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2049/0-17128127051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2049/0-1712812705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2049/0-17128127052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朗读课文,了解“所至”,细读课文,徜徉“所见”,品读课文,感悟“所想,布置作业,巩固所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接触了不少游记,对游记有一定的了解。但八年级的学生还小,大多数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十分有限,时空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难度。本文语言精美,含义深刻,文化厚重,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 寻所至,把握作者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通过了解作者的游踪和观察角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2. 赏所见,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险峻、刚柔并济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悟所感,感受黄河的伟大性格,悟出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黄河的伟大性格和象征意义,进而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所见,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险峻、刚柔并济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难点:悟所感,感受黄河的伟大性格,悟出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中华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黄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吗?老师也喜欢到处去走走看看,今天我想带着我们同学们跟随梁衡的脚步一起去壶口瀑布游览一番,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美景!
2. 观看《壶口瀑布》视频,整体感知壶口瀑布的气势。
在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壶口瀑布的恢宏气势,为后面品读课文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自己游览过的美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联系已学知识,观看图文并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课文,了解“所至”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经过,并体会瀑布的壮美。
2、请大家跳读文本,关注两次游览时集中表示时间、地点、观察方向的句子,思考:两次游壶口瀑布有何不同?
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跳读文本后发现:
第一次是雨季,作者站在岸上,看到瀑布奔腾汹涌的气势,感受到了壶口瀑布的雄奇。同时,作者也尝试着下到滩里,近距离观察瀑布,感受到了瀑布的奔腾和汹涌。
第二次作者专选了个枯水季节,从从容容地走下到沟底,再走到河心,看到了瀑布的平静和壮美。作者还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再细观脚下的石头,发现了瀑布的形态和声音与雨季不同。
总结:通过对比两次游壶口瀑布的不同,学生们明确了时间不同、观察点不同、角度不同、心境不同、景观不同。
老师进一步强调:《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这种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徜徉“所见”
循着游踪,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在壶口看到了怎样的瀑布?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试着用一个字来形容壶口瀑布的特点。
经过细读课文,学生们发现作者在壶口看到了瀑布的壮美、险峻、猛烈和柔弱。这些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奇”。
壮美——“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和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震撼。
险峻——“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这里通过侧面描写黄河水的险峻态势,突出了壶口瀑布的不可阻挡之势。
猛烈——“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这段文字从侧面表现了水的力量之大,刚强有力。
柔弱——“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河水因地势而呈现出的柔弱和灵动多姿的优美形态。
学生们可以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壶口瀑布,感受这些文字所描述的景象和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壶口瀑布的壮美、险峻、猛烈和柔弱的特点。
四、品读课文,感悟“所想
1、小组合作,联系3、4段的描写句和最后5、6两段的抒情议论句,揣摩作者如何通过描写黄河壶口瀑布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看出其个味和理趣的。
我们小组通过揣摩发现,作者在描写黄河壶口瀑布时,展现出一种高级的视角,他不仅仅关注了人为的热闹,还观察到了自然之景,并从中看出了一种味和理。他从“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看到了作者“以力相较,奋力抗争”的感悟。从“它们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中,作者领悟到了“经磨难便有个性”的道理。从“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中,作者感受到了“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感悟。从“黄河气势如千军万马撞向石壁碎成堆堆白雪”中,作者感受到了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的感悟。从“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中,作者领悟到了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道理。
如此看来,小小壶口简直太伟大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文中说“这正像一个人”,我认为作者是在借黄河壶口瀑布比喻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文中描述的壶口瀑布就像一个具有丰富个性和精神的人一样。作者通过赞美壶口瀑布的性格和精神,也是在赞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例如,“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你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你不平则呼,遇强则抗,你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些句子表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让我们一起用充满情感和敬意的语调诵读这些句子:“中华民族/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你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你不平则呼,遇强则抗,/你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实例来证明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例如,在红军的长征中,他们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在建国后的科技建设中,“两弹元勋”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震救灾和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中国人民更是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4、例如在抗震救灾中,当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灾难。在救援过程中,人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最终,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和帮助,灾后重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生活小练笔:
假如你的同学在假期想观赏壶口瀑布,他向你咨询最佳视角和所见特点。请你结合第3、4段内容,用200字左右向他介绍壶口瀑布的壮丽雄姿和特点。
范文:
朋友,你好!你想观赏壶口瀑布的壮丽雄姿,这真是个绝佳的机会。壶口瀑布的最佳观赏视角是在河心,你可以站在河心,俯视河中之河的壶口奇观。此时,你会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接着,仰观河面,你会看到瀑布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排山倒海的壮观景象让你无法用言语形容。然后视线往下,你会看到漩涡飞转,眨眼之间能把猪毛拔掉的险沟之地龙槽。这里的水流湍急,声音震耳欲聋,仿佛大自然的力量在咆哮。接下来,平视龙槽两壁,你会看到千姿百态的飞雾升腾,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俯视河底巨石,你会震撼大自然的美与力融为一体的奇妙之处。如果你有机会亲自来到壶口瀑布,愿你旅途归来,心中已悬一壶瀑布的豪情。
六、板书设计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设计以下板书:
壶口瀑布:
1. 壮丽雄姿:瀑布如巨龙从天而降,水流湍急,声音震耳欲聋。
2. 特点:龙槽独特,水流经过时形成漩涡和险沟之地。
3. 自然之美与力的融合:飞雾升腾,美不胜收,大自然的力量在咆哮。
4. 最佳观赏视角:站在河心,俯视河中之河的壶口奇观,仰观瀑布和俯视河底巨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朗读课文,了解“所至”,细读课文,徜徉“所见”,品读课文,感悟“所想,布置作业,巩固所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壶口瀑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