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是,本文作者是 代的文学家柳宗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跟随)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
C.斗折蛇行(北斗星)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住)
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见小潭 见往事耳
B.佁然不动 然则天下之事
C.水尤清冽 清荣峻茂
D.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是( )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我们)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路,向下就发现一个小潭,潭中的水特别的清澈。
B.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我们)坐在小石潭的边上,(小石潭的)四面都被竹子和树木紧紧包围着,安静极了,没有他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那溪流的两岸有狗的牙齿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我们)因为觉得那个地方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时间停留,就记下游览的经过然后离开了。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郦道元被贬永州,写下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反映了作者当时寄情山水的心情。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既准确地写出游鱼的神情姿态,又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空明澄澈。
C.文章描写景物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D.文章在描写时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水,实为写鱼,以虚写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本文作者是 代的文学家柳宗元。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水尤清冽( ) (2)日光下澈( )
(3)俶尔远逝( ) (4)悄怆幽邃( )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又贴切。
B.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来安排材料。
C.选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角度描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是游鱼的动态美。
D.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8.文中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
9.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结合选段做具体分析。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缤纷: (2)延: (3)规:
11.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你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各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1)垂髫: (2)向: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5.第③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谈谈桃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6.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径)
C.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奇妙精巧)
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
18.下列句子中的“绝”与“佛印绝类弥勒”中的“绝”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哀转久绝B.绝?多生怪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沿溯阻绝
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B.本文的结构属于“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要说明的事物,分写部分则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结尾总写,在事物概貌总述的基础上,再作扼要评论,与开头呼应。
C.雕刻品“核舟”主要表现的是“大苏泛赤壁”这一场景。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阅读《核舟记》选文,回答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筵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面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糁:
(2)比:
22.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3.结合选文中划线语句,分析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翁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可二黍许(表约数,左右)
B.历历数也 (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话)
D.神情与苏黄不属(类)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能以径寸之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其两膝相比者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执策而临之
(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船中三人,东坡、佛印、鲁直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但鲁直的用笔是最多的。
B.文章详略得当,因为是核舟记,所以详写了“核舟”的整体构造,略写了人。
C.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艺术。
D.介绍舟的顶部时,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弱蚊足,勾画了了”显示雕刻家高超技艺,但是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有点杂乱无章,这是雕刻的败笔。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欲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籴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 尤:格外
B.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表约数
C.往来翕忽 翕忽:静悄悄的样子
D.悄怆幽邃 悄怆:凄凉
26.下面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一项是( )
例:深西南而望
A.其岸势犬牙差互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贫贱不能移
2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重点写小石深石之奇异,“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石多、石怪,成为小石潭的特色。
B.第二段文字将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着描写,表现了鱼的活泼可爱和小石潭周围景色的秀丽。
C.第三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两岸的样子,生动形象。
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而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情景交融。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9.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并怡然自乐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3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唐 6. 格外 穿透 忽然 深 7.C 8.体现出水清(清澈)的特点。 9.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时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水中景物感到高兴;最后小石潭四周凄清的氛围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10.(1)繁多的样子 (2)邀请 (3)打算,计划 11.(1)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12.桃花源人衣食丰足,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13.(1)指小孩 (2)先前的 14.(1)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5.为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而叹息,为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息;也为自己能免受苦难而庆幸。
16.C 17.D 18.B 19.D 20.(1)译文:没有一件不是(或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译文: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21.(1)用颜料等涂上 (2)靠近 22.(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3.核舟体积小但所刻事物繁多(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把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刻画细致入微,情态毕备。(答出两点即可)
24.(1)C
(2)A
(3)C
25.C 26.D 27.B
28. 类 邀请 29.A 30.(1)土地平坦广阔,房舍都很整齐。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或:这个人向桃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31. 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对即可) 32.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选文中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期中专项复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翻译下列句子,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请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