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 穿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繁殖。
【详解】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
B.“穿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是在产卵,体现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正确。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C错误。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体现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错误。
故选B。
2. 以下实验与其所属的研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 用放大镜了解蜜蜂体表的绒毛——实验法
B. 走访了解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观察法
C. 探究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调查法
D.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1)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
(2)实验法: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3)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A.用放大镜了解蜜蜂体表的绒毛,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者对蜜蜂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属于观察法,A错误。
B.走访了解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用的是调查法,B错误。
C.探究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用的是实验法,C错误。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用的是实验法,D正确。
故选D。
3. 以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应选(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光照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详解】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两侧是湿土,一侧盖不透光的木板,一侧盖透光的玻璃杯,这样实验变量是光照,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一侧盖不透光的木板,一侧盖透光的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但实验装置内两侧都是干土,不是鼠妇生活的适宜条件,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干扰,C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A. 草盛豆苗稀B. 大树底下好乘凉C. 骆驼刺根系发达D. 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详解】A.草盛豆苗稀是指的草与豆苗争夺阳光、水分等,属于竞争关系,A错误。
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降低了周围环境温度,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
C.骆驼刺根系发达,这是与干旱少水的环境相适应,C错误。
D.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
故选B。
5. 阿拉伯胶树和某些蚂蚁长期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蚂蚁能保护该树免受其他动物的掠食,而该树又为蚂蚁提供树汁和栖息场所。阿拉伯胶树和这些蚂蚁的种间关系是( )
A. 捕食B. 共生C. 寄生D. 竞争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难度适中。生物与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详解】由题可知,阿拉伯胶树和某些蚂蚁长期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蚂蚁对阿拉伯胶树起保护作用,而阿拉伯胶树又可为蚂蚁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故二者为共生关系。
故选B。
6. 十四五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如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分析错误( )
A. 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C. 如图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 只有丙、丁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的甲分解者、乙生产者、丙初级消费者、丁次级消费者;①光合作用、②和③呼吸作用。
【详解】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A正确。
B.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将生物的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B正确。
C.图中的乙生产者、丙初级消费者、丁次级消费者,它们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够参与和促进物质循环,不是只有丙、丁等消费者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D。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孤立的、封闭的
C.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 “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稳定性最强的是“田”,即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详解】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错误。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错误。
D.“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稳定性最强的是“林”,即森林生态系统,错误。
故选A。
8. 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动甲中③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②
B. 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 转动甲中①,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增强
D. 图中的④是气泡,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目镜、③粗准焦螺旋、④气泡;视野乙的放大倍数小于视野丙的放大倍数。
【详解】A.转动甲中③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而非注视②目镜,A错误。
B.在视野乙中,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由于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实际上该细胞位于载玻片的左上方,则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将该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B错误。
C.甲中的①是转换器,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可以影响视野中光线的强弱,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视野丙的放大倍数大于视野乙,则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减弱,C错误。
D.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图中的④是气泡,因此④气泡的产生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有关,D正确。
故选D。
9. 实验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 清水、蔗糖溶液B. 生理盐水、清水
C. 清水、清水D. 清水、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不同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详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膨胀,导致细胞破裂,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膨胀,可以用清水,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能阻挡所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B. 绿色植物根尖细胞的能量转化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 克隆羊多利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 水、无机盐、糖类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决定性作用。
2.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详解】A.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并不能阻挡所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A错误。
B.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根尖细胞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B错误。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正确。
D.水、无机盐不能够提供能量,糖类是重要的功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11. 虽然大家外貌有别,性格有差异,但我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的,这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上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B. 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 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而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
D. 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化就是指由一种同种类型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组织的过程。
(3)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A正确。
B.分裂出来的细胞除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经过图中④细胞的分化,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正确。
C.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其中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而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C正确。
D.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系统,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
12. 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现有一个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新细胞和一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
A. 4个,20条B. 8个,10条C. 8个,20条D. 8个,80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详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2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3═8(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0条,C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次数和个数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3. 石榴的花属于生殖器官,下列与之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人体的消化系统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 鲫鱼的心脏
D. 番茄果实的表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属于系统,石榴的花属于生殖器官,不是同一结构层次,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这一结构层次,石榴的花属于生殖器官,不是同一结构层次,B不符合题意。
C.鲫鱼的心脏是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的器官,石榴的花属于生殖器官,是同一结构层次,C符合题意。
D.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组织,石榴的花属于生殖器官,不是同一结构层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在“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需要从培养液底层吸取草履虫
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C. 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
D. 草履虫具有神经系统,反应灵敏
【答案】C
【解析】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的作出反应。
【详解】A.草履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则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A错误。
