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03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跨国婚姻在边境地区历史悠久、普遍存在,云南和广西两的跨国婚姻数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呈现出以东南亚国家女性嫁入中国的单性别,单向流动为主的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 近年来,影响云南、广西两省跨国婚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B. 经济水平C. 历史文化D. 国家政策
2. 大量东南亚女性的嫁入,给云南、广西带来的影响是( )
①平衡男女性别比例②充实地区劳动人口③降低环境人口容量④改变人口生育政策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近年来影响云南和广西两省跨国婚姻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于经济水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跨国婚姻数量在增加,B正确;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不是影响近年来跨国婚姻数量增加的原因,排除AC;国家政策对于跨国婚姻一直持支持态度,排除D。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东南亚女性的加入,对于云南和广西来讲,平衡了男女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地区劳动人口数量,①②正确;大量人口迁入并没有降低环境人口容量,也没有改变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排除③④。故选A。
【点睛】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发生居住地的改变,根据其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资源、经济收入、政策、战争、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方面。如今,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经济收入。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D. 家庭因素
4.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 女性人口组和0~4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 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 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 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5. 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3. B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批流动人口均为男性且以20~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判断出这些劳动力主要是外出务工,因此影响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家庭因素对20~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第二批流动人口以女性人口组为主,第三批则是0~14岁的儿童,第四批及以上批次流动人口主要是55岁及以上的老人、5~24岁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组、0~4岁的儿童,因此从图中看不出女性人口组和0~4岁人口组有回迁趋势,A项错误;家庭男性人口只在第一批流动人口中占最高比例,B项错误;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从第二批之后,迁居主体逐渐过渡至老人和儿童,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我国现阶段处于城镇化快速时期,家庭人口的主要迁居方向是由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因此②④正确。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不是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家庭化迁居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等因素,使家庭在迁居方式与进程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家庭分批迁居的过程中,不同批次迁居的成员呈现出家庭内成员身份、人力资本存量、迁居时间间隔等方面的选择性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486.76万人(2018年末),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制约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
A. 耕地资源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草场资源
7. 为提高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B. 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 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D. 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制约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为水资源,B正确;本地区耕地资源面积较大,油气丰富,草场资源较为丰富,排除ACD。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提高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提高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节约用水,A正确;扩大水稻种植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排除B;吸引人口迁入,用水量增加,并没有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排除C;降低人们消费水平不符合现实状况,排除D。故选A。
【点睛】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合理或者适宜的数值。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资源、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其中与消费水平呈现负相关,其他均呈正相关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A. 2011年B. 2013年C. 2015年D. 2018年
9. 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A. 投资环境的改善B. 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
C. 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则表示净迁入,从图中看,2013年前年,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为人口净迁出地,A错;2013年后,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可判断出2013年为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B正确、CD错。故选B。
9题详解】
从图中看,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开始增加,反映了该省迁入人口开始增多,迁出人口减少;投资环境的改善,可留住本省人员,吸引人口迁入,A正确;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迁出人口增加,B错误;由图可知,2011年-2012年,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说明常住人口减少,C错误;老年人口数变化无法体现,D错误。故选A。
【点睛】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例如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国。
下表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1.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答案】10. B 11. B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而省内区域的迁入人口来源又包括省内迁入和省外迁入两种。由表可知,苏南、苏中、苏北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分别为7.67%、-2.32%、-6.35%,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A错误。苏中人口由2000年的74382809×23.2%≈17197305人到2010年的78659903×20.80%≈16361259人,由此可知,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不但所占人口比例下降,而且人口数量也减少,B正确。苏南增加的人口数为78659930×41.38%-74382809×33.71%≈7475034人,苏中、苏北减少的人口为(78659903×20.08%-74382809×23.12%)+(78659903×37.82%-74382809×43.17%)≈-3197928人,显然是不相等的,C错误。江苏省增加的人口除了从外省迁入的人口外,还有自身人口的增长,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由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2000-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变慢,①错误,AC错误。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②正确;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升高,老龄化进程加速,③正确,④错误;即②③正确,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区域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而省内区域的迁入人口来源又包括省内迁入和省外迁入两种。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 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B. 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
C. 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D. 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13. 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
