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10页。
    第九单元综合训练一、快乐点击(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C.花生油 D.泥土2.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A.浓溶液 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3.(2022山东青岛中考)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 000C.每输入100 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 gD.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4.25 ℃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C.溶液的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6.小明用50 ℃的水溶解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给蔗糖水加热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7.某同学模拟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A.18.0 g B.16.0 gC.13.2 g D.11.5 g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是饱和溶液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2 ℃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 g10.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 ℃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C.40 ℃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二、积累运用11.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12.用“>”“甲>丙,C错误。10.D KCl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A错误;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0 g,可知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4.0 g KCl,即134.0 g KCl的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B错误;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0 g,该温度下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0 g100 g+40 g×100%≠40.0%,C错误;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解度减小,有KCl晶体析出,D正确。11.答案:(1)硫酸铜(2)水(或酒精等)(3)酒精(只要答案合理即可)12.答案:(1) (3)= (4)13.答案:降温 增多解析:从图像中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木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即溶液的密度减小,此时烧杯底部应有晶体析出,故温度的改变方式是降温。14.答案:(1)31.6 y(2)蒸发溶剂至刚好析出晶体 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解析:(1)从图中看出,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 g。在该温度下,10 mL水中最多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x溶液是在10 mL水中加入2.5 g KNO3形成的,属于不饱和溶液;y溶液是在20 ℃下,10 mL水中加入5 g KNO3形成的,属于饱和溶液。从图中看出,50 ℃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 g,则该温度下,10 mL水中最多溶解8.55 g KNO3达到饱和,而z溶液是在10 mL水中溶解了5 g KNO3形成的,属于不饱和溶液。(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在降温之前,先蒸发浓缩,减少溶剂,便于较多的硝酸钾晶体析出。15.答案:(1)盐溶于水形成盐溶液后凝固点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大(2)“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融雪的效果越好解析: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认真分析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由材料二可知,水中加入氯化钠后凝固点降低,因此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凝固点越低,则融雪的效果越好;水凝固后体积增大,是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16.答案:(1)蒸发(2)AE解析:(1)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食盐结晶析出,故①是蒸发池。(2)海水进入贮水池,此时水分还未蒸发,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A正确;海水进入蒸发池,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增大,此时氯化钠还未结晶析出,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B、C错误;析出晶体后的母液应为食盐的饱和溶液,D错误;海洋中蕴藏着盐类、矿物、生物等丰富资源,E正确。17.答案:Ⅴ.(1)降低(2)升高解析:Ⅴ.(1)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降低。(2)热水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升高。18.答案:(1)28.6%(2)①4②解:设10 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2HCl+CaCO3CaCl2+H2O+CO2↑73 100x 4 g73100=x4 g x=73×4 g100=2.92 g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2 g10 g×100%=29.2%答: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9.2%。 温度/ ℃020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16128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