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卷教师:郭月红审卷教师:马莹玲
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21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63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下表为中国某城市部分年份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0~2020年该市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生育观念B.生育政策C.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年龄结构
2.该市40多年来常住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
A.自然增长加快B.交通条件改善C.产业发展迅速D.落户政策放宽
3.近10年来,该市在发展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
A.教育资源紧缺B.养老机构不足C.就业机会有限D.产业结构单一
扬斯敦因炼铁而兴起,曾是美国四大钢铁城市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该市多家钢铁及相关企业相继关停。2010年,该市提出“精明收缩”策略:减少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将原本分离的公园连成一体,吸引新的企业入驻。据此完成4~6题。
4.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扬斯敦出现的城市问题主要是
A.交通拥挤B.住房紧张C.环境恶化D.劳动力过剩
5.扬斯敦推行“精明收缩”主要是为了
A.改变城市职能B.恢复城市活力C.控制人口增长D.缩减产业规模
6.随着“精明收缩”策略的推行,扬斯敦比重上升最明显的产业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U字型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胡焕庸线”。据此完成7~9题。
7.美国U字型线以内③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条件B.科技水平C.气候和地形D.城市分布
8.与②④两地相比,形成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优势条件是
A.经济发达B.开发历史悠久C.地势平坦D.交通便捷
9.目前,①区域年轻人口大量向②区域迁移,主要目的是
A.与家人团聚B.追求宜人气候
C.开发矿产资源D.寻找新兴职业岗位
20世纪70年代起,F市在煤田开采的基础上发展化工、冶金工业,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呈现工商业城市的特征。下图示意2000年F市土地利用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
C.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11.该市将化工、冶金工业集中布局在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是为了
A.获得便利的水运B.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C.方便员工的通勤D.利用市政服务设施
塘湾村位于上海近郊,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文化遗产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塘湾老街和舞草龙、跳鹬蚌斗舞等民俗文化活动。在乡村文化式微和城镇化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于2020年起实施塘湾村综合改造项目,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学生学农基地等。据此完成12~13题。
12.塘湾村的舞草龙、跳鹬蚌斗舞等地域文化,反映该村所在地
A.气候炎热B.降水集中C.湿地广布D.地势低平
13.在综合改造项目的实施中,塘湾村还可
A.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大型商城B.鼓励土地流转,保障粮食生产
C.寻求国际合作,发展高新产业D.修缮传统建筑,发展城郊旅游
下图示意2015~2020年中国部分省区的年平均省际人口迁移率。下表为2015~2020年中国部分省区年平均省际人口净迁出量。据此完成14~15题。
14.2015~2020年
A.与湖北相比,江西人口多、迁入多B.与湖北相比,江西人口多、迁入少
C.与河北相比,山西人口少、迁入多D.与河北相比,山西人口少、迁入少
15.2015~202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可
A.延缓广西、云南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福建、宁夏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湖南、广西的城镇化水平D.降低宁夏、新疆的城镇化水平
浙江X村是一个拥有4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多为黄泥墙、木头窗的土胚房。20世纪90年代,不少村民离开X村迁往周围城市,秀美山村一度成为“空心村”。随着2014年X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政府组织修缮、改造原先闲置破损的房屋,村貌焕然一新,现成为“城里人的第二居所”。据此完成16~18题。
16.20世纪90年代,村民迁出主要是由于X村与周围城市
A.出现区域产业分工B.信息通讯条件改善
C.环境质量差异增大D.收入水平差距扩大
17.X村“村貌焕然一新”主要得益于
A.木材加工业的复苏B.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C.现代农业基地的建立D.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
18.X村在改造闲置破损房屋时仍保留黄泥土胚房风貌,是为了
A.节省修缮成本B.减少生态破坏C.维持景观和谐D.改善居住条件
英国伦敦都市区可分为内伦敦与外伦敦(卫星城镇),是世界上城镇化进程最早的区域之一,经历了“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19世纪至21世纪初内伦敦与外伦敦的年代人口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19~21题。
19.由图可知
A.19世纪50年代,伦敦都市区城镇化水平达到最高
B.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外伦敦人口数量减少
C.20世纪50年代,伦敦都市区开始出现逆城镇化
D.20世纪10年代至70年代,内伦敦闲置住房减少
20.下图中,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期间伦敦都市区的城镇化阶段最相符的是
A.B.
