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典型真题)专题5竖式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核心考点(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专题5竖式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核心考点(苏教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打☆要验算,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竖式计算。
(1)250×26= (2)864÷24=
(3)408×25= (4)450÷25=
2.用竖式计算。
17×264= 306×43= 530×40=
3.用竖式计算。
(1)218×45=
(2)906×12=
(3)840×24=
(4)415×62=
4.用竖式计算。
5.用竖式计算。
362×38= 24×605= 520×60= 950÷40=
6.列竖式计算,打☆要验算。
7.用竖式计算。
427×29= 503×26= 460×70=
8.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05×54 37×126 310×14
34×930 320×50 800×74
9.用竖式计算。
308×70= 80×450= 230×63=
72×648= 225×36= 790×80=
10.用竖式计算。
11.列竖式计算。
102×32 39×128 180×25
12.用竖式计算。
145×54= 420×38= 607×26=
13.用竖式计算
209×42=
270×45=
60×350=
46×180=
14.用竖式计算.
340×71= 16×305= 3000÷70=
15.用竖式计算。
380×12= 170×60= 18×400= 500×13=
16.用竖式计算。
68×250= 108×36=
265×54= 580×70=
17.用竖式计算。
58×372= 409×61= 50×680=
18.竖式计算。
315×15= 403×29= 80×240=
19.用竖式计算。
175×13= 34×206= 127×90=
20.竖式计算。
589×45= 215×65=
150×80= 905×50=
720×42= 480×50=
21.列竖式计算。
231×13= 408×36=
549×15= 769×48=
46×307= 57×114=
22.竖式计算。
27×185= 760×50= 60×307=
23.用竖式计算。
320×15= 45×207= 124×71= 605×35=
24.用竖式计算。
352×47= 605×74= 46×180=
30×317= 482×53= 26×309=
25.用竖式计算。
50×302 560×46 806×58
68×187 55×406 60×860
26.用竖式计算。
259×48= 640×35= 70×860=
27.用竖式计算。
115×24= 130×75= 27×305= 2900×60=
28.列竖式计算。
801÷89= 105×27= 566÷28=
78×65= 558÷63= 465÷90=
783÷29= 252÷36= 825÷75=
127×6= 858÷39= 230÷46=
510÷17= 35×67= 528÷88=
29.列竖式计算。
30.用竖式计算。
205×28= 65×230=
470×60= 300×36=
31.用竖式计算。
800×74= 126×37= 367×50=
48×245= 34×930= 605×54=
32.用竖式计算。
167×26= 280×35= 305×24=
33.用竖式计算。
103×25 27×212 450×68
352×28 402×60 30×340
34.用竖式计算。
460×80= 175×49= 28×35=
35.用竖式计算。
35×284= 480×50= 207×46=
36.用竖式计算。
334×12 209×35 966÷42 637÷13
37.用竖式计算。
309×28 45×180 416×34
38.用竖式计算。
(1) (2) (3)
(4) (5) (6)
39.列竖式计算。
285×32= 15×409= 820×28= 27×321=
40.用竖式计算。
273×45 365×12 250×42
803×17 230×40 177×36
41.用竖式计算。
(1)175×13=
(2)34×206=
(3)127×90=
42.用竖式计算。
37×343= 408×65= 290×60=
340×46= 48×202= 584×68=
43.列竖式计算.
