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作文,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
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栖,夕至县圃,其想象之______,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其乐无穷。
中国诗歌的长河______,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______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8月20日13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厚积薄发B.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博观约取
C.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厚积薄发D.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博观约取
2.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也称“诗三百”,内容上分赋、比、兴三个部分,创作手法主要是风、雅、颂。
B.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骆宾王、李白、姚鼐等唐代诗人发扬汉语言之美,共同开辟了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D.“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出自陶渊明《咏荆轲》一诗,体现出雄浑、洒脱的艺术风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B.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C.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D.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数字化,即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处理等信息技术进行存贮、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等,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基于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我们擘画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和优秀成果享誉世界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实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家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数字化是不可绕过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在文化领域和文化建设上能够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机遇。
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数据超市”“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关键词是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提高文化生产力的要害。信息文明条件下,在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并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化环节中,文化数字化是一条便捷的有效路径,是文化艺术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必然之举,这一点已为国际经验所证实。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我们应该名正言顺地甚至大张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口号。事实上,有了现代化逻辑骨架的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有着现代文明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产力的思想观点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才是自在自为的完善的现代学科概念,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夯实经济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思想的支撑。文化数字化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革新和技术应用,还要“由器而道”、以技促道,诉求一种新思维和原初视野。也就是说,文化数字化不仅在于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健壮骨骼,更在于推动契合时代特点的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的整体跃升。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当代文化创新的激发器和策源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涵盖了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领域,意在从供给侧发力。激活各类文化资源且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同时还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打通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从而构建起一套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在文化体系重塑中新被旧所融、旧因新而活,实现彼此所蕴含价值的极大化、“再发现”乃至聚合效应,以文化活力的激发和文化创新意识的增强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力量。可见,在文化数字化所形构的原初视野中,文化数据因关联而焕发出整体性的文化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强国建设赋能。
(摘编自范玉刚《以“文化数字化战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材料二:
数字网络下的远程合作,使人们得以互相沟通连接,不同的声音得以释放和传播,数字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加快文化数字化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其中包括文化产品供给端和消费端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消费趋势,将极大增强供给端的生产指向性。对供给端来说,洞悉消费者文化产品需求的精准度,根据数据进行小规模、个性化、智能型。订单式的生产,再利用消费数据对供给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并确保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受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在区域、行业之间存在差异,这导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存在较大差别。一直以来,因地理区隔造成文化需求不均衡的现象较为显著。进入数字时代,数字鸿沟又进一步加大了既有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前应积极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使高品质文化资源通过新型数字文化消费渠道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对接。比如,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升级,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加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
文化消费是人们建构自我身份和获得社会认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当前,越来越多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产品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意为本土化的品牌和内容付费。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化消费在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要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为内容创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和多样的灵感源泉,增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魏鹏举、魏西笑《文化数字化带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
4.下列关于“文化数字化”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化数字化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载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有效路径。
B.文化数字化与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一起,主要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C.文化数字化可以让文化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态势,也可以推动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整体跃升。
D.文化数字化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让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一体化,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是重要手段。
B.文化数字化战略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以整体性的文化力量,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
C.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消费趋势、供给端生产的指向都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D.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文化消费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增强了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6.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化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网络作家村”既提供创作环境,也致力于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到数字出版再到IP衍生服务的路径,为网络作家创作创造条件。
B.丝绸服饰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生产、运营、营销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了丝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C.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以“行走的故宫文化”为主题,将传统绘画与数字技术融合,对经典画作进行了创意诠释。
D.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因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而激活城市经济,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旅游胜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文本一: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明年南省试,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孙正言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郡守怒之,欲捃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与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
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
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事,不恤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选自《欧阳修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改)
文本二: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誓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飨!
