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总共60分。
1.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 黑龙江B. 四川C. 广东D. 河北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资源诅咒”型的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滞后。读图可知,黑龙江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矿产资源丰富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A;图中显示,四川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广东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C;图中显示,河北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D。故选B。
【点睛】
2021年5月2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泥公报),根据公报,全国酸雨区面积约4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导致酸雨的原因可能是( )
A. 乱扔垃圾B. 使用含磷洗衣粉C.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D.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3. 酸雨的危害在于( )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使大气受到污染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4. 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东北平原D. 华北平原
【答案】2. D 3. C 4. A
【解析】
【分析】考查酸雨成因、分布和危害,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2题详解】
乱扔垃圾不会造成酸雨危害,A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造成水污染,B错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C错误;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就会形成酸雨,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①②③符合题意,酸雨降落地表,大气没有受到污染,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该是煤炭、石油等燃料消耗量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区、石化工业区等,且降水较为丰富区域就是酸雨较为严重地区。四川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A正确;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酸雨危害不严重,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酸雨危害不严重,C错误;华北平原虽然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消耗量大,但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且北方土壤多碱性土,容易中和酸性气体,酸雨危害没有我国南方严重,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解决措施:减少酸雨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实行技术改造、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B. 环境污染严重C. 水资源短缺D. 消费市场狭小
6. 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内蒙古位于内陆,降水少,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C正确;图示信息不能表示工艺流程复杂,A 错误;排放物是二氧化碳,不能说明环境污染严重,B错误;图示不能说明消费市场狭小,D 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煤炭产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正确;“煤变油”工程是原料指向型产 业,与区域内石油资源短缺无关,A 错误;位于内陆,区域内科技力量较弱,C 错误;区域内主要能源是煤炭,输油管道少,D 错误。故选B。
【点睛】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①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农田、土地;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②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主要体现了( )
①森林能促进雨水的下渗
②森林能促进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
③森林使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增大
④森林使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减小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8. 森林植被恢复对当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
A. 下渗作用减弱B. 蒸腾作用增强C. 降水相对减少D. 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能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水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株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储存起来,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减小,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覆盖率提高,下渗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增强,降水相对增加,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森林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烟除尘、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可以概括为“水、气、净、美、物、尘、沙”。
中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呈现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近年来,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时序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期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演变可反映出( )
A. 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幅度较耕地非粮化率大B. 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趋势相反
C. 耕地安全保障逐渐提高D. 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
10. 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
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复种指数下降
③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行业
④耕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壤肥力下降显著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期间,耕地非粮化面积曲线较耕地非粮化率曲线变化更小、更平稳,故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幅度较耕地非粮化率小,A错误;从折线的走势来看,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趋势相同,B错误;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波动上升,且远高于全国水平(中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故耕地安全保障逐渐降低,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材料“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可知,成都耕地非粮化主要受经济原因的影响,②错;由材料“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可知,成都平原城镇化水平提升快,加快了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种植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收益更高,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导致耕地非粮化,①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行业,从而导致耕地撂荒、土地流转多用于地方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加剧耕地非粮化,③对;材料没有关于耕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壤肥力下降显著的信息,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耕地“非粮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经济因素、资源因素和法律政策因素等。经济因素是造成耕地“非粮化”的根本原因。资源因素为耕地“非粮化”提供了基础。法律政策因素进一步推动了耕地“非粮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随后东南亚国家也相继对洋垃圾说“不”,于是发达国家转而向非洲国家倾倒电子垃圾,西非国家加纳的阿博布罗西郊区沦为洋垃圾之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废旧电子元件等主要考虑( )
①制造业原料成本②促进本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③劳动力成本低④原材料工业发展水平低⑤消纳废弃物能力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③⑤D. ②④⑤