A. 东西扩展B. 由分散到相对集中C. 南北扩展D. 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读图分析,张掖市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C正确,D错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工业区和水源地的关系,A错误;工业区集中布局,没有与住宅区混合,B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读图分析,从1949年到2014年,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大致由中心城区向四周均扩展,由集中到相对分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工业区往往布局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主要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 高级住宅区B. 中心商务区C. 电子工业区D. 公园游览区
15. 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 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4. B 15. A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纵坐标可知,该功能区人流量大。早晨8点进入该区的人数多,下午18点离开该区的人数多,由此可判断该功能区应为中心商务区,B正确;高级住宅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住宅区早上8点主要是人口流出,下午18点主要是人口流入,A错;该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昼夜人口数量差别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更符合中心商务区的人口昼夜变化特点,电子工业区不是最可能的功能区(工业生产可能存在昼夜不间断生产),C错;公园游览区的人流量不会呈现如此有规律的变化,D错。故选B。
【15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功能区是中心商务区,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和交通干道旁等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①③正确;高校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环境较好的地区,高校密集区以及城市边缘地带不是中心商务区的分布区域,②④错。故选A。
【点睛】总结:中心商务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和交通干道旁等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其地租高、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 商业和住宅B. 工业和行政
C. 旅游和休闲D. 仓储和物流
17. 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B. 地形C. 气候D. 科技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D错。故选A。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B。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
A. 住宅区占地面积太大
B. 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
C. 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
D. 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
19. 该城市有一所百年中学,其位置最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面积理应最大,A合理;工业用地的预留地应该布局在城市郊外,郊外的地租低,对市区影响小,B合理;该城市有多条河流穿过,受河流的限制,布局成多核心模式是合理的,C合理;根据风频图可知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南风,而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方向上,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D明显不合理,结合选项,故选D。
【19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学校历史悠久,应该布局在城市中心,接近河流交汇处(城市兴起),故③地最有可能;①地位于城市的郊区,②地在商业区,④地在工业区,均不符合题意,结合选项,C正确。故选C。
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服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 山峰多冰川B. 昼夜温差大
C. 草场面积广D. 高原光照强
21. 该民族聚居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 海拔D. 人类活动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藏袍宽大,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中午炎热时可以褪下袖子缠于腰间;早晚气温低,则两个袖子都穿上,B项正确,山峰多冰川、草场面积广、高原光照强对藏族服饰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大气稀薄,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这是造成两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C项正确。二者纬度位置接近,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B. 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
C. 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D.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23. 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压缩耕地面积B. 加强教育培训
C. 严格户籍制度D. 住房城镇化
【答案】22. C 23. B
【解析】
【分析】考查就地城市化的影响及推进措施。
【2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就地城市化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它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A错误;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B错误;减少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D错误;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当地的劳动力向外输出,C正确。故选C。
【23题详解】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行,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B正确。故选B。
软儿梨,立冬后成熟,鲜果硬而酸,采摘后将其埋在室外麦草堆里,利用冬季气温变化令其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果肉变得甜如蜜,浆液充盈,软糯如泥。但随着天气转暖,软儿梨会化成水。近年来,软儿梨打破“走不出去”的困境,“出走”到全国各地,一颗就能卖到上百元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 软儿梨主产区最可能位于
A. 西藏B. 甘肃C. 内蒙古D. 广西
25. 软儿梨的“出走”主要得益于
A. 消费水平的提高B. 网络信息的通达C. 保鲜技术的改进D. 高铁建设的推进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软儿梨需在冬季反复冻融,故主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较为剧烈。甘肃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寒潮来临时,气温较低,能使软儿梨冻结;寒潮过后,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气温升高,能使软儿梨融化;寒潮多次侵袭,使得软儿梨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西藏地势高峻,冬季严寒,能使软儿梨冻结,但难以使其融化;内蒙古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广西冬季气温较高。故选B。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软儿梨“浆液充盈,软糯如泥”,气温较高时会化成水,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易腐烂变质。随着保鲜技术的改进,如冷藏和真空包装技术,软儿梨保鲜时间延长,使得软儿梨能够运输到全国各地。故选C。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南部的A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 ②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④地价较高,适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⑤河运发达,运输成本低
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
27. 下列有关“淘宝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山区,人才和技术力量较薄弱 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当地没有水土流失现象 ④农业劳动力增加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26. B 27. A
【解析】
【分析】考查影响城市农业发展的因素、商业贸易。
【26题详解】
该省北部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②正确;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③正确;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④正确。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河运发达,运输成本低不是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原因,①⑤错误。故选B。
【27题详解】
从等高线可以看出A地位于山区,人才和技术力量较薄弱,①对;淘宝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对;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不可能没有一点水土流失现象,③错;农民从木材加工和销售,农业劳动力减少,④错。故选A。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效益高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D. 种树有补贴
