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全攻略 (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全攻略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全攻略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 (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要点一、透镜
1、凸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归纳梳理]
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
【答案】D
【详解】A.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说法正确,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也是可逆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B.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会聚于一点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把一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B
【详解】A.根据凸透镜的特点可知,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会会聚于焦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可以会聚到一点,即焦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点光源放在焦点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3、实验步骤:
(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归纳梳理]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
例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
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
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
【答案】A
【详解】A.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电影机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根据相机的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鱼缸与缸中的水构成凸透镜,金鱼及金鱼所成的像均在透镜的一侧,所以看到的将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16cm>f
解得
8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中考送分及重难点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送分)问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