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无锡市宜兴市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无锡市宜兴市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měng)古亲戚(qì)
B. 眨(zhá)眼潜(qián)入
C. 纤纤(xiān)教诲(hui)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倾听老师讲课。
B. 无独有偶,陈刚和大家想到一起去了。
C. 画家的技艺真是高超,这幅画画得绘声绘色。
D. 对于不求上进的人,劝说再多也无济于事。
3、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D.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尼尔斯和大公羊战胜狐狸发生在什么时间?( )
A. 清晨B. 中午C. 傍晚D. 深夜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机杼王候绊倒万象更新
B. 御医惊惶书籍独出心裁
C. 唠叨耽搁绞刑精兵减政
6、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B. 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
C. 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宁宁摘得榜眼。
D. 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的是王熙凤;“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写的是林黛玉。
B. 神话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C.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这些故事情节均出自《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主人公就是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
D. 《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像“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打虎将”武松等,都是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
8、下列句子中成语、俗语或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 有些话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实际对自己有好处。
C. 奶奶出门丢了钱,妈妈安慰她:“您别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哇!”
D. 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B. 他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C. 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
D. 吴林打碎了花瓶,他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我太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
10、将下列语句选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③①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①
11、下面宣传语中四字词语之间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
A.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奉献爱心,支援灾区。(街头横幅)
B. 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崇尚科学。(社区标语牌)
C. 保护草坪,请勿踩踏;爱护花木,请勿采摘。(公园告示牌)
D.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药品广告)
12、刘阿姨的一番开导使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这真是()
A.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D.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饺皎洁 绞刑 摔跤B. 曝晒 瀑布 爆炸 暴发
C. 辨认 辩论 花瓣 辫子D. 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稚嫩 忐忑不安 仰暮不已B. 贯切 信手拈来 妙手成章
C. 堡垒 柳绿花红 欲满天下D. 气馁 语重心长 无怨无悔
15、根据对联的特点,下列能与“红梅点点绣千山”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 喜气洋洋伴春来B. 春满人间百花艳
C. 春雨丝丝润万物D. 一帆风顺春常在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__________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__________了,我也茫茫然跟着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
17、 ①. 水是眼波横 ②. 山是眉峰聚 ③. 劝君更尽一杯酒 ④.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 迢迢牵牛星 ⑥. 皎皎河汉女 ⑦. 王师北定中原日 ⑧.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⑩. 望月 ⑪. 树欲静而风不止 ⑫. 子欲养而亲不待
18、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的。(《为人民服务》)
19、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花了很大精力,但是结果却并没有如愿;而不知何时不经意的一件事却能顺利的得到好结果,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都爱听夸奖的话,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强大。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诗有情】“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诗人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22、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_。(朱自清《匆匆》)
2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24、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25、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四、阅读理解。(20分)
26、阅读理解
林琴南①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②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③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④之礼?”准即呼备⑤赍⑥米一石⑦致之整,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孝廉,清代对举人的称呼。②从:跟随。③亟:急忙。④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⑤呼备:叫人准备。⑥赍:携带。⑦石:计量单位。
1. “以袜实米”中“实”的意思是
A. 果实;种子
B. 真;真诚
C. 装
D. 事实;实际
2. “若心固善”中“固”的意思是 _____。
3. 下列句子朗诵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B.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C.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D.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4. “谓其窃,却弗受。”的意思是
A. 老师告诉他偷窃不对,但却接受了
B. 老师教育他不能偷窃,不接收米
C. 老师认为他这样偷偷地送米不对
D. 老师说这米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5. 你认为林琴南是怎样一个孩子?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_____
27、阅读。
藕汤的味道
①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②一直都很想喝母亲在炉子上煨出来的藕汤。我喝过许多汤,都香不过母亲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烂烂的藕,还有杂骨的香,想起来就让我舌上生津,垂涎欲滴。不管走到哪里,母亲煨的藕汤总留在我的记忆里。
③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上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有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
④有一年秋天,母亲给我们交了学杂费后,再也拿不出钱来买杂骨了。一连三个多月,家里闻不到藕汤的香味。一天,为了喝到藕汤,我说什么都不肯吃饭。父亲见我如此不懂事,火冒三丈,将我按在板凳上打了一顿。他边打边说,母亲腰疼多日无钱看病,你还要喝藕汤。我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在菜园里忙活的母亲。她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
⑤第二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久违的藕汤香味。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立刻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果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肉香味儿一股浓浓的。我贪婪地吃了起来。转眼间,一大碗排骨藕汤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那天,母亲坐在桌边看着我喝汤,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欣慰。晚上,我起床上厕所时,听到父亲在房里叹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这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
⑥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不敢再我母亲要藕汤喝。每次看到母亲空荡荡的耳垂,我的心里就格外难受,母亲却还是一如往日,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煨上一大锅藕汤,有时是杂骨,有时是排骨。每次,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
⑦如今,条件好多了,家里经常煨藕汤,但我却一直找不到母亲煤出的藕汤里那种特殊的味道。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看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⑧就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这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我怎么能忘记呢?
