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计算−4a2⋅3a3的结果为( )
A. 12a5B. −12a5C. 12a6D. −12a6
2.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4倍大15°,则这个角等于( )
A. 33°B. 23°C. 15°D. 25°
3.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幅度缩小,在芯片上某种电子元件大约只占有面积0.00000065mm2,0.000000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5×107B. 6.5×10−6C. 6.5×10−8D. 6.5×10−7
4.下列多项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12m−n)(m+12n)B. (−m−n)(m+n)
C. (−m−n)(m−n)D. (m−n)(n−m)
5.如图,直线AE与CD相交于点B,∠ABC=60°,∠FBE=95°,则∠CBF的度数是( )
A. 35°
B. 85°
C. 145°
D. 155°
6.已知2a=16,8b=4,则(a−3b)3的值为( )
A. −6B. 8C. −8D. ±8
7.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因为∠1=∠4,所以DE//AB
B. 因为∠2=∠3,所以AD//BE
C. 因为∠5=∠A,所以AB//DE
D. 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8.如表为一个图案中红色和白色瓷砖数量的关系.设r和w分别为红色和白色瓷砖的数量,下列函数表达式可以表示w与r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w=r+3B. w=2rC. w=r2D. w=r+7
9.下列说法:
①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③如果直线a//b,b//c,那么a//c;
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⑤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10.端午节至,甲、乙两队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队率先到达终点
B. 甲队比乙队多走了126米
C. 在47.8秒时,甲、乙两队所走的路程相等
D. 乙队全程所花的时间为90.2秒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若am=3,an=4,则am+n= .
12.如图,计划把池中的水引到C处,可过点C作CD⊥AB,垂足为点D,然后沿CD挖渠,可使所挖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______.
13.若x2−(m+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______.
14.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量关系中,因变量是______.
15.计算:(−12)−3+(π+2023)0= ______.
16.如图,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两个顶点分别在直尺的一对平行边上,∠α=110°,∠β=______°.
1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交AF于点G,若∠CEF=75°,则∠GFD′=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8.小明骑车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千米)与小明离家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
(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
(2)小明在甲地游玩多少时间;
(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6分)
计算:(π−2022)0+(12)−1+(−13)2022×32022.
20.(本小题6分)
先化简,再求值:[(x+2y)2−(x+y)(x−y)−5y2]÷(−2x),其中x=−2,y=12.
21.(本小题6分)
如图,点B在AD上,点C在AD外,连接AC,BC.
(1)利用尺规,过点B作射线BP,使BP//AC;(要保留画图痕迹)
(2)若∠A=43°,直接写出∠ABP的度数.
22.(本小题8分)
如图,∠1=∠BCE,∠2+∠3=180°.
(1)判断AC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CA平分∠BCE,EF⊥AB于F,∠1=72°,求∠BAD的度数.
23.(本小题10分)
在计算(x+a)(x+b)时,甲错把b看成了6,得到结果是:x2+8x+12;乙错把a看成了−a,得到结果:x2+x−6.
(1)求出a,b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计算(x+a)(x+b)的结果.
24.(本小题8分)
【探究】如图①,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图②的长方形.比较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______(用字母a、b表示);
【应用】请应用这个公式完成下列各题:
①已知2m−n=3,2m+n=4,则4m2−n2的值为______;
②计算:(x−3)(x+3)(x2+9);
【拓展】计算(2+1)(22+1)(24+1)(28+1)⋅⋅⋅(232+1)的结果为______.
25.(本小题12分)
如图,AB//CD,点P为平面内一点.
(1)如图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若∠A=18°,∠C=42°,则∠P= ______°;
(2)如图②,当点P在点B右上方时,∠ABP、∠CDP、∠BP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给出证明;(不需要写出推理依据)
(3)如图③,EB平分∠PEG,FP平分∠GFD,若∠PFD=50°,求∠G+∠P的度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4a2⋅3a3=−12a5,
故选:B.
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它的补角为180°−x,
180°−x=4x+15°,
解得:x=33°,
故选:A.
根据题意设这个角度数为x,它的补角为180°−x,再根据这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4倍大15°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理解题意掌握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运用了方程思想.
3.【答案】D
【解析】解:0.00000065=6.5×10−7.
故选:D.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2m−n)(m+12n)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选项A不符合题意;
∵(−m−n)(m+n)=−(m+n)2,
∴选项B不符合题意;
∵(−m−n)(m−n)=−(m+n)(m−n)=−(m2−n2),
∴选项C符合题意;
∵(m−n)(n−m)=−(m−n)2,
∴选项D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解:因为∠FBE+∠ABF=180°,∠FBE=95°,
所以∠ABF=180°−95°=85°,
所以∠CBF=∠ABC+∠ABF
=60°+85°
=145°,
故选:C.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F即可.
