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1-17129200528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1-17129200529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1-17129200529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0-17129200503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0-17129200504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607309/0-1712920050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东东和楚楚特邀你参加。
1. 下面是东东主持活动的一段开场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zhèn hàn( )人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kēng rán( )有声……新时代,人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道德精髓;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奏响国人文化自信的激越旋律。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出蓬勃生机。
A. 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B. 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 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D. 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3. 东东的爷爷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爷爷自己创作、书写,今年春节东东早早来到爷爷家,祖孙两人开始编写对联,爷爷说家乡风景这么好,我们就以这个为主题吧,上联是“冬去山明水秀”,你来拟个下联吧。春天来了,此刻屋前的小鸟在唱歌,院中的花儿正开放,东东想了想,提笔写下下联,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写什么呢?根据以上材料补写下联。
上联:冬去山明水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是楚楚为本次活动所写一段校园新闻报道,请为他修改。
12月20日下午,【A】九(1)班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主题活动。【B】不仅本次活动的会场布置独具文化特色,而且环节设计也紧扣主题。同学们为了本次活动能顺利开展,都积极地进言献策,参与热情高涨。【C】本次活动增长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①【A】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5. 东东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戏曲迷”,她想参加一个戏曲学习班,但她的妈妈担心会影响学习。作为东东的同桌,你怎样劝说东东的妈妈。
6.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诗言志,文载道。楚楚引用古诗文名句写了一段感悟,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名句,感受高尚情操。
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自己的风骨,曹操高诵“①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虽近暮年仍雄心不减的昂扬姿态;刘桢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岂不罹凝寒?②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抒发凛然正气;陶渊明追求“③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生活境界,不屑于追名逐利的复杂官场;李清照面对苦闷现实,仍怀有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的勇气“④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追寻心中理想;吴均面对怡人山水,慨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⑤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抒发了放下名利、归隐林泉的淡泊之心;韩愈面对无辜遭贬,誓言“⑥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志;范仲淹无论命运浮沉,仍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⑦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保持忠君爱民的忧乐情怀。
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⑧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我们青少年,也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采地黄①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②。
凌晨荷插③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糇粮:泛指粮食。③插:同“锸”,铁锹。
白居易作为一名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地记录了很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状。
7. 这首诗叙事是很有层次的,前八句写___________,后六句写___________,反映中唐社会的悲惨现实。
8. 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等等,揭露了贫富差距。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鸷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
《蜀书》袁孝尼言,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之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能贤①亮而不能尽②亮,吾是以不留。”仆观孔明之遇先主,如鱼水之相欢,纵使孙权能尽孔明,孔明岂肯舍此而就彼( )?然孔明既被张子布之所荐,不欲深拒,姑设此辞( ),非真有意( )。又郭冲言,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仆观先主言曰:“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③,吾以忠。每与操反,事无不济。”恶④有反峻急如此?纵惩刘璋暗弱之敝,不无振作,不应刻剥之甚,而使君子小人皆至怨叹之理。此言恐过耳。
(节选自《野客丛书》,有删改)
【注释】①贤:认为……有德行有才能。②尽:竭尽。③谲:狡诈,诡诈。④恶(wū):怎么。
9.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0. 请将“也”“耳”“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11.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之留人问其故
12.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3. 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自述经历的原因。
