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衔接与排序》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性学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背诵篇目默写集训》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文转换》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古诗词鉴赏》
展开[典例1](2023广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小题。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D.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这两幅美丽的画面。
导析:C C项,“体现山水的静态美”分析有误。颔联描绘了“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的景象,应为动态美。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因此常见的设误角度有:形象特点概括不准、语言赏析不当、表达技巧确认不准和效果分析不当、情感分析不当。[解题步骤]1.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2.熟知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3.三个关注:①关注术语——技巧术语、情感术语、诗歌专门术语。②关注修饰词——对景物特点、人物特点等进行概括的形容词,对语言特色进行概括的修饰词等。③关注命题语——如范围、程度词(只、都、全),是非词(无、有),关联词,术语连接词(和、或、还有)等。[主要设误]1.语言类错误之词句翻译不准,内容理解有误:①回归诗歌词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②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③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④关注选项中的“意思是”“状写”“描绘”“刻画”等词。
2.意境意象类错误: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其各自的特征,把握意象特点,关注意象的空间、色彩、声响、冷暖等,最后整合,整体感知营造的氛围,就能品味出诗歌意境。另外,熟记常见的意境特征: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冷清幽静等。3.情感分析有误,不明作者意图:①探究作者写作意图,抓准诗歌中的情感词。②关注注释,关注诗歌中可能存在的多种情感及情感变化。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导析:本题考查情感把握。尾联意思是“但我还是更喜爱故乡的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行舟万里”。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自己远行,怀着深厚情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本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答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把握情感主旨[提问形式]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本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技巧]1.抓标题。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有些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很多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代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从中即可推测诗人送别友人的忧伤或豁达的情感。
2.抓作者,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与经历,以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写作角度。如李清照,她历经北宋的覆灭,因而其作品前期多写个人情感,后期则多寓家国之思。3.抓意象。诗歌流传久远,有些固定的景物长期积累下来就形成了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具有了特殊的含义。比如“柳”寓离情别绪,“梧桐”寓悲伤凄凉,“鸿雁”表思乡,“杜鹃”寓哀愁、思归,“月”表思念、思乡,“沙鸥”寓飘零,“浮云”代游子,“风雨”指忧愁等。在把握诗歌情感的时候应注意抓住这些意象。
[典例2](2023泸州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小题。秋 夜[唐]方干度鸿惊睡醒,欹[注]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注]欹(qī):依靠,倚靠。
请简要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妙处。
导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意思是“空窗透进清冷的月色,墙壁角落传来几声虫鸣”。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闲月色”烘托出凄冷的氛围;“静虫声”以有声写无声,以声衬静,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答案:这两句对仗工整,“闲月色”烘托出凄冷的氛围,“静虫声”以有声写无声,以声衬静,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品味语言特色1.炼字型炼字型语言赏析题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写作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去把握其内涵。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字(词)的作用。作答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释词义。解释该字(词)在诗词中的含义,并指出这个字(词)的特殊用法或运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化静为动等。
(2)绘画面。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去,结合其所运用的手法技巧,描述景象、画面,并指出其所烘托的意境。(3)析感情。结合具体诗歌,分析该字(词)在表达情感上的具体作用或有什么艺术效果等。(4)析作用。分析该字(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名句赏析型 这类题要求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大体步骤如下:
(1)释句意。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具体内涵。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2)析特色。①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②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③构思技法:首句——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氛围,奠定基调等。中间句——承前启后。结尾句——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3)析情感。借助全诗抒发的情感,结合所赏析诗句中的意象分析其表达的情感以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语言特色型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歌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风味十足等。解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常用术语:平淡、绚丽、直率、婉约、明快、自然、清幽、雄奇、豪放、悲慨、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整、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2)列例证。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蕴含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典例3](2023广安)古诗词鉴赏。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导析:本题考查词所创造的意境以及意象的特点,作答时要理解词意并抓住具体意境中的意象特点。词中“驿站”是偏僻、人烟稀少之地。“断桥”指一座残破不堪的破桥。“黄昏”时的“风雨”更是对花的一种摧残。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
答案:写了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
把握意象意境一、把握意象1.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菊——隐逸、高洁;梅——坚强、不屈不挠;松柏——坚强、傲岸;杨柳——送别、留恋、感伤;鸿雁——思念、孤独;子规——悲惨、凄恻;沙鸥——飘零、伤感;江水——时光流逝;酒——欢悦得意或失落愁苦;明月——团圆或思念;夕阳——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的人生;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坎坷;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钓翁——清高、脱俗等。
