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0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辨识类型,寻找意象,确认感情,确定内容,分析技巧,品评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读一首古典诗歌,我们常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鉴赏古典诗歌有没有规律可寻呢?笔者以为,鉴赏古典诗歌大体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
    一、辨识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寻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即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多数情况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比如,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确认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确定内容。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五、分析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六、品评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能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鉴赏过程绝非如此。但是,一个初学者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逐步掌握赏析的方法,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阅读指导]
    准确解答古诗鉴赏题,一是要读懂古诗;二是要根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读懂古诗有三个标志:一是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是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是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
    古诗鉴赏,其前提就是要读懂古诗。必须转变轻读诗、重做题的态度,要沉下心来,反复咀嚼,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技巧。下面就如何能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具体解说。
    一、读标题
    (一)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标题常蕴含以下信息:
    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表明诗歌的题材。
    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例1】
    (二)依据标题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歌内容的空间,据此就很容易快速地深入到诗歌的内容中去。
    【例2】 把握下面这首唐诗的标题信息。
    长 安 秋 望
    赵 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②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②〔南冠〕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诗意赏析〗
    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殿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与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意思是说:晨曦初见,西半边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娴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蕴含浓厚的主观色彩。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
    尾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何其愚也!“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把握标题信息:
    (三)从标题探寻情感倾向和意旨
    “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怀吴中冯秀才”“汾上惊秋”等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读标题时,应找准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字眼,分析其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古诗鉴赏的诗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标题较长,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赠友人,夸耀自己。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意”。抓住标题中这些点明诗歌意旨的关键词语仔细品读,离读懂诗歌就不远了。
    二、读诗句
    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字句,就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古诗中的一两个字或诗眼句往往能揭示古诗的情感,这样的字句叫“情感语言”。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又快又准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看“变”点
    1.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会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成分技巧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例3】 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诗句①的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把诗的下句里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黄昏。诗句②的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②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2.语序倒装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古代诗歌中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1)主语后置
    【例4】 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诗句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因平仄的限制,谓语提前,主语后置,使诗句读来更富有韵味。 参考答案:主语后置,使诗歌平仄相对,更富有韵味。
    (2)宾语前置
    【例5】 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诗句正常语序应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因为对偶和平仄的限制,将宾语提前,从而使诗句读来更富有韵律美。 参考答案:宾语前置,更富有韵律美。
    (3)主宾互换
    【例6】 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乍看之下,似乎颇为费解,若把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颠倒过来理解,意思就很明确了,正常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将“香稻”“碧梧”提前,是为了突出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和景物的美丽。 参考答案:主宾互换,强调描述对象,突出所写景物,便于抒发情感。
    (4)其他倒装
    【例7】 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有人阐释,“梦啼妆泪红阑干”应是“梦啼红妆泪阑干”,有一定道理。但若如此调整,诗歌所描绘的神态也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定语后置,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态美。
    3.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有时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便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因此,古人常常因为炼字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等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等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都很常见。
    【例8】 指出下列诗句中词类活用的妙处。
