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共1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平均分(1) 教材第8页的例1,练习二的第1~3题。1.在具体情景与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18个橘子,6个盘子。一、情景导入1.出示准备糖果的情境图。抛出问题: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糖果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知道哪些教学信息。二、讲授新引1.教学例1。师:请各组为二(1)班的3位小朋友分配糖果。(把6颗糖果分成3份)(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糖果分一分。(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学生分组动手合作,展示分法,让学生说一说有哪几种分法,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可能有3种情况:1、1、4;1、2、3;2、2、2。师:哪种分法比较合理?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糖果,发现:每份中的糖果同样多。教师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1)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卡片代替糖果,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按分的结果在括号里画“√”。3.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材第8页第2题提出:把16片枫叶平均分4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圆形卡片)分一分。(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6片枫叶平均分成4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三、巩固提升练习二的第1题。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四、课堂小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1页的第2题。 第2课时 平均分(2) 教材第9页的例2。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同样多。掌握平均分的分法。多媒体课件,教具。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的3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1.把18个橘子平均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2.把18个橘子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让学生分组讨论,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代替橘子,小组合作分一分。边分边想:我是怎样分的?然后组织学生演示并汇报。(1)把18个橘子先在每个盘子里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里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里放1个,也就是1个1个的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2)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下6个,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3)在每个盘子里3个,刚好分得每份有3个橘子,这样分的更快一些。小结:第三种分法分得更快一些,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份都有3个橘子。这就是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3.再次巩固,强化平均分。师:如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师:如果把这18个橘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呢?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分法。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1)出示题目: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先让学生讨论分法,然后借助学具摆一摆,指名上台演示,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2)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盒?”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些变化?(2份改成了5份),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 第3课时 平均分(3) 教材第10页的例3。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筷子、果冻、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一、情景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游玩,你们的春游必带零食是什么呢?(出示饼干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分果冻”吧!二、新授课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课件演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饼干的情境图。师: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饼干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袋一份”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拿出8个学具,每2袋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同桌合作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请同学上台演示分的方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学生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结合课件展示图片,教师总结:有8袋饼干,每2袋一份,能分成4份。谈话:刚才我们把8袋饼干,按每2袋一份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饼干按每4袋一份平均分吗?能分成几份?同学合作每4袋一份地分。交流反馈:8袋饼干,每4袋一份,能分成2份。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袋一份,每4袋一份的分法把8袋饼干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的分”。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0页的“做一做”第1题。(1)读题,明确分法。(2)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台演示,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3)补充:12根小棒可以每几根一份的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台演示分法。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片上的是什么?(16个杯子)(1)看要求,明确怎么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2)通过圈和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3)学生交流答案和看法。3.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根?就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多少。)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24根,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五、作业布置第12页练习二的第6题和第8题。 第4课时 除法(1) 教材第13页的例4。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的数也是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材第13页的例4的图片,学具。一、引入新课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的图,教师谈话:今天,小熊猫家里来了客人,熊猫宝宝正在帮妈妈分竹笋,我们一起去看看它是怎么分的。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除法。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利用学具模拟小组合作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2.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3.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2)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3)每份是几?( 3 )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4)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5)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6)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3.出示:15÷3=5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条鱼?平均放在几个鱼缸里?每个鱼缸里放几条?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放在5个鱼缸里,除号后面写5;每个鱼缸里放3条,等号后面写3)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5等于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题。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片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4.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5。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四、课堂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第5课时 除法(2) 教材第14页的例5。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经历除法各部分名称的形成过程,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除法算式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掌握除法运算的含义。教材第14页的例5的图片、学具。一、引入新课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新授课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5。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4个4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作用除法来计算。4.指导算式的写法。(1)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2)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6.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2)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三、巩固提升1.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要装的灯泡有多少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灯座上2个灯泡,表示什么?(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装几个灯座?商应该写几?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3.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4.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6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第6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教材第18页例1,练习四的第1~4题。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用多种方法求商。课件、算式卡片。一、复习导入1.说出得数,并说出口诀。6×2=  4×3=  2×5=  3×3=2.填空。2×( )=4  3×( )=6  4×( )=8( )×3=12 ( )×4=20 5×( )=15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二、授新课1.引出除法算式12÷3。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出商。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4)交流想商的过程。(5)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3的商,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三、巩固提升1.练习四的第1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2.练习四的第2题,然后说出想法和结果。(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3.练习四的第3题。先算出每道式子的商,然后再与上面的商相连。4.练习四的第4题。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当除数是1时,商和被除数相等。四、课堂小结1.请学生谈收获。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7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教材第19页例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一、复习导入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 8÷4=2 12÷3=4 12÷6=2二、授新课1.同学们,王师傅的包子铺今天开张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1)仔细观察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算式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哪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变成除法算式?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学生反馈,列式:24÷4=6你是怎么样算的?用的哪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3)师:还能怎么样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怎样列式:24÷6=4你是怎么样算的?用的哪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强调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观察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让学生做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然后说出想法和结果。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4.教材第21页练习四第5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5.第6题是计算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6.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第23页例31.使学生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会写单位名称。2.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5根小棒;学生准备15根小棒。一、复习和准备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2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8÷2=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相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二、授新课教学例3。教师出示15根小棒。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看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15÷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个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15÷5=3)你是怎样想的?(15个小棒,每5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24页练习五的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的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师巡视,注意对有困难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小组帮助。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