2.感知意象的基本步骤(1)描绘的什么意象。(2)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的特征。(3)总结意象意义。就是分析意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二、描绘意境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格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答题模板]诗歌描绘了……画面(情景),营造(渲染)了……氛围(气氛),表达了……情感。
2.全词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导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词人情感。词人以梅寄志,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词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香依旧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但绝不媚俗的忠贞。整首词表达了词人虽遭遇不幸(怀才不遇),历尽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独立不倚)的高尚情操。
答案:这首词托物言志,表达了词人高洁傲岸、孤芳自赏、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赏析艺术手法诗歌中的艺术手法,也称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构思技巧等。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理解诗歌的内涵,离不开对艺术手法的准确把握。1.准确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1)修辞手法角度。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表达方式角度。主要有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3)表现手法角度。主要包括比兴、对比、象征、衬托、渲染、烘托、想象、用典等。(4)构思技巧角度。主要包括铺垫、照应、抑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2.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时必须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指出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模板]这首诗(这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突出(强调、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或心境)。
[典例4](2023株洲改编)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小题。遭田父泥饮①美严中丞(节选)[唐]杜甫田翁逼②社日,邀我尝春酒。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③。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④。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⑤我留,仍嗔问升斗。[注]①遭:遇。田父:农民。泥饮:痛饮。②逼:近。③卯:上午五点到七点。酉:下午五点到七点。④肘:拉住胳膊。⑤遮:拦。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父形象。
导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意思是“清晨出游,偶然来到他家,却从卯时到酉时喝了一天酒。他高声叫人拿取果栗,我几次告辞都被他拉住胳膊”。“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田父意在尽醉,所以当杜甫最后问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时,他还生气。意思是说:“酒有的是,你不用问。”极写田父的真诚慷慨,表现出田父的热情好客和淳朴。
答案:从诗人多次告辞,田父屡次留客且与诗人一起畅饮,不在乎饮酒多少可看出田父的热情淳朴、好客慷慨的农民形象。(言之有理即可)
诗歌形象概括及作用一、概括人物形象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描写的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4.析典故,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如王绩的“长歌怀采薇”,即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二、概括事物形象1.借相关诗句分析事物的自然特征。事物形象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通过诗句描写来表现的。因此,要通过诗中描述性的关键词句来分析事物的自然特征。
2.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精神特征。咏物诗,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表达某种情感。因此,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品性才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三、分析形象作用1.主要形象:①内容方面,作为诗歌的主要描写对象,构成诗歌的主要内容;②结构方面,作为诗歌的线索,贯穿全诗;③诗人形象方面,正面衬托或侧面烘托诗人的形象;④情感主旨方面,寄托诗人的情感,表达诗歌的主旨。2.次要形象:①内容方面,丰富诗歌的内容;②主要形象方面,正衬或反衬主要形象;③诗人形象方面,寄寓诗人的追求;④情感主旨方面,丰富诗歌的主旨,寄托诗人的情感。
一、(2023济南)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霁 夜[宋]孔平仲寂历①帘栊②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③。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①寂历:寂静。②帘栊:窗帘和窗户。③戍墙铃:一种铃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给人以清爽之感,表达诗人喜悦之情。B.首联从寂静的夜色写起,接着以戍墙铃的铃声与之映衬,更显得清寂。C.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月亮被云笼罩的朦胧景色。D.颈联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夜景,如秋声堕叶是听觉,月夜飞萤是视觉。
导析:C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颔联所用修辞手法应为对比。颔联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夜晚,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本诗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将时间向前、向后进行了延展,扩大了诗歌容量。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本诗颔联“狂风送雨”,是回忆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尾联是虚写,由霁夜想到明朝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这种时间的延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二、(2023潍坊)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千里思[唐]郑锡①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注]①郑锡:唐代诗人,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导析:D D项,“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2.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经破晓了。“虫”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2023贵州)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①[宋]曹组 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畔。睡觉②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③来弱缆风吹断。
渔家傲[宋]净端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④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注]①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②觉:醒。③元:同“原”。④奈:怎奈,无奈。
1.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 B.落英缤纷C.船行江上D.人声鼎沸
导析:C 本题考查理解词句内容。第一首词的意思:水面上漂浮着不时坠落的片片红英,天空里飞扬着雪花般的散漫柳絮。抬眼望去,碧波荡漾,远浮天际;平地沙面也被春阳晒得暖烘烘的,江风还送来芳馥袭人的萍花香气。我醉倒了也没个人来唤,直睡到天色将晚,太阳早落在半山坡了。睡醒后怀疑花朵改变了位置。抬头看,原来是细弱的缆绳被风吹断了。所以第一首词出现的情景有:夕阳西下、落英缤纷、船行江上。
第二首词的意思:拂晓时分,晨曦微现,月亮星辰逐渐暗淡,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鹈鹕的鸣叫。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人声鼎沸。听着木鱼发出的声音,撑着船从官道渡过。乘一叶扁舟,垂钓长江水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鱼饵清香飘散,引得鱼儿纷纷上钩。眼见收获满满,鱼虾满篓,不由高兴得哈哈大笑:还是做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渔夫好啊!所以第二首词出现的情景有:船行江上、人声鼎沸。所以两首词中都出现的情景是船行江上,故选C。
