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分层作业】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下册 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含答案)

    【分层作业】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下册 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含答案)第1页
    【分层作业】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下册 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含答案)第2页
    【分层作业】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下册 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精品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级 基础达标练
    1.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旧大陆的小麦、大麦、豌豆、甘蔗等农作物和羊、鸡、猪、牛等畜禽传入美洲,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辣椒等作物也传入欧洲旧大陆。同时,麻风、天花等疾病也传入了美洲。这些现象,后来被称作“哥伦布大交换”。据此可知,“哥伦布大交换”( )
    A.不利于美洲地区的社会发展
    B.推动了物种的跨区域大范围交流
    C.有利于葡萄牙工商业的崛起
    D.维护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2.下表所示为17—18世纪美洲地区人口结构情况。导致这种人口结构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移民政策的出台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美洲饮食结构的变化
    D.世界市场的形成
    3.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解放运动革新世人观念
    B.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
    C.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
    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4.16世纪中后期起,大量美洲白银被用于购买中国瓷器、茶叶,截至明末(17世纪中叶),仅西班牙就有4 000多万两白银流入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
    A.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B.加速了明朝统治的崩溃
    C.破坏了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
    D.得益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5.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如遇到意外事故或人身伤害,由保险人进行经济赔偿。由此产生了以黑奴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早期形式,材料揭示出当时( )
    A.殖民活动风险大于收益
    B.保险业推动贩奴的兴起
    C.人权问题得到社会关注
    D.黑奴大量死于三角贸易
    6.15世纪早期,有人曾记录过胡椒从亚洲产地到欧洲市场的变化:1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值是1—2克白银,到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到威尼斯达14—18克,而最终到达欧洲各国则达20—30克。这一现象( )
    A.源自于欧洲生产力水平的落后
    B.促使欧洲谋求与亚洲建立新的商业渠道
    C.反映了西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D.说明亚洲在欧亚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
    7.如表所示为成立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部分商贸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欧洲( )
    A.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加速
    C.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8.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7世纪东南亚胡椒出口到欧洲的数量(单位:吨)
    ——据金祎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香料贸易》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法国的烹饪类书籍主张饮食清淡、简单、平衡、完美,体现食材的原貌,保持其原汁原味,不再宣传香料的保健作用。人们不再相信香料的医疗效果。
    在新大陆,欧洲人将亚洲的香料移植到了其殖民地并取得成功。
    17世纪,印度棉布成为利润最丰厚的亚洲商品,因此,1650年以后,输往欧洲的布匹增加迅速。
    ——据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东南亚胡椒出口欧洲数量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12分)
    B级 能力提升练
    10.15世纪左右,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据此可知,蔗糖的传播( )
    A.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C.密切了全球间联系
    D.确立了英国世界霸主地位
    11.1580年以后的二百多年,每年春天,都有两艘“马尼拉大帆船”从墨西哥载着白银横渡太平洋来到马尼拉。差不多相同的季节,会有30—40艘中国帆船满载丝、棉、瓷器和其他珍奇物品,从中国驶向马尼拉,与西班牙商人交易。这种“大帆船贸易”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
    A.新兴的太平洋贸易繁荣发展
    B.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
    C.西班牙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
    D.中西两国直接商贸活动开始
    12.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用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这一现象( )
    A.加速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三角贸易的兴起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有利于中国白银货币化
    13.1609年,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提供保证金,经营货币兑换、存款、贷款、客户转账等业务,为世界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这说明( )
    A.价格革命瓦解了欧洲封建制度
    B.欧洲的海外扩张拉开了序幕
    C.荷兰确立了欧洲贸易中心地位
    D.欧洲商业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由葡萄牙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奴隶贸易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11分)
    参考答案
    1.B [据材料“欧洲旧大陆的小麦、大麦、豌豆、甘蔗等农作物和羊、鸡、猪、牛等畜禽传入美洲,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辣椒等作物也传入欧洲旧大陆”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推动了物种的跨区域大范围交流,故选B项;据所学,“哥伦布大交换”客观上推动了美洲地区的社会发展,排除A项;据所学,“哥伦布大交换”并没有促进葡萄牙工商业的崛起,排除C项;据所学,“哥伦布大交换”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排除D项。]
    2.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对美洲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大批欧洲人迁到美洲居住,以及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做奴隶,结果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的主要居民,故选B项;这一时期的美洲移民政策主要局限于美国,对整个美洲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十分有限,排除A项;美洲人口结构特点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密切相关,而饮食结构的变化与美洲混血族群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以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为标志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
    3.C [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人口不断增长,这是因为人类所需的粮食得到了增产,这得益于农作物的交流,故选C项;14世纪时文艺复兴就已经开始解放思想了,但14—15世纪人口并未大量增长,排除A项;人口迁移只能改变人口分布,不会对世界总人口增长产生作用,排除B项;近代生命科学能够认识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而影响人口增长的是食物的增长,排除D项。]
    4.A [据材料“大量美洲白银被用于购买中国瓷器、茶叶”可知当时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发达的全球贸易网络,通过白银贸易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故选A项;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赋税制度改革,有利于巩固明朝的统治秩序,排除B项;中国古代始终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格局并未改变,商业和手工业只是农业的补充,排除C项;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得益于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排除D项。]