(选自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
文本三: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选自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公四岁而孤 孤:少年时失去母亲B.素不与公相识 素:平素
C.朝廷无所稽疑 疑:疑问D.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居:以……自居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尤务直道而行/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C.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救/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惟公生有闻于当时/师不必贤于弟子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B.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C.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D.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10.下列句子中反映欧阳修“器质深厚,智识高远,学术精微”的一组是( )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
③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
④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
⑤君子有所恃而不恐
⑥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文冠天下。四六文盛行时他就独步其间;修撰《唐书》完成后,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文风豪健俊伟,令王安石叹服。
B.欧阳修举贤好士。湖州孙觉与欧阳修还未相识时,郡守欲加罪于孙觉,欧阳修亲写书信使其获免;陈烈等亦曾得其相助。
C.欧阳修性情耿直。韩琦主持国政时,公卿聚集议事,欧阳修都会据理力争;上朝奏事,众议不合时,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
D.欧阳修德高望重。苏轼赞其“大川乔岳”般的地位,王安石叹其高远深厚的才识,由衷赞美欧阳修一生的人品功业,情真意切。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
(2)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
13.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文本一和文本二、三两文的不同。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①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②君相次,褰帷③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④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⑤上事,已上十三年。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67岁时,他担任太子少傅,可谓志得意满。卢宾客,即卢周仁,和白居易、刘禹锡一样,也曾做过苏州刺史。②交印:交出官印,谓卸职;相次:相继。③褰(qiān)帷:撩起帷慢,指代上任。④麦秋:指初夏麦子成熟的季节,因此,古人引申称初夏为“麦秋”。③齐云楼: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旧时在苏州子城上,唐曹恭王所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看到了刘禹锡写的《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后,才又写了这首和诗的。
B.诗中写到江南一带的美食、音乐、美酒和交通,说明这是诗人留恋苏州的原因。
C.“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两句交代了白、刘、卢三人依次为官苏州的经历。
D.这首夏至诗,记叙描绘江南一带丰富的风俗情趣,也包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这两句诗。
(3)白居易创作的讽喻类、闲适类诗歌,历来最受重视。你认为《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属于这两类作品中的哪一类?简述理由。
五、名篇名句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思想,是衡量生命的尺度;智者,更因其思想而不朽!“ ,然后君子”是孔子对朴实与华美关系的思考;“ ,当其无,有室之用”是老子对“有”与“无”关系的思考;“哀吾生之须臾, ”寄托了苏轼“自然恒久而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贾谊思考秦朝灭亡的原因,得出了“ ”的最终结论;王羲之于兰亭纵情山水,写下“ , ”,感慨死与生的不可等同。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时分
肖复兴
旧时京城,黄昏时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是只有北京见得到的风景。各家开始做晚饭了,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
那个时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学,从我家小屋出来,便是在这样的炊烟袅袅和炝锅的葱花香味中,以及街坊们好奇的眼光中,穿过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门大街,过御河桥,往东一拐,来到22路公交车总站的站台前。它的一边是北京老火车站,一边是前门的箭楼。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
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
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萎萎,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我们开垦出来的地号,都在东边,按理说,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队上吃晚饭。正是黄昏,一天晚霞如锦,夕阳横在眼前,在荒原上应该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注意到黄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电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只是默默地赶着马车。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无数个日出日落,构成了逝者如斯的岁月与人生。前年到美国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轮回在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
校车出现的前方在西边,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天空,看不见夕阳垂落。正是晚秋时节,有几株加拿大红枫,高大参天,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
如果没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这时候,我可能还会在那个路口守候孩子放学,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
前两天,偶然又听到美国老牌民谣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黄昏》,不由自主联想起这几个难忘的黄昏。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伤怀悼时,感叹余音袅袅在耳,却昨是而今非。这只是这首老民谣唱的黄昏,和我记忆中的黄昏不同,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栊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
(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11月23日第20版)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写旧日京城的黄昏景象,既写了瓦片翻涌、炊烟袅袅的外景,又写了烧火做饭、葱花飘香的内景,很有立体感。
B.作者在北大荒生活了六年时间,却一次都没有注意到这里黄昏时的情景,是因为满目荒凉的环境让其厌烦,无心去看。
C.作者回忆青春时光的黄昏,将归巢的雨燕喻为在夕阳金色光芒下飞舞的一群群墨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雨燕数量之多和景色之美。
D.面对离开北大荒时黄昏的壮观景象,“我”和秋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既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E.本文时间跨度较大,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将人生不同阶段黄昏时分的画面连缀起来并逐一展现,意蕴丰富。
17.请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本文中的作用。
18.文章以“黄昏时分”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19.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20.本文作者曾说,散文写作在语言风格、文气(行文)和心地(内容)等方面都要讲求“清”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作者这一创作观的理解。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学校读书小组要围绕肖复兴的文章《黄昏时分》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灿烂·温情·期待;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留恋。
要求: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字数不少于120字。
八、名著阅读
22.“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你认为,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有此能力?请通过具体人物、情节,加以说明。
