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料研习1——去粗取精 抓主题指向 学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573996/0-17121926441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料研习1——去粗取精 抓主题指向 学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料研习1——去粗取精 抓主题指向 学案(含答案),共3页。
(一)史料研习
1.去粗取精 抓主题指向——从试题主题词中辨析获得有效信息
路径解读 所谓“主题词”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眼”。“题眼”是题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如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否定词、阶段特征等。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寻找“题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么。在诸多信息中,“主题词”的信息最关键。
方法指导 从试题“主题词”中获取信息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典例精析
(2022·全国甲卷,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解题思路
理解运用
1.(2023·南京金陵中学考前模拟)新石器早、中期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私人”用品,而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则出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形制,随葬品数量不等,甚至出现象牙和玉料等彰显墓主人身份的物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礼制观念萌发 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国家形态初具 D.血缘氏族被打破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连云港考前调研)商末作册般甗(青铜器)铭文有“王宜人方”,记载了商王欲讨伐人方一事。后来《尔雅》对铭文中的“宜”字解释为:“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祀)而后出,谓之宜。”此解释揭示了商末( )
A.王权深具群众基础
B.神权影响国家政策
C.内外服制走向瓦解
D.重史传统已经成型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江苏省百校联考)春秋时代齐国的青铜器皿,在山东出土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是,齐器中的礼器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品相对地日益增多;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这一趋势反映( )
A.青铜铸造技术逐渐成熟
B.儒家思想遭到了挑战
C.贵族等级秩序遭受冲击
D.文化的地方色彩增强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料研习1
典例精析
B
理解运用
1.A [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陪葬品出现彰显主人身份的物件,体现了等级分化的特征,礼制具有等级性,而礼制是周代形成的制度,因此,新石器时代晚期礼制观念萌发,故选A项,据材料可知,题干主旨体现的是等级分化色彩,不是手工业技术,排除B项;国家的初始形态表现为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文字、国家机器等的出现,这些特征材料没有提及,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国家的出现打破了血缘氏族社会状态,新石器时代晚期仍属于氏族社会时期,血缘氏族被打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B [结合材料可知,在商末,出动大军之前,一定要先有祭祀再出征,这才叫作宜,可见祭祀影响了大军出征,体现了神权影响国家政策,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王权是否具有群众基础,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人方是不是商的附属国,所以不能判断内外服制是否走向瓦解,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重视祭祀,与历史无关,排除D项。]
3.C [山东出土的春秋青铜器,礼器减少,日用品增多,反映出礼乐制度瓦解,贵族等级秩序遭受冲击,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等级特权的没落,并非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与儒家思想对立的观点和主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礼乐淡化,并非山东地区文化色彩增强,排除D项。]
读
关键信息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意指其生活顺应自然,与帝德无关,与围观者称颂尧舜形成反差
找
求答方向
“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选项中哪位先秦思想家的思想
联
主干考点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主张
析
迁移理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与老子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一致
排除
孔子属于儒家代表,主张积极入世;韩非属于法家代表,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中央集权;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等。这些与主题词指向不一致,所以排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20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择题专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学案(新高考专用),共21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学科素养” 训练3 必要途径——史料实证(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特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素养练训练3史料实证类(附解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