    5.D [保障黑奴生命的保险行业的产生说明保障黑奴生命在当时有广阔的市场,说明在三角贸易的过程中黑奴大量死亡,故选D项;材料没有直接对比殖民活动的支出和收益,因此不能得出风险大于收益的结论,排除A项;是贩奴推动保险业的兴起,排除B项;保险保障的是资本家的利益,并未保障黑奴的利益,因此不能说明人权问题得到关注,排除C项。]
    6.B [根据材料“1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值是1—2克白银,到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到威尼斯达14克—18克,而最终到达欧洲各国则达20—30克”,可知由于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导致东方商品到达西方价值昂贵,巨额的利润也成为欧洲开辟前往东方航路的经济动力,故选B项;东方商品价格的暴涨主要源于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的垄断,排除A项;西欧出现通货膨胀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亚洲部分商品在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D。]
    7.D [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股份制公司,即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故选D项;“崩溃”说法错误,排除A项;银行金融业务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且仅凭材料信息,也不能得出“加速”的结论,排除B项;价格革命指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8.C [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C项对应正确,故选C项;A项史实为三角贸易,其改变的是美洲的人文地理格局而非欧洲,排除;B项的史实在欧洲引发的是商业革命而非价格革命,排除;D项史实属于正当的国际贸易,不会直接导致对外扩张,拉开欧洲对外扩张序幕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
    9.[解析] 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17世纪东南亚胡椒出口到欧洲的数量”可知17世纪三十到七十年代呈上升趋势,八十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第二小问上升的原因,据材料一“17世纪”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胡椒在欧洲销量不断增加。第三小问下降原因,据材料二“法国的烹饪类书籍主张饮食清淡”可知欧洲饮食风格变化;据材料二“人们不再相信香料的医疗效果”可知香料用途减少;据材料二“在新大陆,欧洲人将亚洲的香料移植到了其殖民地并取得成功”可知香料在美洲殖民地的移植成功;据材料“印度棉布成为利润最丰厚的亚洲商品”可知棉布利润超过香料。
    [答案] 变化:17世纪三十到七十年代呈上升趋势,八十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2分)
    原因:上升: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胡椒在欧洲销量不断增加。(4分)
    下降:欧洲饮食风格变化;香料用途减少;香料在美洲殖民地的移植成功;棉布利润超过香料。(6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10C [根据材料“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可知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密切了殖民地与欧洲国家的关系,故选C项;根据材料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改变了殖民地经济不是饮食结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是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殖民扩张,因果倒置,排除B项;18世纪确立了英国世界霸主地位,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A [据材料“从墨西哥载着白银横渡太平洋来到马尼拉”和“从中国驶向马尼拉,与西班牙商人交易”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带动了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经贸往来,贸易局面趋向繁荣,故选A项;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连接东南亚或印度等地区,和材料中涉及到的墨西哥方向并不一致,因此不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正常的商贸往来而非殖民掠夺,排除C项;“开始”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
    12.D [“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于是中国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白银,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故选D项;西班牙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大量财富的涌入导致封建势力更加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这些贵金属是殖民掠夺的结果,而不是主要通过贸易的结果,与三角贸易的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排除C项。]
    13.D [据材料“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出现了银行这一新型商业经营方式,说明商业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阿姆斯特丹银行的成立,而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发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欧洲的海外扩张早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阿姆斯特丹银行的世界地位,而非荷兰的地位,排除C项。]
    14.[解析] 据题目要求,“说明奴隶贸易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可知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奴隶贸易,结合三角贸易、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知识展开分析,可知16世纪初,葡萄牙最先开始奴隶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缓解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和掠夺财富,他们最早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17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开始从事奴隶贸易,并于18世纪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这一时期的奴隶贸易。19世纪之后,奴隶贸易衰落,英国于1833年,废除了奴隶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答案] 16世纪初,葡萄牙最先开始奴隶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缓解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和掠夺财富,他们最早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4分)17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开始从事奴隶贸易,并于18世纪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也推动了这一时期的奴隶贸易。(4分)
    19世纪之后,奴隶贸易衰落,英国于1833年,废除了奴隶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3分)
    名称
    由来
    克里奥尔人
    出生在美洲的欧洲人
    梅斯蒂索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穆拉托人
    双亲一方是葡萄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赞布人
    双亲一方是非洲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卡斯提斯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梅斯蒂索人
    时间
    国家
    机构名称
    1531年
    荷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
    英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
    德国
    纽伦堡银行
    史实
    结论
    A
    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改变了欧洲的人文地理格局
    B
    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
    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
    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D
    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生丝转运到欧洲各国贸易
    拉开了欧洲对外扩张的序幕
    年份
    1630—1639
    1641—1656
    1660—1669
    1670—1679
    1680—1689
    总数
    2 100
    2 243
    3 814
    5 705
    3 710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精品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图为漫画《和平,还是利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美国学者R.R.帕尔默曾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优秀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节选自一位航海家日记,《剑桥欧洲经济史》载,哥伦布在《航海日记》里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