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含解析)
展开例1(2022·湖南湘西)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时间顺序是( )
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盖天说——天圆地方
③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答案】1.B
【解析】1.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盖天说天圆地方→③浑天说一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
例2(2022·黑龙江)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米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米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
【答案】2.B
【解析】2.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长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总长,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例3(2020·海南)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海面凹凸不平
C.港口的水面高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3.A
【解析】3. 由图可知,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A对;不能证明海面的形状,港口的水面、地球的公转等,BCD错。故选A。
一、地球的形状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月偏食时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③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④麦哲伦船队成功进行了环球航行;⑤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最直观的证据)
二、地球的大小
① 6371 ② 4 ③ 5.1
【变式1】(2022·陕西西安·模拟)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B.地球的最大半径是6371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答案】1.B
【解析】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说法正确。地球的最大半径是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B错误。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圈,C说法正确。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变式2】(2022·黑龙江·模拟)下列说法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B.日食现象可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C.哥伦布完成首次环球航行D.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答案】2.D
【解析】2.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正确,C错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A错误。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观察日食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B错误。故选D。
【变式3】(2022·湖南·一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球体 C.扁球体 D.不规则球体
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3.D 4.B
【解析】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现代人们借助现代化工具,精确测量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4.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天圆地方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探测,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B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4】(2022·海南·一模)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答案】5.C
【解析】5. 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
考向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图
例1(2022·湖北)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 )
A.(50°S,60°E)B.(50°N,60°E)
C.(50°S,60°W)D.(50°N,60°W)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正北方B.乙在丙的正东方
C.丙在甲的西南方D.乙在丁的西北方
【答案】1.B 2.D
【解析】1.读图可知,丙地纬度自南向北数值递增,所以为50°N;经度自西向东递增,所以为60°E,故选B。
2.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甲的坐标是60°W,50°S,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甲在乙的正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丙的坐标是60°E,50°N,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乙在丙的正西方向,故不符合题意;C、丙的地理坐标是60°E,50°N,甲的坐标是60°W,50°S,因此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D、乙的坐标是60°W,50°N,丁的地理坐标是60°E,50°S,因此乙在丁的西北方向,D正确,故选D。
例2(2022·陕西)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下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 B. C. D.
5.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
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 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
【答案】3.C 4.D 5.A
【解析】3.由图可知,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因此可以判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③,排除ABD,故选C。
4.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排除ABC,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
5.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着地轴转动,排除BCD,故选A。
例3(2022·四川遂宁)下图为某日从极地上空观察到的光照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6-8小题。
6.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45°S,30°W)B.(45°N,30°E)
C.(45°N,30°W)D.(45°S,30°E)
7.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8.图中B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带,此日的节气为________,此刻正值________。( )
A.东 南温 夏至 日出 B.西 北温 夏至 日出
C.东 南温 冬至 日落 D.西 北温 冬至 日落
【答案】6.B 7.D 8.B
【解析】6.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30°,A点的经纬度是(45°N,30°E),该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B。
7.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图中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故选D。
8.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B点的经度是30°W,该点位于西半球,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B点位于晨线上,该点处于日出时刻。故选B。
一、地球仪的结构
地轴: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0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90°。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 30°;中纬度:30°~ 60°;高纬度:60°~ 90°
变化规律
经纬度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
半球的判断方法
(1)经度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
(2)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
(3)经度介于20°~160°之间的,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4)东经度不全在东半球,西经度不全在西半球。
经纬网图的应用与判读
