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承担者的是( )
    A.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往往要表达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
    C. 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在DNA上有利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变性的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功能,如可以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也可担负具体的功能,如具有免疫作用的抗体,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红蛋白、具有调节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和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类。
    【详解】A、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则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往往要表达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B正确;
    C、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在DNA上能驱动转录过程,因而有利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C正确;
    D、变性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是蛋白质的性质,不能体现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2. 2023年冬季,支原体感染频发,多地医院人满为患,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阿奇霉素的疗效大不如前。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和人体细胞一样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 阿奇霉素的选择作用使支原体发生了进化
    C. 支原体细胞在清水中可能会吸水涨破
    D. 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详解】A、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增殖,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A错误;
    B、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发生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即阿奇霉素的选择作用使支原体发生了进化,B正确;
    C、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其在清水中可能会由于吸水而涨破,C正确;
    D、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均为细胞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A。
    3. 胃腔中的盐酸(即胃酸)具有杀菌和激活胃蛋白酶的作用,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但分泌过多会导致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将导致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造成胃酸分泌增多、胃肠动力不足等情况,此时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质子泵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进出胃壁细胞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B. 胃酸大量分泌可导致血液pH 值大幅上升
    C 长期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导致胃内细菌感染加重
    D. 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可能与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H+-K+-ATP酶位于胃壁细胞,是质子泵的一种,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可见H+运出细胞、K+运进细胞都消耗能量,都为主动运输。
    【详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K+进入胃壁细胞的方式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为主动运输,而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血液中有缓冲物质,pH值不会大幅上升,B错误;
    C、奥美拉唑抑制质子泵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与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胃腔内盐酸(即胃酸)减少,而胃酸具有杀菌作用,长时间胃酸偏少不利于杀菌作用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加重,C正确;
    D、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可能与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氢离子的转运过程受到影响,D正确。
    故选B。
    4. 动物细胞在分裂间期,每条染色体完成复制后由黏连蛋白 SGO1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中、后期转换时,由APC/C复合物介导黏连蛋白 SGO1降解,使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得以分开,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制APC/C 复合物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中期
    B. 激活APC/C 复合物的活性可以促进分离酶抑制蛋白的降解
    C. 黏连蛋白 SGO1 在细胞分裂间期由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 黏连蛋白 SGO1异常产生染色体数日变异与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与纺锤丝牵引无关。
    【详解】A、抑制APC/C 复合物的活性,黏连蛋白 SGO1不会被切割,细胞并不会进入后期,细胞将停留在中期,A正确;
    B、APC/C复合物介导黏连蛋白SGO1降解,因此激活APC/C 复合物的活性可以促进分离酶抑制蛋白的降解,B正确;
    C、黏连蛋白SGO1在细胞分裂间期由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从题图中信息分析黏连蛋白SGO1异常将导致着丝粒分裂异常,使染色体分配异常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级,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黏连蛋白SGO1与秋水仙素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5.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作业时大量排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B. 皮肤过敏反应时,浆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会引起组织液增多
    C. 吃太咸的食物,醛固酮分泌量增加以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D. 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使稳态呈现动态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醛固酮是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类固醇类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子的再吸收。
