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第一次综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第一次综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第一次综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第一次综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中,放入水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B. 植物油C. 食盐D. 酒精
【答案】B
【解析】
【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B。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正确;
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错误;
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
故选B。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 氧化铜C. 黄铜D. 生铁
【答案】B
【解析】
【分析】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
【详解】A、硬铝是铝的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故B符合题意;
C、黄铜是铜锌合金,故C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铁碳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
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说法正确;
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 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天宫空间站”采用了众多先进科技,如形状记忆金属钛镍合金天线,以稀有气体“氙”作为动力的推进器,分别以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等。“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携带多种蔬菜、水果与空间站对接。给三位航天员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宫空间站钛镍合金天线属于合成材料
B. 防热夹层材料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
C. 宇航服的制作材料氯丁尼龙胶布、聚酯纤维薄膜等是合成材料
D. 蔬菜、水果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天宫空间站采用形状记忆金属钛镍的天线,形状记忆金属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防热夹层材料以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为复合材料,故B正确;
C、宇航服的制作材料氯丁尼龙胶布、聚酯纤维薄膜等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C正确;
D、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D正确。
故选A。
6. 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加入的物质是
A. 蔗糖B. 氯化钠C. 硝酸铵D. 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分析】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应吸热,使温度降低。
【详解】A. 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B.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为探究X、X、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Y、ZB. Y、X、ZC. X、Z、YD. Z、Y、X
【答案】A
【解析】
【详解】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Y的活动性在氢前;Y放入硫酸X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Y;Y放入硫酸Z溶液中,Y表面析出Z固体,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故选A。
8. 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蔬菜大湖
B.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 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可以进行热修补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蔬菜大棚,故A不符合题意;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故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二者燃烧产生不同气味,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随意丢弃造成了白色污染,故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
D、热固性塑料,加热时不可以进行热修补,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向图1装置烧瓶内注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分别剪取相同尺寸形状的镁、铝、锌、铜、铁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情况。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锌反应速率适中,压强变化比较平稳
B. 镁反应用时最短到达反应终点
C. 铁反应速率较慢,而铜无变化
D. 铝反应产生压强最大,化学性质最活泼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锌的压强变化曲线斜率几乎不变,说明其反应速度适中,所以压强变化较为平稳,故A正确;
B、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镁反应完全所用时间最短,则其反应速率最快,故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铁和酸反应时气压变化速率很慢,说明铁和酸反应速率很慢;铜的曲线为水平,说明铜和酸没有发生反应,所以铜无变化,故C正确;
D、根据曲线可知,相同情况下,铝产生的气体最多,且铝和酸开始反应时气体产生速率较小,随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相同条件下,镁反应完全所消耗时间最短,所以镁的化学性质最活泼,不是铝,故D错误;
故选D。
10. 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
B. 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
C. ②→③,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
D. 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②,加热蒸发,温度从20℃升到8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B、①→②,加热蒸发,水分减少,溶质不变,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增大,错误;
C、②→③,冷却结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且溶液中只有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错误;
D、②→③,冷却结晶,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正确。
故选D。
11. 夏季暴雨前,常出现“闷热”天气,此时鱼塘中鱼儿往往有“浮头”(浮出水面)现象。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D.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夏季暴雨前,常出现“闷热”天气,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此时鱼塘中鱼儿往往有“浮头”现象,说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故选:D。
【点睛】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12. 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如图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Ⅰ中观察到了红褐色的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和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H2O
B. I和I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
C. I和IV对比说明普通铁钉比纯铁钉更容易锈蚀
D. II和III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和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I中铁钉生锈,II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氧气,故A项错误;
B、I中铁钉生锈,III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故B项错误;
C、I中铁钉生锈,IV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水和氧气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说明普通铁钉比纯铁钉更容易锈蚀,故C项正确;
D、II和III不能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氧气和水,这是因为控制变量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C。