经纬网的作用有:定位、定向。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经纬网定位
(1)普通经纬网图:由图可知,A点所在经度从西向东增大,为东经;所在纬度从南到北增大,为北纬,因此经纬度位置为(80°N,140°E)。记忆口诀:横纬竖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南大南纬,北大北纬。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第一步,根据极点判断南纬或北纬。第二步,根据极点和自转方向的关系判断东经和西经,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减小的是西经。例如下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23.5°N,90°E),②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经纬网定位
(1)确定南北方向:
①同是北纬度,度数大者在北,度数小者在南;
②同是南纬度,度数大者在南,度数小者在北。
(2)确定东西方向:
①同为东经度,数值大者在东;
②同为西经度,数值大者在西;
③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东边;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西边。
【变式1】(2022·甘肃·二模)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地球仪”,完成下面1-3小题。
1.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A.海水的深度B.赤道周长
C.地球平均半径D.地球表面积
2.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指示南北方向
B.地球上的经线长度相等,共360条
C.纬线与经线垂直,本初子午线是最长的一条纬线
D.在同一条纬线上的地点,时间相同
3.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
A.23.5°N,60°WB.30°N,60°E
C.23.5°N,60°ED.30°N,60°W
【答案】1.A 2.A 3.C
【解析】1.地球的大小是通过赤道的周长、地球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体积等表现出来,海水的深度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选A。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正确。地球上的经线长度相等,与纬线都有无数条,故B错误。纬线与经线垂直,本初子午线一条经线,是所有经线的起点,故C错误。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地点,时间相同,故D错误。故选A。
3.由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3.5°N,60°E),故选C。
【变式2】(2022·云南·一模)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图中哪一个点的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 )
A.① B.②C.③D.④
5.图中④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0°,60°N) B.(160°E,60°S)
C.(0°,60°S) D.(160°W,60°N)
【答案】4.B 5.D
【解析】4.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 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 图中经纬网中,每两条经线相隔20°,所以②地的经度是在180°以西的160°E,该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故选B。
5.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隔20°,相邻两条纬线也相隔20°,可以看出,④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160°W,60°N),故选D。
【变式3】(2022·内蒙古赤峰·三模)下图为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5°S,90°W)B.(23.5°N,90°E)
C.(66.5°N,90°E)D.(66.5°S,90°W)
7.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B.②点位于东半球
C.③点有极夜现象D.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6.D 7.B
【解析】6.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故选D。
7.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属于东半球,故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故选B。
考向三 地球的运动
例1(2022·四川资阳)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2.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 )
A.日出 B.日落 C.夜晚D.白天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图中手电筒代表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会不断的交替出现,所以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是白天,图中北京正处于夜晚。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2(2022·湖南娄底)“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期间,首次面向美国青少年进行天宫授课,而“天宫课堂”开播选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3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大气能见度D.天宫的位置
【答案】3.A
【解析】3. “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期间,首次面向美国青少年进行天宫授课,而“天宫课堂”开播选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3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球自转,该运动会产生时间差异现象,A正确,排除B;与大气能见度、天宫的位置无直接关系,排除DC,故选A。
例3(2022·内蒙古赤峰)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农民们在农田辛勤耕耘的风景正自南向北徐徐展开……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3月25日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cd之间 B.da之间C.ab之间D.be之间
5.影响我国南方比北方春耕时间早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答案】4.B 5.C
【解析】4.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此3月25日,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da之间。B正确。故选B。
5.我国春耕的时间,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春耕时间较早;北方地区纬度较高,相对南方地区,热量少,春耕时间较晚;所以造成我南北方春耕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人类活动对春耕时间早晚影响较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地球自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即“东早西晚”,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3)太阳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因此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长短变化及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熟记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并明确这四个节气的特征(可从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现象等方面分类记忆)。
第二步:分析两个节气之间地球公转产生现象的变化。例如,春分(3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不断运行至北回归线,在这一时段内,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直到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不断扩大,直到夏至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2)四季变化: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不变,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的位置时,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3)五带划分:根据一年中各个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3)3月21日与9月23日: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五、极地俯视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半球。如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北逆南顺”可推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