九、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格言联璧》中说:“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曾有这样一副对联——
吃苦是良途,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由此可见:苦境会变为乐境,乐境也会成苦境。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苦境、乐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C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色彩繁杂,形象奇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斑斓绚丽。“斑驳陆离”只用来形容具体物件,“光怪陆离”还可以形容某些奇形怪状的社会现象。此处形象想象的奇特,应使用“光怪陆离”。
第二处,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兼而有之,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也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此处是说中国诗歌的长河把不同性质的诗歌吸收保存进来,应使用“兼收并蓄”。
第三处,厚积薄发,长时间多多积蓄,慢慢放出或在某个瞬间一下子表现出来,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博观约取,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此处是说唐诗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应使用“厚积薄发”。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创作手法主要是赋、比、兴,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C.“姚鼐”是清代桐城派散文集,不是唐代诗人。
D.“雄浑、洒脱的艺术风格”错,《咏荆轲》风格是慷慨悲壮。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个语病:
第一处,“由于……使……”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为代表”前面缺介词“以”。
第二处,重复累赘,“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中的“独”与“之一”语义重复,可删去“之一”。
只有D修改正确。
故选D。
4.B 5.D 6.D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主要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支撑”表述不全面。结合原文“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才是自在自为的完善的现代学科概念,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夯实经济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思想的支撑”可知,不只是提供思想支撑,更要提供经济基础。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文化消费”扩大了范围,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化消费在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要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可知,这里是指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主要侧重网络作家村为作家提供创作条件;
B.侧重丝绸服饰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
C.侧重绘画数字化对传统画作的影响;
D.侧重数字化产业推动下的文化创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化是生产力”这一观点。
故选D。
7.A 8.C 9.D 10.C 11.A 12.(1)先父生性耿直刚正,不顾虑他人的仇怨。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
(2)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打发心中的悲哀罢了。 13.甲文多记叙,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乙、丙两文多议论、抒情,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孤:幼年丧父。句意:先父四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
B.句意:平时与欧阳修不相识。
C.句意: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
D.句意: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请求退职。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把;介词,用。句意:先父一生中把奖励引荐贤才当作自己的责任。/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句意:尤其务求用正直之道来奉行它。/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C.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前去凭吊。/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
D.介词,在;介词,引出对象。句意:只有先父在世时闻名于当时。/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世上求学的人,不论他是否认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无问”是“不论”的意思,为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B;
“其人可知”是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是陈述太夫人亲自教导欧阳修读书写字的。
②是说编纂史书只属官位最高官职者
⑤是欧阳修在世的影响。
排除有①②⑤的选项。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错,原文是说欧阳修是当时修史的人中官职最高的,并非“修史第一人”,且皇上也未因此对其表示称赞。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顾”,顾虑;“屡”,多次;“贬逐”,被贬谪放逐。
(2)“怀禄”,身有公务;“忸怩”,感到不自在;“缄词”,写信。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文本一记叙了欧阳修求学、科举、撰写《唐书》不署自己名字、保全孙觉等事,属于记叙,语言平实质朴,表达对欧阳修的赞扬之情。
文本二论述欧阳修的功绩和其去世后国家的损失,如“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誓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采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文本三论述欧阳修的气质、见识、学术、才干等,抒发对欧阳修的赞美。因此多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故文本二和文本三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如“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先父四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让广泛诵读古人篇章,又让他学习作诗。以至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致力于读书。等他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正盛行写作骈文,号称时文,而先父此时已独步其中。天圣七年,补选为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通过乡试,第二年通过省试,并且都是第一名,从此名重于世。先父平生把奖掖后进、推举贤才作为自己的责任。湖州孙觉担任合肥主簿,和先父不相识。郡守对孙觉很恼怒,想搜罗罪名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学把这件事告诉了先父,先父亲自写信给他的属下,让他保全孙觉,于是得以免罪。福州隐士陈烈一向与先父不认识。先父听说了他的名气,了解他的品行德义,多次向朝廷举荐,请求征召录用,朝廷就任命陈烈为国子监直讲。
先父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当初他奉皇命编撰《唐书》,而《列传》由宋祁编撰。完成后上秦皇帝,按照旧制只署官职最高的人的名字,先父官职最高,应当只署他的名字。先父说:“宋公编写《列传》,功夫深厚,耗时长久,我怎可掩盖他的名字,夺取他的功劳?”于是《列传》署上了宋祁的名字。先父生性耿直刚正,不顾虑他人的仇怨。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
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毫不顾全爱惜自己,更加致力于正道直行。置身于事,不惧议论。这时,当今的司徒韩琦主持国政,每当诸位公卿聚会议事时,事情还未定论,先父都据理力争。有时向皇帝奏事,众人意见不统一,先父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回避。
文本二: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像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像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抱负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以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到现在十六年了。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打发心中的悲哀罢了。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也是我自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先生您安息吧!
