿色之都”,我国资源型城市也应立足其自身产业基础,发展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摆脱资源枯竭困境: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位于内陆,不宜发展海运;停止资源开采易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北九州市成为“绿色之都”主要依靠产业升级,而不是提高绿化水平。
7.答案:C
解析:巴西东南沿海农业集中分布区主要为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利于农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较为稠密,可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东南沿海农业集中分布区主要为高原和平原,且高原面积较大;海运对农业区分布影响较小。
8.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巴西铁、锰、金、钨等矿产资源丰富,使得该国主导工业以传统重工业为主。
9.答案:D
解析:马瑙斯位于亚马孙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水能资源匮乏,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且多为对流雨;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乍得Bngr盆地(简称乍得B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多条裂谷交会部位,说明乍得盆地的形成是板块张裂,地壳沉降形成的,B正确,A错误。岩浆熔蚀塌陷形成的是火山口,C错误。风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是风蚀地貌,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在反转构造作用下,乍得B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说明是储油气的背斜构造,而向斜构造主要是储水,C正确,A错误;水平断层和垂直断层是断层构造,不利于储油,B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地壳运动频繁,会导致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误;乍得B盆地位于板块张裂处,以地壳沉降为主,B错误;该地区离海洋较远,海水难以进入,C错误;随着断层运动逐渐稳定,沉积作用增强,会导致盆地的海拔升高,与周边地区高差变小,D正确。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关中平原位于秦岭北部,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大,盛行西北风,导致冷气团活动频繁,当势力强大的冷气团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向关中平原地区的暖气团移动时,易出现降雪天气,故关中平原降雪量较大与冷锋和西北季风关联性最大。
14.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冬季关中平原受亚洲高压影响最大,且纬度最高,故关中平原风力最大、气温最低;由于亚洲高压势力强大,我国大陆总体盛行偏北风;由表可知,秦岭南北区域降雪总体自南向北先增加后减少。
15.答案:C
解析:与a地相比,b地位于秦岭北侧,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受海洋影响较小,水汽少,导致b地降雪少;a、b两地都位于秦岭附近,地势起伏差别不大;b地冷锋活动较强,大气层不稳定,但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少,降雪少。
16.答案:(1)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习俗:气候条件:行政区划等。
(2)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西南、西北地区面积大,但人口分布相对较少;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最少。
(3)主要制约因素:地形地势。建议: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人口流动和信息往来;利用区域劳动力、矿产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华南、华东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大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文化交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层次)。
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被划分为了七大分区,结合图中可以看出,七大分区地理位置不同,如划分为东北,西北、西南等分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型,如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划分:我国经纬度跨度较大,因此社会文化和气候条件差别较大,如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结合图片可以看出,七大片区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如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和广西省,华北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北省和山西省。
(2)结合图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口主要是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人口总共接近8亿人;而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虽然地域面积较大,但是人口数量较少,人口总数接近3亿人;东北地区只有9851万人,在七大分区中人口数量最少,人口最稀疏。
(3)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西南地区为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不适合人类居住:西南地区地势崎岖,与外界交流不便,因此需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人口流动和信息往来,促进经济发展;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利用区域劳动力、矿产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华南、华东等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独特,因此可以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加大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文化交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7.答案:(1)深居内陆,气候干燥;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干燥的冬季风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地形较为平坦,摩擦力小,对风的阻力小:多沙质沉积物等。
(2)管理方式不当,林木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区域水资源减少,不能满足地表植物正常生长需求等。
(3)改善当地气候环境,提高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地表植被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减少了扬尘、沙尘暴等天气。
解析:(1)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之间,地处大陆腹地,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并且多沙质沉积物。由于毛乌素沙地距离蒙古与西伯利亚较近,所以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较近,在冬季风的作用下,该地区风力较大,并且冬季风较为干燥,会加剧该地区的气候干旱,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地势较平,对风的阻力较小,风力较大,所以会形成毛乌素沙地。
(2)由于毛乌素沙地处内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所以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差,并且由于毛乌素沙地附近存有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会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系统被污染与破坏,无法满足地表植物的生长需求。并且受限于种植树木的历史时期背景,当时的生产力以及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植树时可选的优良树种的种源较少,所以造林的质量较差,林木容易退化,导致毛乌素沙地存在二次沙化的风险。
(3)榆林地区林木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表明植被增多,地表植被增多有利于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且地表植被增加能够起到阻挡风的作用,能够减少扬尘与沙尘暴等天气,植被根系有固定水土的能力,所以植被增多意味着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现象,同时植被通过蒸发与蒸腾,能够提高空气湿度,减小温差,改善当地的局地小气候环境。
18.答案:(1)地表植被丰富,植物残体多:全年降水较多,地表常年积水,不利于植物残体分解;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利于植物残体和腐殖质保存;地势较为平坦,泥炭易富集等。
(2)西岸面向宽广的大西洋一侧,在西风作用下受海浪影响大,海水侵蚀作用强,多悬崖峭壁和海湾;西岸位于湿润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地表径流沿岸边侵蚀,加快海湾形成。
(3)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自然原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植被生长旺盛。
解析:(1)由材料可知当地树木繁盛,地表植被丰富,植物残体多,能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降水较多,加上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地表常年积水,不利于植物残体分解;当地位于50°N以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利于植物残体和腐殖质保存;位于板块内部,地质较稳定且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泥炭易富集等。
(2)可从内力作用和外力(海浪侵蚀)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据图可知,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而西岸面向宽广的大西洋一侧且位于上风向位置,在西风作用下受海浪影响大,海水侵蚀作用强,在海浪侵蚀的长期作用下,多悬崖峭壁和海湾:西岸位于湿润西风的迎风坡,气流抬升显著多地形雨,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入海沿岸边侵蚀,加快海湾形成。
(3)地带性植被为当地局部特殊分布的天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自然原因:当地虽然纬度较高,但由于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带来暖湿气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在加上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水热条件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优越,植被生长旺盛。
区域
时段
1970~2018年
关中平原
17.8mm
秦岭南坡
18.3mm
汉江谷地
11.8mm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开封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开封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6mm,年蒸发量1261mm, 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为, 推测图中聚落, 廷吉尔西北高地观景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地理pdf、242555D-地理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