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福建卷)(考试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Mn 55 Cu 64 I 127 La 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技强国。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杭州亚运主火炬燃料为零碳甲醇,甲醇具有还原性
B.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采用的薄形钢板属于合金
C.量子计算机“悟空”面世,其传输信号的光纤主要成分为
D.“华龙一号”中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是核电站的“心脏”,铀是第ⅠA族元素
2.从中药获苓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获苓新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获苓新酸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原理相同
D.该物质最多消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常温下,在指定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Cl-、K+、
B.K2S溶液中:、K+、Cl-、Cu2+
C.由水电离出的c(OH-)=10-12ml/L的溶液:Al3+、H+、Cl-、Na+
D.强酸性溶液中:Cl-、Na+、、
4.下图为硝酸和甘油反应的断键机理。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甘油中含有个极性共价键
B.过量的甘油和反应可生成个
C.的中含有个
D.电解可得到个分子
5.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Y均能与Z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和1:2的常见化合物,基态R原子M层电子全充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与W相同,其中W、X、Y、R可形成一种可用于污水处理的配离子,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
6.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7.加热与的固体混合物制备无水,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升温,从200℃开始有生成,同时生成副产物。混合物中与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时,78%,%,说明200℃之前体系中无化学反应
B.200~400℃时体系中存在反应:、、
C.加热与的混合物可制备,原因之一是可抑制转化为和
D.控制温度400℃左右,增大投料比,并使二者充分接触,利于提高的产率
8.与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用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历程包含的电离、过氧化物中间体产生的过程
B.若用代替,反应过程中有生成
C.第③步到第④步过程中S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D.的酸性强于,与非羟基氧原子的吸电子效应有关
9.硝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采用下图方法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方法中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惰性电极1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C.理论上合成1ml硝酮,在惰性电极1消耗
D.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10.已知:常温下,,。常温下在含大量和的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中[,、、]与关系如图,平衡常数K大于或等于时认为反应不可逆(即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线代表和的关系
B.常温下,
C.当、共存时,
D.、都能完全溶于亚硝酸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1.(16分)白合金是铜钴矿冶炼过程的中间产物,一种从白合金(主要含及少量)中分离回收金属的流程如下:
(1)“酸浸 1”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任写其中一种),CO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焙烧1”中,晶体[和]总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如下:
①升温至过程中,晶体总质量变小的原因是 ;发生分解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为有效分离铁、钴元素,“焙烧1”的温度应控制为 ℃。
(3)时,的。反应的平衡常数 (列出计算式即可)。经计算可判断难溶于稀硫酸。
II.铜的硫化物结构多样。天然硫化铜俗称铜蓝,其晶胞结构如图。
(4)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5)晶胞中含有 个 。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标号)。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金属键
(6)“焙烧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2”是 (填化学式)。
12.(14分)纳米银粒是一种杀菌剂,对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可通过肼(N2H4)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纳米颗粒。具体步骤如下:
Ⅰ.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10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Ⅱ.取10mLN2H4溶液于大烧杯中并加入5g分散剂混合均匀,加热至55~60℃。
Ⅲ.将Ⅰ中所得溶液滴加到Ⅱ中所得的分散系中,反应15min。
Ⅳ.冷却、分离、洗涤、干燥得纳米银粉。
已知:AgOH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常温下极不稳定,分解生成棕色微溶于水的Ag2O。
回答下列问题:
(1)N2H4是一种常用还原剂,写出N2H4的电子式: 。
(2)步骤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验证纳米银颗粒生成的方法是 。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Ⅰ,银氨溶液也可用AgCl与氨水反应制得
B.步骤Ⅱ,可采用水浴加热
C.步骤Ⅲ,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一次性加入银氨溶液
D.步骤Ⅳ,洗涤时可先水洗,再用乙醇洗涤
(4)步骤I使用的AgNO3溶液需用HNO3酸化,其主要目的是 。
(5)若用AgNO3溶液与维生素C以及明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制得纳米银颗粒。
①该体系中维生素C的作用为 。
②已知明胶可与溶液中Ag+形成如下配合物,[Ag(明胶)]+得电子后,明胶继续吸附在银核表面。
明胶在该体系中充当 。
13.(16分)氨布洛芬(G)是布洛芬酰胺类衍生物,具有消炎、解热、镇痛作用,氨布洛芬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B的官能团为 。
(2)C和D的相互关系为 (填标号)。
a.只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装 c.同一物质 d.以上都不正确
(3)E(布洛芬)的化学式为 ,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个数为 。
(4)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C、N、O的杂化方式相同 b.其沸点高于丙醇的沸点
c.易溶于水,且溶液呈酸性 d.能发生取代、氧化、加成等反应
(5)写出D与足量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
(6)已知H为比E少3个碳原子的同系物,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符合条件的H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 。
(7)根据题中合成路线的信息,写出利用甲苯和甲胺()为原料合成有机中间体甲苯甲酰胺()的合成路线图 (无机原料任选)。
14.(14分)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等)作为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Ⅰ.小分子烃类(如丙烯)作为还原剂可以在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
已知:
(1)反应 kJ⋅ml−1。
Ⅱ.二氧化碳可将乙烷转化为更有工业价值的乙烯.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如表1(均未达到平衡状态):
(2)已知选择性: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选择铬盐作催化剂时的最佳温度为 。
Ⅲ.一定条件下,碘甲烷热裂解制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ⅰ、ⅱ、ⅲ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压平衡常数如表2,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表中数据推出反应ⅰ的活化能 (填“>”或“<”)。
(4)实际工业生产中,若存在副反应:,结合表数据分析 (填“>”或“<”)0,陈述理由: 。
(5)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压强为,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只发生反应ⅰ、ⅱ、ⅲ,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所占气体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
条件下,平衡时,体系中、的质量比为 ,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
。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发生歧化反应:
B
已知呈红棕色,将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
与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
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
镁能在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温度区间/℃
晶体总质量
变小
不变
变小
不变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反应温度
650
650
600
550
催化剂
钴盐
铬盐
的转化率
19.0
32.1
21.2
12.0
的选择性
17.6
77.3
79.7
85.2
反应ⅰ
2.80
反应ⅱ
反应ⅲ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福建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福建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硝酸和甘油反应的断键机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福建B卷)(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福建B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福建A卷)(答题卡):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福建A卷)(答题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