    【详解】A、高温作业时大量排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皮肤过敏反应时组织胺是由结合抗体的细胞释放的,不是浆细胞释放的,B错误;
    C、吃太咸的食物使血浆中钠离子增多,血钠升高醛固酮分泌量减少,C错误;
    D、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地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6. 荧光原位技术是通过荧光标记的基因探针与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杂交,将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上(如图)。果蝇的眼色基因仅位于X 染色体上,研究小组用红色荧光标记红眼基因探针,蓝色荧光标记白眼基因探针,用两种基 因探针去定位红眼携带者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不会观察到(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A. 某些次级精母细胞出现两个红色荧光点
    B. 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两个蓝色荧光点和两个红色荧光点
    C. 初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红色荧光点分布在两个染色体上
    D. 某些次级卵母细胞出现一个蓝色荧光点和一个红色荧光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详解】A、次级精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某些含有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因姐妹染色单体还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某些次级精母细胞里含有两个红眼基因,可以观察到两个红色荧光点,A正确;
    B、红眼携带者雌果蝇,是杂合子,当DNA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里含有两个红眼基因和两个白眼基因,因此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两个蓝色荧光点和两个红色荧光点,B正确;
    C、红眼雄果蝇只有X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荧光原位杂杂后在X染色体上出现两个红色荧光点,眼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不会发生基因的互换,并且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两个红色荧光点不会出现在两个染色体上,C错误;
    D、红眼携带者雌果蝇,是杂合子,当DNA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里含有两个红眼基因和两个白眼基因,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在初级卵母细胞有可能在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上分别存在一个红眼基因和一个白眼基因,在该次级卵母细胞会出现一个蓝色荧光点和一个红色荧光点,D正确。
    故选C。
    7. 20世纪初,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后来无数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并阐明了DNA 的结构及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重要依据是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B. 沃森和克里克仅依据 DNA衍射图,运用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的结构
    C. 赫尔希等通过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艾弗里等运用“加法原理”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生物界具有多样性,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储存多样遗传信息的能力,而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具备遗传物质的特点,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衍射图和四种碱基的含量比例,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构建了DNA的结构,B错误;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不是通过实验证明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艾弗里等运用“减法原理”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8. 内质网中一种蛋白质(Bip)可与内质网膜上的PERK 蛋白结合,使PERK 蛋白失去活性,Bip还辅助内质网腔中的未折叠蛋白完成折叠。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内质网腔内未折叠蛋白大量增加,PERK蛋白恢复活性,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最终引发被感染细胞凋亡,其机理如图。衣霉素可使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制Bip蛋白基因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
    B. 促进 Bax基因表达的靶向药物可用于治疗癌症
    C. 衣霉素可开发成为治疗癌症靶向药物的辅助药物
    D. BCL-2 基因过量表达将抑制细胞调亡属于抑癌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抑制Bip蛋白基因表达,可促进PERK蛋白磷酸化,导致细胞凋亡,A正确;
    B、促进癌细胞的Bax基因表达可促使细胞凋亡,有利于治疗癌症,B正确;
    C、衣霉素可使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积累,促进PERK蛋白磷酸化,导致细胞凋亡,C正确;
    D、从题中信息可知:Bip抑制PERK蛋白磷酸化,PERK蛋白磷酸化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内质网腔内未折叠蛋白大量增加,抑制Bip的作用,PERK蛋白磷酸化细胞凋亡,说明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细胞就将凋亡,如果BCL-2基因表达过量,细胞就不会凋亡,所以BCL-2基因应该属于原癌基因,D错误。
    故选D。
    9. 某研究小组用矮杆水稻突变株(aa),分别与不含a 基因的3号单体(3号染色体缺失一条)、高杆纯合的3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析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
    B. 若A 、a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高杆=1:3
    C. 若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36,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D. 若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8,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详解】A、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如果A、a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F1均为高杆,如果A、a位于3号染色体上,F1有高杆和矮杆植株,A正确;
    B、若A、a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3号染色体的三体对基因A、a没有影响,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高杆=1∶3,B正确;