14. 乙文不认同袁孝尼的言论,作者认为诸葛亮效忠于刘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文中郭冲认为诸葛亮“严明赏罚”的治理属于“_______________”,因而遭到蜀人怨恨,但乙文作者并不认同郭冲的言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
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已入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一卷。画卷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②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出自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之手,他以半年时间绘成,时年仅十八岁。
③画家王希孟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一一展现出来。当我们展开画卷,开首的小径将我们引入画中,村舍俨然,绿树丛生,渔农安闲,游人自得。作者的巧思置景,宛如动人的旋律,在大青绿色调中展开。中段由一组一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组成,群峰险峻处高耸入云,气势巍峨。这也是画面的高超所在,奇巧处九曲盘旋,分合得当,寺观田舍,亭桥舟楫,一一具备。随后画面平缓下来,一片江渚,一带远山由近及远。末了再以耸峙的高峰收尾,好似琴键上的重音,结束这一动人的乐章。卷尾的跋文由蔡京所题,记录了这段作画传奇。
④《千里江山图》卷在用笔和设色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粒,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⑤《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18岁便英年早逝的王希孟如耀眼的流星,但他画卷中流淌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性和对中国壮美河山的浓丽抒写,将永远留在后人心中。
1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千里江山图》为说明对象,写了它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等特点。
B. 文章整体采用逻辑顺序,但也有空间顺序的运用,比如第③段对画卷构图的说明。
C. 画卷开首展现了一组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
D. 文中引用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的评价,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欣赏与赞叹之情。
16.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7.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作者的巧思置景,宛如动人的旋律,在大青绿色调中展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课
王明新
①这天,古大夫好像与以往没什么不同,依然是雍容儒雅、和蔼可亲。早晨8点30分,像往常一样,古大夫说:“走,我们去查房。”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又说:“今天请大家都把听诊器留下。”我们五名实习生互相看了一眼,心里虽有疑惑,但谁也没作声,就把各自的听诊器放在桌子上,跟着古大夫走出办公室。
②今天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发生呢?我感到心跳有点儿加快。
③不只是在这家医院,就是在全省,古大夫也是数一数二的心脏外科专家,首屈一指的权威。能在古大夫手下实习,我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也是我们的福分。
④查房时,根据不同的病人,古大夫询问病史,查看病情,向护士了解病人用药后的变化……他絮絮低语,没有半点马虎。5号病房2号床位是一位上了岁数的女患者,古大夫轻轻地对我们说:“这位病人患有二尖瓣狭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例,你们可以听听她心脏跳动的声音与正常的心跳有什么不同。”
⑤这样说着,古大夫从白大褂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副听诊器,交给男实习生甲。甲戴上听诊器,把听诊头放在病人胸部,听了一会儿,毫不犹豫地说:“听到了,好像有杂音……”说着,甲好像感觉听诊器烫手似的,将它交给了实习生乙。乙戴上听诊器听了一会儿,也说:“听到了,杂音好大啊!”乙的面部表情明显有点夸张,他说着把听诊器交给了实习生丙。依次传递着它听诊,大家给出的答案都是“杂音很大”。很快,这个“烫手”的听诊器就交到了我手里。
⑥古大夫面无表情。气氛好像不对,四名同学一个个把脸绷得像刷了一层糨糊,像是紧张,又像在掩饰什么。
⑦我接过听诊器,把听诊头放在病人胸部。奇怪,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我把听诊头在病人胸部移动了一下,让它准确无误地贴在心脏位置,可还是听不见声音。我又把听诊器的耳塞往耳朵里按了按,但耳朵里仍然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我无奈地摘下听诊器,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我知道自己肯定脸红了。我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古大夫,急忙低下了头:“老师,我……我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
⑧我瞟了一眼身边的四名同学,他们正紧张不安地看着我,我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也紧张不安起来。古大夫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像是安慰我:“没关系,真的没有听到声音?你再仔细听听。”我把耳塞重新塞进耳朵,按着听诊头的手轻轻用力,屏住呼吸,仔细听,一秒,两秒,三秒……时间却好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依然什么也没听到。我摘下听诊器,更加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还是听不到。”说完,我觉得自己眼泪都快出来了,僵硬地站在那里,像一具木乃伊。四位同学低着头,一言不发。
⑨好在古大夫及时招呼我们离开了这间病房,不然我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尴尬下去。十五分钟后,我们回到古大夫的办公室。当着我们的面,古大夫拧开听诊头上的螺丝,拿掉上盖,用镊子从听诊头里夹出一小团紧实的棉花。在那一刻,我们像全被点了穴,一个个目瞪口呆,愣在当场。
⑩古大夫说:“今天是你们实习的最后一天,也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合格的只有一个人。”古大夫说着用慈爱和鼓励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我的脸腾地一下子像着了火,我把头低下又急忙抬了起来,不由自主地把胸脯也挺了挺。刚才对自己的质疑、在古大夫和同学面前的羞愧,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⑪“从明天起,你们就要自己做大夫了,救死扶伤,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是一名医生应有的精神,也是科学的精神,更是对病人负责的精神!医者仁心,半点也马虎不得呀。”古大夫以从未有过的严肃态度,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深深地低下了头,我也把头低了下去。我知道,我们今天向老师低头,是为了明天不向病魔低头。
(有改动)
18. 小说围绕“听诊”展开情节,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空格。
古大夫带大家去查房,不让我们带听诊器→A______________→古大夫将听诊器一头的棉花拿出—B______________
19. 选文第⑧段写四名同学和“我”都紧张不安,原因各是什么?
