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学案 必修第一册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学案 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学案 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含解析),共12页。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D.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答案 C解析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还有无丝分裂等方式,C错误。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同时,细胞内出现的显著变化是( )A.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B.核仁消失,核膜解体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答案 D3.(2023·吉林四平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区别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C.显微镜下判断某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的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D.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所经历时间的长短可用每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表示答案 B解析 由于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中心体,观察不到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的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区别是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B错误。4.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细胞停止分裂 B.产生多核细胞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答案 B解析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无高尔基体,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子细胞核保留在一个细胞中,所以产生多核细胞,B正确。5.真核细胞的DNA分子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不是同步的,有的先复制,有的后复制。如图中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答案 C解析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分子的复制,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并不改变,C正确。6.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答案 C7.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核DNA分子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核DNA分子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核DNA分子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正常培养时,细胞进行正常的分裂,核DNA分子含量为2c的细胞较多,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较少。药物处理培养时,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较多,核DNA分子含量为2c的细胞较少,故该药物的作用时期可能为核DNA分子的复制完成后,在前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使细胞中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增多,故选C。8.(2023·江苏南京高一检测)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答案 B解析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错误;视野中不同细胞处在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实际上不存在,C错误;实验时,细胞在解离后已死亡,因此不可在一个细胞中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D错误。9.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B.不用药物X处理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D.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X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答案 D10.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各时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两组中心粒间的距离B.曲线b代表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变化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D.曲线d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答案 B解析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开始时,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逐渐移向两极,到达两极后保持最大距离不变,A正确;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是由长变短,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B错误;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d)最大,随后逐渐缩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c)正好相反,由0逐渐增大,C、D正确。11.如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细胞与外界环境不进行物质交换B.c过程表示细胞发生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C.④细胞可能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D.图中三种血细胞一般不会再变成细胞③答案 A1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中只有幼嫩的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其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说明了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答案 B解析 理论上植物体中的所有细胞均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A错误;植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细胞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种子发育成植株是个体正常发育的过程,不能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D错误。13.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终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自由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攻击蛋白质降低某些酶的活性B.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C.攻击磷脂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D.攻击生物膜引发新的自由基产生答案 C解析 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蛋白质,若该蛋白质属于酶,其活性可能降低,A正确;自由基可能会攻击DNA,进而引发基因突变,B正确;自由基若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害极大,但是中心体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错误,D正确。14.(2023·江苏镇江高一月考)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自噬破坏细胞正常的结构和物质,缩短了细胞寿命B.细胞自噬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C.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细胞器,可合成并分泌多种水解酶答案 C解析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有利于延长细胞寿命,A错误;细胞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基因控制的,B错误;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会出现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受损、变性、衰老,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C正确;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15.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答案 D16.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17.细胞周期在调控因子的严格调控下沿着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细胞分裂期)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运行。为了探究细胞周期运行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取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了融合实验,获得如表所示结果。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B.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C.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出现凝缩D.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会复制答案 D解析 S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A正确;M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M期细胞和G2期细胞融合,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说明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凝缩,C正确;M期细胞是分裂期的细胞,此时的细胞已经经历过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故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不会复制,D错误。18.项圈藻是固氮蓝细菌中的一种,分裂产生的子代互相不脱离,连成蓝绿色念珠状群体,形似“项圈”而得名。项圈藻的众多细胞中有极个别形状较大而无色的个体,称为异形胞,该异形胞具有固氮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项圈藻呈蓝绿色是因为其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项圈藻细胞中会出现DNA和蛋白质结合所形成的染色体C.项圈藻细胞和低等绿色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丝D.项圈藻细胞中的DNA呈环状,增殖时能进行复制答案 D解析 项圈藻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等结构,A错误;项圈藻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项圈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会出现纺锤丝、染色体等结构,C错误。19.(2023·河北唐山高一期末)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不能切割蛋白质,能够体现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 C解析 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的,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凋亡相关基因激活,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酶Ⅱ激活后会有蛋白质的水解,B正确;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C错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故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不能切割蛋白质,D正确。20.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C.细胞凋亡受机体遗传机制的调控D.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减小答案 D解析 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C正确;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增大,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11分)科学家们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不同。(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________(填字母)。(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________。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答案 (1)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表达(或执行)情况 (2)A、C、D、E、B C、D (3)92 0 (4)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解析 (2)在图一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A细胞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和E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和D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图一中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的细胞是C、D。(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根据题意并分析曲线图可知,AB段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2倍,所以a=46×2=92。大多数扁桃体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而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因此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22.