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偶然读到白居易的《暮江吟》,竟被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感动到了,说不出什么原因,只觉得触碰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艺术“自留地”的边缘。
    ②九月初三,不是节日,不是节气,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这个日子在白居易的诗里,似乎处于被忽视的位置——人们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致,回味着“露似珍珠月似弓”的灵动,甚至琢磨着“可怜”二字里透露出的爱怜、珍惜之情,至于“九月初三夜”,无足轻重的日子罢了,谁会在意它呢?它偏偏几乎占据了整一行诗,以看似“无意义”的状态构成了一首七绝的四分之一。如果说《暮江吟》是一幅画,那么“九月初三夜”就是这幅画的留白,一片“无意义”的空白,为天地之间的山水留出了可供呼吸的空气,这种空白,就是物质与精神流动的空间,也是中国文人呼吸艺术气息的一片安静之地。
    ③诗需要意犹未尽,画也需要余味无穷,而文字和笔墨未曾触及的地方,就是留白。留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渗透在传统中国文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中的。镂空的花窗、镂空的回廊,连太湖石也一定要以瘦、漏、皱、透为美,在石头的空隙间感受光线和空气的流动。这是一种延续性的美,它让人的感官跳出了客观事物的束缚,进入了精神世界,进入了情感世界。留白,留下的是想象,而美,一旦进入想象的空间,就有了无限可能。
    ④我相信古人对于时空的概念必有他们独到的理解,远近高低,既是诗歌,也是绘画和书法。看徐渭的写意花鸟,仿佛在看飘零的人生——墨葡萄在风中狂舞。风在哪里?风在留白处,这些飘忽不定的风,在葡萄的反衬下跃然于观者眼前。再看米芾、张旭的狂草,锋利的狼毫将怪诞狂妄铺陈开来,笔断意连,无墨之笔反倒更加变幻莫测,扣人心弦。
    ⑤中国的文人自古就生活在矛盾之中,他们渴望坐看南山、采菊饮酒,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但又舍不得“货与帝王家”带来的荣耀,他们读书、求学,满腹经纶只求考取一个功名。功名是什么?功名与理想无关,与诗无关,与人的存在价值无关,可它偏偏攫住了无数人的胳膊,让人挣扎不得。迫于生计,文人在他们的人生画卷上描绘了太多寻常人眼中“有意义”的图像,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需要一些留白了,越需要在一些“无意义”的艺术形式里呼吸真性情的空气。于是九月初三的夜晚就成了永恒的艺术,成了无穷的遐想和怀念。
    ⑥将留白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倪瓒。倪瓒的留白是为水域和天空准备的,他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山的轮廓,然后留下一片干干净净的白色,几乎不事墨色——将观者带进倪瓒的美学空间的,不是山,恰是水天处的空白。在倪瓒笔下,山只是陪衬,水和天才是主体,虚实和主次的关系在倪瓒的空间维度里发生了巨大反转。所以《渔庄秋霁图》也好,《秋亭嘉树图》也罢,倪瓒笔下的山水总透着点点寒意,大片的留白给即将南下的冷空气腾出了呼啸而过的空间——凉意在呼吸间浸透肺腑,最终化作无限的寂寞。这样的意境,明代张岱在随笔《湖心亭看雪》中也有相似的表现:“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文学领域虚实和主次关系的反差,同样通过视觉上的留白手法来实现,不同的是,倪瓒的留白更为干净和彻底,他的画面是无人之境,是无我之境——他不是画中风景的参与者,甚至连旁观者的身份都不需要。
    ⑦倪瓒和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并称为“元四家”,他们在创作上讲究空隙和苍润之美,明朗通透的枯笔山水宣告了文人画标准画风的形成。回看整个元朝,东方传统文化和艺术几乎都处于一种自发生长的状态,像一片无人看管的原野,各种植物竞相生长,诗歌、散曲、话本小说、书法、绘画、杂剧,都由着自己的性子结出了不同形态的果实。来自草原的统治者更愿意将目光投向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甚至欧罗巴,他们醉心于马背上的征服,把江南留给了一群社会地位卑微却胸怀智慧和士大夫精神的文人。这是儒家士大夫从庙堂走向乡野的时代,也是贵族气息、士大夫气息与平民气息相遇的时代,这是两宋画院里拥有官员身份的宫廷画师无法感受到的。有元一代,士人变成了文人,绘画中的匠气变成了文人气、书卷气,元朝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漠视反而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
    ⑧其实绘画里的东西,诗歌里也有,你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白描,可偌大的画卷上还有大片留白,你想知道空白处到底是山上的风景还是山下的农家生活,可诗人却说“已忘言”,他说得那么洒脱又真挚,让你分不清他是真的忘却了,还是故意使性子不说。不说,反而比说了更让人心安。许多人生,因为“不说”变得简单和真挚了,就像许多诗歌,因为留白变得朴素和平易近人了。这样的人生和诗歌都让人感动。
    ⑨好的艺术形式都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留下一些空白,喜怒哀乐就在这空白里。
    ⑩空白是什么?是无限延伸的外延,是语言无法描摹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下一些空白,也是为了在下一次蓦然相遇时激起情感深处的波澜和感动。比如南朝陶弘景看山,说“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山上究竟有多少妙处?他也是只看在眼里,绝不说破——你若急切地想知道,何不亲自上山一见?