12. 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禁止洋垃圾入境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病毒跨境传播风险B.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D. 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促进本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和废旧电子元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基础普遍相对较低,为降低其制造业的原料成本,进口这些废弃元件得以进行再回收利用,①正确。进口废旧资源不能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②错误。这些国家能够将废旧资源得以再利用,是因为其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再利用回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③④正确。进口废旧资源是考虑其再次利用,并非要消纳废弃物,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B。
【12题详解】
洋垃圾即进口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一方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废物中携带着病毒,使得跨境病毒的传播风险进一步上升。禁止洋垃圾入境,是综合考虑我国环境安全,维护生态屏障, C选项更为完整,排除A选项。禁止洋垃圾入境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B选项错误。禁止洋垃圾入境,也并非要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排除D选项。故选C。
【点睛】禁止洋垃圾入境意义重大,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和田市是著名的“玉石之都”,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区,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图1示意和田市位置,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完成下面小题。
13. 和田玉属于图2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14. 图1中和田河上和田籽料富集最多的地段可能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5. 和田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 )
A 岩浆冷凝B. 冰川沉积C. 流水侵蚀D. 风化作用
【答案】13. A 14. C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和田玉属于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后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图2中①为变质岩,②为侵入型岩浆岩,③为喷出型岩浆岩,④为沉积岩,故选A。
【14题详解】
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和田籽料沉积、富集。图1中丙处为河流出山口,和田籽料最易富集;甲、乙均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流速快,和田籽料不易沉积;丁地位于沙漠地区,流水少,只有少数细小颗粒物沉积,故选C。
【15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河流中的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挟带至河流中,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被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并最终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上形成的。故和田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流水侵蚀及玉石间的磨蚀作用,故选C。
【点睛】 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及地形剖面图,其中M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岛甲、乙两地( )
A. 甲地1月牧草枯黄B. 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 气温年较差较小D. 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17.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东南季风有关B. 乙侧位于暖湿信风迎风坡
C. 乙地海拔比甲地低D. 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
18. 下列关于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L1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
B. 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 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 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答案】16. C 17. B 18. D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为当地夏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应草木茂盛,A错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干、湿季,B错误。读图可知,乙地7~12月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D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为热带气候,气温曲线平缓,说明气温年较差较小,C正确。故选C。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及岛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乙地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降水较多。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误。乙位于岛屿东侧,来自海洋的东南暖湿信风被山地阻挡,多地形雨,B正确。乙地海拔比甲地稍低,但这不是乙地比甲地降水多的原因,C错误。甲所在的岛屿西侧也临近海洋,但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沿坡下沉,降水少,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岛屿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岛上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A、B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有暖流,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两侧高,因此海洋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形成降水的条件有三个:①要有充足的水汽;②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③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经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了牧羊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完成下面小题。
19. 塔拉滩地区牧草生长的优势气象条件是( )
A. 光照B. 热量C. 降水D. 风
20.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该地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差、降水较少,A正确,BC错误;风不是牧草生长的优势条件,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BD错误;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C正确。故选C。
【点睛】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往往具有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恢复荒漠地区的植被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
图为横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调水工程示意图。墨累河流域降水不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牧业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有关该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水方向为自西向东B. 调水沿线移民量较大
C. 调入区主要出口稻米D. 调水量夏季多于冬季
22. 该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
A. 大大提升乙河的航运价值B. 加大甲河发电量的季节差异
C. 利于恢复甲河的生态系统D. 减少乙河入海口的海水入侵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夏季,河流流量大,因此调水量夏季多于冬季,D正确。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为雨影区,水资源短缺,而大分水岭东侧降水较多,调水工程为东水西调,A错。调水沿线地区地广人稀,移民量较小,B错。调入区主要出口小麦,C错。故选D。
【22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河受水区,东部水资源调入,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改善,C正确。乙河为调出地,调水工程会减少水量,可能会降低航运价值,A错。水坝修建使得甲河径流量季节化小,发电季节差异变小,B错。由于乙河水量减少,河口地区海水入侵加剧,D错。 故选C。
【点睛】大分水岭西侧为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小麦牧羊带,地处雨影区,水资源成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的发展水利工程,实施东水西调,凿通大分水岭将东侧水资源调往西侧地区。
武汉市境内河湖众多,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2022年11月,武汉市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为“国际湿地城市”。下表示意四个时期武汉市各类型湿地面积(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天然湿地相比,武汉市人工湿地( )
