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古诗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展开一、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春日晚望
宋 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1)诗中哪个词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
二、诗歌鉴赏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2.诗歌前两句从哪种角度写出了景象怎样的特点?
3.末句的一个“凉”字,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赏析“凉”字的妙处。
三、阅读诗歌,完成各小题。
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4.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5.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概括回答。
7.后人评价:该诗不言“忙”而“忙”自见。请结合诗歌的后两句简述这种评价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
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①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②飞上玉搔头③。
[注释]①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②蜻蜓:暗指头上之香。③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得此称。
8.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中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极力描写人美、妆美、楼美、院美、花美、蜻蜓美、首饰美,运用 手法,揭示了诗中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痛苦,艺术技巧高超而独特,从而使本诗成为宫怨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9.简要分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的精妙。
六、诗歌鉴赏
岁暮到家
蒋士铨<清>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0.诗歌的前六句诗人着重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 、 等几个动词上。
11.赏析尾联中”愧”的表达效果。
七、诗歌鉴赏
少年行 王维(唐)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2.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诗句分析。
13.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 “和” “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八、古诗文阅读
送人归京师①
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月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③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③砧声:捣衣声。
14.两文中的”愁”情完全一样吗?请分析说明。
15.请选择其中一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来渲染”愁”情的。
九、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夕次盱眙县①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②,听钟未眠客。
[注释]①次:停泊。盱眙:今属江苏, 地处淮水南岸。②秦关:指长安。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16.请结合诗歌内容,试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17.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十、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拦得溪声日夜喧”一句中的“拦”字意在表现群山有情,不舍得溪水离开自己温暖的怀抱。
B.“万”字体现出阻挡重重,“堂堂”二字写出了溪水峰回路转,突围而出,成江成海的气势。
C.后两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
D.溪水从山中发源,曲曲折折流淌,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地貌,诗人却将这种常见地貌人格化,18.阐发了一种“奔流”的人生哲学。
19.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奔”字的妙处。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8分)
春
明 王渐逵
烟扉霞馆散睛春,淡日融风岸①葛巾②。
柳外黄鹂如唤友,溪边红翠③欲窥人。
【注】①岸:头饰高戴,前额外露。②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③红翠:山鸟名。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柳外黄鹂如唤友,溪边红翠欲窥人"所展现的画面。
这首诗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清] 郑 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释】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22.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三、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①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②长河:指银河。
2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诗句是哪两句?
25.首联中的“吐”“对”二字用得极好,请任选一字赏析。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唐]
宿云散洲渚①,晓日明②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③成宾主④。
[注]①洲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②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③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④宾:指眼前景。主:作者自指。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起首两句,描写了夜雨初晴,洲渚云雾围绕,给人以迷茫、灰暗之感
B.三、四两句进一步写景,“惊”字用得甚好,仿佛树叶上的雨水是因风受惊洒落
C.末两句,佳景当前,诗人心情舒畅,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
D.全诗宛如画,色彩明朗和谐,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生机活力
27.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汉江①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历冬复春。
近乡情更怯②,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径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②怯:胆小,没勇气。
28.诗歌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表现作者贬居之苦?
29.请简要分析作者“近乡情更怯”的原因?
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辋川①六言(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30.任选第一、二两句诗中的其中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31.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宿野人家
[宋]陆游
避雨来投白版扉,野人怜客不相违。
林喧鸟雀栖初定,村近牛羊暮自归。
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
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
32.小杨和小周在旅途中阅读了陆游的《宿野人家》,一致认为画线诗句描绘了如画般的美景。请你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线诗句的画面。
33.小杨认为诗中无一处言情,却处处含情。你能读出作者的哪些情感?
十八、古诗词阅读
【甲】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乙】悯农
[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①,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②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③添长!
【注释】①不多黄:黄熟的不多。②已分:早已料定。③闰:农历有闰月,比常年多一个月。
34.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小童”“坐船中”写出了两个小渔童躺在船上的疲倦之态。
B.“张伞”“使风”点明了小孩子舞动伞柄原来是为了吹动小船前进。
C.“不多黄”写出了收成不好,“早着霜”写出了风景秀丽美好。
D.“已分”“更堪”写出农民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流逝。
35.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十九、诗歌鉴赏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3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D.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手法:王诗用枣花、桑叶与牡丹进行对比,袁诗中苔花与牡丹形成对比。
37.这两首咏物诗各自借所咏之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歌
表现的情感
甲诗
①
乙诗
②
专题09 古诗词鉴赏-备战中考语文专项精练(广东广州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古诗词鉴赏-备战中考语文专项精练(广东广州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古诗词鉴赏-备战中考语文专项精练广东广州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9古诗词鉴赏-备战中考语文专项精练广东广州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专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专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描绘画面,赏析名句,四两句加以描绘,主旨情感,鉴赏炼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