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用“麦汁酸化”法酿造的酸啤酒既有麦芽清香,又酸甜适口。它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将麦汁中的麦芽糖和其他糖类转化为醋酸和乳酸,再结合酒精发酵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前期利用醋酸菌和乳酸菌在同一容器中同时进行醋酸和乳酸发酵
B. 达到一定酸度的麦汁需经熬煮、冷却后才可接种抗酸性高的酵母菌
C. 后期发酵产生酒精时,应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范围内
D. 酒精发酵时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答案】A
【解析】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培养乳酸菌时,所用培养基还需要额外添加维生素。
【详解】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不能存活,而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存活,所以醋酸菌与乳酸菌在同一容器中发酵时,不能同时产生醋酸和乳酸,A错误;
B、抗酸性高的酵母菌适应于酸性环境,所以达到一定酸度的麦汁需经熬煮、冷却后才可接种,B正确;
C、酒精发酵需要酵母菌,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所以后期发酵产生酒精时,应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范围内,C正确;
D、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酒精发酵停止,即发酵基本完毕,D正确。
故选A。
2. 我国早在9000年前就可以运用发酵技术获得产品,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时,可通过控制发酵的温度、发酵液的pH等措施降低乳酸菌使果酒变质的概率
B. 利用酵母菌酒精发酵进行传统酿酒过程中,需一直保持无氧的条件
C. 泡菜坛装八成满可以防止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乳酸菌等产生的CO2使发酵液溢出
D. 腐乳鲜美的味道主要由曲霉分解蛋白质产生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引起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制作泡菜的注意事项:(1)盐水煮沸,一是为了消除杂菌,二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冷却再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坛中蔬菜表面的乳酸菌;(2)加水密封是为了阻止外面的空气再进入泡菜坛,为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创造无氧的环境条件。若此过程中进入大量氧气,可能导致乳酸菌死亡而好氧菌大量繁殖,使菜腐烂;(3)菜料只能装八成满的原因:初期会有气体产生;要往坛中加盐水没过菜料,所以不能加菜料太满。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注意事项: (1)发酵瓶和榨计机都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2)葡萄要先冲洗再去枝梗,以免去枝梗时葡萄破碎,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3)瓶中留有1/3空间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提供氧气。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导致瓶内气压升高,需拧松瓶盖放气,但不要完全打开,否则可能会被杂菌污染。
【详解】A、制作果酒时,果酒中除了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微生物;乳酸菌可能分解果酒中的糖、甘油、酒石酸等,从而使果酒变质;可通过控制发酵的温度、发酵液的pH等措施降低乳酸菌使果酒变质的概率,A正确;
B、利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初始阶段可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空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C、泡菜发酵时,发酵初期酵母菌等的活动会产生气体,使体积膨胀,故泡菜坛装八成满可防止发酵液溢出,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乳酸发酵)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 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腐乳发酵时,发挥主要作用是毛霉,毛霉通过分泌脂肪酶和蛋白酶(不是胰蛋白酶)将豆腐块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些氨基酸具有特殊的气味而表现出腐乳的风味,D错误;
故选A。
3. 科研人员在果蝇脑中发现了一种伞形神经元(AMA),其树突像一把巨大的伞覆盖了视觉脑区,不同的AMA还会连接在一起,从而整合整个视野的亮度信息。果蝇眼中的感光细胞接受不同强度的外界光线刺激后,将兴奋传递给脑,实现昼夜节律调节,AMA通过接受感光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参与该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MA的伞形树突和不同AMA间的连接有利于判断昼夜变化
B. 在果蝇昼夜节律调节的反射弧中AMA的作用是感受器
C. 乙酰胆碱与AMA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AMA膜电位发生变化
D. 若破坏AMA的结构,果蝇的昼夜节律可能发生紊乱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A、题干信息:AMA通过接受感光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参与昼夜节律调节,AMA的树突像一把巨大的伞覆盖了视觉脑区,不同的AMA还会连接在一起,从而整合整个视野的亮度信息;可见AMA的伞形树突和不同AMA间的连接有利于判断昼夜变化,A正确;
B、在果蝇昼夜节律调节的反射弧中AMA的作用是作为神经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指令,B错误;
C、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AMA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AMA膜电位发生变化,C正确;
D、AMA在果蝇昼夜节律调节的反射弧中作为神经中枢,若破坏AMA的结构,果蝇的昼夜节律可能发生紊乱,D正确。
故选B。
4. 下图1表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图2表示接有灵敏电位表的某条神经纤维(c为bd的中点),图3表示b点兴奋过程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一定强度的电刺激图1的a点,可引起腓肠肌的反射活动
B. 电刺激a点不一定引起图2的电表指针偏转,适宜刺激c点则一定不会发生偏转
C. 图3的①→③过程也存在K+进入细胞内的现象
D. 刺激图1的腓肠肌可能测到与图3相反的电位变化曲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称“神经-肌接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详解】A、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用一定强度的电刺激图1的a点,可引起腓肠肌的活动,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A错误;
B、若刺激强度较小,神经纤维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此电刺激a点不一定引起图2的电表指针偏转,c为bd的中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相等,因此适宜刺激c点,兴奋同时到达b和d,b处电流表接在膜外,d处电流表接在膜内,此时b和d同时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过b和d处后,指针恢复向右偏转,故该过程电流表会发生偏转,B错误;
C、图3的①→③过程为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钠离子内流,也存在K+进入细胞内维持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的现象,C正确;
D、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刺激图1的腓肠肌兴奋不能传至电流表,因此电流表检测不到电位,D错误。
故选C。
5.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B. 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②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
