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试卷(21份)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复习试题: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复习试题: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共10页。
【事件回顾】
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按年代早晚排列)入选。
从旧石器时代到金元明时期,从黄土高原到蔚蓝南海,这些考古新发现涵盖范围广、学术价值高、科学意义大,成为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
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年到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近5万件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岛,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以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重大发现为代表的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新进展,为探究早期南岛语族人群特征、迁徙规律等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材料。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东南沿海地区的史前考古进展,以及对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深入认识,使我们可以尝试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东南模式,窥探内陆文明向海洋迁徙的特征规律。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遗址及附近区域的考古发现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磨盘山遗址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地理节点上。这一遗址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王庄遗址是近年来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遗址规模宏大,社会等级较高,其大汶口文化环壕与墓地的发现对探讨东方地区史前时期聚落形态非常重要。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面貌复杂,陶器群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其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系统,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同时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书院街墓地位于郑州商都内城东南,展示了中商早期高等级贵族丧葬礼制的规范。这是中央王朝都城内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凸显诸多礼制性的制度创新,也填补了商代青铜文化、黄金文化等相关文化空白。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和冢子坝等十余处地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距今约5900年至4200年。2023年,遗址新发现多组水利系统,这些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建筑和水利工程设施,成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
四角坪遗址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据推测是一处有着特殊形制和功能,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该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汉代德阳庙、王莽九庙甚至后来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专家认为,四角坪遗址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陈村瓷窑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白龙镇陈村,揭露金元明时期多处窑业遗迹,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这一考古新发现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发展史的缺环,是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大贡献。
命题视角:中华文化、文化自信
【命题示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按年代早晚排列)入选。
从旧石器时代到金元明时期,从黄土高原到蔚蓝南海,这些考古新发现涵盖范围广、学术价值高、科学意义大,成为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
(1)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说明了什么?
(2)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掘成果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3)有同学说,考古这个职业太枯燥了,无聊无趣,真搞不懂这群考古人员是怎么想的?请对上面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年到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近5万件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1)以上材料说明了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九年级(3)班以"考古发现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受文化魅力】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学习探究中,小明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卡片。
卡片一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遗址及附近区域的考古发现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卡片二
四角坪遗址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据推测是一处有着特殊形制和功能,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该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汉代德阳庙、王莽九庙甚至后来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专家认为,四角坪遗址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卡片三
磨盘山遗址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地理节点上。这一遗址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1)结合以上卡片内容,你可以得出对中华文化的哪些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中华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4、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按年代早晚排列)入选。这些考古新发现( )
①能全方位证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历久弥新和海纳百川的特点
③印证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发祥地和核心区域
④有利于中华儿女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核心考点】
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特征)
3、中华文化有哪些基本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4、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说明了什么?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②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④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5、中华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我国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②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6、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7、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③没有高度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⑤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8、我国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薪火相传。②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请你谈谈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我们应如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青少年如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①认同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②学习中华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③积极与世界文化交流,宣传中华文化。④讲好中国故事,敢于同破坏中华优秀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特点
内涵
时间上
源远流长
从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五千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内容上
博大精深
从成就和魅力看,中华文化的内容异彩纷呈,争妍斗艳,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发展上
薪火相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历久弥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时政】二十大必考金句问答复习提纲,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个“务必”,十年来三件大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归根到底是两个“行”,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两步走”战略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试题:抗击疫情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二轮时政热点探究题汇总练习(二),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