    C、若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1/2Aa、1/2AAa,1/2Aa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杆植株在F2中占1/8,AAa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为(1/6AA、1/6a、2/6Aa、2/6A),1/2AAa自交产生的矮杆植株在F2中占1/6×1/6×1/2=1/72,所以,在F2中矮杆占1/8+1/72=5/36,C正确;
    D、若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1/2Aa、1/2aO,其中1/2Aa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杆植株在F2中占1/8,1/2aO的植株自交产生子代在F2中有1/8的个体致死,有3/8的矮杆植株,因此,在F2中矮杆占4/7,D错误。
    故选D。
    10. 如图为食用被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呕吐反射的过程。毒素刺激肠黏膜,肠道上皮中的肠嗜铬细胞合成并分泌5-羟色胺(5-HT),5-HT诱发迷走神经元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脑干 DVC区,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至邻近的rVRG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毒素刺激肠黏膜引起的呕吐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B. 大脑皮层5-HT浓度偏低会引起情绪低落使人处于抑郁状态
    C. rVRG 区支配胃肠蠕动加快引起呕吐的神经属于交感神经
    D. 抑制 DVC-rVRG 区的药物可以缓解病理性的呕吐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A、毒素刺激肠黏膜引起的呕吐反应是生来都会发生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大脑皮层5-HT浓度偏低导致大脑皮层活动减弱,会引起情绪低落使人处于抑郁状态,B正确;
    C、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是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抑制胃肠蠕动,C错误;
    D、毒素刺激肠黏膜,肠道上皮中的肠嗜铬细胞合成并分泌5-羟色胺(5-HT),5-HT诱发迷走神经元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脑干 DVC区,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至邻近的rVRG区,引起呕吐的现象,抑制DVC-rVRG区的药物可以缓解病理性的呕吐反应,D正确。
    故选C。
    11. 动物的脂肪细胞主要分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细胞两大类。棕色脂肪细胞中含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含有一种称为解耦联蛋白(UCP)的物质,使得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而只能转化为热能。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群含有较多的棕色脂肪细胞。图1是寒冷刺激下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图2 是其他细胞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 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寒冷刺激使棕色脂肪产热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B. 图中①②③调节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UCP 的作用是将H+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膜间隙
    D. 寒冷地区的人群含有较多的棕色脂肪细胞体现了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详解】A、寒冷刺激①②③⑥途径,属于神经调节,此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通过①④⑤⑥途径是体液调节,A正确;
    C、图中①②③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此时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B正确;
    C、UCP的作用是使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ATP合成是由于膜间隙的H+顺浓度进入线粒体基质,UCP的作用可能是让膜间隙与线粒体基质H+浓度差消失,即将H+从膜间隙运输到线粒体基质,C错误;
    D、寒冷地区的人群含有较多的棕色脂肪细胞有利于产生更多热量维持体温,体现生物进化与适应的观点,D正确。
    故选C。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植葡萄的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B.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进行理性评估
    C. 对生长素受体缺陷型突变体植物喷施生长素类似物能发挥作用
    D. 油菜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详解】A、乙烯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A错误;
    B、为了保证人类健康,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评估利弊,B正确;
    C、生长素受体缺陷型突变体植物不能接受生长素的信号刺激,生长素对其没有作用,C错误;
    D、油菜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D错误。
    故选B。
    13. 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大熊猫国家公园实施了包括土地岭廊道、泥巴山廊道、黄土梁廊道在内的6条大熊猫鹿道建设,促进打通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廊道建设打通大熊猫局域种群使某些基因频率改变
    B.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增大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栖息地碎片化造成近亲繁殖可能降低适应能力
    D. 大熊猫廊道建设增加了熊猫的种群个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大熊猫廊道建设打通后,大熊猫局域种群变成了大种群,其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
    B、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增大意味着大熊猫生活环境改善,因而可提高环境容纳量,B正确;
    C、栖息地碎片化造成地理隔离,形成很多小种群,小种群容易发生近亲繁殖可能降低适应能力,C正确;
    D、大熊猫廊道建设增加使一些小种群形成大种群,熊猫的种群个数减少了,D错误。
    故选D。
    14. 新鲜的纯牛奶保质期较短,某同学欲探究已过期10天的纯牛奶中细菌种类及数量,进行的操作过程是: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倒平板;取10 mL过期牛奶进行1×10~1×105倍的梯度稀释;取每个浓度的稀释液涂布平板;在适宜温度下培养48 h,统计菌落数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使数据更准确,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16个平板
    B. 需要分别统计相同形态结构、颜色等的菌落的数量
    C. 对于不同种类的细菌可能选择不同稀释度的平板计数
    D. 运用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可能比实际活菌数偏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详解】A、为使数据更准确,同一个稀释度下,至少要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5个稀释度至少需要15个平板,还需要一个不接种的空白平板检验灭菌是否彻底,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16个平板,A正确;