    (选自宋羽《留白,中国文人的艺术“自留地”》,光明网,2023年10月5日,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读《暮江吟》,容易忽视九月初三这个似乎并不特别的日子,而重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致。
    B. 在日常生活中,镂空的花窗和回廊所呈现出来的留白之美,让人的感官跳出客观事物的束缚进入到精神和情感世界。
    C. 倪瓒的《秋亭嘉树图》中,山只是陪衬,水天处的空白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美学空间,虚实和主次的关系发生了反转。
    D. 倪瓒在绘画中的留白比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的留白更为干净和彻底,这说明留白在绘画领域比在文学领域更深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文人想要在一些“无意义”的艺术形式里呼吸真性情的空气,但又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去追求功名,所以一直生活在矛盾中。
    B. 九月初三夜成了永恒的艺术,成了无穷的遐想和怀念,可能是因为白居易在他的人生画卷上描绘了太多寻常人眼中“有意义”的图像。
    C. 在元朝,统治者醉心于马背上的征服而漠视文化艺术,客观上使儒家士大夫从庙堂走向乡野,从而推动了文人画的自由发展。
    D. 我们想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白处究竟隐藏着什么,诗人却说“已忘言”, “不说”使诗歌因此变得朴素和平易近人。
    3. 下列选项对留白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的是“夕阳”和“人”,却让读者感受到羁旅异乡的作者无尽的落寞与思念。
    B. 姜夔的《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留下大片空白,引领读者去品味、思索那年年盛开的红药背后所隐藏的无限悲怆。
    C.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以马的足印写惆怅惜别之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 李清照《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一句,问得自然,空出所问内容;“却道”一句,答得认真,空出侍女的细心。
    4. 作者为什么认为留白是中国文人的艺术“自留地”?请根据文本概括。
    5. 结合文中主要观点,对《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眼中的山水 刘笑宇
    十年前,我领着母亲去古城祁阳。县城边上,有一个地方叫浯溪,有浯溪碑林。其旁依湘江,百十来亩土地,奇石耸立,绿树掩映。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充满灵性的奇域。
    浯溪有山有水,整山的树木像一把大伞。我和母亲来到这座小山,没走几步,汗水就冒出来。“天老爷连一滴眼泪都冒得”“日头像惨白的纸”“我儿子还是蛮土,带我到山包包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母亲,埋怨都带泥巴味。
    母亲没出过远门,常年在山里转。对她而言,这个山包包,是有点老和土。旁边的湘江从古流到今,春天涨水,冬天见沙。河边起势的大石头和一块块石碑,年代已经许久。母亲不认得字,更不晓得什么元结、颜真卿,这么多石碑,以为是谁的祖山。
    在母亲看来,比起家乡的大山,这里是不起眼的。
    家乡的山叫天明山,树大山莽,春夏秋冬色彩不同。过去人多田少,把日子过甜,就得上山。母亲砍柴爬树、捡茶籽、割牛草、找蕨根、摘野果、挖草药……那里似乎有无尽的宝藏。母亲被毒蛇咬过,被黄蜂叮过,被野狗追过。山是母亲的命,也是孩子的养分。
    母亲眼中的山水,是艰难岁月可以补充营养的乳汁,是水牛健旺可以背动一年的生计,是点燃柴火不断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儿女走出山外念念不忘的汩汩清泉。
    这浯溪是摆看的。春夏季节,浯溪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这是读书人的讲法。这一圈水域多洲滩,有成片的芦苇起舞。如果母亲来,可以看到野鸭鹭鸶等水鸟,定会乐滋滋的。至于元结造字占山,写下《大唐中兴颂》,由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这些个名堂,是与母亲无关的。
    爬到浯溪最高处,有一阵风吹来,母亲脸色好看多了。登高望远,母亲说,儿子,还莫讲,这地也好。一河水,晓不得难,一年四季照样流;一山的树,从石缝里长,弯弯扭扭的,可怜又有味,没事的人可以散心。你说那个姓元的官,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在这个水边边砌亭子,写东西,过日子。我们穷苦人家,哪有这份闲心。
    母亲靠石头坐下来,突然发现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脚掌印,顿时兴奋起来。说,哪个神仙,脚劲真大,可以把石头踩出来几寸深的印子。
    母亲用手量量,用脚试试,像当年做草鞋打样。母亲打过草鞋,是从山上把笋壳捡回来,晒干,剪成片片,揉成索,按尺寸,做成鞋,换成钱。
    浯溪的山路平平仄仄,石头被踩得光溜溜的。山虽小,却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刻,七十多岁的母亲下山却比我们快。我知道,故乡的山路就是被许多母亲踩弯踩细的,再苦再累,山里人同样把平凡日子踩得顺顺溜溜。
    浯溪真有一条清亮亮的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母亲蹲下来,像在打量自己,继而用溪水洗了把脸,像在家乡的井边,打水前先打量自己,生怕脸上有烟渍。母亲经历过乱世,她知道如花的年华和美丽当不得饭吃,用处不大。但她见到水,是有感觉的,这感觉是常年捞鱼打虾积累的。丝瓜煮虾米,是母亲的拿手菜。即使穷,母亲也很讲究。梳好头发,她要抹上一点清油。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但发明过很多土得干净而有趣的山歌。心里苦时,寂寞时,她就唱。如:山对山来坡对坡,鼓对鼓,锣对锣,燕子对对回到窝等等。
