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时作业,共4页。
(1)8时,12时,20时温度各是多少?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几时达到的?最低气温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低到最高气温经过多长时间?
(4)在什么范围内气温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气温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什么?B点呢?
(6)在哪一时刻温度约为0℃和10℃?
(7)你能预测次日凌晨2时的温度吗?
例2 在图中,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运动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求甲的运动速度;(2)甲和乙在出发前相距多远?(3)两人同时出发,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多少米?
例3 如图描述的是青春期男女孩身高曲线图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2)图中A点、B点表示什么含义.
(3)估计一下18周岁时男、女孩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4)大致描述一下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例4 城市为了节约用水,采用分段收费标准,若某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回答:
(1)该市自来水收费时,每户使用不足5吨时,每吨收费多少元?超过5吨时,每吨收费多少元?
(2)若某户居民每月用水3.5吨,应交水费多少元?若某月交水费17元,该户居民用水多少吨?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图象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交点即为某一时刻的温度情况.
解:(1)分别约是2℃,10℃,14℃.
(2)16℃,14时,-4℃,4时
(3)约为20℃,10小时.
(4)4时~14时;0时~4时,14时~24时.
(5)A点表示9时的温度为4℃;B点表示24时的温度为6℃.
(6)在0时和6时的温度为0℃;在14时和23时的温度为10℃.
(7)约为-2℃.(大致范围).
例2 分析:(1)从A点的位置可以看出甲5小时走20千米,所以(千米/时);乙5小时走了15千米,所以(千米/时).
(2)甲和乙相距5千米.
(3)相遇时甲走20千米,乙走15千米,故比乙多走了5千米.
解:(1)(千米/时);(千米/时)
(2)甲和乙出发前相距5千米;
(3)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5千米.
说明:在观察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时,应注意,图象上点水平对应的数是因变量的值.点沿直线对应的数是自变量的值.
例3 解:(1)年龄;平均身高
(2)都表示在10岁和14岁左右时,男女生平均身高差不多,
(3)女孩:159cm;男孩:170cm
(4)略.
例4 分析:(1)观察图象可以发现,当用水5吨时,刚好交水费10元,所以用水不足5吨时每吨交费(元);而当用水量达8吨时,交水费20.5元,所以超过5吨的部分交水费20.5-10=10.5(元),故超过5吨部分每吨交水费(元).
(2)由(1)可知用3.5吨水应交3.5×2=7(元);交17元水费,应用水(吨)
解:(1)该市自来水收费时,每户使用不足5吨时,每吨水收费2元;超过5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水收3.5元.
(2)某户用3.5吨水应交水费3.5×2=7(元);某月交水费17元,则共用了(吨).
说明:该题指的超过5吨时水费上调,是指用水量超过5吨的部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随堂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辆“红旗”轿车上午在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2课时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