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任务五 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任务五 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课件,共20页。
学习任务五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中考链接中考常考题型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示例:(2019年湖北武汉中考)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处。示例:(201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此 人 可 就 见 不 可 屈 致 也 将 军 宜 枉 驾 顾 之。学习活动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请你根据活动的提示,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活动一:根据名词、代词来断句 名词、代词如果作主语,可能断在前;如果作宾语,可能断在后。 ①名词:人名、国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②代词:予(余)、尔(汝)、彼、其、之、君、卿等。(1)庆 历 四 年 春 滕 子 京 谪 守 巴 陵 郡。(2)拉 余 同 饮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崇 祯 五 年 十 二 月 余 住 西 湖 大 雪 三 日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是 日 更 定 矣 余 拏 一 小 舟 拥 毳 衣 炉 火 独 往 湖 心 亭 看 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1.句首标志词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③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活动二:根据虚词断句2.句尾标志词 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 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1)登 斯 楼 也 则 有 心 旷 神 怡 宠 辱 偕 忘 把 酒 临 风 其 喜 洋 洋 者 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此 则 岳 阳 楼 之 大 观 也 前 人 之 述 备 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嗟 夫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或 异 二 者 之 为 何 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文言文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活动三:根据修辞断句(1)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居 庙 堂 之 高 则 忧 其 民 处 江 湖 之 远 则 忧 其 君。(2)朝 而 往 暮 而 归 四 时 之 景 不 同 而 乐 亦 无 穷 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3)临 溪 而 渔 溪 深 而 鱼 肥 酿 泉 为 酒 泉 香 而 酒 洌。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根据特殊句式的固定结构来断句。 ①判断句:……者……也(或带“为”“乃”“即”“则”等词的句子)。 ②被动句:为……所……,受……于……,见……于……,等等。活动四:根据固定句式断句 ③反问句:不亦……乎,其……乎,安……哉,何……为,等等。 ④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等等。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林 壑 尤 美 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 琅 琊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山 行 六 七 里 渐 闻 水 声 潺 潺 而 泻 出 于 两 峰 之 间 者 酿 泉 也 峰 回 路 转 有 亭 翼 然 临 于 泉 上 者 醉 翁 亭 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以 君 之 力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且 焉 置 土 石?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表示“说话”的标志词后可断:云、曰、道、谓、言等。活动五:根据标志词断句(1)见 余 大 喜 曰 湖 中 焉 得 更 有 此 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及 下 船 舟 子 喃 喃 曰 莫 说 相 公 痴 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技法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