    母亲把孩子当成小树来养。哥哥牙齿有点龅,就叫驼子树;妹妹偏瘦,叫长竹竿;弟弟调皮,叫刺毛树;我算听话的,好养,叫水桐树。目不识丁的母亲,在山里水里穿梭,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缜缜密密。
    在陪伴母亲的这一个上午,我一路走一路思考。我想,浯溪的水也是母性的,甚至是孤独的。作为母亲的儿子,不知道山一程水一程,见过无数风景的元结,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然,元刺史为何在母丧守制时,隐居蛮荒之地的这一处?
    风很低,浯溪水静静地流。母亲像要把水看出鱼虾来,我的思绪远了。
    “这里山水是好,就是少了一座庙”,母亲喃喃地说。我说:“妈,这山下有一所学校。这个山包包风水好呢,我就是在这里考上吃国家粮的。”山里的孩子,像鸟飞出山,今又回到亮翅的地方,母亲终于明白我陪她来浯溪的原因了。
    我与浯溪注定有缘。母亲不知道,我曾就读的祁阳三中,就在这座神奇的山下。眼前的浯溪碑林,不再是零星的艺术的碎片,而是不可磨灭的书法艺术的浓墨重彩和历史见证的精神符号。爱好书法,从浯溪始。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一阵凉风从浯溪山上的绿树中吹来,吹动了母亲稀疏的白发,我用纸巾轻轻揩掉了母亲的眼泪。此刻,在山水间,母亲高大起来。母亲算不上智者,但一定是仁者。孩子们那些生命、青春、才华,原来不过是被时间不断挤掉的水分,不过是父母用坚毅和希望缝纫了山中月亮的缺角。父爱是山,母爱是水。我说,父母是儿女眼里不变的山水;而在父母眼中,儿女便是整个世界!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水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总能唤起文人墨客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感悟,本文作者正是借秀丽山川寄托情思。
    B. 浯溪山水在母亲眼中是变化的,自然山水叠加了作者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蜕变,使母亲从略有嫌弃到深情落泪。
    C. 母亲给孩子们起名思维朴素而深刻、“长竹竿”“刺毛树”,是对母亲“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的生动注解。
    D. 文章借游览浯溪山水引出对母亲生命中许多生活琐碎片段回顾,在作者眼中,山水是母亲艰难一生的缩影。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眼中的浯溪山水与家乡树大山莽的天明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家乡山水在母亲心中的独特意义。
    B. 作者写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目不识丁”,却会自创有趣的山歌,欲扬先抑,突出母亲的高大形象。
    C. 作者穿插叙述浯溪碑林,元结、颜真卿在此处写奇文、刻奇书,创造了“摩崖三绝”,使文章具有文化厚重感。
    D. 从捡笋洗、晾晒修剪到揉索、做鞋,清晰地展示打草鞋的细节和过程,语言简洁而细腻,生活情境历历在目。
    8. 为什么说“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9. 散文语言往往饱含深情,反富有哲理。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而破之。”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①,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期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②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获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绥抚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借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节选自《百战奇略·第三卷·势战》)
    材料二:
    孙子曰:“敌人开阖,必亟入之。”预表还所获而间张政。又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预以奇兵袭乐乡,而孙歆以谓飞渡江。又曰:“善战者,求之于势。”预谓兵威已振如破竹是也。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六·晋杜预》)
    [注]①张政:三国东吴名将,西陵战败后未把战况告诉吴主,败绩暴露后被吴主召回撤换。②孙皓: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个皇帝。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事当A以利害B相期C今此举十D有八九E之利F而其害一二G止H于无功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文中指恰逢,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
    B. 譬如破竹,指进攻像劈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今演化为成语“势如破竹”。
    C. 造,文中指去、到,与《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的“造”意思不同。
    D. 间,文中指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武帝暗中计划灭吴,反对者众多,只有羊祜、杜预、张华等人支持,西陵一战后,杜预请求伐吴。
    B. 杜预上表晋武帝,对反对派的阴暗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计划中止可能带来的形势变化表示忧虑。