(11分)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2)图1中A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2、图3分别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段(填字母)。(3)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___。(4)图3结构H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物质准备 (2)适度的生长 着丝粒分裂 DE FG (3)1∶0∶1 (4)细胞板 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解析 (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过程。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因在A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EF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DNA分子数由2个变成了1个,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都转变成了染色体;图2表示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1的DE段;图3表示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其中结构H表示细胞板,对应图1的FG段。(3)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下一个时期是后期,在后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都转变成了染色体,所以此时没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即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1∶0∶1。(4)图3结构H为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将细胞质一分为二,且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23.(10分)如图为两种不同生物体细胞增殖示意图及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中结构1的名称为__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2)请按照分裂的先后顺序对图二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图中处于图三中bc段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3)图一所代表的生物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4)图二A图中有染色体______条,核DNA分子______个。答案 (1)中 染色单体 DNA (2)B→C→A→D B、C (3)中心体(或中心体、线粒体) (4)8 8解析 (1)图一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结构1是染色单体,结构3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分子。(2)根据题图二分析,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所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B→C→A→D。图三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二中的B和C。(3)图一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是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并由线粒体供能。(4)图二A图有染色体8条,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所以共有8个核DNA分子。24.(8分)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通过自噬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以及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如图表示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以及溶酶体参与自噬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鉴定细胞发生了自噬的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形成________。自噬体是包裹了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囊泡,该囊泡可与______融合并被后者所含的水解酶消化,这一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__性。(2)细胞自噬现象最早发现于酵母菌细胞中,酵母菌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通过细胞自噬而生存,其机理是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作为____________过程的原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上述原理,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答案 (1)真核 自噬体(或自噬小泡) 溶酶体 流动 (2)细胞呼吸 (3)恶劣环境能促进细胞自噬,获得的降解产物为癌细胞合成自身的有机物提供原料 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相关受体的活性25.(10分)有丝分裂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图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3)图中的结构②为________。一开始SAC蛋白位于②上,请结合图中B→D的过程分析,如果②与纺锤丝连接并________________,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APC被激活。(4)此机制能保证所有染色体都做好相应准备,才能激活APC,细胞进入后期。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该机制保证有丝分裂正常进行的意义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 中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2(两) (3)着丝粒 排列在赤道板上 (4)能保证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才能激活APC;细胞进入后期,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细胞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因此图中细胞可能为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由图可知,图D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则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中期的下一个时期为后期,后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2)着丝粒的个数即为染色体的条数,因此B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图中的结构②为着丝粒。如图所示,一开始SAC蛋白位于染色体的②着丝粒上,如果着丝粒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APC被激活。细胞融合的组合方式融合细胞中的现象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M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S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核中DNA没有启动复制M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D.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答案 C解析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还有无丝分裂等方式,C错误。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同时,细胞内出现的显著变化是( )A.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B.核仁消失,核膜解体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答案 D3.(2023·吉林四平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区别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C.显微镜下判断某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的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D.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所经历时间的长短可用每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表示答案 B解析 由于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中心体,观察不到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的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区别是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B错误。4.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细胞停止分裂 B.产生多核细胞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答案 B解析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无高尔基体,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子细胞核保留在一个细胞中,所以产生多核细胞,B正确。5.真核细胞的DNA分子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不是同步的,有的先复制,有的后复制。如图中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答案 C解析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分子的复制,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并不改变,C正确。6.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答案 C7.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核DNA分子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核DNA分子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核DNA分子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正常培养时,细胞进行正常的分裂,核DNA分子含量为2c的细胞较多,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较少。药物处理培养时,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较多,核DNA分子含量为2c的细胞较少,故该药物的作用时期可能为核DNA分子的复制完成后,在前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使细胞中核DNA分子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增多,故选C。8.(2023·江苏南京高一检测)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答案 B解析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错误;视野中不同细胞处在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实际上不存在,C错误;实验时,细胞在解离后已死亡,因此不可在一个细胞中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D错误。9.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B.不用药物X处理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D.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X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答案 D10.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各时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两组中心粒间的距离B.曲线b代表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变化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D.曲线d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答案 B解析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开始时,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逐渐移向两极,到达两极后保持最大距离不变,A正确;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是由长变短,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B错误;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d)最大,随后逐渐缩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c)正好相反,由0逐渐增大,C、D正确。11.如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细胞与外界环境不进行物质交换B.c过程表示细胞发生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C.④细胞可能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D.图中三种血细胞一般不会再变成细胞③答案 A1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中只有幼嫩的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其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说明了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答案 B解析 理论上植物体中的所有细胞均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A错误;植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细胞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种子发育成植株是个体正常发育的过程,不能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D错误。13.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终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自由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攻击蛋白质降低某些酶的活性B.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C.