2.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示例:第一首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
答案:第二首词中人物钓鱼至晓,突闻声音喧扰,是烦躁;换地添饵重钓,是无奈;钓的鱼儿船里跳,是兴奋;呵呵笑,思量渔家好,是满足。
四、(2023镇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夜泊润州①江口[唐]刘言史秋江欲起白头波,贾②客瞻风无渡河。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注]①润州:今江苏镇江。②贾(gǔ):商人。1.简述作者夜泊润州江口的原因。
答案:看风向风势,江面上将会有大风浪,船只无法过江。
2.根据诗句概括润州城的特点。
答案:从“千船”可以看出润州城有长江重要渡口,属交通要冲;联系“贾客”和“千船”可以看出润州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从“寺多”看出润州城寺庙多,佛事盛行。(意思对即可)
3.下列诗句均写到夜船行止,表达的情感与本诗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导析:B 《夜泊润州江口》表达了诗人夜晚停泊在润州江口,在羁旅途中的哀愁以及绵绵的思乡之情。A.句意: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抒发的是思念友人之情。B.句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抒发的是思乡之情。C.句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抒发的是怀古伤今之情。D.句意: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B项情感与本诗最接近。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唐]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1.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做简要赏析。
答案: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2.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答案:“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顺的贬谪之思(政治失意的郁结或宦情的凄凄),又包含羁旅无归的怀乡之念(漂泊在外的愁绪或羁思的凄凄)。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按“暮”到“夜”,再到“夜久”,最后到“天明”的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的发展变化。B.诗歌开篇两句直叙其事,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其中“捉”字写出了官吏手段的强硬,表现官吏的霸道和凶残。C.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形象地写出“吏”与“妇”的矛盾。D.“独与老翁别”的“独”字,写出了诗人天明告别时孤单失落的感受,流露出他对后面旅程充满担忧的惆怅心情。
导析:D “独”字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老翁孤独无助,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下面对《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B.《石壕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有力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C.《石壕吏》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作者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D.本诗构思巧妙,用差吏的“怒”“呼”贯穿于老妇人陈情的全过程。
导析:A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武威①送刘判官赴碛西②行军[唐]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③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注]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碛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喻马,表现出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以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
导析:B 第二句写一匹飞马掠野而过,向火山扑去。可见那骑者身手是何等矫健不凡。以鸟形容马,不仅写出其疾如飞,又通过其小,反衬出原野之壮阔。这就形象地歌颂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
2.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角声一动胡天晓”的含义。
答案:字面意思:一声号角响起,军营的天就亮了。蕴含的深意:只要唐军一声号令,便可决胜敌军,使西域重见光明,边地安定。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诗的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自由自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恣意欢畅。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鸟)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鸟)构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九、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金陵晚望①[唐]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②,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③,一片伤心画不成。[注]①此诗写于晚唐时期,当时战乱频繁,晚唐王朝危机四伏。金陵:南朝六代建都之地,今南京。②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③丹青手:指画师。
1.诗歌中体现金陵晚望之景的两句诗: , _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答案:(示例)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城头远望,只见金陵城在日暮的景色中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两句诗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赏析。
答案:结尾这两句诗,诗人追昔抚今,百感交集,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却无可挽回。诗人为此倍感苦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这种潜在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又是丹青妙手所无法表述出来的。抒发诗人对晚唐现实的忧虑。
1.古代诗文中一般只有句读或者圈点,标点符号都是后人所加,用以表达停顿和情感,“谁记当年豪举”这句后面的问号能否换成感叹号?请说明理由。
答案:用问号更好。虽然前两句是词人对戎马生涯的深情追忆,强调当年的豪迈生活,强调自己的豪情,意气风发,情感强烈。但是除了这种情感以外,词人通过“谁记”一词,由回忆转入现实,引出一片寂寞凄凉,当年的那份豪情壮志还有谁记得和珍视,在反问中表达词人的悲怆孤愤,于转折中引出下面的词句,这样表达情感更丰富。
3.陆游自称“闲人”,《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也称自己是“闲人”,两者有何异同?请简要说说。
答案:同:从处境来说,陆游和苏轼都是未被皇帝重用的闲散之人。异:苏轼除了被贬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在自我排遣后的释然和内心的豁达。陆游则表现出不屑、愤慨不平之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甲]再下第[唐]孟郊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乙]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注]①龌龊:此指不如意的处境。
1.[甲]诗所写的哪两点能直接体现[乙]诗所言的“昔日龌龊”?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派生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 。3.[乙]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广为流传。请从语言内容、情感态度或表达效果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认为该诗句受世人喜爱的原因。
答案:一夜多次梦醒,赶考失败而落泪。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训练,习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炼句》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炼句》课件
古诗词鉴赏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古诗词鉴赏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