本题考查邻补角,掌握邻补角的定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6.【答案】B
【解析】解:∵2a=16,8b=4,即2a=24,23b=22,
∴a=4,3b=2,
即a=4,b=23,
∴(a−3b)3=(4−2)3=8,
故选:B.
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将2a=16,8b=4,转化为2a=24,23b=22,进而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7.【答案】C
【解析】解:A、因为∠1=∠4,所以DE//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项正确;
B、因为∠2=∠3,所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项正确;
C、因为∠5与∠A,不是同位角,所以不能判定AB//DE,故选项错误;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项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8.【答案】B
【解析】解:根据表格可知,w与r之间的关系是w=2r,
故选:B.
根据图表,观察发现w与r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根据w的值是r的值的2倍可得w与r之间的表达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能具体地反映自变量与函数的数值对应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9.【答案】C
【解析】解:①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原说法正确;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原说法错误;
③如果直线a//b,b//c,那么a//c,原说法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原说法正确;
⑤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原说法正确.
其中正确的是①③④⑤,共4个.
故选:C.
依据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公理,解题时注意: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0.【答案】B
【解析】解:由图象可得,
甲队率先到达终点,故选项A正确;
甲队和乙队走的一样多,故选项B错误;
在47.8秒时,甲、乙两队所走的路程相等,故选项C正确;
乙队全程所花的时间为90.2秒,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1.【答案】12
【解析】解:∵am=3,an=4,
∴am+n=am⋅an=3×4=12.
故答案为:12.
直接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知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垂线段最短
【解析】解:把池中的水引到C处,可过点C作CD⊥AB,垂足为点D,然后沿CD挖渠,可使所挖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由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垂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13.【答案】5或−7
【解析】解:因为(x±3)2=x2±6x+9,
所以−(m+1)=±6
解得:m=5或−7
故答案为:5或−7;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4.【答案】体温
【解析】解:∵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
故答案为:体温
因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对于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x和y,对于每一个x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和它相对应”的函数定义,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
考查了函数的定义: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实数集的某个子集,若对于D中的每个值x,变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称变量y为变量x的函数.
15.【答案】−7
【解析】解:原式=−8+1=−7.
故答案为:−7.
先计算乘方,再计算加法即可.
本题考查负整指数幂与零指数幂,熟练掌握负整指数幂与零指数幂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50
【解析】解:∵直尺的两边平行,∠α=110°,
∴∠1=180°−∠α=70°,
∴∠β=180°−70°−60°=50°.
故答案为:50.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70°,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β=50°.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7.【答案】30
【解析】解:∵CE//DF,
∴∠DFE+∠CEF=180°,∠CEF=∠GFE=75°,
∴∠DFE=105°,
根据折叠可知:
∠D′FE=∠DFE=105°,
∴∠GFD′=∠D′FE−∠GFE=105°−75°=30°.
故答案为:30°.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即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18.【答案】解:(1)根据函数图象得,小明骑车用0.5小时骑了10km,所以小明骑车的速度=100.5=20(km/时),
(2)小明在甲地游玩的时间=1−0.5=0.5(小时);
(3)设小明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为x小时,
根据题意得20(x−12)=60(x−43−16),解得x=2,
所以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20×(2−12)=30(km).
【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得小明骑车用0.5小时骑了10km,根据速度公式得到小明骑车的速度为20km/时,
(2)根据函数图象得到y不变的时间段为0.5~1,则小明在甲地游玩的时间为0.5小时;
(3)设小明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总路程相同得到20(x−12)=60(x−43−16),解方程得x=2,然后计算从家到乙地的路程30km.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从一次函数图象上获取实际问题中的量;对于分段函数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19.【答案】解:原式=1+2+(−13×3)2022
=3+1
=4.
【解析】先根据零指数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分别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零指数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解题关键是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
20.【答案】解:[(x+2y)2−(x+y)(x−y)−5y2]÷(−2x)
=[x2+4xy+4y2−x2+y2−5y2]÷(−2x)
=4xy÷(−2x)
=−2y,
当x=−2,y=12时,原式=−1.
【解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算除法,最后代入求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
21.【答案】解:(1)如图,射线BP即为所求.
(2)∵BP//AC,
∴∠P1BD=∠A=43°,
∴∠ABP1=137°,∠ABP2=∠P1BD=43°,
∴△ABP的度数为137°或43°.