    B、不同种类的细菌的菌落的形态结构、颜色等不同,计数时需要分别统计不同种类细菌的数量,B正确;
    C、由于不同细菌的数量不同,计数时选择的稀释度就不同,要选择数量在30-300个菌落的同种细菌计数,C正确;
    D、菌落计数法统计的数量可能比实际活菌数偏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D错误。
    故选D。
    15. 玉米籽粒的甜(含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糯性(支链淀粉的含量几乎为100%)和非糯(含直链淀粉)为一对相对性状,图示为玉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玉米种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用纯种的甜玉米杂交,有些杂交组合的F1玉米籽粒全为甜,有些杂交组合的F1玉米籽粒全为非甜,用非甜的F1玉米籽粒种植,在F2玉米籽粒中,非甜与甜的比例为9:7。实验二:用纯种的非甜糯性玉米和纯种甜玉米进行杂交,有些杂交组合的F1玉米籽粒为非甜糯性,有些杂交组合的F1玉米籽粒为非甜非糯性。单株收集非甜非糯性的F1玉米籽粒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得到不同的株系,其中有一个株系(甲)的 F2玉米籽粒中,表型及比例为:非甜非糯性:非甜糯性:甜=27:9:28。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A. 株系(甲)的F2玉米籽粒中,甜玉米有9种基因型
    B. 酶 A、酶 B 和酶D由显性基因控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该实验结果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D. 酶A 基因缺失时,玉米籽粒中淀粉缺失不能有效保留水分表现出较缩干瘪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非甜与甜由两对基因控制,非甜受两个显性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从实验二株系(甲)的F2玉米籽粒中表型及比例为:非甜非糯性∶非甜糯性∶甜=27∶9∶28分析:非糯对糯性是显性,且与控制非甜和甜的基因自由组合。株系(甲)的基因型是三对基因杂合,则F2玉米籽粒中,就非甜与甜基因而言,甜玉米的基因型有5种,5种甜玉米的基因型与3种非糯、糯性基因组合均为甜玉米,因此,F2玉米籽粒中甜玉米有15种基因型,A错误,B正确;
    C、图示过程说明酶A、酶B和酶D、酶F都参与相应淀粉的形成,而酶受到相应基因控制,故该实验结果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C正确;
    D、酶A 基因缺失时,酶A无法合成,果糖和葡萄糖减少,无法进一步形成淀粉,玉米籽粒中淀粉缺失不能有效保留水分表现出较缩干瘪,D正确。
    故选A。
    二 、非选择题:共55分。
    16. 某校学生对仙女山草原及周边林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问题:
    (1)要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有几位同学在同一地块各自调查了某种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他们所取的样方数及样方大小相同,但统计的结果相差很大,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有同学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了黄鼬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低较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2)某研究人员带领学生检测了草原周边林木覆盖的郁闭区域和开阔地的几类常被牛、羊、马等取食的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如图。同时测定了牛、羊、马等常摄食的四类植物元素含量结果(如表)。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牛、羊、马等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氮(N)元素含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开阔地几类植物生物积累量都高于林木覆盖的郁闭区,其原因是____。牛、羊、马等动物能量消耗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取食大量营养成分高的食物。综合上述结果,从取食地形及植物种类角度,推测牛、羊、马等动物的最优取食策略是____,其理由是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牛、羊、马等动物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____(答出两点以上)。
    【答案】(1) ①. 样方法 ②. 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③. 被标记个体更易被重捕、两次捕捉间隔时间短等
    (2) ①. 开阔地的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区 ②. 在开阔地取食杂类草 ③. 开阔地生物积累量高,杂草类含N量较高、含C量最低,C/N值最低,纤维素含量少口感好,且营养成分高
    (3)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人体内;分解者利用
    【解析】
    【分析】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小问1详解】
    要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在进行调查时注意做到随机取样,有几位同学在同一地块各自调查了某种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他们所取的样方数及样方大小相同,但统计的结果相差很大,其原因可能是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进而导致差别较大,因此在让同学们尝试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通常选择双子叶植物。有同学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了黄鼬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低较多,可能的原因有被标记个体更易被重捕、两次捕捉间隔时间短等,这些均可能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目多,引起调查的数目偏低。
    【小问2详解】
    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因此其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牛、羊、马等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氮(N)元素含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开阔地几类植物生物积累量都高于林木覆盖的郁闭区,这是因为开阔地的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各种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区。牛、羊、马等动物能量消耗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取食大量营养成分高的食物。综合上述结果,从取食地形及植物种类角度,推测牛、羊、马等动物的最优取食策略是在开阔地取食杂类草,这是因为开阔地生物积累量高,杂草类含N量较高、含C量最低,C/N值最低,纤维素含量少口感好,且营养成分高。
    【小问3详解】
    在该生态系统中,牛、羊、马等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它们同化的能量等于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繁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的能量。
    17. 某科研人员为增加油菜种子含油量,将酶D基因(图甲左)与时绿体转运肽基因(图甲右)连接构建融合基因,再把融合基因导入Ti质粒(图乙)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应用农杆菌转化法(图丙),最终获得含油量较高转基因油菜品种。
    (1)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构建融合基因需要的限制酶是____。融合基因与Ti质粒构建表达载体需要的限制酶是____。