第二步:根据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判断节气。如图所示,当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推断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第三步:根据节气及日期,判断此时某地昼夜长短、所处季节、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等。
二十四节气介绍(命题热点)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变式1】(2022·山东枣庄·二模)小周老师在教授地球运动时,用灯泡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仪,亲自演示地球自转。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仪绕着地轴旋转B.地球仪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图中乙的时间比甲早D.此时非洲正处在黑夜
2.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白昼最长的是丙地B.甲、乙、丙三地同在北半球
C.丙、丁两地均是昼长夜短D.甲、乙两地昼夜平分
【答案】1.B 2.D
【解析】1.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旋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图中乙在甲的东边,因此乙的时间比甲早,图示非洲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黑夜,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时间最长的是丁地,丙地的白昼时间最短,A错误。甲和乙位于赤道上,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只有丙地位于北半球,B错误。丙地是昼短夜长,丁地是昼长夜短,C错误。甲和乙所处的赤道任何时候都是昼夜平分,D正确。故选D。
【变式2】(2022·湖北十堰·模拟)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完成下列3-4小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十堰一年中白昼最长
B.当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
C.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极圈内的挪威看不到午夜的太阳(极昼)风景
D.当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十堰市学校操场上的旗杆下午影子最长
4.读乙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的经纬度为(66.5°N,180°)B.Q点在北温带
C.P、N点有太阳直射D.M点纬线比Q点纬线长
【答案】3.C 4.D
【解析】3.当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十堰此时昼夜等长,A错误;当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冬季,B错误;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极圈内的挪威处于极夜期,看不到午夜太阳(极昼)风景,C正确;当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十堰市学校操场上的旗杆下午影子达不到最长,最长的时间是冬至日,D错误。故选C。
4.乙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据图可知,M点的经纬度是66.5°N,180°,A正确,不符合题意; Q点位于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位于北温带,B正确,不符合题意;P、N都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M点纬度高于Q点,M纬线比Q线短,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3】(2022·海南·模拟)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节目惊艳了世界。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此时北京( )
A.细雨绵绵,洪水泛滥B.昼长夜短
C.春回大地,万物复苏D.昼短夜长
6.“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所表现的四季流转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板块运动
C.地球公转D.海陆变迁
【答案】5.D 6.C
【解析】5.冬奥会在2月4日召开,此时节气是立春,地球运行到冬至和春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北京昼短夜长,B错误,D正确。细雨绵绵,洪水泛滥描述的是夏秋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描述的是春季,均不符合题意,AC错误。故选D。
6.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自然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二分二至日等自然现象,A错误,C正确。四季流转和板块运动、海陆变迁无关,BD错误。故选C。
【变式4】(2021·甘肃·一模)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阳光照射如“图甲”所示情况时,图乙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a,b,c,d四位置中的______位置,此时甘肃省所处的季节是______;下列现象中,与这个季节相符的是( )
A.祁连山积雪一年中最少 B.河西走廊玉米生长旺盛
C.黄河处于枯水期 D.内蒙古草原绿草如茵
(2)图甲BCG三点,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昼夜等长的是______。
(3)图乙中,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酒泉正值______(节气),其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4)6月18日中考时,地球运行到图乙中______(ad,dc,cb,ba)段。
【答案】7.(1)a 冬季 C
(2)G B
(3)夏至 昼长夜短
(4)dc
【解析】(1)读甲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内是极夜,南极圈内是极昼,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属于冬季,北半球的甘肃省为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地方昼短夜长。读乙图可知,图乙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c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b时,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地球公转的位置在a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地球公转的位置在d时,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故当阳光照射如图甲情况,图乙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a、b、c、d四位置中的a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选项现象中,与这个季节相符的是黄河处于枯水期,此时是冬季;祁连山积雪一年中最少、河西走廊玉米生长旺盛、内蒙古草原绿草如茵是夏季;C符合题意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越往南白昼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图中BCG三点中,G点位置最偏南,白昼时间最长;B点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C点位置最偏北,白昼时间最短。
(3)图乙中,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酒泉正值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酒泉昼长夜短。
(4)6月18日中考时,地球运行到图乙中d春分(3月21前后)与c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地方昼长夜短。中考命题方向
考向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考向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图(重点)
考向三 地球的运动
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地球的过程
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主观猜想)→球体→不规则球体(科学家精密测量)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四季划分、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0°纬线)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0°纬线)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专题18 西北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西北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西北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西北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北方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北方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北方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6北方地区-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5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地理总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