29. 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荒力度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D. 鼓励农地流转
【答案】28. C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务工,几年后待杨树成材后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中劳动投入少,还可以兼顾务工(且以务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正确,AB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贴,D错。故选C。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使得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农地流转,可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耕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的现象,并非当地耕地不足(所以无加大开荒力度的必要),也不是当地木材不足或粮食缺口,ABC错误,故选D。
30.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我国西北地区盛产棉花 ②海南岛盛产芒果
③东南亚山地的立体农业 ④欧洲西部地区的乳畜业
A. ①水源 ②热量 ③技术 ④市场B. ①热量 ②技术 ③水源 ④地形
C. ①地形 ②热量 ③技术 ④水源D. ①水源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市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量较少,因此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的规模和位置由水源决定,即我国西北地区棉花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为水源;芒果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芒果生产对热量要求高,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充足,适合芒果生产,因此海南岛芒果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山地的立体农业指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因此东南亚山地的立体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地形;乳畜业主要是适应城市市场的农业类型,欧洲西部地区的乳畜业发展主要取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即主要因素为市场。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C。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 平原面积广阔B. 昼夜温差较小
C. 夏季气温较低D. 远离灌溉水源
32. 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地面温度B. 改良蔬菜品种
C. 提高土壤肥力D. 保持土壤水分
33. “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场更为广阔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与冷藏技术的改进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31. C 32. D 33. B
【解析】
【分析】
【31题详解】
由资料可知,“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黄土高原上,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C正确。兰州位于黄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BD错误。兰州位于黄河沿岸,受两侧山脉影响,平原面积较小,A错误。故选C。
【3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气温低,降水少,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是为了提高地面温度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A错误,D正确。覆盖地膜并不能改良蔬菜品种、提高土壤肥力,BC错误。故选D。
【3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得益于南方市场更为广阔,①正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都可以使“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②④正确,即B正确。兰州自然条件在长期内是不会变化的, 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菜地上覆盖地膜的作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
34. 2020年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原有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大量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滞销。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积极协调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滞销的农产品。据此,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受疫情防控滞销的农产品可以( )
A. 扩大市场范围B. 增加销售风险
C. 降低种植成本D. 减弱地域联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 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蔬菜可以扩大市场范围,A正确。网络销售有信誉、质量保证,不会增加销售风险,B错误。不能降低种植成本,C错误。有利于加强地域联系,C错误。故选A。
【点睛】
人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其空间迁移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下图示意甘肃省人口流动趋势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甘肃省人口流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A. 再城市化B. 郊区城市化C. 城市化D. 逆城市化
36. 第三阶段,甘肃省突出的城镇化问题是( )
A. 城市住房紧张B. 乡村空心化C. 城市交通拥挤D. 人口老龄化
【答案】35. C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可知,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大量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大量迁往县城和中心城市,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出现城市化,C正确;再城市化一般发生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此时大量人口回归城市,进行城市再建设,排除A;郊区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发展中,受城市规模受限,人口开始向城市郊区转移,扩大城市范围,排除B;逆城市化指的是人口从城市迁往城镇或乡村地区,排除D。故选C。
【36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在第三阶段大量人口在区域内部主要由乡村迁往县城和中心城市,也开始出现人口不断迁往区域外部地区,使得本地区人口数量较少,出现的主要城镇化问题为乡村人口向不同地方迁移,出现乡村空心化,B正确;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迁出较多,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排除ACD。故选B。
【点睛】城市化的表现一般认为,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三个表现: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增速减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较快。
如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 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 旧城区的改造D. 逆城市化的进行
38. 据图可知( )
A.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 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 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 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答案】37. B 38. D
【解析】
【37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化。世界城市人口增多大于世界人口增长,说明整个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8题详解】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故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区域,A不对。从图中看,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B不对。图中显示,2020年发展中地区的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世界的城市人口在这之前就超过农村人口了,C不对。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世界欠发达地区总人口多,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升高,所以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D对。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B. 交通运输便捷
C. 自然条件优越D. 生产成本低廉
40. 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国内需求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研发水平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39. A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故 B、C、D错误。
【40题详解】
