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0565/0-17127547127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0565/0-17127547128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0565/0-17127547128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原意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滴水成冰B.铁杵成针C.钻木取火D.木已成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
B.和分子式不同,性质相同
C.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D.单质硫有、、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B.
C.D.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AB.BC.CD.D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D.
6.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B.C.D.
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B.
C.D.
8.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B.、、、
C.、、、D.、、、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
B.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将Cu丝插入溶液中: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10.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
A.B.
C.D.
11.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一个时,转移10个电子
C.上述反应中Cl的化合价降低,被氧化
D.该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物质的数目之比为6:5
12.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导电能力随二氧化碳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B.
C.D.
13.与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则中R化合价为( )
A.+4B.+5C.+6D.+7
二、多选题
14.某蓝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且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取适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有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可能有B.溶液中可能有
C.溶液中不可能有D.溶液中可能有
三、填空题
15.据报道有不法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是一种酸根离子,则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与水构成的分散系和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
B.两者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B.C.
(4)现有10mL明胶与水构成的分散系与5mL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证明能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操作是: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___________,若产生___________,则证明能透过半透膜。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用蒸馏水,也可以用自来水
B.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D.已知土壤胶体中的胶粒带负电,在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同的与,肥效相同
16.现有下列物质:
①②氨水③蔗糖④氯化铁⑤氯气⑥⑦稀盐酸⑧氢氧化铁胶体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氯化铁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将少量⑥通入足量①的澄清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向⑧中逐渐滴加⑦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次磷酸()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是一元弱酸,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分类来看,属于___________。
a.正盐b.酸式盐c.钠盐d.氧化物
②写出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7.A、B、C、D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中的某一种(离子不能重复),现做以下实验:
①分别溶于水,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
②若把足量盐酸分别加入到上述四种盐溶液,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D→:_______。
②加入足量盐酸后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可重复使用)
①滴加溶液;②过滤;③滴加溶液;④滴加溶液。
18.回答下列问题
(1)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
③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数目比是___________,每生成一个转移___________个。
(2)高铁酸钠()(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根据化合价,推测能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C.D.
(3)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取氯气
①
②
③
④
若各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①②③④生成的氯气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铋(Bi)+3价时较稳定,铋酸钠()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则、、、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铁杵成针涉及到物理变化,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钻木取火涉及到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红磷和白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红磷转化为白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和分子式不同,性质也不相同,B错误;
C.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由C组成,性质不同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
D.单质硫有、、等,它们均是由S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D正确;
选D。
3.答案:D
解析:A.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Fe、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置换反应,故B错误;
C.Na、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置换反应,故C错误;
D.Cu、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HClO是酸;烧碱即NaOH,是碱;NaCl是盐;虽然是金属氧化物,但是是酸性氧化物;CuO是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
B.溶于水后生成的一水合氨是碱,但氨气不是碱,故B错误;
C.纯碱即碳酸钠,是盐不是碱;CO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故为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虽然溶于水后显酸性,但不是酸,是酸式盐,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碳酸钙为不溶物,不能拆,反应为,A错误;
B.碳酸钠溶于水,硫酸为强酸,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醋酸为弱酸不可拆,,C错误;
D.中碳酸氢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不能拆,,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故A错误;
B.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加氧化剂实现,故C正确;
D.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还原剂实现,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①,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氧化性;
②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氧化性
③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氧化性。故氧化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8.答案:B
解析:A.、生成微溶物,、、反应生成沉淀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都与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呈黄色,呈紫红色,且、反应生成沉淀,即,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A.中的H、O元素化合价均没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中元素化合价均没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中H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作氧化剂,故C正确;
D.F元素从0价降低为-1价,则作氧化剂,中的O元素从-2价升高为0价,作还原剂,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B
解析:A.在反应中P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反应中1个P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每生成一个时转移10个电子,B正确;
C.Cl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错误;
D.被还原的是与被氧化的物质是P,数目之比为5:6,D错误;
答案选B。
12.答案:D
解析: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直至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的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又因为的摩尔电导率大于的摩尔电导率,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BC
解析: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取话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存有沉淀,氯化银不溶于硝酸,所以一定存在氯离子,可能存在硫酸根。由于溶液中各离子的数目相等,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溶液中有硫酸根,则钡离子一定不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和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一定存在钠离子,即、、、;②若溶液中无硫酸根,则根据电荷守恒和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一定存在硝酸根,钠离子、钡离子一定不存在,即、、。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钠离子,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钡离子,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硝酸根,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硫酸根,D正确;
故选BC。
15.答案:(1)盐
(2)C
(3)C
(4)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B
解析:(2)A.溶液很稳,故A错误;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B错误;
C.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都能透过滤纸,故C正确,故答案为:C;
(3)A为溶液蒸发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渗析装置,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提纯明胶用装置C,故答案为:C。
16.答案:(1)①④;③⑥;②⑦⑧
(2)
(3)
(4)
(5)①ac;②
解析:(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有稀有移动的离子或者电子的物质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⑥;能导电的是②⑦⑧;
(2)氯化铁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3)少量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4)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盐酸先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后沉淀又溶解,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5)次磷酸是一元酸,因此属于正盐又属于钠盐;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17.答案:(1);;;
(2)①;②
(3)④②①②③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
(2)①A+D反应为硝酸银和氯化钡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
②加入足量盐酸后C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滴加溶液,碳酸根、氢氧根都与镁离子生成沉淀;滴加溶液,碳酸根、氯离子、氢氧根都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滴加溶液,碳酸根形成沉淀,因此先加溶液,沉淀碳酸根,过滤,再加入溶液,沉淀氢氧根离子,过滤,再滴加溶液,沉淀氯离子,因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②③。
18.答案:
(1)①;②;;③1:2;1
(2)BC
(3)5:10:5:6
(4)
解析:
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ClO
烧碱
NaCl
CuO
B
NaClO
CaO
C
HCl
纯碱
CO
D
火碱
MgO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的淀粉-KI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