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引用名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等到老了一事无成的时候,才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要知道别人比你更加积极努力。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发惊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D. 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我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再选择意思相同的四字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健儿在多个比赛项目上喜获金牌,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________,徐梦桃在自由式女子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________。
A. 勇夺第一压轴出场
B. 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C. 一举夺魁惊喜连连
3、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选出意思最恰当的一项。( )
对联“风抚巧言雪,雨打海棠喜听月。”
A. 荷花B. 梅花C. 梨花D. 菊花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 机械(xiè)B. 依偎(wèi)C. 僻静(bì)D. 搅和(he)
5、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适时宽慰自己。(某微信朋友圈)
B. 不可思议 死得奇所 翻箱倒柜(某同学的听写作业)
C. 爱护书籍,人人有贵(某学校图书馆标语)
6、与“这张邮票真好看”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
A. 这张邮票难道好看吗?
B. 这张邮票不可能不好看。
C. 这张邮票难道不好看吗?
D. 谁也不能否认这张邮票真好看。
7、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 “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 你打算今天去北京呢? 还是明天去呢?
8、下面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无缘无故
B. 为是其智弗若与 自愧弗如
C.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与人为善
D. 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应该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有困难重重。
C. 他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D.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说明科学并不严谨。
10、将下列语句选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③①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①
二、判断题(10分)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礼记》。( )
12、《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失望委屈到无奈、焦急的过程。( )
1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 )
14、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4个,韵母有23个。( )
15、《游园不值》中的“值”是“遇到”的意思。( )
三、句子加工厂。(10分)
16、疫情压不弯中国的脊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17、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仿照句子,列举事例说明观点)
我们都听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事实的确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本巨大的史书,悠长而璀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句段。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清晨,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淀放在戈壁荒漠上空,神舟十五号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徐徐飘落。出差186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顺利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请写一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30分)
21、认真阅读选文,细心完成练习。
《梦圆大地·给妈妈的信》节选
袁隆平
亲爱的妈妈: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生活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2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时间,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否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4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夕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儿:平
1. 从选文格式,你知道这是__________写给他妈妈的__________。
2. 阅读第⑧⑨自然段,这两段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选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________________
5.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感情,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对母亲带小孙孙的感谢之情。
B. 母亲去世4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
C. 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
D. 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
6. 同学,在你成长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请仿照选文第⑧自然段的句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理解
林琴南①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②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③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④之礼?”准即呼备⑤赍⑥米一石⑦致之整,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孝廉,清代对举人的称呼。②从:跟随。③亟:急忙。④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⑤呼备:叫人准备。⑥赍:携带。⑦石:计量单位。
1. “以袜实米”中“实”的意思是
A. 果实;种子
B. 真;真诚
C. 装
D. 事实;实际
2. “若心固善”中“固”的意思是 _____。
3. 下列句子朗诵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B.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C.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D.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4. “谓其窃,却弗受。”的意思是
A. 老师告诉他偷窃不对,但却接受了
B. 老师教育他不能偷窃,不接收米
C. 老师认为他这样偷偷地送米不对
D. 老师说这米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5. 你认为林琴南是怎样一个孩子?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_____
23、课外阅读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①少年时期袁隆平曾目睹家乡闹饥荒的情景,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一天,他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朋支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烙印在他的心中。
②2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兴极了,给它取名“鹤立鸡群”。第二年,“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子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鹤立鸡群”是有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2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④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他拖着疲意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靠在树干上,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他笑着说:“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⑤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袁隆平继续寻找。
⑥265年夏天,袁隆平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春天来了,他在试验田里亲自耕耘,亲自播种,陪伴秧苗茁壮成长。好多年过去,试验仍然没有成功。袁隆平没有放弃,决定去荒野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⑦270年10月,袁隆平团队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来,这林野生水稻被取名为“野败”,成了杂交水稻的好妈妈。
⑧273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成功了,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279年杂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国,现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数百万公顷,杂交水稻的研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⑨因此,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也名扬中外,这个一生从未停下脚步的老人,从没忘记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
1. 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袁隆平的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快速浏览全文,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②_____
③_____
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中,详写了 _____。(填序号)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禾下乘凉梦”,起到了 _____的作用。
2. 关于“禾下乘凉梦”,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禾下乘凉梦”并不是在追求乘凉,而是在勾画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
B. 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梦”,强调袁爷爷享受在稻田里乘凉的安逸和自由。
C. 这个梦想虽有些夸张,但在袁爷爷几十年的奋斗中,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D. 这不仅是一个梦,也是袁隆平爷爷实现“杂交水稻解决温饱问题”的动力。
3. 默读短文,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可以品味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如阅读③④自然段,我们从“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可以读出袁隆平为了在最佳时段寻找稻花,不惧骄阳、不怕炎热的吃苦精神;从“拖着疲惫的身子”“昏了过去”“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读出 _____;从他和妻子的对话中,还可以读出 _____。
4. 为了寻找一株雄性败育株,袁隆平爷爷整整花了十六天的时间,勘察了6400株稻穗,顶着烈日,甚至疲惫地晕倒。玲玲同学认为他这样做非常不值得,请联系上下文,尝试用几句话说服玲玲。
我认为袁隆平爷爷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_____。
32年,袁隆平、屠呦呦等获得“共和国勋章”。阅读下面这则颁奖辞,结合选文,给袁隆平爷爷写一则颁奖辞。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青蒿素的研究,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袁隆平】_____。
五、习作(30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什么最值得你永久珍藏?是师生情,是同窗谊,还是有意义的一次活动……请你认真回忆,写一篇500以上的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选择有典型的事例,描写要具体生动,感情要真挚自然,书写工整,卷面洁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B
4、A
5、A
6、A
7、C
8、C
9、C
10、D
二、判断题(10分)
11、×
12、√
13、×
14、×
15、√
三、句子加工厂。(10分)
16、难道疫情能压弯中国的脊梁吗?
17、卢思道起先因为骄傲而止步不前,后来谦虚学习终成一代名家。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丰硕而宝贵。
19、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清晨,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在戈壁荒漠上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出差186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顺利回家。
20、①. 虚心使人进步 ②. 骄傲使人落后
四、快乐阅读。(30分)
21、1. ①. 袁隆平 ②. 一封信
2.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赞美了母亲对作者成长的深刻影响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能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自由翱翔的胆识;③跟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4. ①. 杂交水稻的种子。 ②. 小时候妈妈对袁隆平的启蒙和教育,是思想上的种子。5. BCD
6. 老师,犹如辛勤的园丁,让我们茁壮成长;好像太阳,温暖了我们;好像妈妈,关心着我们。老师,我永远感激你!
22、1. C2. 固然3. A4. D
5.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懂得尊敬老师的人。
23、1. ①. 发现和研究天然雄性败育株。 ②. 发现和研究“野败”。 ③. ② ④. 首尾呼应2. B
3. ①. 袁隆平克服身体极度不适,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发现稻株,分秒必争,坚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学精神 ②. 袁隆平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与时间赛跑,早日找到稻株的决心和信念
4. ①. “野败”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万千苍生 ②. 颁奖辞:30年埋头苦干于田间,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的发现,“野败”的研究成功,终圆禾下乘凉梦,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习作(30分)
例文:
一次难忘的活动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小升初常考易错语文检测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小学小升初语文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