1. 第①、⑦自然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前后呼应B. 总结全文C. 承上启下D. 侧面描写
2. 下列最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很少能喝上藕汤,但是母亲每个月都买杂骨为“我”炖汤。
B. 小时候,妈妈为了给“我”煨藕汤,卖掉了自己唯一的首饰——一对耳环。
C. 小时候,母亲每个月都给“我”煨藕汤,为此还卖掉耳环,藕汤的滋味伴“我”长大。
3. 结合上下文修改下面的句子。
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立刻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就汤里,果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肉香味儿一股浓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短文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生动地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请结合句中的词语把这样写的好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题目:发生在____________的一幕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请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个场景,通过具体的事把你心中的触动写下来。(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D
3、D
4、D
5、B
6、C
7、D
8、D
9、D
10、D
11、B
12、C
13、D
14、D
15、C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①. 两三方 ②. 挪移 ③. 旋转
17、 ①. 水是眼波横 ②. 山是眉峰聚 ③. 劝君更尽一杯酒 ④.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 迢迢牵牛星 ⑥. 皎皎河汉女 ⑦. 王师北定中原日 ⑧.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⑩. 望月 ⑪. 树欲静而风不止 ⑫. 子欲养而亲不待
18、①. 重于泰山 ②. 轻于鸿毛 ③. 人民利益 ④. 比泰山还要重
19、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①. 良药苦口利于病 ②. 忠言逆耳利于行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⑤. 劝君更尽一杯酒 ⑥. 初闻涕泪满衣裳
22、⑪.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⑫.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23、西出阳关无故人
24、不知秋思落谁家
25、门前流水尚能西
四、阅读理解。(20分)
26、1. C2. 固然3. A4. D
5.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懂得尊敬老师的人。
27、1. A2. C
3. 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居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
4. “三步并作两步”“跑”“护”等词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父亲打后着急的心情,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
5. ①疼爱孩子。母亲宁愿卖掉自己唯一的首饰也要为孩子们煨藕汤喝,看到“我”被父亲打时立刻跑过来护着。②勤俭持家。母亲买一堆杂骨煨两三次藕汤,母亲做的汤十分好喝。
五、作文(30分)
例文:
发生在雨中的一幕
回忆似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石头,静静地躺在快乐的小溪旁,每一个都有一件故事可讲。现在,就让我为你讲述一段风雨中的回忆。
天气很好,阳光照耀着大地,鸟儿也十分欢快,在枝丫上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我的心情也十分舒畅,我骑着自行车,哼着小调在宽阔的广场上玩耍着,正当我骑得起劲的时候,正好经过一辆小轿车,嗖的一声,红色的外皮被我刮了一条细细的漆,露出了那黑色的内层,我立刻吓呆了,下了自行车,仔细查看那辆轿车。心想,反正没人看见,不如趁机逃走,可我又一想到,不行!
要是我走了,那车的主人是多么的生气和沮丧,于是我站在那里一边等着车的主人来领车,一边做着挨骂的心理准备,此时,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可我还一直坚持等待着人来领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戴眼镜的叔叔终于来到了这里,我知道他是车的主人后,马上把经过告诉了他,他却一笑,说:“看在你不逃的份上就不让你陪了,我已经入了保险。”我听后连连道谢,高兴地走了。
回忆就是这样,不但帮你记住自己的过错,还可以让你在回忆中懂得一些学不到的知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德安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呼玛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和顺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