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测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测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12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对身边物理现象涉及到的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B. 60W照明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A
C.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40cmD. 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500N,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P=UI可知,60W照明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教材宽度约为20cm,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即3×108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示数为B. 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C. 物体的长度为D. 用天平测得的质量是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示数由下到上变大,分度值为1℃,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得下一位,为2.10cm,题中读数单位写错,且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此时游码的示数为1.8g,故物体的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A。
3.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比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
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 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量小一些,即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如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
D.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口中呼出“白气”B. 雾凇的形成
C. 冰锥熔化D. 铁水浇铸成零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口中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锥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收热量,故C符合题意;
D.铁水浇铸成零件,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的尾灯把射向它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
B. 日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C.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变浅了是因为光从空气折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人的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像是靠调节晶状体焦距来实现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行车的尾灯的特殊结构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把射向它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地球上的光,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岸边看水中的鱼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错误,符合题意;
D.人的眼睛成像原理类似于照相机,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像是靠调节晶状体焦距来实现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6.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 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
D. 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压力;故A错误;
B.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
D.人和滑板在地面滑行,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滑板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不是惯性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像: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B. 乙图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 丙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 丁图像: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图像中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符合沸腾规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像形状是正比函数图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而图像反映的是压强随深度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 以下校园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引体向上——当身体上升,使身体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单杠
B. 50m测试——人向后蹬地会向前跑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排球比赛——将排球向上垫起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打篮球——投篮时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竖直下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引体向上当身体上升,单杠对身体的拉力使身体向上运动,所以使身体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单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50m测试时,脚用力向后蹬地,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人会向前跑,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排球比赛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则此时排球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篮球投篮时,球在最高点时,水平方向仍有速度,因此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四个实验能反映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A.图中通电后串联的两绕有线圈的铁钉都可吸引大头针,但右边吸引的个数要多,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应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小磁针平行的放在导线下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灵敏电流计、开关、导体串联,开关闭合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故C符合题意;
D.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导体棒在磁场中就会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某电吹风有冷风、热风两挡,如果只发热不吹风,会因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以下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开关闭合,只有热风,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开关闭合,电动机和加热电阻一起工作,只有热风,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开关不闭合,只加热,不吹风,会因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故C符合题意;
D.若开关S闭合,只吹冷风,再闭合S1,则吹热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信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弹利用的是核聚变在瞬间释放的能量
B. 光纤通信是激光借助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 “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 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均属于二次能源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氢弹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原子弹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故A正确;
B.光纤通信利用光反射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的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
D.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均属于一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AC。
12. 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R1的电阻为5Ω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Ω
C.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8W
D.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W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1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2可知I1=0.6A,R1的电阻
R1==5Ω
故A正确;
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1=UI1=3V×06A=1.8W
故C正确;
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2可知
I2=02A,U2=2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10Ω
故B正确;
D.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UI2=3V×0.2A=0.6W
故D错误。
故选ABC。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 关于质量、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千克 ②. 瓦特
【解析】
【详解】[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基本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来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来表示。
14. 哈尔滨的五月是丁香花盛开时节,小南同学漫步在松花江畔,他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跑到了空气中,这是____________现象,相对于地面小南是_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 ①. 扩散 ②. 运动
【解析】
【详解】[1]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2]小南同学漫步在松花江畔,相当于地面他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小南是运动的。
15. 冬天里搓手取暖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内燃机的___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与此相同。
【答案】 ①. 做功 ②. 压缩
【解析】
【详解】[1][2]人们在冬天常常搓手取暖,是通过搓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手暖和,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汽油机工作中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像将______。(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
【答案】 ①. 10 ②. 逐渐变小
【解析】
【详解】[1]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
故
[2]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逐渐变小。
17. 如图所示,植树节里小红提了5kg水给刚栽的树苗浇水。若水深为20cm,则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Pa。已知桶的质量为1kg;手的受力面积为1.0×10-3m2,人手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__。(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 ①. 2000 ②. 6×104
【解析】
【详解】[1]水深为20cm即0.2m,则水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2]水的重力为
G水=m水g=5kg×10N/kg=50N
桶的重力为
G桶=m桶g=1kg×10N/kg=10N
手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桶的总重力
F=G水+G桶=50N+10N=60N
人手受到的压强
18. 将一个质量为160g、体积20cm3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悬浮”),最终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取g=10N/kg)
【答案】 ①. 下沉 ②. 0.2
【解析】
【详解】[1][2]将物体浸没在水中
V排=V物=20cm3=2×10-5m3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0×103kg/m3×2×10-5m3×10N/kg=0.2N
物体重
G=mg=160×10-3kg×10N/kg=1.6N
F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松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假期验收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松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假期验收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松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假期验收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