攻击磷脂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D.攻击生物膜引发新的自由基产生答案 C解析 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蛋白质,若该蛋白质属于酶,其活性可能降低,A正确;自由基可能会攻击DNA,进而引发基因突变,B正确;自由基若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害极大,但是中心体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错误,D正确。14.(2023·江苏镇江高一月考)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自噬破坏细胞正常的结构和物质,缩短了细胞寿命B.细胞自噬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C.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细胞器,可合成并分泌多种水解酶答案 C解析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有利于延长细胞寿命,A错误;细胞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基因控制的,B错误;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会出现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受损、变性、衰老,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C正确;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15.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答案 D16.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17.细胞周期在调控因子的严格调控下沿着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细胞分裂期)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运行。为了探究细胞周期运行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取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了融合实验,获得如表所示结果。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B.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C.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出现凝缩D.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会复制答案 D解析 S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A正确;M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M期细胞和G2期细胞融合,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说明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凝缩,C正确;M期细胞是分裂期的细胞,此时的细胞已经经历过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故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不会复制,D错误。18.项圈藻是固氮蓝细菌中的一种,分裂产生的子代互相不脱离,连成蓝绿色念珠状群体,形似“项圈”而得名。项圈藻的众多细胞中有极个别形状较大而无色的个体,称为异形胞,该异形胞具有固氮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项圈藻呈蓝绿色是因为其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项圈藻细胞中会出现DNA和蛋白质结合所形成的染色体C.项圈藻细胞和低等绿色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丝D.项圈藻细胞中的DNA呈环状,增殖时能进行复制答案 D解析 项圈藻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等结构,A错误;项圈藻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项圈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会出现纺锤丝、染色体等结构,C错误。19.(2023·河北唐山高一期末)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不能切割蛋白质,能够体现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 C解析 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的,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凋亡相关基因激活,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酶Ⅱ激活后会有蛋白质的水解,B正确;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C错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故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不能切割蛋白质,D正确。20.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C.细胞凋亡受机体遗传机制的调控D.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减小答案 D解析 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C正确;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增大,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11分)科学家们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不同。(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________(填字母)。(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________。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答案 (1)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表达(或执行)情况 (2)A、C、D、E、B C、D (3)92 0 (4)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解析 (2)在图一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A细胞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和E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和D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图一中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的细胞是C、D。(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根据题意并分析曲线图可知,AB段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2倍,所以a=46×2=92。大多数扁桃体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而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因此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22.(11分)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2)图1中A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2、图3分别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段(填字母)。(3)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___。(4)图3结构H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物质准备 (2)适度的生长 着丝粒分裂 DE FG (3)1∶0∶1 (4)细胞板 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解析 (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过程。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因在A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EF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DNA分子数由2个变成了1个,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都转变成了染色体;图2表示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1的DE段;图3表示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其中结构H表示细胞板,对应图1的FG段。(3)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下一个时期是后期,在后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都转变成了染色体,所以此时没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即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1∶0∶1。(4)图3结构H为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将细胞质一分为二,且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23.(10分)如图为两种不同生物体细胞增殖示意图及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中结构1的名称为__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2)请按照分裂的先后顺序对图二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图中处于图三中bc段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3)图一所代表的生物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4)图二A图中有染色体______条,核DNA分子______个。答案 (1)中 染色单体 DNA (2)B→C→A→D B、C (3)中心体(或中心体、线粒体) (4)8 8解析 (1)图一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结构1是染色单体,结构3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分子。(2)根据题图二分析,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所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B→C→A→D。图三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二中的B和C。(3)图一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是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并由线粒体供能。(4)图二A图有染色体8条,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所以共有8个核DNA分子。24.(8分)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通过自噬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以及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如图表示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以及溶酶体参与自噬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鉴定细胞发生了自噬的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形成________。自噬体是包裹了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囊泡,该囊泡可与______融合并被后者所含的水解酶消化,这一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__性。(2)细胞自噬现象最早发现于酵母菌细胞中,酵母菌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通过细胞自噬而生存,其机理是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作为____________过程的原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上述原理,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答案 (1)真核 自噬体(或自噬小泡) 溶酶体 流动 (2)细胞呼吸 (3)恶劣环境能促进细胞自噬,获得的降解产物为癌细胞合成自身的有机物提供原料 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相关受体的活性25.(10分)有丝分裂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图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3)图中的结构②为________。一开始SAC蛋白位于②上,请结合图中B→D的过程分析,如果②与纺锤丝连接并________________,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APC被激活。(4)此机制能保证所有染色体都做好相应准备,才能激活APC,细胞进入后期。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该机制保证有丝分裂正常进行的意义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 中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2(两) (3)着丝粒 排列在赤道板上 (4)能保证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才能激活APC;细胞进入后期,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细胞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因此图中细胞可能为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由图可知,图D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则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中期的下一个时期为后期,后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2)着丝粒的个数即为染色体的条数,因此B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图中的结构②为着丝粒。如图所示,一开始SAC蛋白位于染色体的②着丝粒上,如果着丝粒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APC被激活。细胞融合的组合方式融合细胞中的现象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M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S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核中DNA没有启动复制M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