C. Ca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①中若Ca2+浓度过高,则易引起肌肉抽搐
D. 内环境是人体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共同组成了内环境,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为血液循环系统,B为泌尿系统。
【详解】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血浆→②组织液→组织细胞,A正确;
B、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①血浆蛋白减少,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②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B错误;
C、①血浆中若Ca2+浓度过低,易引起肌肉抽搐,C错误;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③淋巴(液)和①血浆,D错误。
故选A。
6.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以5cm/d的速度沿周围神经系统上行到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干、小脑)。狂犬病病毒大量复制后,沿神经下行扩散到唾液腺。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需注射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病毒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来自血浆
B. 被狂犬病动物咬伤时,伤口在头部的危险性大于伤口在脚部
C. 伤口较深时,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病毒抗体可阻止部分病毒侵染
D. 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增加人体内记忆细胞数量和相应抗体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消灭人体内的抗原,由于注射疫苗后产生特异性免疫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伤口处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血清中含有抗体,直接消灭一部分狂犬病毒。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据题意可知,狂犬病毒可在神经细胞内增殖, 但唾液属于与外界相同的环境,而血浆属于内环境,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并非来自血浆,A错误;
B、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以5cm/d的速度沿周围神经系统上行到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头部距离周围神经系统更近,故被狂犬病动物咬伤时,伤口在头部的危险性大于伤口在脚部,B正确;
C、由于注射疫苗后产生特异性免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故伤口较深时,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病毒抗体可阻止部分病毒侵染,C正确;
D、疫苗相当于抗原,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从而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数量,并提高相应抗体浓度,D正确。
故选A。
7. 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外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制成类毒素,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免疫学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射免疫血清可激活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破伤风
B. 相比于丙组,乙组免疫方式可使机体获得长时间的免疫能力
C. 与乙组相比,丙组免疫方式起效较快
D. 丙组的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甲组小鼠注射外毒素,则甲组小鼠死亡。乙组小鼠注射外毒素和免疫血清,由于血清中含有抗体,乙组小鼠存活。丙组小鼠注射类病毒,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1-3周后,注射外毒素,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小鼠存活。
【详解】A、免疫血清中含有抗体,注射免疫血清属于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不可激活机体产生抗体,A错误;
B、相比于乙组,丙组免疫方式可使机体获得长时间的免疫能力,B错误;
C、与乙组相比,丙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丙组起效较慢,C错误;
D、题干信息可知,类毒素是脱毒的抗原,丙组的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D。
8. 如图为体液免疫过程中两种淋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 乙为B细胞,可由成熟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C. 物质M为抗原,由甲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给乙细胞
D. 物质M为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乙细胞的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和B细胞结合,发挥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作用,同时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
【详解】A、体液免疫中细胞甲(辅助性T细胞)产生物质M(细胞因子),作用于乙细胞(B细胞),A错误;
B、乙为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错误;
CD、物质M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为一种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线粒体会释放mtDNA(线粒体DNA)到细胞质中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进行调控。在细胞衰老过程中,mtDNA会激活免疫通路,清除衰老细胞,若激活过度,反而会对组织结构和功能产生伤害,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发生;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被激活的C蛋白可以抑制mtDNA诱导的免疫通路的激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tDNA的释放能影响细胞衰老、癌变、凋亡
B. 衰老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C. 可推测癌变细胞中编码C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D. mtDNA是通过提高细胞中C蛋白的表达量以加速凋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由题意可知,mtDNA的释放能影响细胞衰老、癌变、凋亡,A正确;
B、衰老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
C、题干信息:被激活的C蛋白可以抑制mtDNA诱导的免疫通路的激活;可推测癌变细胞中编码C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增加,C错误;
D、mtDNA是通过抑制细胞中C蛋白的表达量以加速凋亡,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所示,图1、2、3 表示对胚芽鞘所作的不同处理,图4为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内放置一胚芽鞘,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图5 表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2、图3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B. 图5 中浓度 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为Y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