    (2)为了获得含有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在农杆菌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填“潮霉素”“卡那霉素”或“潮霉素或卡那霉素”)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农杆菌浸泡过的油菜愈伤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从油菜外植体培养成试管苗需要用____种培养基。
    (3)为研究转化过程中酶D基因插入染色体位点情况,研究者筛选出A、B、C 三类转基因植株,成熟后自花传粉、单株收种,将其种子播种于含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图丙),种子萌发率依次为3/4、15/16和63/64,请在下图细胞中画出三类转基因植株酶 D 基因(用D表示)在染色体的位置____。
    (4)为探究酶 D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B 类植株与____之间异花传粉,将所结种子播种于含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若萌发率为____,表明酶 D基因在转化植株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1) ①. ClaⅠ ②. XbaI和SacI
    (2) ①. 潮霉素或卡那霉素 ②. 3##三
    (3) (4) ①. 野生型植株或非转基因植株 ②. 3/4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要保证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构建的融合基因导入Ti质粒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只有将融合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并将D基因转移到油菜细胞的染色体上,从图可知T-DNA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有XbaⅠ、SacⅠ酶切位点,融合基因要保留XbaⅠ、SacⅠ酶切位点,只能用ClaⅠ酶切连接,融合基因与Ti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则需要的限制酶是 XbaI和SacI。
    【小问2详解】
    基因表达载体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所以需加入潮霉素或卡那霉素进行筛选。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先后用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诱导芽产生的培养基和诱导根产生的培养基三种培养基进行培养。
    【小问3详解】
    只有含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种子才能萌发,酶D基因与潮霉素抗性基因连在一起,如果含一个酶D基因相当于一对基因的杂合子,则子代有3/4种子含酶D基因可以萌发。如果含两个酶D基因,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当于两对基因杂合,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有15/16种子含酶D基因可以萌发。含三个酶D基因,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当于三对基因杂合,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有63/64种子含酶D基因可以萌发,则它们的基因位置依次为:

    【小问4详解】
    若B类植株相当于两对基因杂合,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B类植株产生的配子3/4 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让B类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或非转基因植株之间异花传粉,将所结种子播种于含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有3/4的种子可以萌发,该结果说明表明酶 D基因在转化植株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8.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 RNA 包膜病毒。IAV 表面存在2种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膜与宿主膜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如图表示IAV进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

    (1)IAV 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与细胞A____细胞接触,激活细胞A产生的物质甲是____。其作用是____。
    (2)细胞D 与浸入了IAV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功能,靶细胞裂解可能与细胞内____(填细胞器)有关。该过程属于细胞____(填“凋亡”或“坏死”)。
    (3)奥司他韦能特异性抑制NA 活性,从而阻止1AV释放和扩散。据此有人把奥司他韦当作“神药”使用(只要是病毒引发的疾病都使用奥司他韦治疗)。请问此做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
    【答案】(1) ①. 辅助性T ②. 细胞因子 ③. 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2) ①.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②. 溶酶体 ③. 凋亡
    (3)不正确,奥司他韦对治疗IAV引发的疾病有效,但对非NA依赖型病毒引发的疾病无效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图中细胞A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甲为细胞因子,细胞C表示细胞免疫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增殖分化后可以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D)和记忆T细胞(细胞F),细胞D使靶细胞裂,据此答题即可。
    【小问1详解】
    IAV 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与细胞A辅助性T细胞细胞接触,激活细胞A产生的物质甲是细胞因子,其作用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小问2详解】
    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所以靶细胞裂解可能与细胞内溶酶体有关,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小问3详解】
    奥司他韦是一种处方药,处方药需要遵医嘱购买和使用,且奥司他韦能够特异性抑制神经氨酸酶(NA)的活性,从而阻止甲型流感病毒颗粒的释放,切断病毒的扩散链,但是有的病毒没有神经氨酸酶(NA),使用奥司他韦无效,因此乱用奥司他韦,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不合理的。
    19. 为研究“玉米-大豆间种”适宜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做了以下实验。取生长发育状态良好且一致的大豆幼苗均分为四等份,分别在不遮光、遮光30%、遮光50%、遮光80%的自然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色素含量和RuBPcase(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活性,结果如下表。随后将上述四组幼苗每组均分为两份,分别置于光照强度1200lx强光和276lx弱光条件下立即测量净光合速率(其他外界条件相同,短时间内色素含量和RuBPcase活性不发生改变,不考虑遮光处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1)植物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位于____,大豆幼苗随光照的减少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力变化分别是____。大豆幼苗的光饱和点随遮光程度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