13.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能将固液分离,所以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除杂质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加入适量铁粉,将氯化铜转化为氯化亚铁同时生成铜,然后过滤,便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除杂质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Cu中混有Fe加入过量稀硫酸,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通过过滤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便可得到纯净的铜,除杂质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不与CO反应,将需要提纯的原物质反应掉,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在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在密闭体系中,故体系质量应一直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Zn>Fe>H,相对原子质量Zn>Fe,且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故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应是Fe>Zn,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故最终铜的质量少于氧化铜质量,因为其中氧元素丢失,符合题意;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而相对原子质量Cu>Fe,故固体质量应该先增加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8分)
15.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蕴含着浓厚的化学知识。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北宋诗人曾对“敲冰纸”写下“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的赞美诗句。该造纸的部分生产情景如图:
(1)“寒溪”是制得质量上佳纸张的重要原因。因为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变_______;河面上结的冰层使水与________隔绝,水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较少,水质极佳。
(2)“楮”指树皮,树皮属于__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舂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_______。
(3)“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举帘”工作原理与实验室中_______(填一操作名称)相似。
(4)人们常采用喷洒二乙基锌Zn(C2H5)2溶液的方法来保护纸质文物: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乙烷(C2H6)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纸质图书或档案失火的主要原因:______。
【答案】(1) ①. 小 ②. 空气(或氧气)
(2) ①. 天然 ②.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过滤 (4)
(5)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
【解析】
【小问1详解】
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寒溪”是制得质量上佳纸张的重要原因,因为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变小;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河面上结的冰层使水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水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较少,水质极佳;
【小问2详解】
树皮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楮”指树皮,树皮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舂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3详解】
“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举帘”工作原理与实验室中过滤相似;
【小问4详解】
根据“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乙烷(C2H6)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金属氧化物为Z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能隔绝氧气,且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其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火灾。
16.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置50g1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配制50g16%氟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氯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_______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请画出水的液面_______。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
(2)实验分析,如图所示。
①按B操作量取所需的水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若图A中称得氯化钠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用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 ①. 8 ②. 42 ③. ④.
(2) ①. 偏小 ②. 偏小 ③. 62.5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需要水的质量为:50g-8g=42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应量取42mL的水,如图: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名称、溶质质量分数,如图:
【小问2详解】
①图B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图A中砝码和药品位置放反,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需要1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7. 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炼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②“火法炼锌”时,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温室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发生反应:C+2ZnO2Zn+CO2↑,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④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3)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
【答案】(1)单质 (2) ①. 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②. ③. 还原性 ④. 防止锌和空气中氧气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3)硝酸亚铁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小问2详解】
①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越充分,所以炉甘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所以碳酸锌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中碳得到了氧,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④锌较活泼,加热条件下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的目的是防止锌和空气中的氧气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小问3详解】
依据金属活动性:Fe>Cu>Ag,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银和铜均不与硫酸反应,说明加入的铁过量,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硝酸亚铁。
18. 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用醋酸钠(CH3COONa)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点水成冰”的趣味实验。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的某种溶质越过这种溶质的饱和限度,而溶质仍未析出的溶液。醋酸钠的溶解度表如下:(水的密度为:1g/cm3)
(1)由上表,你可获得什么信息:______(填一条即可)
(2)40℃时,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入40g醋酸钠,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得到醋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将(2)中所得溶液趁热过滤,将滤液缓慢降温至80℃,无晶体析出,得到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溶液会马上会析出针状结晶,就像结成了“冰块”,从而实现点水成“冰”。
①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是____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的。“冰块”摸上去是温热的,说明该过程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点水成冰”实际上是溶液中析出晶体。溶液结晶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
(4)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水成冰的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水结成冰时,_______发生了改变。
(5)醋酸钠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工厂常用10%—25%醋酸钠溶液作为污水处理剂、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所含的杂质,使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现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醋酸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钠溶液1000g,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1)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65.6g(合理即可)
(2)82.75g (3) ①. 不稳定 ②. 放热 ③. A