【解析】(1)射线BP如图所示(有两种情形).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2.【答案】解:(1)AC//EF.理由:
∵∠1=∠BCE,
∴A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180°,
∴∠4+∠3=180°,
∴EF//A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AD//EC,CA平分∠BCE,
∴∠ACD=∠4=∠2,
∵∠1=72°,∠ACD+∠2=∠1
∴∠2=36°,
∵EF//AC,EF⊥AB于F,
∴∠BAC=∠F=90°,
∴∠BAD=∠BAC−∠2=54°.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垂直的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由∠1=∠BCE,可得到直线AD与EC平行,可得到∠2与∠4间关系,再由∠2+∠3=180°判断AC与EF的位置关系;
(2)由(1)的结论及垂直可得到∠BAC的度数,再由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2的度数,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结论.
23.【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x+a)(x+6)=x2+(6+a)x+6a=x2+8x+12,
(x−a)(x+b)=x2+(−a+b)x−ab=x2+x−6,
所以6+a=8,−a+b=1,
解得:a=2,b=3;
(2)当a=2,b=3时,(x+a)(x+b)=(x+2)(x+3)=x2+5x+6.
【解析】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能正确运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得出(x+a)(x+6)=x2+(6+a)x+6a=x2+8x+12,(x−a)(x+b)=x2+(−a+b)x−ab=x2+x−6,得出6+a=8,−a+b=1,求出a、b即可;
(2)把a、b的值代入,再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
24.【答案】a2−b2=(a+b)(a−b) 12 264−1
【解析】解:探究∵图①中的阴影面积为a2−b2,
图②的面积为(a+b)(a−b),
这两个面积相等,
∴(a+b)(a−b)=a2−b2.
故答案为:a2−b2=(a+b)(a−b).
①根据探究的公式可得,(2m−n)(2m+n)=4m2−n2,
因为2m−n=3,2m+n=4,
所以4m2−n2=3×4=12.
故答案为:12;
②(x−3)(x+3)(x2+9)
=(x2−9)(x2+9)
=x4−81;
【拓展】(2+1)(22+1)(24+1)(28+1)⋅⋅⋅(232+1)
=(2−1)(2+1)(22+1)(24+1)(28+1)⋅⋅⋅(232+1)
=(22−1)(22+1)(24+1)(28+1)⋅⋅⋅(232+1)
=(24−1)(24+1)(28+1)⋅⋅⋅(232+1)
=(28−1)(28+1)⋅⋅⋅(232+1)
=264−1.
故答案为:264−1.
【探究】利用两个面积相等列式即可;
①利用探究中的公式计算即可;
②利用探究中的公式计算即可;
【拓展】算式乘以(2−1),再利用探究中的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掌握题意根据面积相等得出平方差公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是关键.
25.【答案】60
【解析】解:(1)如图①,过点P作MN//AB,
∵AB//CD,
∴AB//CD//MN,
又∵∠A=18°,∠C=42°,
∴∠APM=∠A=18°,
∠MPC=∠C=42°,
∴∠P=∠APM+∠MPC=18°+42°=60°;
故答案为:60;
(2)如图②,∠ABP=∠CDP+∠BPD;
延长AB交PD于点H,
∴∠ABP是△PBH的一个外角,
∵AH//CD,
∴∠CDP=∠BHP,
∴在△PBH,∠BPD+∠BHP=∠ABP,
∴∠ABP、∠CDP、∠BP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ABP=∠CDP+∠BPD;
(3)如图③,延长AB交PF于点H,过点G,作MN//AB,
∵AB//CD,
∴MN//AB//CD,
∴∠HEG=EGM,∠EHF=∠PFD,∠MGF=∠GFD,
∵EB平分∠PEG,FP平分∠GFD,若∠PFD=50°,
∴∠PEH=∠HEG,∠PFD=∠PFG=50°,∠GFD=100°,
∴∠G=∠EGM+∠MGF=∠HEG+∠GFD=∠PEH+100°,∠P+∠PEH=∠EHF=∠PFD=50°,
∴∠P=50°−∠PEH,
∴∠G+∠P=∠PEH+100°+50°−∠PEH=150°.
故答案为:150.
(1)过点P作MN//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计算;
(2)延长AB交PD于点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计算;
(3)延长AB交PF于点H,过点G,作MN//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计算.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掌握平分线的性质.红色瓷砖数量(r)
3
4
5
6
7
白色瓷砖数量(w)
6
8
10
12
1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铁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长田学校七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河头中学九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