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5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1.观察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 B.固定微生物 C.没有任何用途 D.使微生物运动减缓2.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3.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6.下列物品中,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装满水的烧杯 B.装水的透明塑料袋 C.梳妆镜7.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小草上的露珠 B.透明的玻璃弹珠 C.窗户上的玻璃8.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哪种结论与事实不符?(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是不同的 D.山茶花不同器官细胞是相同的9.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D.胸部10.首先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二、填空题11.如果在显微镜的目镜里看到观察的物体顺时针运动,那么实际上这个物体在__________运动。12.组合凸透镜可以使图像放得更( ),其中位于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位于下方的凸透镜则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13.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都是________。1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三、判断题15.我们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新冠肺炎病毒。( )16.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7.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 )1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过调节目镜,可以增加标本图像的明亮程度。( )19.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 )四、连线题20.人类探索微生物及细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连线。五、排序题21.小科想用显微镜观察蜻蜓的翅膀。将下图所示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对光 ②调焦 ③安放 ④观察 ⑤上片六、简答题22.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请举3个例子)23.霉有生命吗?为什么?七、实验题霉菌的研究:小明准备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因素是否有关,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24.用________刮少量的霉菌涂在两块________大小的面包上。A.手指 B.牙签 C.相同 D.不同 25.用滴管在一块面包上滴10滴水,在另一块面包上滴_________ 水。A.20滴 B.10滴 C.0滴26.用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块面包,扎好袋口___________ 。A.都放在同一张桌子上B.一个放在阳光下,一个放在冰箱里C.一个放在冰箱里,一个放在抽屉里,持续观察,记录变化。27.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小明同学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霉菌生长和________的关系。它采用的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实验法;其中,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等。28.我们知道食物腐败变质是由________引起的,霉菌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保存食物。29.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并写下步骤。八、综合题30.下图是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的组合凸透镜。(1)这个组合凸透镜最初的发明者是荷兰的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_______,下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_____。(填“目镜”或“物镜”)(3)组合凸透镜上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下方的放大镜放大倍数为5×,则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路易斯•巴斯德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简•施旺麦丹第一个发现细胞爱德华•琴纳发现血液红细胞约瑟夫•辛斯特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罗伯特•胡克参考答案1.D2.B3.C4.A5.C6.C7.C8.D9.B10.C11.逆时针12. 大 目镜 物镜13.凸透镜14. 厚 薄15.×16.√17.√18.×19.√20.21.③①⑤②④22.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用到放大镜的工作有考古、精密电器维修、修表、古玩收藏、珠宝鉴定,玉石检验、观察现场指线。23.霉是有生命的,因为霉能够生长,不断地扩大。24. B C 25.B 26.C 27. 温度 对比 温度 水分 光照 28. 微生物 冷冻法 晒干法 腌制法(或者真空包装法、灭菌密封法)29.1、实验器材组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2、由大到小的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30. 列文虎克 目镜 物镜 50倍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1.观察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 B.固定微生物 C.没有任何用途 D.使微生物运动减缓2.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3.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6.下列物品中,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装满水的烧杯 B.装水的透明塑料袋 C.梳妆镜7.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小草上的露珠 B.透明的玻璃弹珠 C.窗户上的玻璃8.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哪种结论与事实不符?(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是不同的 D.山茶花不同器官细胞是相同的9.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D.胸部10.首先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二、填空题11.如果在显微镜的目镜里看到观察的物体顺时针运动,那么实际上这个物体在__________运动。12.组合凸透镜可以使图像放得更( ),其中位于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位于下方的凸透镜则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13.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都是________。1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三、判断题15.我们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新冠肺炎病毒。( )16.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7.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 )1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过调节目镜,可以增加标本图像的明亮程度。( )19.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 )四、连线题20.人类探索微生物及细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连线。五、排序题21.小科想用显微镜观察蜻蜓的翅膀。将下图所示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对光 ②调焦 ③安放 ④观察 ⑤上片六、简答题22.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请举3个例子)23.霉有生命吗?为什么?七、实验题霉菌的研究:小明准备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因素是否有关,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24.用________刮少量的霉菌涂在两块________大小的面包上。A.手指 B.牙签 C.相同 D.不同 25.用滴管在一块面包上滴10滴水,在另一块面包上滴_________ 水。A.20滴 B.10滴 C.0滴26.用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块面包,扎好袋口___________ 。A.都放在同一张桌子上B.一个放在阳光下,一个放在冰箱里C.一个放在冰箱里,一个放在抽屉里,持续观察,记录变化。27.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小明同学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霉菌生长和________的关系。它采用的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实验法;其中,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等。28.我们知道食物腐败变质是由________引起的,霉菌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保存食物。29.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并写下步骤。八、综合题30.下图是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的组合凸透镜。(1)这个组合凸透镜最初的发明者是荷兰的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_______,下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_____。(填“目镜”或“物镜”)(3)组合凸透镜上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下方的放大镜放大倍数为5×,则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路易斯•巴斯德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简•施旺麦丹第一个发现细胞爱德华•琴纳发现血液红细胞约瑟夫•辛斯特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罗伯特•胡克参考答案1.D2.B3.C4.A5.C6.C7.C8.D9.B10.C11.逆时针12. 大 目镜 物镜13.凸透镜14. 厚 薄15.×16.√17.√18.×19.√20.21.③①⑤②④22.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用到放大镜的工作有考古、精密电器维修、修表、古玩收藏、珠宝鉴定,玉石检验、观察现场指线。23.霉是有生命的,因为霉能够生长,不断地扩大。24. B C 25.B 26.C 27. 温度 对比 温度 水分 光照 28. 微生物 冷冻法 晒干法 腌制法(或者真空包装法、灭菌密封法)29.1、实验器材组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2、由大到小的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30. 列文虎克 目镜 物镜 50倍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