B.“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B错误。
C.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逃避不利的刺激,趋向有利的刺激,C正确。
D.单细胞生物无系统,但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D错误。
故选C。
15. 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如图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绵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B. 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 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D. 葫芦藓的叶里有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属于生殖细胞,不是生殖器官,B错误。
C.玉米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C正确。
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C。
16. 如图依次为植物体的种子、芽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③④⑤⑥组成胚
B. 图甲中的③会发育成植物的叶
C. 图乙中的⑨将来发育成茎
D. 图丙中的b和c使根不断长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
图乙中,⑦生长点,⑧叶原基,⑨芽轴,⑩芽原基。
图丙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详解】A.图甲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其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其中,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四部分组成胚,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③是子叶,其作用是在种子萌发时把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珠、胚根;发育成植物叶的是④胚芽,B符合题意。
C.枝芽的结构中,⑦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⑧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⑨芽轴将来发育成茎;⑩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不符合题意。
D.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能长长主要是因为根尖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如图为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B. ②中根尖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C. ③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胚珠组成
D. 受精以后,结构③中的子房发育成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种子萌发,②幼苗,③花,④果实。
【详解】A.①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不是胚芽,A错误。
B.②幼苗中,根尖是吸收水和无机盐(不是有机物)的主要器官,B错误。
C.③花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不是胚珠)组成,C错误。
D.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可见,受精以后,结构③花中的子房发育成④果实,D正确。
故选D。
18.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 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 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D. 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⑥表皮细胞,⑦保卫细胞,⑧气孔。
【详解】A.叶的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叶绿素,所以②叶肉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故A正确。
B.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气孔的大小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所以 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故B正确。
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
D. 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19.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冒雨来到北京市某公园,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在植树时,下列做法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 根部带一个土坨B. 剪去部分的枝和叶C. 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D.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①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②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
【详解】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移栽植物、剪去部分枝叶、并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等做法,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故选A。
20. 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 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详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当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1.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B. ④为隔水加热,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
C. 本实验探究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D. 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把叶片里的淀粉运走耗尽);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形成对照实验),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①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⑤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的变化。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⑤,A符合题意。
B.④为隔水加热,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B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对叶片进行了部分遮光,形成了变量为光的对照试验。探究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C不符合题意。
D.淀粉遇到碘液呈现蓝色,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教室里的课桌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这些木材中的物质最终来源于( )
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 大气中的氧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
【详解】绿色植物由根吸收来的水,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用于细胞的构建以及光合作用的原料。木材中的物质最终源于木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故选D。
【点睛】关键点:植物体的增重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23. 如图是家鸽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 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 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 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
【详解】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②肺,③气囊辅助呼吸,A错误;
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B错误;
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C错误;
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③肺,②气囊辅助呼吸,D正确。
【点睛】知道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24.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B. 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是年长的狒狒
C.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组成
D. 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由遗传因素决定,后者通过后天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正确。
B.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所以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并不是年长的狒狒,错误。
C.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错误。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错误。
故选A。
【点睛】明确动物的运动的完成以及动物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的不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D. 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详解】A.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A正确。
B.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B错误。
C.细菌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C正确。
D.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D正确。
故选B。
26. 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动物的分类要比较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C. 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AC.结合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正确,C错误。
B.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B正确。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D正确。
故选C。
27.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B. 家兔的白毛与黑毛
C. 人的单眼皮与无耳垂D.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A正确。
B.家兔的白毛与黑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B正确。
C.人的单眼皮与无耳垂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D正确。
故选C。
28. 下列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 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C. 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D.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详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
D.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B。
29. 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和氢气
C. 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D. 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详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错误。
B.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错误。
C.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其中甲烷、氨、氧气等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冷凝器模拟了降雨,装置下的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正确。
D.米勒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错误。
故选C。
30.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用急救电话: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详解】A.发现有人晕倒,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讲清病人的年龄、性别、伤情等自己的病史,A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
