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瓯永固杯的主要成分是黄金,A项符合题意;
B.玉云龙纹炉的主要成分是玉,成分为硅酸盐,是非金属材料,B项不符合题意;
C.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的主要成分是青玉,是非金属材料,C项不符合题意;
D.各种釉彩大瓶的主要成分是陶瓷,是非金属材料,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通过使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吸附降解室内空气中的游离甲醛,以达到去除甲醛净化空气的目的。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B. 甲醛的电子式为:
C. 的结构式为O=C=OD. 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Ti是2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ⅣB族,故T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A周期;
B.甲醛是共价分子,故甲醛的电子式为:,B错误;
C.CO2为共价分子,其中碳氧之间形成双键,故CO2的结构式为O=C=O ,C正确;
D.已知H2O为V形结构,且H的原子半径小于C,故H2O的空间填充模型为,D正确;
故答案为:B。
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燃煤脱硫脱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碳化硅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C. 高吸水性树脂一般含有羟基、羧基等强亲水基
D. 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硫,燃煤脱硫脱氮可以减少污染,但是煤中的碳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等,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A错误;
B.碳化硅为原子晶体,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B正确;
C.羟基、羧基由于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高吸水性树脂一般含有羟基、羧基等强亲水基,C正确;
D.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即SiO2,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能与强碱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
4. “实践出真知。”下列对劳动实践的相关化学解读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塑料袋为难于降解的塑料,易形成白色污染物,应将家用塑料袋收集放入分类垃圾箱集中回收处理,A不合题意;
B.纯碱溶液由于碳酸根水解而呈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的水解,故可用纯碱溶液清洗碗筷表面的油污,B不合题意;
C.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出门前检查天然气阀门是否关闭,是防止天然气泄漏,而与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无关,C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以使食品疏松多孔,故可用碳酸氢钠焙制疏松多孔的糕点,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 化学变化遵循哲学思想。下列变化不遵循“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的是
A.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漂粉精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
B.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深蓝色
C. 间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起始时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D. 向含甲基橙的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最终变为红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属于强碱弱酸盐,由于ClO-的水解使NaClO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先变红色,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后观察到迅速褪色,与量的多少无关,A符合题意;
B.向CuSO4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刚开始发生:Cu2++2NH3·H2O=Cu(OH)2↑+2,即先产生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发生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深蓝色,与量的多少有关,B不合题意;
C.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起始时无明显现象,是发生反应:Al3++4OH-=[Al(OH)4]-,后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是由于发生反应:3[Al(OH)4]-+Al3+=4Al(OH)3↓,与量的多少有关,C不合题意;
D.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由于水解使纯碱溶液呈碱性,使甲基橙溶液呈黄色,滴入HCl溶液,首先发生反应+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继续滴加HCl发生反应+H+=H2O+CO2↑,最终溶液呈酸性,故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最终变为红色,与量的多少有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NH3通入稀硝酸中: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C. 将Na2SO3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D. Mg(OH)2溶于NH4Cl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3没有强还原性,故将NH3通入稀硝酸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而不是沉淀,故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将Na2SO3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钠、硫酸锰和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NH4Cl溶液虽然呈酸性,但是由于铵根离子水解的,故Mg(OH)2溶于NH4Cl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7. 工业上,常采用生物堆浸法处理低品位黄铜矿[二硫化亚铁铜()含量较低]。生物堆浸过程发生的反应有。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数目为2
B. 22.4L转移电子数目为4
C. 等浓度的和溶液中含阴离子数目相等
D. 2.0g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pH=1的稀硫酸中c(H+)=0.1ml/L,则1L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数目为1L×0.1ml/L×NAml-1=0.1,A错误;
B.题干未告知O2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22.4LO2的物质的量,即也无法计算22.4LO2转移电子数目,B错误;
C.由于等浓度的Cu2+和Fe2+的水解程度不同,导致等浓度的CuSO4和FeSO4溶液的pH值不同,则等浓度的CuSO4和FeSO4溶液中含阴离子数目不相等,C错误;
D.2.0g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湖大学合作合成出一种新的高分子材料(如图所示,硫原子连接的波浪线代表键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中的含氧官能团是酯基B. X的水解产物之一是