文本三:
先生活着的时候,闻名于当代,先生去世以后,有著述流传后世,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世上求学的人,不论他是否认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在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去世后的事情,曾经认为,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给他);后来确定方针,从容行动,当机立断,辅助当今皇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一朝决定。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请求退职,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忧这样的英灵,决不会随着躯体消灭,而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颖水之滨。
14.(1)B
(2)(示例)内容情感角度:这两句诗是指现在自己与刘禹锡、卢宾客这两位朋友都居住在洛阳城里,大家都已经老迈,只能一起面向东方,遥望着苏州。心中充满了对苏州的无限怀念之情。
(3)(示例)属于闲适类诗歌。
①内容闲适,前半部分描绘了苏州夏至节盛况:香甜美味的竹筒粽子、鲜脆可口的烤子鹅、可以欣赏悦耳的丝竹声、来往不绝船只等景象,繁荣舒适,让人流连和回味。②情感闲适,诗歌由对苏州繁华景象的回忆,转向对现实的感怀,和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一起相依作伴,一起回忆过往,内心平静祥和。
【详解】(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说明这是诗人留恋苏州的原因”错,“江南一带的美食、音乐、美酒和交通”是诗人回忆起苏州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原因。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欣赏重要的诗句,可以从内容情感,表现手法,情感志趣等多个角度去赏析。
就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来看,“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指的是现在“我”和刘、卢两位知己虽然都已经老迈,也共同住在这洛阳城,更难得的是我们三人前后都曾在苏州做官,对苏州不仅熟悉,更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只能面向东方,遥望着苏州,回味在苏州的那些岁月。这两句在情感上抒发的是对苏州的无限怀念和回味。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欣赏诗歌的风格,可以从内容(景象等)、情感等角度分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属于闲适类诗歌。内容上,诗歌前半部分主要回忆诗人曾经在苏州过夏至节时看到的盛况:在特别谙熟的夏至节筵席上,可品尝香甜美味的竹筒粽子、鲜脆可口烤子鹅等绝美佳肴;可以欣赏悦耳的丝竹声、来往不绝船只等欣欣向荣的景象,何其繁荣舒适,让人流连、回味。
情感表达上,诗歌由对苏州繁华景象的回忆,转向对现实的感怀:现在能够和刘、卢这两位志趣相投的老友相聚,一起相依作伴,一起回忆过往,虽然追忆起“齐云楼上事”,有“已上十三年”的感慨。时光流逝是客观事实,但是那些时光却承载着朋友间共同的往事和深厚的情谊,整体上内心是平静祥和的。
15. 文质彬彬 凿户牖以为室 羡长江之无穷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彬彬、凿、牖、羡、固、虚诞、殇、妄。
16.BD 17.①照应标题;②吸引读者;③营造气氛;④引出下文;⑤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18.①交代了写作对象——作者在黄昏时的所见与所想;②“黄昏”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作者围绕黄昏风景组织文字;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展开思考与联想:黄昏时分会发生什么,作者会看见什么。 19.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将炊烟比作精灵,将夕阳比作橙红色大灯笼,将夕阳西山比作帷幕慢慢拉下。这几组比喻使得所写内容极具画面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晚间景色的喜爱之情于赞叹之感。 20.①本文描写日常生活图景,如青春的美好、北大荒的奋斗、异国看孩子,语言力求通俗,朴实无华,给人清淡之感。②本文于叙事中自然融入了不同年代日常生活中的黄昏景象,体现出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感悟,行文清晰流畅,浑然一体。③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让作者忆起了青春的灿烂;离开北大荒时的黄昏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壮观和生活的从容、辉煌;等候校车时的黄昏,让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期待、盼望和温情,余韵悠长,有清隽之感。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是因为满目荒凉的环境让其厌烦,无心去看”错误。从文中第4段可看出,“一次都没有注意到这里黄昏时的情景”的原因是作者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劳累,导致心理上疲惫不堪。