    (2)在1200Ix 光照条件下,遮光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不遮光组,遮光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原因是____。在276lx 光照条件下,遮光80%的大豆幼苗净光合速率最大,其原因是____。
    (3)玉米-大豆间种的优点是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 ①. 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②. 增强、减弱 ③. 随遮光程度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多,提高了吸收光的能力,但RuBPcase活性降低,所以光饱和点降低
    (2) ①. 暗反应 ②. 遮光组RuBPcase活性低于不遮光组 ③. 遮光80%大豆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多,对弱光利用能力最强
    (3)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
    【解析】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光反应的产物为ATP、ANDPH和氧气;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的还原需要利用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植物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大豆幼苗随光照的减少,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多,而RuBPcase活性下降,大豆幼苗随光照的减少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力变化分别是增强、减弱。随遮光程度增加,RuBPcase活性降低后,固定的二氧化碳减少,对光反应产物的需求降低,所以光饱和点下降。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在1200Ix 光照条件下,遮光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不遮光组,遮光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原因是遮光组RuBPcase活性低于不遮光组。在276lx 光照条件下,遮光80%的大豆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多,对弱光利用能力最强,所以遮光80%的大豆幼苗净光合速率最大。
    【小问3详解】
    玉米-大豆间种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
    20. TNFα主要是由细菌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而分泌的蛋白质,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炎性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参与激活免疫反应,介导全身炎症,诱发肿瘤。我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在炎症因子TNFα刺激下,转录因子KLF5(一类蛋白质)能诱导乳脲癌细胞IGFL2-AS1和IGFL1 基因的转录,使IGFL1 基因表达合成IGFL1(一类蛋白质),IGFL1 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如图所示:(miRNA 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RNA,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1)据图可知,转录因子 KLFS 通过____(细胞结构)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别基因的调控区,并与____酶结合启动基因 IGFL2-AS1和 IGFL1的转录过程。
    (2)经研究发现,miRNA 在细胞中通常与核酸酶等蛋白结合成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miRNA复合物),复合物活化后与靶 RNA 结合,产生 RNA 干扰(通过小分子 RNA 调控基因表达的现象)。结合上图分析,转录因子 KLF5 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是____。该调控过程说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
    (3)请结合上述信息,为研发治疗乳腺癌新药提供两种新思路:____。
    【答案】(1) ①. 核孔 ②. RNA聚合
    (2) ①. 转录因子 KLF5 启动基因 IGFL2-AS1和 IGFL1 的转录,IGFL2-AS1 基因转录的 RNA 竞争性地与 miRNA结合,促进IGFL1转录的mRNA翻译合成IGFL1,IGFL1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②.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设计抑制IGFL2-AS1基因表达的药物;设计抑制IGFL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转录因子KLF5活性的药物;抑制转录因子KLF5的基因的表达;或研制出抑制(降低)炎症因子TNFα活性的药物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小问1详解】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转录因子KLF5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子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特殊的DNA序列,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进入细胞核后的转录因子KLF5能特异性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并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基因IGFL2-AS1和IGFL1的转录过程。
    【小问2详解】
    miRNA在细胞中通常与核酸酶等蛋白结合成诱导沉默复合物,由图可知,通过诱导RISC-miRNA复合物中的核酸酶活化后使IGFL1转录的mRNA降解,从而抑制其翻译过程;据此推测转录因子 KLF5 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是转录因子 KLF5 启动基因 IGFL2-AS1和 IGFL1 的转录,IGFL2-AS1 基因转录的 RNA 竞争性地与 miRNA结合,促进IGFL1转录的mRNA翻译合成IGFL1,IGFL1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该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表现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小问3详解】
    根据上述机理可知,通过设计抑制IGFL2-AS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设计抑制IGFL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转录因子KLF5活性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降低)炎症因子TNFa活性的药物等方法均可治疗乳腺癌新药。元素含量
    植物种类
    含N量(%)
    含C量(%)
    C/N值
    嫩枝叶
    2.41
    45.36
    19.92
    禾莎草
    2.05
    42.50
    22.05
    杂类草
    2.42
    41.21
    18.10
    蕨类
    2.43
    44.00
    19.78
    光照强度
    叶绿素a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
    RuBPcase活性相对值
    不遮光
    1.52
    0.45
    0.36
    100
    遮光30%
    1.67
    0.51
    0.37
    82.2
    遮光50%
    1.72
    0.56
    0.35
    54.1
    遮光80%
    2.17
    0.79
    0.34
    18.1
    相关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