C. Y是线型结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D. Y在碱性介质中能降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的含氧官能团是酯基 -COO-,A正确;
B.由题干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的3个酯基完全水解之后可知,X的水解产物之一是,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Y的结构简式可知,Y是体型结构即空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不具有热塑性,而具有热固性,C错误;
D.由题干有机物Y的结构简式可知,Y中含有酯基,故Y在碱性介质中能降解,生成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9. 乙醇水蒸气催化重整是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制氢方法,Ni—C—Cu水滑石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乙醇可用键线式表示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和CH4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B. 过程③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 金属Cu、C、Ni能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 、均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可与分子形成氢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和CH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是4,VSEPR 模型均为四面体形,A正确;
B.过程③中CH3CHO转化为CH4和CO,发生结构变化,有C-H键断,C-C键断,即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B正确;
C.金属Cu、C、Ni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不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会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C错误;
D.、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强,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从而增加了 和在水中的溶解度,D正确;
故选C。
10. 硒(Se)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对富硒废料(主要成分为CuSe和Ag2Se)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O、S、Se属于同主族元素
B. 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还原性比SO2强
C. “焙烧”时的主要反应为CuSe+4H2SO4(浓)CuSO4+SeO2↑+3SO2↑+4H2O
D. 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可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流程可知,富硒废料(含Ag2Se、Cu2S)加入浓硫酸可生成SeO2、SO2气体,SeO2、S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H2SO4和Se,母液含硫酸;对应废渣为银、硫酸铜,加入硫酸溶液酸溶后过滤分离出Ag,滤液含硫酸铜,电解精炼粗银,可得到纯银,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O、S、Se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它们均属于同主族元素ⅥA族,A正确;
B.SeO2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eO2、S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H2SO4和Se,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更强即SeO2的还原性比SO2弱,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焙烧”时的主要反应为CuSe+4H2SO4(浓)CuSO4+SeO2↑+3SO2↑+4H2O,C正确;
D.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即Cu(OH)2,然后获得深蓝色透明溶液即Cu(NH3)4SO4,D正确;
故答案为:B。
11. 某团队直接将室温下的空气[V(N2):V(O2)=4:1]转化为硝酸(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b极的电极总反应式为3O2+N2+2H++2e-=2HNO3
A. a极为阳极,产生的O2可导入b极区作原料
B. H2O2和H2N2O2均是中间产物
C. 生成 H2N2O2的反应方程式为H2O2+N2H2N2O2
D. 每制得63gHNO3,阴极还需通入1ml O2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装置图并结合已知信息:b极的电极总反应式为3O2+N2+2H++2e-=2HNO3可知,b极为阴极,a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产生的O2可导入b极区作原料,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反应过程中的确存在H2O2和H2N2O2,但不是最终产物HNO3,故H2O2和H2N2O2均是中间产物,B正确;
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H2O2和N2在Fe2+催化下能生成H2N2O2,故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H2O2+N2H2N2O2,C正确;
D.根据b电极总反应式3O2+N2+2H++2e-=2HNO3可知,每制得63gHNO3即=1mlHNO3,需消耗1.5mlO2,电路上转移电子为1ml,则阳极上能够产生的O2为0.25ml,故阴极还需通入1.5ml-0.25ml=1.25mlO2,D错误;
故答案为:D。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如图所示。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R元素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制备Z的氢化物时不能选用玻璃容器,X、Y、Z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所含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负性:Y>Z>XB. 常温常压下,呈固态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D. 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Y>X>R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为N,R元素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R为Si,制备Z的氢化物时不能选用玻璃容器,已知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则Z为F,X、Y、Z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所含的电子总数相等,故Y为O,由于HF、NH3、H2O分子间均存在分子间氢键,导致其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如图所示,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F,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电负性F>O>N即Z > Y>X,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N、R为Si,Si3N4属于共价晶体,熔点很高,故常温常压下,R3X4即Si3N4呈固态,B正确;
C.由分析可知,X为N、Z为F,由于F没有正价,故Z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R为Si,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SiH4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孤电子对数分别为1、2、0,相同价层电子对数相同孤电子对越多,键角越小,故键角SiH4>NH3>H2O即R >X>Y,D错误;