(4)微粒间的间隙 (5)80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上表,可获得信息: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65.6g(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40℃时,醋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5.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的醋酸钠的质量为65.5g,则该温度下,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入40g醋酸钠,可以溶解醋酸钠32.75g,40℃时,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入40g醋酸钠,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得到醋酸钠溶液的质量=50g+32.75g=82.75g;
【小问3详解】
①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溶液内马上会析出针状结晶,就像结成了“冰块”,说明醋酸钠溶液不稳定; “冰块”摸上去是温热的,说明醋酸钠该过程放热。
② A、当溶液中溶质析出时,溶质质量一定减小,正确。
B、溶液中溶质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对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时,有晶体析出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溶液结晶过程中,溶剂质量可能不变,如饱和溶液温度改变时有晶体析出,此时溶剂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故选A;
【小问4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水成冰的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水结成冰时,微粒间的间隙发生变大,体积变大;
【小问5详解】
设: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溶液在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则有:
50%×(1000g-x)=10%×1000g
x= 800g 。
19. 铁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10g铁矿石样品(含氧化铁80%,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
①实验时,图1中玻璃管内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处理尾气的反应是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④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g,理论上最多可以得到铁_______g。
(2)为比较金属甲和铁的活动性,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中氢气的浓度越大,说明生成的氢气越多。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
①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金属活动性:金属甲_______铁。(填“>”“=”或“<”)。
③相对原子质量:甲元素______铁元素。(填“>”“=”或“<”)。
(3)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_(填标号)。
A. 未擦干的铁锅
B. 涂油漆的栏杆
C. 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答案】(1) ①. 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②. ③. 检验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④. ⑤. 8 ⑥. 5.6
(2) ①. ②. > ③. > (3)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实验时,图1中玻璃管内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以看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澄清石灰水用来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装置后面放一酒精灯,是燃烧掉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处理尾气的反应是:;
④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10g× 80%=8g;
设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x
x=5.6g
答:理论上最多可以得到铁的质量最多为5.6g。
【小问2详解】
①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由图2可知,相等时间内,金属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所以金属活动性:金属甲>铁;
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因为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相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多,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由图2可知,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所以甲元素>铁元素;
【小问3详解】
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A、未擦干的铁锅中含有水,与氧气接触,很容易生锈;
B、栏杆涂油漆后将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
C、不锈钢是性能特殊的合金,不易生锈;
故选A。
20. 金属材料及金属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为价,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写出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下列预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镓具有导电性 B.氧化镓的化学式为
C.镓能与氯化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或在高温条件下能将镓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镓
(3)二氧化锰应用广泛,可作为除锈剂、氧化剂等.通过焙烧可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焙烧制取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___________℃;
②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制备铜的实验,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两种制备铜的方案(要求含铜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限选试剂:溶液
【答案】(1)
(2) ①. ②. C
(3) ①. 300 ②. 升高 ③. 14.2
(4) ①. ②. ③. 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①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故填:。
②A、镓是金属,具有导电性。A预测合理,不符合题意;
B、镓在化合物中常为+3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得出氧化镓的化学式为Ga2O3。B预测合理,不符合题意;
C、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可知镓不如镁活泼,所以镓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预测不合理,符合题意;
D、H2或CO具有还原性,所以H2或CO在高温条件下能将镓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镓。D预测合理,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小问3详解】
①据图可知,300℃后二氧化锰分解,所以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300℃。故填:300。
②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MnO2变成Mn2O3、MnO过程中失去了O元素,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升高。故填:升高。
③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此时剩余固体为Mn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23.0gMnCO3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故填:14.2。
【小问4详解】
方案一:CO、H2具有还原性,可以与CuO反应,加热条件下CO与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加热条件下H2与CuO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或)。
方案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可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故填:;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实验操作
现象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Y表面析出Z固体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aCl溶液(泥沙)
过滤
B
FeCl2(Cu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C
Cu(Fe)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CO2(CO)
通入澄清石灰水
A.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
C.在一密闭容器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D.在盛有铁钉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33
40.8
46.5
54.5
65.5
83
139
153
170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方案一
___________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方案二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