    C. 正值南方梅雨季节,疫病流行,晋军行军作战困难,有人主张停战修整,冬天再战,杜预坚决不同意。
    D. 在灭吴之战中,杜预数次用兵决策都与孙子兵法相合,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指挥众将一举攻下东吴。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2)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
    14. 杜预的军事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①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中州:指中原。②蕞尔:微小貌。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
    B. 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
    C.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
    D. “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
    16. 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风”经常撩动文人的情思,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一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引发诗人无尽的愁绪;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一句牵引出词人的故国之思。
    (2)《氓》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与《子衿》中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相似,都传达出对恋人思而不见的煎熬。
    (3)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壮观,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写曹操军容之盛,两者手法类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住了,那琴声是从备斋里传出来的,徐缓、轻柔的绕过那白雪中的雕梁画栋,在雪中的清冷的空气里, A 飘过来,向她飘过来,琴弓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诗,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①……
    她的心被俘虏了, B 地走过去,走过去,怕踩动脚下的雪,发出一丝杂音,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②她又停下来,她不忍心去叩响那小小书斋的门,去打断那宁静的世界中的天籁之音……
    她从备斋前走开了,③踏着被白雪覆盖的小桥,沿着粉雕玉琢的石阶,走上湖心小岛,站在小亭的檐下,静静地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
    雪花 C 地飘落,岸边的博雅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树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④……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叠词,三处叠词不能相同。
    19. 对文学作品来说,省略号的使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五个段落都以省略号结尾,请任选两处,分析省略号的使用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是人类发展到智人时代才获取的“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人类曾经经历了没有有声语言的漫漫长夜”。利用声波作为信号 ① ,但是把声波作为语言媒介物,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类才能做到。
    从获取有声语言到因文字的产生出现书面语,这段时期是 ② 。口语时代人类有各种伟大的进步,可将其概括为三点:其一,获得了语言符号。这种强大的符号在于具有切分、组合功能,这种“切分、组合”功能使语言可以用无限的符号表达有限的含义。其二,把一般生理器官改造为口语器官。口语器官包括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口语处理器官。其中听觉器官的第一功能是听声音,第二功能是听语音。 ③ 也是后来进化而成的。其三,创造了“原生口语文化”。口语时代的杰作是人类至今能够听到或读到的古代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世经典《格言联壁》中有言:涉世,以慎言为先。现实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话要一吐为快、没必要憋在心里,让自己如鲠在喉。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郴州市六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六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七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七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七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七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