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中的热量改变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钠与冷水反应B.铝与氧化铁的反应C.高温煅烧石灰石D.铁与氯气的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
C.弱电解质的稀溶液中只有分子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3.将盛有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冰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大烧杯中的冰醋酸逐渐凝固。下列有关小烧杯中发生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全都是金属元素
B.元素周期表的各个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mp能级结束
C.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第一电离能也最大
D.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划分为s、p、d、f四个区
5.在3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77K,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1
B.达到平衡时,向容器Ⅰ中增加C的量,平衡向右移动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大于28.6%
6.某温度下,向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滴加过程中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A.溶液中: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C.向10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先沉淀
D.c点溶液中
7.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过程中,Cu(2)作正极,电极反应为
B.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C.b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80gNaOH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表示钢铁发生吸氧腐蚀
B.图2表示钢铁发生析氢腐蚀
C.图3表示将锌板换成铜板对钢闸门保护效果更好
D.图4表示钢闸门作为阴极而受到保护
9.、、和HCl都是强酸,它们的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在冰醋酸中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C.水不能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D.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的溶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的溶液:、、、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11.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
B.基态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
C.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D.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12.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将1ml和2ml充分反应,反应会放出90.7kJ能量
B.反应①的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少
D.反应的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温度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温度下,在时间内,
C.该反应的
D.M点时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反应Ⅰ:反应Ⅱ:
反应Ⅲ:反应Ⅳ:
A.反应Ⅰ:,B.反应Ⅱ:,
C.反应Ⅲ:若,则D.反应Ⅳ:若,
二、填空题
15.已知在25℃时,醋酸、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1)写出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HAc、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3)在相同条件下,、、和结合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B.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B.少量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
C.过量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6)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通过该事实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16.回答下列问题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E极附近呈红色。请回答:
(1)外接直流电源B为___________极。
(2)乙中F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中开始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甲所得溶液中加入0.1ml粉末,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若将甲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___________L。
(4)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G为___________(填“镀件”或“镀层”),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10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7.羟基氧化镍()常作为锌镍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含NiO的废料(杂质为、CaO、ZnO、CuO等)制备羟基氧化镍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各离子浓度均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将废料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用的硫酸进行酸浸。绘制了图一和图二:(图一左上角为固液比)
①由图一可知,固液比与镍浸出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二可知,酸浸时合适的浸出温度是__________℃左右,若温度过高,则滤渣1中有氢氧化镍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当恰好沉淀完全时,,则____________。[已知,]
(4)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试剂X用于调节溶液的pH,则应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
(5)写出“氧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开启中国探月新篇章。火箭常用的推进剂燃料有偏二甲肼()、肼()煤油等。
(1)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肼在碱性环境下可以形成肼—空气燃料电池,肼被氧化为,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每生成1.4g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肼类推进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环境监测以免造成环境污染。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向甲、乙两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0ml和1.0ml,分别在、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该反应温度___________。(填“>”、“;;85%;AE
解析:(1)“长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燃烧放出大量热,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因此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大于;
(2)肼一空气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肼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电极反应式为:;
(3)A.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变化,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发生变化,当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v(生成)和v(消耗)均是正反应速率,则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起始时充入和,二者按照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消耗,则与的转化率之比始终为1:1,则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容器的体积V不变,则根据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始终不发生变化,不能据此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E.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容器内压强会增大,则当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故答案为:AE。
容器
温度/K
起始时物质的量/ml
平衡时物质的量/ml
Ⅰ
977
0.28
0.56
0
0.4
Ⅱ
977
0.56
0.56
0
x
Ⅲ
1250
0
0
0.56
y
酸
HCl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9
7.0
7.1
沉淀完全的pH
3.2
9.0
9.2
t/s
0
3
6
12
24
36
甲容器()
0
0.36
0.60
0.80
0.80
0.80
乙容器()
0
0.30
0.50
0.70
0.85
0.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99,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28ml、C为0,7,Ksp=c×c=10﹣1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