    [2015·广东卷]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中的“软”“轻”,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均巧妙地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 参考答案:形容词“软”“轻”的使动用法,把眼见的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写得可触可托。
    4.意象组合
    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在景象的统一,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意象单独出现,有的意象组合出现。意象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若干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甚至可以不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形成一个密集而精致的意象群,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例9】 指出下列诗句中意象组合的妙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的景象组成。前三句,每句由三个意象组合而成,意象之间没有要连接词,构成名词性并列叠加的形式。 参考答案: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
    5.互文见义
    “互文”指古代诗文中的相邻句子所用的某些词语(一般是在前后句对应的位置上)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领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弄懂其原意。
    【例10】 指出下列诗句中互文的妙处。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句中“见”和“闻”互文,诗句意为:当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参考答案:“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诗意的理解。
    (二)看“情”点
    【例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诗意赏析〗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题: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题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情感,首先需要找出诗句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然后对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①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亲人分离,思亲情深。②恨战乱之久:从“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③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听到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定叛乱。
    三、读注释
    注释,蕴含了诗歌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通过注释挖掘诗中的隐含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注释的内容与作用有: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
    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中的用典或意境。
    ⑤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例12】 [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陈与义
    其 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 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③〔从教〕任凭。 ④〔含章〕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诗意赏析〗
    〔其一〕该诗以桃李俗艳衬托墨梅清姝。在诗人看来,巧妙的画笔终不能改变无盐的丑陋;眼前这幅梅花,纵使画成黑色,也无损梅的风姿,它的格调依然远在桃李之上。因为,桃李浓艳,难免媚俗;梅虽墨色,却自清姝。一个“清”字,盛赞了梅花洁身自爱、孤高傲世的精神;“仆奴”一词,是对庸俗的鞭挞。诗中隐约可见诗人孤芳自赏的胸怀和冷眼阅世的人生态度。
    〔其四〕该诗用赞美画师来写梅花。“含章檐下”借用宋武帝寿阳公主的典故。诗一入手便把美人之面与高洁之花融合,衬托出梅花美的意态。次句说原来这巧夺天工之画,出于画师生花之笔(“秋兔毫”即指毛笔),这一句赞美了画师的技法。后两句更进一层,说这位画师不仅技法高超,而且艺术境界也极高,他把白梅画成黑色,乃是“遗貌取神”。他追求的是梅花的意态之美,至于为白为黑,原不在意。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取其意而遗其形。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答题思路 C.“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说法错误,墨梅图中并没有描绘桃李,诗歌中“桃李依然是仆奴”表明任凭(见注释③)梅花画成了黑色,桃花、李花依然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借用桃李来进一步衬托画中梅花的“清姝”。 答案:C。
    1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答题思路 B.第一首诗以桃李俗艳衬托梅花的“清姝”,并没有含“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的讽刺的意思。C.见注释④,第二首诗借用寿阳公主的典故,将美人之面与高洁之花融合,目的是衬托梅花美的意态,并非“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见注释⑤,九方皋是春秋时期的相马高手,其相马注重马之神韵,画师画梅不求颜色等外在形似与之类似。选项将“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诗的“画外音”属歪曲解读。 答案:A。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 题干包含两个要求:一是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即主要强调其重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二是要注意两首诗在题咏侧重点上的不同,前者重在赞美墨梅的“清姝”,后者侧重赞美画师的造诣。 参考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卷 别
    标 题
    蕴含信息
    2019·全国
    新课标卷Ⅰ
    《题许道宁画》
    ①交代写作目的(题画)
    ②表明诗歌题材(题画诗)
    2019·全国
    新课标卷Ⅱ
    《投长沙裴侍郎》
    ①点明写作目的(投)
    ②交代写作对象(裴侍郎)
    2018·全国
    新课标卷Ⅱ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①交代写作缘由
    ②暗示作者情感
    ③表明诗歌题材
    2018·全国
    新课标卷Ⅲ
    《精卫词》
    ①点明所咏对象(精卫)
    ②暗含作者的情感、态度
    2017·全国
    新课标卷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①点明地点(礼部贡院)
    ②交代事件(进士就试)
    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标题
    ①时间:秋天。②地点:长安。③事件:诗人在长安凭高遥望。


    ①诗人为什么在秋天拂晓时刻在京城长安凭高遥望呢?②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①我们在诗中看到了“云雾”“宫阙”“残星”“雁横塞”“人倚楼”“菊”“莲”。
    ②我们在诗中能感知到诗人听见了“长笛一声”。
    ③诗人“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尾联“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有交代。从诗人的想法“归去”与诗中“凄清”“愁”等词,即可窥知一二,如果结合注释中典故的内涵来揣摩就更准确了。
    找关键字句
    看“情”点
    找名词
    锁定意象或情感点,品味情感
    找形容词
    锁定情感态度,体悟情感内涵
    找副词
    锁定情感程度,确定情感倾向
    找动词
    锁定人物举止,联想情感
    找诗眼
    锁定首句或尾句,把握情感基调

    相关学案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7比较鉴赏诗歌: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7比较鉴赏诗歌,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图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7:比较鉴赏诗歌: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7:比较鉴赏诗歌,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