C.D.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镇化阶段,而伦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镇化阶段。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伦敦都市区进入再城镇化进程的是
A.国际年轻人口大量迁入B.英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
C.外伦敦外围建设绿化带D.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
二、非选择题:共37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1)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比重特点(大或小),并简述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2)与中心城核心区相比,描述1990—2008年上海近郊和远郊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特征。(4分)
(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8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土地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部分低平地。2021年,该市城镇化率已达100%,森林覆盖率约40%,水土流失面积仅有58.02平方千米。
深圳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该市景观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1)说出图中代码①及②所表示其内容,并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一项应用案例。(4分)
该小组研究发现,40年多年来,深圳市建成区面积由不足10平方千米扩展至927.96平方千米。下图为该小组研究得到的2020年深圳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图。
(2)描述2020年深圳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该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3)指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区,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
(4)说出深圳市非建设用地中比重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并简述该土地利用类型比重高对深圳市的有利影响。(5分)
厦门二中2023-204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段第一阶段考
地理科(参考答案)
1.D近十年来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应该是该市有着特殊的原因,而不是生育观念导致,A错误;全国大多数地区,生育政策是社会性的,并不存在某一个城市有不同的政策,B错误;人口性别结构与自然增长率并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才会对自然增长率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常住人口增加迅速,表明该地区迁入人口较多,且青壮年劳动力居多,近十年内生育率也会高,D正确。故选D。
2.C常住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因素,自然增长、交通条件改善、落户政策都是次要因素,只有产业发展迅速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的因素,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A通过上面分析可知,近十年来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因此少年儿童数量增加多,教育资源压力大,A正确;由于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老龄化不严重,近十年养老机构不会存在明显不足问题,B错误;近十年来该城市飞速发展,就业机会多,C错误;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一般不单一,D错误。故选A。
4.D扬斯敦因炼铁而兴起,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钢铁行业如火如荼地进行,吸引大量劳动力过来工作,导致人数很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该市多家钢铁及相关企业相继关停,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动力,很多人失业。随着很多企业的关停,很多岗位消失,很多人离开了这里,交通拥挤情况会有所改变,A错误。人员减少,导致住房紧张问题缓和,B错误。工厂作为主要的污染源,在关停后,环境会比之前变好,C错误。但是很多技能不足的劳动力无法离开,但是又找不到工作,导致劳动力过剩,D正确。故选D。
5.B城市职能通常理解为城市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一个综合性的大中城市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的功能,“精明收缩”并没有明显改变城市职能,A错误。“精明收缩”策略:减少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将原本分离的公园连成一体,吸引新的企业入驻。吸纳劳动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恢复城市以往的活力,B正确。吸引新的企业入驻,会带动很多附加产业,吸纳就业,可能会增加人口,C错误。吸纳新的企业入驻,会扩大一些产业的规模,D错误。故选B。
6.D钢铁工业本身就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但是现在城市迫切需要转型,不需要过多资源密集型产业,A错误。一个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瞄准时代前沿,因为以技术为主的产业上升速度很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低端、非技术性为主,不适合一个转型的城市,B错误。知识密集型产业多是技术类、研发类等,而这种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符合城市转型和技术升级要求,D正确。资金密集型产业对于一个需要转型的经济步入低谷的城市而言,负担过重,C错误。故选D。
【点睛】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映。从行业构成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行业内部的数量比例关系及构成状态。(1)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
(2)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
7.C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口分布U形区域大致是西部高原区,人口稀疏,西部沿海、中部平原和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密集,故造成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B①地位于美国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城市密集,人口稠密,B正确,经济水平差异不大,地势和交通不是该人口稠密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9.D②是美国新兴产业的聚集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为年轻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吸引大批的年轻人前往就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人口分布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10.C由图和材料可知,该市依托煤炭发展化工冶金工业。一个城市,占地面积最广的是住宅用地,对应①;因为是工业城市,工业用地应较多分布在矿区附近,②是工业用地;③主要在城市中心,是商业用地。