D.“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错误。文中有“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可见是因为第一次见到与经常见到才有不同的态度;同时文中也无证据表明秋子有“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故选BD。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段是作者对旧时北京黄昏情景的回想,这一内容照应了文章的标题“黄昏时分”。
其中“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等内容非常感性,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也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这一段描写也为引出下文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忆,以及作者在下乡时在北大荒所看到的黄昏情景作了铺垫。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
文章以“黄昏时分”为题,首先是交代了写作对象。作者先写旧日北京的黄昏景象,接着引出了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忆。再写自己上山下乡时在北大荒所看到的黄昏景象,再写自己在美国的经历,看到的美国的黄昏时分的情景,最后写安拉的歌曲《黄昏》和郁达夫写黄昏的诗作,黄昏是作者的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黄昏时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看似散漫,但“黄昏时分”是文章的主要描写内容,作者写了不同地点的不同黄昏景象,标题如一根丝线将文章的材料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最后,本文的标题还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是什么地方的“黄昏时分”?“黄昏时分”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让读者拥有了阅读的兴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让读者有兴趣向下阅读文章。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
文章画波浪线中,作者首先对炊烟升起的场景展开了描写,作者以“活了似的,精灵一般”来形容“淡淡的白烟”,这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炊烟比作精灵,生动地表现了炊烟袅袅升起、活泼灵动的特性。而在描写夕阳时,作者说“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以及“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这里也是将夕阳比作一盏橙红色大灯笼,以表现其红、大、圆的特点,以及落下时如帷幕慢慢拉上使得天空慢慢变黑的特点。
而上述袅袅炊烟、夕阳欲颓的景色,使得作者笔下的傍晚景色极具画面感,让读者如亲眼所见。而作者之所以将景色描述得这么美,皆是因为他对这黄昏风景充满了喜爱,以及备受震撼。
2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文体特征、表现手法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从语言上看,本文描写日常生活图景,我与老街上的发小一起复习功课,“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写出了青春的美好;驻守北大荒期间,“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写出了北大荒的奋斗时光;“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等语言写异国看孩子,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朴实无华,给人清淡、不事雕琢之感。
从行文思路看,本文依次写了上学时期送同学时看到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青年时期离开北大荒时看到绚烂的黄昏,人到中年于异国他乡接孩子时看到异国的黄昏,于叙事中自然融入了不同年代日常生活中的黄昏景象,同时体现出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感悟,行文清晰流畅、自然,浑然一体。
从具体内容看,旧时京城前门箭楼前的黄昏,“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青春眼中的黄昏,生动而绚烂;“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让作者忆起了青春的灿烂;
