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1-17129254562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1-17129254562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1-17129254562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0-17129254512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0-17129254512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07850/0-17129254512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ClO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环境消毒
B. 75%的乙醇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药消毒
C. NaHCO3水解显碱性,可用于腹泻患者的治疗
D. 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肺炎重症患者的急救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
B.乙醇具有还原性,B错误;
C.NaHCO3水解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做胃酸中和剂,C错误;
D.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输送氧气,D错误;
故选A。
2. 关于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原子共平面
B. 二氯代物有4种
C. 与环丁烯是同分异构体
D. 该化合物生成1mlC4H10至少需要2ml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化合物中有C原子采取sp3杂化,四面体结构,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A错误;
B.该物质的二氯代物有4种,分别为,B正确;
C.环丁烯的分子式为C4H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6,要生成1mlC4H10至少需要2mlH2,D正确;
故选A。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中NaOH过量,再加4滴0.1ml/LCuSO4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证明发生沉淀转化,A错误;
B.实验中变量为温度,30℃条件下出现蓝色的时间较短,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B正确;
C.挥发的乙醇也会使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1-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C错误;
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形成沉淀,不能确定二者的酸性强弱,D错误;
故选B。
4. 四氧化锇与烯烃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2O2作氧化剂
B. 利用此法乙烯可能转化为乙二醇
C. OsO4与中Os的化合价均为+8价
D. 该历程中总反应式为:+H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反应历程H2O2变水,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A正确;
B.由反应历程可知,四氧化锇与烯烃的反应会在双键碳上加上两个羟基,B正确;
C.OsO4与中化学键不同Os的化合价不同,C错误;
D.该历程中总反应式为:+H2O2,D正确;
故选C。
5. 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定稿后可利用“赤血盐”等物质通过“晒蓝图”的方法多量复制。“赤血盐”学名“铁氰化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红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带有黄绿色荧光,含有铁氰根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B. 属于离子晶体,含有两种阳离子
C. 所含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最大的均是碳元素
D.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Fe3+和CN-之间的6个配位键均为键,每个CN-中有1个键、2个键,则中含有键的数目为,A错误;
B.属于离子晶体,含有K+、两种离子,只有K+一种阳离子,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因N的2p轨道呈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所含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最大的均是N元素,C错误;
D.中Fe3+和CN-之间有6个配位键,即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D正确;
故选D。
6. 我市某校学习小组研究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一种方法,装置如下图,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羟基自由基);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否鼓入空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
B. 上端开口打开,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l·OH转移电子数目为
C. 处理含有草酸(H2C2O4)的污水时,应打开上端开口
D. 该原理是基于电解原理、氧化还原、物理吸附等共同对污水进行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参与反应的正极反应的物质。根据反应实质判断反应类型。铁粉做负极,碳粉做正极,砂芯板起吸附作用,让正极反应物充分接触。
【详解】A.该装置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铁做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Fe-2e-═Fe2+,故A错误;
B.鼓入空气时,氧气在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e-+2H+=2·OH,每生成1ml·OH有1ml电子发生转移,故B错误;
C.处理含有草酸(H2C2O4)的污水时,C2O有还原性,需要用氧化剂把C2O氧化为CO2,所以应上端开口,生成·OH,故C正确;
D.根据该工艺图判断属于原电池,实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砂芯板起吸附作用,故D错误;
答案为C。
7. 28℃时,向10mL0.1ml/LNH4HSO4溶液中逐滴滴入0.1ml/LNaOH溶液(不考虑氨气的挥发),溶液的pH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pHHClO
化学键
能量
436kJ
391kJ
946kJ
T/℃
200
300
400
K
K1
K2
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统一监测(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