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根本目的”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二. 综合题(共40分)
41.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材料二 下图为美国主要工业区和人口迁移方向图。
材料三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由材料一,与美国相比分析中国人口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
(5)从材料三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大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1)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减缓(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较重;新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
(2)美国东北冬季气温低,污染严重。
(3)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有利:缓解人口流入区劳动力不足;加强流出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流出区的人地矛盾;不利:对人口流入区造成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对流出区造成部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5) ①.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②. 国家政策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为材料,设置了5个小题,涉及到人口现状、人口迁移及原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表格显示,中国人口13.21亿,美国人口3.04亿,因此,中国人口基数大;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到2008年低于美国,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带来影响有: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每年新增的人口也较多,人口压力仍然较大;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逐渐凸显,社会负担加重。
【小问2详解】
图中显示,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口沿着箭头方向主要迁向南方阳光地带和西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且工业化时间较早,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污染严重;而南方和西部沿海阳光充足,冬季较温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小问3详解】
图中显示,我国跨省人口流动主要从中部、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其流向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小问4详解】
人口迁移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分别加以说明。有利影响:流入区增加了劳动力供给,缓解了流入区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加强了流出区与流入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口流出区往往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人口迁移缓解了人口流出去的人地矛盾。不利影响:对人口流入区造成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对流出区造成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小问5详解】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众多中部、西部省份人口的迁入,新疆吸引人口迁入是支援边疆建设的国家政策引导。
42. 图1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参照示例,将各功能区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位置上。
示例:花卉与乳牛区—_______d
小麦种植区—_____;工业区—_____;商业区—_____;住宅区—_____。
(2)图2中①~④四处,地租最高的是_____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_和_____等。近些年来,该城市的城镇化速度较快,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3)试从城市管理角度,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e c a b
(2)③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
(3)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服务,鼓励公交出行,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实行错峰上下班,私家车限号出行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地租高低的判断、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详解】(1)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市中心,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故a代表商业区;在商业区的外围,往往是住宅区,故b代表住宅区;在住宅区的外围往往是工业区,故c代表工业区;和花卉与乳牛相比,小麦种植的付租能力相对较低,故d代表花卉与乳牛区,e代表小麦种植区。
(2)由图2中信息可知,③地位于市中心,且交通通达度较高,故①~④中,地租最高是③处。
(3)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公共交通滞后、线路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故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私家车可以限号出行;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功能区,合理布局交通线路;实行错峰上下班,减少通勤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服务等。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温凉,是我国北方代表性水果。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年均温12.1℃,年降水量855.2mm,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该县苹果主产区位于盐源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和大型洪积扇。下图示意盐源县苹果主产区及其周边位置。
(1)分析盐源县成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的自然条件。
(2)分析盐源县发展苹果产业的限制性因素。
(3)从脱贫致富的角度考虑,请给盐源县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盐源县位于盆地内,区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品质高;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适宜苹果生长;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2)盐源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个体经营,分散种植,投入少,管理粗放,病虫害多。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扩大苹果种植面积,获得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宣传,推广品牌;开拓和培育新市场,建立网络营销渠道;发展相关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盐源县“中国南方苹果之乡”为载体,考查了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限制性因素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条件:“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该县苹果主产区位于盐源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和大型洪积扇”可知,盐源县位于盆地内,区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地形坡度小;区内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品质好;由材料“年均温12.1℃,年降水量855.2mm”可知,该地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夏季冷凉,冬季无冻害,气候适宜苹果生长;由材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可知,苹果种植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2)由材料中可知,“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属地内多为山地,有些地方不适合苹果的种植;大多数的果园为个体经营,种植比较分散,果园规模小,投入少,资金没有保障,果园管理粗放,病虫害多,果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3)依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产业引进,改善果品结构;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实现集约化经营,获得规模效益;提高苹果生产和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盐源县苹果品牌推广;积极巩固现有市场,积极开拓和培育新市场,建立多形式的网络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发展以苹果为核心的采摘、观光等相关产业。
【点睛】年份
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
苏北
43.17
37.82
国家
2007年人口数/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
1995年
1995~
2000年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中国
13.21
1.10
0.91
0.75
0.508
美国
3.04
1.00
0.83
0.71
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