离开北大荒时的黄昏,“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北大荒的黄昏深沉、壮美,一如成长的青春,“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壮观和生活的从容、辉煌;
等候校车时的黄昏,“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让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期待、盼望和温情,余韵悠长,有清隽之感。
21.示例:作者笔下的黄昏,不仅有瓦片翻涌、雨燕归巢、晚霞如锦的灿烂美景,给我们以充分的视觉享受,更是有用如椽大笔细腻刻画的烧火做饭、葱花飘香、青春懵懂、同舟共济、老少同堂等等不可言尽的温情人间。作者以那饱含深情的笔墨,将人生不同阶段黄昏时分的画面一一连缀起来,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历历往事如烟飘散,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
审题:试题要求围绕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的内容展开文学短评的微写作训练。在《黄昏时分》一文中,作者由旧日京城的黄昏景象引出话题,叙述了作者曾经亲身经历的京城生活、离开北大荒的场景,以及到美国后黄昏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三个不同年代、地点所见的黄昏之景。在这些不同的场景里,我们能看到灿烂的夕阳,比如像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我们也能看到炊烟袅袅下的亲情、落日余晖下的友情等等。这既体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同时黄昏里的守候,也不只是离别,而且充满了期待。
因此,写作文学短评时,若是选择甲组,就要重点分析《黄昏时分》一文是如何重点体现“灿烂·温情·期待”的。对此,可以抓住文中开头段落以及中间炊烟袅袅、夕阳欲颓的外景描述文中灿烂夕阳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可以抓住文中女同学、秋子等人,描述作者在景物描写背后渗透的亲情、友情等等人间温情。然后,再结合文章最后的内容,说明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间温情,让作者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若是选择乙组,则可抓住作者借助黄昏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忆往事这一特征,重点分析评价,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人物、事物来表达自己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之情的。
22.贾宝玉的“共情”体现在他对龄官的关心体贴。龄官在蔷薇花架下画蔷,一遍又一遍,一边画蔷,一边流泪,宝玉心思都在画蔷的龄官身上了,直到下雨,宝玉急忙提醒她去避雨,竟忘了自己也没有遮雨的工具。宝玉同样有痴心,十分理解龄官的痴心,对这样一个不知姓名的女子都能关爱,更能体现出他的“共情”。贾宝玉的“共情”还体现在他对香菱的帮扶。香菱和小丫头们斗百草,被小丫头们使促狭,污了宝琴给她的新石榴裙,宝玉见状,便把袭人的拿给她。宝玉可以站在香菱的立场上想问题,他明白香菱的处境,并主动排忧解难,体现出他的“共情”。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之理解文章内容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当宝玉见龄官一边拿着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流泪时,误以为她是个东施效颦的“痴丫头”,即使心有疑惑,但宝玉仍旧没有打扰她,“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蔷薇花的‘蔷’字”,这不禁让人感叹于宝玉的温柔体贴。后来,字没写完,天却下雨了,“宝玉想道:‘这时下雨,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宝玉急忙提醒她去避雨,竟忘了自己也没有遮雨的工具。这时候的宝玉是不认识龄官的,但正是对一个不认识的女子能够心生关爱之心,体现出他的“共情”。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香菱与豆官“斗草”,因说“夫妻蕙”被小丫头嘲笑,从而弄脏了石榴裙。“香菱的半扇裙子都污湿了,自己不好意思,忙夺了手跑了。众人笑个不住,怕香菱拿他们出气,也都哄笑一散”,从原文的描绘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香菱当时的窘迫。别人嘲笑香菱,可宝玉却满怀体贴。“宝玉跌脚叹道:‘若你们家,一日遭踏这一百件也不值什么。只是头一件既系琴姑娘带来的,你和宝姐姐每人才一件,他的尚好,你的先脏了,岂不辜负他的心。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不知惜福呢。’”,宝玉这话句句说到香菱心里,后来,宝玉又献上计策,让袭人给她一条一模一样的裙子。这一情节,体现出他的“共情”。
23.例文:
苦乐均由心,推己筑荣光
苦境,乃贫贱之境、举步维艰之境;乐境,乃闲适之境、怡然自得之境。苦乐之境,表面以物质区分,但宏而观之,事在人为。苦乐均由心,我们便当推己筑荣光。