①360×35= ②960÷48=
③207×40= ④990÷36=
44.用竖式计算。
845×37= 604×28=
45.列竖式计算。
255×24= 306×15= 45×240=
46.用竖式计算。
= =
47.竖式计算。
124×76 28×406 850×20
48.用竖式计算。
367×18= 605×29= 80×370=
49.竖式计算。
540×31= 265×38= 24×405=
60×430= 625×14= 348×20=
50.用竖式计算。
135×65= 55×408= 240×50= 360×34=
51.用竖式计算。
224×24= 540×36= 208×75=
52.竖式计算。
209×42= 401×60= 60×350=
53.用竖式计算。
5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5.用竖式计算。
56.用竖式计算。
24×319 306×29 720×23
57.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50×204= 708×56=
638×16= ※912÷23=
58.用竖式计算。
59.用竖式计算。
309×26= 90×120= 30×204= 48×134=
参考答案:
1.(1)6500;(2)36;
(3)10200;(4)18
【分析】(1)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2)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列竖式计算。
【详解】(1)250×26=6500 (2)864÷24=36
(3)408×25=10200 (4)450÷25=18
2.4488;13158;21200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的得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17×264=4488 306×43=13158 530×40=21200
3.(1)9810(2)10872(3)20160(4)2573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末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十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
【详解】(1)218×45=9810
(2)906×12=10872
(3)840×24=20160
(4)415×62=25730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4.17250;11016;216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
【详解】17250 408×27=11016 60×360=21600
5.13756;14520;31200;23……30
【分析】(1)(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三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接着用三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再用三位数的百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百位对齐。最后,将三次乘得的积相加;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62×38=13756 24×605=14520
520×60=31200 950÷40=23……30
6.6320;4602
7397;12648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验算时,交换乘数的位置再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详解】316×20=6320 59×78=4602
13×569=7397 ☆408×31=12648
验算:
7.12383;13078;322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427×29=12383 503×26=13078 460×70=32200
8.43470;4662;4340
31620;16000;59200
9.21560;36000;14490
46656;8100;632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详解】308×70=21560 80×450=36000 230×63=14490
72×648=46656 225×36=8100 790×80=63200
10.14175;10800;244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
11.3264;4992;4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得数加起来即可。
【详解】102×32=3264; 39×128=4992; 180×25=4500
; ;
12.7830;15960;15782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把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得数的个位就和那一位对齐;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因数中间有0也要乘;再把乘得的积合并起来。因数末尾有0的,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计算。
【详解】145×54=7830 420×38=15960 607×26=15782
13.8778;12150;21000;828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1)209×42=8778
(2)270×45=12150
(3)60×350=21000
(4)46×180=82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解答.
14.24140;4880;42……60
15.4560;10200;7200;6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详解】380×12=4560 170×60=10200
18×400=7200 500×13=6500
16.17000;3888;
14310;406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就是所求的积;乘数末尾的0先不参与计算,计算出积后,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详解】68×250=17000 108×36=3888
265×54=14310 580×70=40600
17.21576;24949;34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58×372=21576 409×61=24949 50×680=34000
18.4725;11687;192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315×15=4725 403×29=11687 80×240=19200
19.2275;7004;1143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175×13=2275;34×206=7004;127×90=11430;
;;;
20.26505;13975
12000;45250
30240;2400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589×45=26505
215×65=13975
150×80=12000
905×50=45250
720×42=30240
480×50=24000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21.3003;14688;
8235;36912;
14122;6498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231×13=3003
408×36=14688
549×15=8235
769×48=36912
46×307=14122
57×114=6498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22.4995;38000;1842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27×185=4995 760×50=38000 60×307=18420
23.4800;9315;8804;21175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320×15=4800 45×207=9315
124×71=8804 605×35=21175
24.16544;44770;8280
9510;25546;8034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352×47=16544 605×74=44770 46×180=8280
30×317=9510 482×53=25546 26×309=8034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25.15100;25760;46748
12716;22330;5160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50×302=15100 560×46=25760 806×58=46748
68×187=12716 55×406=22330 60×860=51600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26.12432;22400;6020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由此计算。
【详解】259×48=12432 640×35=22400 70×860=60200
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要细心,认真,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
27.2760;9750;8235;174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因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因数的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可。末尾有零的多位数乘两位数,把多位数的前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最后的结果加个0。
【详解】115×24=2760 130×75=9750
27×305=8235 2900×60=174000
28.9;2835;20……6;
5070;8……54;5……15;
27;7;11;
762;22;5;
30;2345;6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法则:
(1)先看被除数最高两位(百位和十位),如果比除数大,可以上商,有几倍就上几,余数和个位一起,再和除数比较,能上商再上商,不能上时运算结束。
(2)被除数最高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就要多看一位,将个位拖下来计算。
【详解】801÷89=9 105×27=2835 566÷28=20……6
78×65=5070 558÷63=8……54 465÷90=5……15
783÷29=27 252÷36=7 825÷75=11
127×6=762 858÷39=22 230÷46=5
510÷17=30 35×67=2345 528÷88=6
29.6135;9120;
59200;12800
