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6 古诗文阅读-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06 古诗文阅读(原卷版).docx
    • 解析
      06 古诗文阅读(解析版).docx
    06 古诗文阅读(原卷版)第1页
    06 古诗文阅读(原卷版)第2页
    06 古诗文阅读(原卷版)第3页
    06 古诗文阅读(解析版)第1页
    06 古诗文阅读(解析版)第2页
    06 古诗文阅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6 古诗文阅读-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06 古诗文阅读-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文件包含06古诗文阅读原卷版docx、06古诗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文言文内容理解,就教材中重点篇目重点文段而言,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原文的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题型概述
    古诗阅读是一篇课内古诗与一篇课外古诗对比阅读,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从思想感情、写作手法、主题、语言等方面设置一个试题,分值3分。
    文言文采用课内外对比阅读,设置四个题型,分别是:字词解释(考查诗词虚词,以选择题题型出现)、文言断句、)(课外语句,一般段两处)语句翻译(两个句子,一个课内文段。一个课外文段)、内容理解(问答论述形式)
    满分技巧
    古诗赏析:
    1.内容鉴赏,品出诗歌的血肉。
    此类考题往往要求学生从诗词的用语与诗句着手,通过理解诗词描绘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写作背景,全面理解和剖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准确的推断、描绘和概括。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主题挖掘,挖出诗歌灵魂。
    此类诗歌鉴赏题,重在挖掘诗歌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认识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某一主题,即阐述的某一哲理,抒发的某一感情。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3.手法鉴赏,悟出诗歌技巧。
    诗歌的创作手法是诗歌体裁较为独特的特征。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认知理解。这要求学生要明确常见的衬托与对比、联想和想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活用典故等创作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并能鉴赏其表达作用。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4.语言赏析,赏出诗歌美感。
    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
    1.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3.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类内容理解,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通过精读文章,初步筛选,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即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即可。
    限时检测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恨别(唐)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唐朝中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极言家书之珍贵,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之深。
    B.乙诗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C.两诗借景抒情,甲诗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乙诗则以“草木变衰”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都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D.两诗尾联“白头搔更短”的形象和“急为破幽燕”的具体行为反映了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选出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心胸和旷达的胸怀。
    B.“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是指长安,“风烟望五津”中的“五津”代指蜀州。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友谊不会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已经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亲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D.《送李端》“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两句诗的意思是: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世事纷繁,再相见不知何时,表达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3.对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A.甲诗开篇实写,巧妙用典,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B.甲诗颈联使用叠词“历历”“萋萋”,在韵律上对仗工整,节奏鲜明;在内容上,突出对景物特征的描绘,以树木芳草的葱郁衬托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C.乙诗有独特的艺术结构,写听笛之感,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写闻笛。
    D.两首诗作者都写游览黄鹤楼,但角度不同。甲诗写作者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诗人吊古怀乡之情,乙诗写作者游览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此诗是诗人因事而被削职,离开汴京前往苏州定居,途经淮河所作。
    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淮中晚泊犊头》前两句写景,抓住景物暗明的变化,画面由黯淡转为明丽、给人轻松、舒畅、振奋之感。
    B.两首诗都描写了春日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江面广阔浩淼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C.《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生”“入”二字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理趣。
    D.《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中晚泊犊头》“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主要写出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贾亭西”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B.《早兴》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钱塘湖春行》中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早兴》中“乡梦”指的是“酣然入睡的情景”。
    D.两首诗都借景抒情,都能够抒发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村行①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②似吾乡。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写。②原树:原野上的树。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首联写农家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一句展现农家的厚道,“足”字表达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村行》颔联描写初春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有声”暗写山泉淙淙,“立斜阳”可见晚山可爱,无限好景。
    C.《游山西村》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村行》则蕴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
    D.《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村行》风格飘逸,情景交融,淡中有味,明白自然。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
    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为怀古之作,甲词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与乙词中的“春声何处说兴亡”都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B.甲词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实则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
    C.乙词中“残阳”既点明送别时间,又含蓄地说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离愁之深。
    D.两词词风都是浑厚雄壮,意境高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
    8.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深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丰坞①寒云抱②泉石。
    山翁③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释】①坞:山坳。②抱:环绕,围绕。③山翁:此处指隐者。
    对上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饮酒》中“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B.《访隐者》中第二句形象地描绘出泉水蜿、山石清秀、云气像绕的景况。
    C.“悠然”表达了诗人消极无奈的心绪,“无人迹”表现了隐者随性自然的情怀。
    D.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清幽静谧、悠然自在、避世脱俗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9.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①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②消磨,最是仓皇辞庙③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①风阁龙楼:指古代帝王居所。②沈腰潘鬓:沈指南朝诗人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西晋诗人潘安,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③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辛词融梦境与现实为一体,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的壮阔场面。
    B.李词上片写故国的繁华景象和曾经生活的安逸美好,下片写亡国之后的悲痛屈辱。
    C.李词连用两个典故,从外貌变化含蓄地写出了亡国后生活的困窘、内心的极度苦。
    D.两首词都运用对比,辛词通过今昔对比打发壮志未酬之情;李词通过理想与现实对比表达亡国之恨。
    10.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情然①。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③,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悄然:忧伤的样子。②侵晓:破晓。③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
    对上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
    B.《旅宿》杜牧诗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诗人独宿旅馆的孤寂。
    C.《次北固山下》颈联于景物描写中蕴含自然理趣:《旅宿》颈联实写乡关遥远,家书难得。
    D.两首诗同为羁旅怀乡之作,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扁。柳梢梅尊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⑨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释】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词的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画面。
    B.《临江仙》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C.《渔家傲》中“谩”字写出了作者随意就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可以看出词人的才华横溢;《临江仙》中的“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地,孤身一人,无人可诉的孤独之感。
    D.《渔家傲》用典自然,虚实结合,构成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碍的一面;《临江仙》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悲凉凄苦之情。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以“千帆”“万木”比喻自己遭贬后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B.《感旧》颔联将自己当年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和现在秋风中两鬓的白发对比,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深感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
    C.两首诗歌都有对朋友的怀念之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告害的朋友的怀念。《感旧》尾联抒发对故去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情跌宕起伏,沉郁中见豪放。《感旧》凄婉缠绵、乐观中见自信。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①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②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③,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④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⑤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恶乎:怎样。②浡(bó)然:兴起的样子。③人牧:管理民众的人,牧民之君,即统治者。④引领:伸长脖子。⑤由:同“犹”。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亲戚畔之 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C.诚如是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孰能一之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1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