故答案为:B。
13.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证据与推理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则现象能说明样品已变质,A正确;
B.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NO在试管口被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中的Fe2+被氧化,B正确;
C.乙烯和挥发的醇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紫色褪去,气体可能是乙烯或乙醇,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由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可知淀粉部分水解或未水解,D错误;
故答案为:D。
14. 室温下,向Mg(NO3)2溶液、HF溶液、CH3CH2COOH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溶液中pH与pX[pX=-lgX,X代表、、]的关系如图所示。,HF的酸性比CH3CH2COOH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
A. 代表的是pH与的关系
B. 的
C. 的
D. 含相同浓度NaF、HF的混合溶液的pH>7
【答案】C
【解析】
【分析】HF的平衡常数Ka=×c(H+),p=PKa-pH,CH3CH2COOH的平衡常数Ka=×c(H+),p=PKa-pH,随着NaOH溶液加入,c(OH-)增大,溶液中c(HF)减小、c(CH3CH2COOH) 减小, c(Mg2+)减小,pMg增大,p,p减小,则L3代表c(Mg2+),L1、L2代表c()、之一,题干信息又知:HF的酸性比CH3CH2COOH强,即Ka(HF)>Ka(CH3CH2COOH),则相同pH值时,>,p>p,则L1代表p,L2代表p,根据P点坐标点坐标计算Ka(HF)=10-2×10-1.45=10-3.45;根据N点坐标可知,Ka(CH3CH2COOH)=10-3×10-1.89=10-4.89,根据M点坐标可知,Ksp[Mg(OH)2]=10-1.3×(10-5)2=10-11.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L1代表的是pH与p的关系,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根据N点坐标可知,Ka(CH3CH2COOH)=10-3×10-1.89=10-4.89,B错误;
C.Mg(OH)2+2HFMgF2+2H2O的K=====,C正确;
D.由分析可知,Ka(HF)=10-2×10-1.45=10-3.45,则F-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10-10.55<Ka,即电离大于水解,故含相同浓度NaF、HF的混合溶液呈酸性,则溶液的pH<7,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三氯化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造氮化硼及硼烷化合物等。查阅资料可知:
①的熔点为,沸点为12.5℃,与水(包括水蒸气)能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同时有白雾出现。
②硼与铝的性质相似。硼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均能反应,与HCl气体反应生成。
据此,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原理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
(2)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D→B。(装置可重复使用)
(4)连接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操作是_________。
(5)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定产品中氯元素的含量。
称取a g样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25mL于锥形瓶中,再加入溶液使充分沉淀,然后加入3mL硝基苯(常温常压下,密度为),振荡、静置,再向锥形瓶中滴加3滴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硼酸不与反应。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
②样品中氯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仅滴定管没有用KSCN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平面正三角形
(2) ①. 除去中的HCl气体,防止硼与HCl反应干扰实验 ②. 冷凝并收集
(3)A、F、D、C、E
(4)检查装置气密性 (5)
(6) ①. 滴入最后半滴KSCN标准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②. ③. 偏低
【解析】
【分析】装置A为氯气发生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加热,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用装置F中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装置D中浓硫酸吸水干燥,发生反应前先通人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硼粉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用装置E中冰水冷凝产物BCl3并收集,装置B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三氯化硼与水能剧烈反应,为防止B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在B和E之间连接一个干燥装置D。
【小问1详解】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F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气体,防止硼与HCl反应干扰实验,装置E的作用为冷凝并收集。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F→D→C→E→D→B。
【小问4详解】
连接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小问5详解】
装置A为氯气发生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加热,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
【小问6详解】
①滴定终点时,SCN-与Fe3+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KSCN标准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②由滴定消耗标准溶液可知,25 m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0%=%,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仅滴定管没有用KSCN标准溶液润洗,会导致滴定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偏低。
16. 碱式硫酸铬[]主要用于鞣制皮革、作媒染剂及生产氢氧化铬和活性黑染料。以酸性含铬废液(主要含有、,还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碱式硫酸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时的pH如下表。
(1)C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加入9%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沉铁”时调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4)“沉铬”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从滤液1中可回收一种氮肥,该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5)金属铬的晶胞结构如图,已知晶胞参数为anm。
①该晶胞中含铬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
②铬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③铬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第四周期ⅥB族
(2)
(3) ①. 3.1 ②. 4.4
(4) ①. ②.
(5) ①. 2 ②. 8 ③.