【详解】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
【解答】
30.5740;14950
28200;108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205×28=5740 65×230=14950
470×60=28200 300×36=10800
31.59200;4662; 18350;
11760;31620; 3267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800×74=59200 126×37=4662 367×50=18350
48×245=11760 34×930=31620 605×54=32670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32.4342;9800;732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167×26=4342 280×35=9800 305×24=7320
33.2575;5724;30600
9856;24120;102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尽量把三位数写在竖式的上面,两位数写在竖式的下面。末尾有0时需要用虚线将0隔开,最后将隔开的0都移到得数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简便计算。
【详解】103×25=2575 27×212=5724 450×68=30600
352×28=9856 402×60=24120 30×340=10200
故答案为:2575;5724;30600;
9856;24120;10200。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列竖式过程中把三位数放在上面可以降低计算的错误率。乘数末尾有0,列竖式时0尽量放在旁边,计算完再移到得数处,可以减少0乘其他乘数的步骤。
34.36800;8575;980
【分析】两、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460×80=36800 175×49=8575 28×35=980
35.9940;24000;9522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35×284=9940 480×50=24000 207×46=9522
故答案为:9940;24000;9522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36.4008;7315;23;49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从被除数最高位看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34×12=4008 209×35=7315
966÷42=23 637÷13=49
37.8652;8100;1414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此题依此计算。
【详解】309×28=8652 45×180=8100 416×34=14144
38.(1)17784;(2)3708;(3)10800
(4)11562;(5)9200;(6)92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详解】(1)17784 (2)3708 (3)10800
(4)11562 (5)9200 (6)9200
39.9120;6135;22960;8667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285×32=9120;15×409=6135;820×28=22960;27×321=8667
;;;
40.12285;4380;10500
13651;9200;6372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由此解答。
【详解】273×45=12285 365×12=4380 250×42=10500
803×17=13651 230×40=9200 177×36=6372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
41.(1)2275;(2)7004;(3)1143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75×13=2275 34×206=7004 127×90=11430
考查了整数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42.12691;26520;17400
15640;9696;39712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详解】37×343=12691 408×65=26520 290×60=17400
340×46=15640 48×202=9696 584×68=39712
43.①12600 ②20 ③8280 ④27.5
【详解】①360×35=12600
②960÷48=20
③207×40=8280
④990÷36=27.5
44.31265;16912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的,这个0也要参与运算。
【详解】845×37=31265 604×28=16912
45.6120;4590;108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255×24=6120 306×15=4590 45×240=10800
46.8188;21000;28420;
11760;24381;432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的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如果三位数中间有零,中间的零不要漏乘,没有进位就用零占位;如果乘数末尾有零,先算出零前面的部分,末尾有几个零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78×46= 8188 60×350=21000 406×70=28420
48×245=11760 903×27 =24381 900×48=43200
47.9424;11368;170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124×76=9424 28×406=11368 850×20=17000
48.6606;17545;296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尽量把三位数写在竖式的上面,两位数写在竖式的下面。末尾有0时需要用虚线将0隔开,最后将隔开的0都移到得数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简便计算。
【详解】367×18=6606 605×29=17545 80×370=29600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列竖式过程中把三位数放在上面可以降低计算的错误率。乘数末尾有0,列竖式时0尽量放在旁边,计算完再移到得数处,可以减少0乘其他乘数的步骤。
49.16740;10070;9720
25800;8750;696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详解】540×31=16740 265×38=10070 24×405=9720
60×430=25800 625×14=8750 348×20=6960
50.8775;22440;12000;1224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135×65=8775 55×408=22440 240×50=12000 360×34=12240
51.5376;19440;156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224×24=5376 540×36=19440 208×75=15600
52.8778;24060;21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去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可。三位数乘整十数,先用三位数去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再在所得积的末尾加上1个0即可。三位数(末尾有1个0)乘整十数,先把非零数字相乘,再在所得积的末尾加上2个0即可。
【详解】209×42=8778 401×60=24060 60×350=21000
考查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学生们只需细心计算即可。
53.8580;11232;258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8580 11232 25800
54.8832;9990;5253;
8140;8128;9614
【详解】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55.3792;3952;38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乘积相加;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详解】24×158=3792 208×19=3952 760×50=38000
56.7656;8874;1656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24×319=7656 306×29=8874 720×23=16560
57.10200;39648
10208;39……15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50×204=10200 708×56=39648
638×16=10208 ※912÷23=39……15
验算:
58.6576;25200;9614;1700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6576 25200 9614 17000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59.8034;10800;6120;6432
【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
【详解】309×26=8034 90×120=10800
30×204=6120 48×134=64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专题8作图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核心考点(苏教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在图上画出来,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画一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专题7综合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核心考点(苏教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得数,谁的口算准,直接写出得数,口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专题6脱式计算-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核心考点(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脱式计算,用计算器脱式计算,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脱式计算下面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