20. 选文第⑩画线句子运用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1. 文章善于设置悬念,请你列举一处,并体会其好处。
22. 选文结尾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选自《简·爱》)
【乙】
王先生走了二十里,到了女婿家,看见女婿果然病重,医生在那里看,用着药总不见效。一连过了几天,女婿竟不在了,王玉辉恸哭了一场。见女儿哭的天愁地惨。候着丈夫入过殓,出来拜公婆和父亲,道:“父亲在上,我一个大姐姐死了丈夫,在家累着父亲养活,而今我又死了丈夫,难道又要父亲养活不成?父亲是寒士,也养活不来这许多女儿!”王玉辉道:“你如今要怎样?”三姑娘道:“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公婆两个听见这句话,惊得泪下如雨,说道:“我儿!你气疯了!自古蝼蚁尚且贪生,你怎么讲出这样话来!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做公婆的怎的不养活你,要你父亲养活?快不要如此!”三姑娘道:“爹妈也老了,我做媳妇的不能孝顺爹妈,反累爹妈,我心里不安,只是由着我到这条路上去罢。只是我死还有几天工夫,要求父亲到家替母亲说了,请母亲到这里来,我当面别一别,这是要紧的。”王玉辉:“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因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老孺人听见,哭死了过去,灌醒回来,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床面前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
(选自《儒林外史》)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简·爱》和《儒林外史》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3. 故事说一说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前因后果。请简要说一说简·爱决定离开桑菲尔德的原因。
24. 写法品一品
两篇选文对人物言语神态的描写,体现出写法的独特。请抓住乙文中的“笑”,品一品《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25 人物评一评
两篇选文都刻画了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简·爱》的对话体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26. 主旨探一探
《简·爱》和《儒林外史》都是经典文学名著。请结合《儒林外史》全书内容探究王玉辉悲剧所表现的主题。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 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为充分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教育部发文,自2022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打扫卫生,耕田种地,煮饭炖汤,家具清理,手工制作吗?请选择一项你擅长的生活技能,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来介绍它的操作步骤。(120字左右)
任务二:为了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号召家校协同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对此,要求各位同学结合以下材料,准备即席讲话,向父母说明劳动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你会怎么说?(120字左右)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不能简单进行考核,而要看学生的实际收获,如是否形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根据课程内容,学校设置了各个年级的劳动清单,鼓励家长进行督促,还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等多项活动,检验劳动教育成果。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教育既要鼓励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培养各种技能,还要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自己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未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用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劳动阳光,快乐成长。
28. 以“追”为话题写作。
任务一:追溯地方文化,我们感受人杰地灵;追忆前人,我们汲取先人智慧;追寻当下,我们探知社会温情……追,让我们收获良多。既有前人引路,我们必当踔厉奋发,勇敢追梦,不留遗憾。回忆初中三年的校园生活,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讲述你“追”的经历。
任务二:有人认为,“追”即不断前行,努力争取,只有“追”才能攀上人生的顶峰,我们应当不断“追”;也有人认为,有时我们可以不追,停下或放慢脚步,或许人生别有洞天。对此,你怎么看?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写、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联系常见成语
以彰其咎
迁移课内字词
咸怀怨叹
根据语境推断
事无不济
甲
乙
王三姑娘绝食“殉夫”,其父王玉辉认为这是“青史留名”的好事,因而赞同、称好。
甲
乙
“恼火”表现了简·爱的内心冲突,尽管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无法接受成为第三者,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甲
乙
王三姑娘是一个柔顺、守旧的女性形象。她恪守封建礼教,对夫家忠诚不二,即使面临丈夫的去世也坚守贞节。
甲
乙
简·爱不屈服于现实的坎坷人生,表达出女性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
2024年陕西省太白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太白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太白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太白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