【解析】
【分析】在酸性含铬废液(主要含有、,还含有少量、、)中加入9%双氧水氧化,将废液中的氧化为,加入氨水调节pH使沉淀为,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再继续加入氨水调节pH使沉淀为,过滤得滤液1,根据所含离子可知,滤液1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往滤渣中加入硫酸进行酸溶,反应得到,再加入纯碱即调节碱度,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碱式硫酸铬。
【小问1详解】
C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ⅥB族;
【小问2详解】
加入9%双氧水的作用是将废液中的氧化为,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完全沉淀时pH为3.1,开始沉淀pH为4.4,所以沉铁的pH范围为3.1~4.4;
【小问4详解】
“沉铬”过程,是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根据分析可知,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
【小问5详解】
①根据分摊法,晶胞中含铬原子数目为;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铬原子的配位数为8;
③铬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即nm。
17. 屈恶昔康(F)可治疗骨关节炎,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A→B所用的试剂X为____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化合物H是E的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4∶2∶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填1种即可)。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两个为—CH2CN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写出以和乙二酸为原料合成的路线________(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 ①. 甲苯 ②. 羧基
(2) ①. 酸性高锰酸钾 ②. 氧化反应
(3) (4) (5) ①. 18 ②. 或者或者或者
(6)
【解析】
【分析】A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B,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C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转化为E,E最后生成F,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①A的名称为甲苯;
②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小问2详解】
①A→B所用的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将甲基氧化为羧基;
②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4详解】
D→E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①取代基为2个-CH2CN和-CH2OOCH的有6种,取代基为2个-CH2CN和-OCH2CHO的有6种,取代基为2个-CH2CN和-CH(OH)CHO的有6种,共18种;
②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4∶2∶2∶1∶1)的结构简式为:或者或者或者;
【小问6详解】
被氧化为,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最后在乙二酸、浓硫酸加热情况下转化为,路线如下:。
18. CO2的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显著变化,此变化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某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以棒状CeO2为载体,通过引入Ti调控催化剂,实现在反应釜中CO2加氢反应一步制乙醇的技术,反应原理为。
(1)某些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的H=_______,下列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标号)。
A.高温 B.低温 C.任何温度
(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反应制乙醇的反应历程如图(部分吸附态的物质未列出)。
该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标号)。
A.σ键 B.非极性键 C.氢键
(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与进行反应,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CH3CH2OH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分别按投料比L=1∶4、1∶2、4∶1[]将反应物投入密闭容器中,在恒定压强为MPa下进行反应,测得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曲线为_______(填标号)。
②、、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③℃、投料比为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1) ①. -157 ②. B
(2)AB (3)bc
(4) ①. L3 ②. KA>KB>KC,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的H=4E(C=O)+6E(H-H)-5E(C-H)-E(C-C)-E(C-O)-E(O-H)-6E(O-H)=4×803+6×436-5×414-348-326-7×463=-157kJ/ml,该反应为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即<0的放热反应,故下列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故答案为:-157;B;
【小问2详解】
由题干CO2加氢反应制乙醇的反应历程图信息可知,该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有C-C非极性键、C-H、C-C、O-H等σ键,故答案为:AB;
【小问3详解】
a.化学反应平衡的特征之一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未告知正逆反应速率,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不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一直再变,故现在不变了即为平衡了,b符合题意;
c.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为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故CH3CH2OH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气体的质量不变,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即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小问4详解】
①已知在相同温度下,随着的增大,即增大CO2的用量,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结合题干图示可知,表示的曲线为L3,故答案为:L3;
②已知化学平衡常数仅仅为温度的函数,由(1)分析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KA、KB、K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A>KB>KC,故答案为:KA>KB>KC;
③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投料比为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1:2,则有:,则平衡时p(CO2)=p(H2)==0.25p0MPa,同理p(CH3CH2OH)=0.125p0MPa,p(H2O)=0.375p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金瓯永固杯
玉云龙纹炉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各种釉彩大瓶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解读
A
将家用塑料袋收集放入分类垃圾箱
塑料袋为白色污染物,应集中回收处理
B
用纯碱溶液清洗碗筷表面的油污
纯碱溶液呈碱性
C
出门前检查天然气阀门是否关闭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为正四面体形分子
D
用碳酸氢钠焙制疏松多孔的糕点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
选项
证据
推理
A
向过氧化钠样品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已变质
B
向盛有Fe(NO3)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l/L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的Fe2+被氧化
C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该气体可能是乙烯
D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发生水解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7.6
1.9
4.4
完全沉淀的pH
9.6
3.1
5.6
化学键
C=O
H—O
H—H
C—O
C—H
C—C
键能()
803
463
436
326
414
348
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化学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化学PDF版含解析,共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