C.遇到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在呼救并拨打120后,需要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效率,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 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海水稻可以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盐碱等特点。海水稻的推广种植将成为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甲、乙分别表示稻花(两性花)和稻谷的基本结构,丙为海水稻杂交过程中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据此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⑤___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图甲①中的___与②中的___结合发育而来,海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
(2)海水稻稻米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___能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3)由图丙可知,海水稻的显性性状为___,子代中高产水稻的基因组成为___,子代高产水稻中纯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
(4)2020年6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用野生高寒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水稻杂交,成功培育出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该育种方法利用了___的多样性,使杂交后代具有___的优良遗传特性。
【答案】(1) ①. 胚 ②. 精子 ③. 卵细胞 ④. 有性生殖
(2)细胞膜 (3) ①. 高产 ②. AA或Aa ③. 1/3##
(4) ①. 基因##遗传 ②. 双亲
【解析】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利用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新个体中经常出现一些性状比双亲都优越的个体,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
(4)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图中:①是花药,②是子房,③是种皮,④是胚乳,⑤是胚。
【小问1详解】
⑤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①是花药,花药中的花粉有精子,②是子房,子房中的胚珠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小问2详解】
海水稻稻米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海水中的盐分进出细胞。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海水稻在盐碱地不需施肥也能正常生长,原因是盐碱地无机盐含量较高,可以给海水稻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无机盐。
【小问3详解】
据图丙可知,亲代都是高产,而子代出现了低产,根据“无中生有,有为隐性”可知:高产是显性性状。低产是隐性性状。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低产的基因型是aa,分别来自亲代,则亲代高产的基因组成均为 Aa,遗传图解如下:
由图可知,子代中高产水稻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而且子代高产水稻中纯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小问4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主要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杂交育种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使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优良遗传特性。
32. 资料一:广东是登革热流行区,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登革热高发流行季。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
资料二: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能抵抗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体现出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即__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登革热病毒属于____,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____结构。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伊蚊在登革热流行环节中,属于____。伊蚊成虫具有____对足,属于____动物,其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____期。
(4)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这种性状是由____决定的,该伊蚊获得这种性状是通过____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属于____变异。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2) ① 病原体 ②. 细胞
(3) ① 传播途径 ②. 3 ③. 节肢 ④. 蛹
(4) ①. 基因 ②. 转基因 ③. 可遗传
【解析】
【分析】1、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4、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小问1详解】
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这是人对蚊子叮咬这种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的生物特征。
【小问2详解】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的一种传染病,据分析2可知,登革热病毒属于病原体。登革热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细胞结构。
【小问3详解】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是传播途径,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播途径。伊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伊蚊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经历了蛹期。
【小问4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新培育的埃及伊蚊是将抗登革热病毒基因注射到埃及伊蚊受精卵内,定向地改造伊蚊的遗传性状,使得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说明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样的培育技术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3. 高州有“龙眼之乡”的美称,迄今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环境条件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和大小等都相同的龙眼树苗进行如表实验,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颗龙眼结果的时间。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龙眼属于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在结果前要经历传粉和____过程。
(2)该探究实验能探究____和____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
(3)上述实验存在一个欠妥当的设计,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增加各组中____。
(4)完善实验后,甲组和乙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若观察到甲组先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除了表中所提因素,你认为还可以探究影响龙眼结果时间的因素是____(答1点)。
(5)龙眼果实中的有机物是植株进行____作用的产物,由输导组织中的____运输来的。请说出可以使龙眼增产的措施有____(答1条)。
【答案】(1) ①. 被子 ②. 受精
(2) ①. 温度##光照 ②. 光照##温度
(3)龙眼树苗的数量 (4) ①. 低温会使龙眼的结果时间延迟 ②. 水
(5) ① 光合 ②. 筛管 ③.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根据题干可知,本实验是研究“环境条件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可见,龙眼能结出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小问2详解】
由实验设计表格可以看出,甲组和乙组对照,变量是温度;甲组和丙组对照,变量是光照。因此,该探究实验能探究温度和光照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
【小问3详解】
实验材料太少,会因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所用实验材料的数量要足够多,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上述实验存在一个欠妥当的设计,即每组只用1棵龙眼树苗,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增加各组中龙眼树苗的数量。
【小问4详解】
甲组和乙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温度,甲组平均温度为24℃,乙组平均温度为12℃;若观察到甲组先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低温会使龙眼的结果时间延迟。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除了表中所提因素,还可以探究影响龙眼结果时间的因素是水、空气、土壤等。
【小问5详解】
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筛管和导管都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龙眼果实中的有机物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由输导组织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要想使作物增产,就要想办法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制造更多有机物;同时抑制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因此,可以使龙眼增产的措施有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适当增加昼夜温差等。
34. 绿水青山看吴忠。2023年5月,在吴忠市青铜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筑巢产卵,天然的芦苇荡成为野生鸟类繁衍的温床。保护区内现有鸟类212种,鱼类42种,其他动物9种,植物240多种。图甲表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图甲中某条食物链中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____”,之称。图甲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
(2)图乙的d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____,此生物与鱼之间是____关系。
(3)保护濒危野生鸟类等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
(4)若一段时间内鱼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水生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5)图甲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蟹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可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 ①. 地球之肾 ②. 4##四 ③. 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
(2) ①. 蟹 ②. 竞争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5) ①. 鹭、鱼 ②. 外骨骼 ③. 功能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小问1详解】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图1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水生植物→蟹→鹭,水生植物→鱼→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2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badc,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b→a→d→c,与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对比可知,d是蟹。蟹和鱼都捕食水生植物,两者是竞争关系。
【小问3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可见,若一段时间内鱼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水生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能力。
【小问5详解】
图甲中鱼、鹭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组别
龙眼树苗数量/棵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1
24
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龙眼生长的需求
乙
1
12
充足
丙
1
24
不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