身处苦境,考验意志,耐住困苦,方筑荣光。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诚然,苦境提供了一个恶劣的外部条件,但反面观之,又正是提供了一个“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而成乐境之际遇,筑荣光之途径。且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司马迁忍辱负重惊艳史界,屠呦呦埋头古籍造福世界……他们虽身处苦境,但都通过坚毅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人生乐境,筑造荣光。
身处乐境,考验心性,耐住浮华,方筑荣光。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乐境,意味着一个更好的起点,更优厚的外部条件,但若无法耐住偷闲之心,终不免沦为苦境。且看晚清政府故步自封,自诩天朝上国而不思进取,走向主权沦丧之苦境,令人唏嘘;反观之今日中国通过不断努力,早已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吸取教训的我们,自信却不自傲,接续奋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伟大的胜利,从乐境中汲取动力,赓续辉煌。由此观之,身处乐境,考验心性,惟有看淡一切浮华不断拼搏,才能免于沦入苦境,才能筑造荣光。
苦境乐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耐住考验,方筑荣光。
身处苦境,犹有可以汲取之精神力量;身处乐境,尚不免于坠落之风险。境由心造,我们当放平心态,身处苦境便享“颜回之乐”,尊重劳动,相信劳动,通过一次又一次具体而微的努力,向着乐境不断进发,筑就人生荣光;身处乐境便思“仲永之苦”,抵制诱惑,抗击诱惑,在一次又一次苦与乐的思想斗争中选择后者,朝着苦境的反方向大步迈进,朝着更加美好的人生乐境进发,筑就人生荣光。
而且,虽然国家日益富强,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也并不乐观。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中美贸易战的冲突还未消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仍然存在……“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先哲。”梁任公寄语,黄钟大吕。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国家重任已降临你我青年肩上。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世界中坚力量的青年人,无论是面临苦境还是身处乐境,都要时刻牢记。国家已给我们今日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应当于乐境中不卑不亢,于困境中艰苦奋斗。
苦境乐境往往相生相伴,但无论何者,都是在我们筑就荣光之途中所必经的考验。因此,看淡每一次物质的苦乐,用心铸造精神的乐境,然后义无反顾地,面对考验,收获成功。苦乐均由心,出发吧!向着人生荣光,催促自己,大胆迈进!面对或苦或乐的考验,勇往直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的材料主体部分引述了三句话。第一则材料是援引李大钊的名言。关键词是“尊重劳动”,全句意思是说尊重劳动并付诸劳动(劳动可以引申为努力、奋斗、拼搏等)就能创造乐境和摆脱苦境。第二则材料出自《格言联璧》,意为“贫贱是苦难的境界,能正确对待苦境者就能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不能正确对待富贵的人便会乐极生悲。”其中“善处者”是关键,侧重对苦境和乐境应持有正确的思想态度和对应方式,若处理不当,那么苦境与乐境就会互相转换。第三则材料是一副对联,作者用对比、反复的手法,揭示了唯有“要吃苦、不偷闲”才能“苦境终成乐境”,人生若是偷懒求闲,必然终无所成的人生哲理。由此可见,本题的三则材料始终是围绕着苦境与乐境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分析的。材料二着重强调从苦境到乐境的关键因素是“善处”,而材料一和材料三正是对“善处”的进一步补充和解说。试题的结尾处还有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来点明本题的核心含义,即人生的苦境与乐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想要从苦境到乐境,就必须正确看待和对待苦境。而正确对待的方法便是用自己的勤奋劳动,以及在这个过程忍受磨难、吃苦耐劳,从而将苦境变为乐境,反之,若是一味享福,不思进取、偷闲躲懒,则乐境变为苦境。
写作时,可以在开篇引用材料名言,点出其要义后直接地亮出自己的中心观点,即对待苦境与乐境,因秉持正确的态度:乐境不骄,苦境不馁。然后,就可把中心论点一分为二,具体解析正确对待乐境和苦境的方法。在论述每一个分论点时,可以结合一些历史事实,夹叙夹议,在反复对比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外,还可联系当今中国和自身实际,说明国家虽富强整体处在“乐境”中,但也会局部遇到“苦境”。因此,当代青年要通过努力化苦境为乐境,延续中华民族的乐境。
立意:
1.苦境乐境,都是心境的投影。
2.苦境不馁,乐境不骄。
3.乐境容易生发祸端,苦境可历练心智。
4.不懈的奋斗可获得乐境,砥砺前行可从苦境解脱出来。
5.境由心造,我命由我不由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