    (2)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答:

    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天 油 然 作 云 沛 然 下 雨 则 苗 浡 然 兴 之 矣
    17.【甲】【乙】两文都是孟子在论述治理国家的思想,两文共同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两文在阐述道理时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写作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

    (二)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公将鼓之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皆以美于徐公
    D.贼既至,谓巨伯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答: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答:

    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2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1)选文甲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
    答:

    (2)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文中找出一整句原文,加以证明。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历合州判官部使者赵抃②惑于谮口③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后熟视其所为,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手版:笏板,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②赵抃:北宋名臣。③谮口:指别人诬蔑周敦颐的话。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通外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C.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D.后熟视其所为/耳熟能详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答:

    24.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历 合 州 判 官 部 使 者 赵 抃 惑 于 谮 口 临 之 甚 威 敦 颐 处 之 超 然
    25.根据【甲】【乙】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文中画波浪线句体现了【甲】文“花之君子”的什么形象?
    答:

    (2)你喜欢赵抃吗?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说说。
    答:

    (四)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金陵①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②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③朔南;存神穆清④,与天同体。虽一豫⑤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赐嘉名为“阅江”云。
    【注释】①金陵:今南京。②定鼎:建立国都。③罔间:不分,不分离。④存神穆清:指皇帝修身养性,秉承天地清和之气。⑤豫:巡游。
    2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洞庭一湖 类皆偏据一方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C.其喜洋洋者矣 蟠绕其下 D.或异二者之为 金陵为帝王之州
    2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答:

    (2)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答:

    2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逮 我 皇 帝 定 鼎 于 兹 始 足 以 当 之
    30.【甲】文中的“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答: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贞观十四年,太宗以高昌①平,召侍臣赐宴于两仪殿,谓房玄龄曰:“高昌若不失臣礼,岂至灭亡?朕平此一国,甚怀危惧,惟当戒骄逸以自防,纳忠謇②以自正。黜邪佞,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魏征进曰:“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莞③之议,从忠谠④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张子房⑤,汉王计画之臣,及高祖为天子,将废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争也。’终不敢复有开说。况陛下功德之盛,以汉祖方⑥之,彼不足准⑦。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⑧高昌。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直言之路,天下幸甚。”太宗深嘉纳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减)
    【注释】①高昌:西域国名。②謇(jiǎn):忠诚,正直。③刍莞(chúrá):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④忠谠(dǎng):忠诚正直的人。⑤张子房:名良,汉封留侯。⑥方:比拟,比方。⑦准:衡量,比照。⑧殄(tiǎn):断绝,灭绝。
    3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闻寡人之耳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C.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恶闻正谏 死亦我所恶(《鱼我所欲也》)
    3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

    (2)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争也。”
    答:

    3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即 位 十 有 五 年 圣 德 光 被 今 又 平 殄 高 昌
    35.齐威王实现齐国大治,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两位都是有作为的君主。在甲、乙两文中,他们在纳谏方面有什么异同?
    答:

    (六)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
    鲁人烧积泽①。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②。哀公惧,自将众趣③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教,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教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④之罪。”逐兽者比入禁⑤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积泽:草木丛生的沼泽。②国:都城。③趣:同“促”,督促。④降北:投降败北。⑤禁:禁区。
    3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将众趣救火
    C.尽逐兽而火不救 人不知而不愠
    D.入则无法家拂士 逐兽者比入禁之罪
    3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

    ②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
    答:

    3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天 北 风 火 南 倚 恐 烧 国
    39.阅读语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事件。
    答:

    (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
    湖山之佳,无如清晓春时。当乘月至馆景生残夜水映岑楼,而翠黛临阶,吹流衣袂,莺声鸟韵,催起哄然,披衣步林中,则曙光薄户,明霞射几①,轻风微散,海旭乍来。见沿堤春草霏霏,明楣如织,远岫②朗润出林,长江浩渺无涯,岚③光晴气,舒展不一,大是奇绝。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几:原指矮而小的桌子。这里指“几案”。②岫(xiủ):峰峦。③岚:山林中的雾气。
    4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高峰入云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夕日欲颓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C.湖山之佳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则曙光薄户 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
    4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

    (2)远岫朗润出林,长江浩渺无涯。
    答:

    4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乘月至馆景生残夜水映岑楼。
    4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答:

    (八)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宁戚①欲干②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③商旅,赁车④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⑥赁车,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⑥。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⑦。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⑧之曰:“客,卫人也。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⑨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选自《新序·杂事》)
    注释:①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②干:求见。③为:替。④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⑤辟:通“避”,使……离开。⑥商歌:悲凉的歌。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⑦请:安置、安顿。⑧争:同“诤”,劝谏。⑨当:得当。
    46.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才美不外见/明日复见B.执策而临之/执其仆之手曰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此歌者非常人也D.骈死于槽枥之间/宁戚饭牛于车下
    47.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

    (2)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答:

    4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 此 举 也 桓 公 得 之 矣 所 以 霸 也。
    49.甲文中的统治者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乙文中的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
    答:

    (九)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 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吾侪:我们这类人。③畚镭: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5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遂至承天寺/遂迷,不复得路B.率其徒/率妻子邑人
    C.轼庐于其上/南阳诸葛庐D.过家不入/人恒过
    5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答:

    52.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53.甲文中苏轼自嘲为“闲人”,乙文中苏轼“很忙”,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一闲一忙中,你读出怎样的苏轼?
    答:

    (十)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乙】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③人。虽对人主④,必同而后言。毁誉⑤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释】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追求。③假:看待、对待。④人主:君主。⑤毁誉:毁谤和称赞。
    54.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必以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B.又何间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C.得丧若一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D.虽对人主 故虽有名马(《马说》)
    5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答: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答:

    5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 老 而 归 未 尝 以 言 徇 物 以 色 假 人。
    57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答:

    相关试卷

    04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

    这是一份04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文件包含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原卷版docx、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03 句式语法-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

    这是一份03 句式语法-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知识点+练习,文件包含03句式语法原卷版docx、03句式语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词语理解-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 知识点+练习:

    这是一份02 词语理解-中考语文备考手册(辽宁专版) 知识点+练习,文件包含02词语理解原卷版docx、02词语理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