11.B由风频图可知,该市盛行东北风,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以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水运和服务设施都不是主要原因,工厂在郊区,员工通勤不很方便,与题意不符。
12.C根据题干中“舞草龙、跳鹬蚌斗舞”可知,该地湿地广布,C正确;气候炎热、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是共性的特点,与题干无关,排除ABD。故选C。
13.D根据材料“上海市政府于2020年起实施塘湾村综合改造项目,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学生学农基地等”可知,塘湾村在综合改造项目实施中还可以修缮传统建筑,发展城郊旅游业,D正确;在综合改造项目的实施中,塘湾村可以完善基础设施,但不能引进大型商城,因为消费能力和消费人群有限,A错误;综合改造项目是在乡村文化式微和城镇化的背景下提出,因此要减少第一产业比重,B错误;塘湾村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条件,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的式微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建筑,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解体,传统社会教化制度的逐渐消逝,传统乡民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逐步位移,传统道德伦常,风土习俗的逐步式微。
14.D人口迁出率=人口净迁出量/总人口数。据表可知,湖北省际人口净迁出量为11.6万人,人口迁出率为8‰,人口迁入率为6‰,人口净迁出率=迁出率-迁入率=8‰-6‰=2‰,计算出总人口数=11.6÷2‰=5800万人,迁入人口为5800×6‰=34.8万人;同法,江西省际人口净迁出量为22.4万人,人口迁出率为10‰,人口迁入率为5‰,人口净迁出率为10‰-5‰=5‰,计算出总人口数是22.4÷5‰=4480万人,迁入人口为22.4万人;故与湖北相比,江西人口少,迁入少,AB错误;河北省际人口净迁出量为15.6万人,人口迁出率为5‰,人口迁入率为3‰,人口净迁出率为2‰,计算出总人口数是7800万人,迁入人口为23.4万人;山西省际人口净迁出量为12.2万人,人口迁出率为6‰,人口迁入率为3‰,人口净迁出率为3‰,计算出总人口数约是4067万人,迁出人口数是12.2万人;故与河北相比,山西人口少、迁入少,C错误,D正确。故选D。
15.B读图可知,广西、云南人口迁出多,迁入少,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加剧广西、云南的老龄化进程,A错误;福建、宁夏人口迁入多,迁出少,可缓解老龄化进程,B正确;湖南、广西人口迁出多,迁入少,一般迁出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可能提高湖南、广西的城镇化水平,C错误;宁夏、新疆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大部分迁入人口生活在城市,可能提高宁夏、新疆的城镇化水平,D错误。故选B。
【点睛】对迁入地影响: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6.D根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90年代迁出,主要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城市发展迅速,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其他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
17.B题干并未提到X村复苏木材加工业、尽力现代农业基地和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故A、C、D排除。政府改造修缮了限制的破旧房屋,且当地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落,满足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城里人的第二居所”也佐证了当地发展旅游业,故选B。
18.C保留原有特色不仅不能减少修缮成本,反而会增加成本,A排除。保留特色并不能减少生态破坏,B排除。保留特色并不能改善居住条件,修缮和造访破损的房屋才能改善居住条件。房屋们都是依山而建,保留黄泥土坯房风貌,会跟山地风貌相近,所以是维持景观和谐,故选C。
19.C由图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即1850年)—1950年,内伦敦人口增长率和外伦敦人口增长率之和为正,说明伦敦市区城镇化水平还在提高,1850年并非最高,A错;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即1940—1950年),外伦敦人口增长率仍为正,人口数量不会减少,B错;20世纪50年代(即1950年),内伦敦人口增长率和外伦敦人口增长率之和由正转负,说明伦敦市区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下降,伦敦市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C对;20世纪10年代至70年代(即1910—1970年)内伦敦人口增长率为负,说明内伦敦人口减少,闲置住房应增多,D错。
19世纪50年代(即1850年)开始,外伦敦人口增长率开始超过内伦敦,表明外伦敦产业迅速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标志着伦敦都市区开始郊区城市化进程;1950年(即20世纪50年代)开始,外伦敦人口进入负增长,而同期内伦敦人口增长率有所回升,标志着伦敦都市区开始进入逆城市化。
20.B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即1850—1950年),外伦敦人口增长率为正,且超过内伦敦,表明外伦敦产业迅速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标志着伦敦处于郊区城市化。
21.A一般而言,再城市化是逆城市化的下一阶段,其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人口重新向城区回流。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而伦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市化阶段”,可知与英国其他都市区相比,首都伦敦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就学机会,对国际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迁移的吸引力更强。随着年轻人口的迁入,伦敦都市区的人口出生率随之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故A正确。“区域经济差异缩小”与“伦敦比英国其他都市区先进入再城市化”矛盾,B错误;外伦敦建设城市“绿带”是伦敦都市区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扩大的举措,C与题意不符;逆城市化出现的前提就是“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对人口回流的“再城市化”影响较小,D错。故选A。
22.(1)特点:大。(1分)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住房、就业、交通等压力大。(2分)
(2)1990—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近郊和远郊人口增速减缓。(4分)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4分)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4分)
23.(1)遥感影像;图层叠加(2分)略(2分)
(2)特点:建设用地比重较高;分布不均;西部多、东部少。(2分)原因:城镇化水平高,建设用地需求大;与西部相比,东部地势起伏较大,建设难度较高。(4分)
(3)大鹏。(1分)理由:住宅用地是面积最大的城市建设用地,可以反映人口数量的多少。(2分)该区建设用地比重最低(2分)。
(4)林地(1分)影响: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2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2分)。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0年
1763.38
514.10
15.74
1.45
2015年
1408.05
354.99
18.36
4.93
2010年
1037.20
251.03
13.58
4.79
1979年
31.41
31.26
18.90
11.61
省区
省际人口净迀出量
山西
12.2万人
河北
15.6万人
湖北
11.6万人
江西
22.4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