A. 1987-1996年面积下降更少B. 1996-2005年面积变化幅度更大
C. 2005-2017年面积下降更多D. 1987-2017年面积变化幅度更小
24. 武汉市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B. 城市建设占地C. 气候变干D. 河湖蒸发加剧
25. 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有利于( )
①促进湿地面积增加②提高市民保护意识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扩大水产养殖规模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23. D 24. B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湿地面积变化是不同时段面积的变化量,面积变化幅度是不同时段面积变化量与初始面积的比率,通过计算可知,武汉市1987-1996年人工湿地面积减少122.95平方千米,天然湿地减少105.58平方千米,人工湿地下降更多,A错误;1996-2005年面积变化幅度人工湿地为2%,天然湿地为13%,人工湿地面积变化幅度更小,B错误;2005-2017年人工湿地面积减少59.32平方千米,天然湿地减少63.06平方千米,人工湿地面积下降更少,C错误;1987-2017年面积变化幅度人工湿地为6%,天然湿地为23%,人工湿地面积变化幅度更小,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区面积广大,故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长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B正确;围湖造田、气候变干、河湖蒸发加剧不是武汉市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组织对武汉市湿地特色和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认同。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有利于促进湿地面积增加、提高市民保护意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①②③正确;扩大水产养殖规模主要着眼于经济目的,容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与国际湿地组织的初衷不符合,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部分在华低端制造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截至2022年,东盟十国总人口约6.8亿,其中15-65岁劳动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下图示意中国与东南亚五国劳动力状况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劳动力资源的突出优势是( )
A. 劳动人口数量多B. 文化素质高
C. 周均工作时间长D. 人均工资低
27. 随着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国家( )
A. 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B. 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C. 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D. 工业用地租金降低
【答案】26. D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中国人口总量大,适龄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大,劳动力规模明显更大,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劳动人口数量较少,A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方面并无显著优势,B错误;整体而言,中国劳动力的工作时间较长,C错误;中国的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东南亚五国,因此东南亚五国劳动力资源的突出优势是人均工资低,D正确。故选D。
【27题详解】
随着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其劳动力成本将上升,经济规模会迅速扩大,第二产业的比重会上升,AC错误,B正确;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加会加剧土地紧张,工业用地租金会升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成本、市场、内部交易成本、地价、政策、国际汇率变动、环境考虑等。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高②水能资源丰富③科技力厚④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9. 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同质化问题严重。对此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B.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联系
C. 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D. 加强沿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30. 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B.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D. 发挥上海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引领作用
【答案】28. D 29. B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外开放时间短且程度较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②④正确,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29题详解】
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同质化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联系,协调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B正确;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方面,A错误;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针对区域内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的问题,C错误;加强沿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针对沿江基础措施不完善的问题,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可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可以通过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上海作为经济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ABC正确;上海是经济中心,但不是区域的政治中心,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称为海峡的风季。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其中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这对南岛东、西岸的年降水量产生影响。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山地冰川面积较大,侵蚀地貌发育。左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
(1)说明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推测新西兰南岛年降水的空间差异,说明南岛冰川面积较大的原因。
(3)指出南岛库克山冰川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该岛西南沿海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
【答案】(1)冬季;位于西风带;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
(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形,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3)冰川侵蚀。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地质史上,冰川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峡湾;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曲折。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西兰由南北二岛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降水的因素、冰川地貌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新西兰地处中纬,位于中纬西风带;由图可知库克海峡形状为喇叭口状海峡,加之两岸地形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大,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加大了风力,所以风力大。
【小问2详解】
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影响,以山地地形为主,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西侧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小问3详解】
库克山冰川广布,起伏大,主要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海岸线曲折;地质史上,该地区冰川广泛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众多U形谷,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支离破碎,导致海岸线曲折。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部湾是中国最大的海湾,位于南海西北部大陆架上。北部湾三面为陆地环抱,水深较浅,地势从湾顶(河流入海口)向湾口逐渐降低,海底较平坦。沿岸有很多红树林,海水盐度夏季低于冬季,海洋资源丰富。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北部湾发展海水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北部湾海域夏季盐度较低原因。
(3)说出北部湾沿岸红树林的作用。
【答案】(1)北部湾地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海域辽阔;北部湾地区沿岸红树林分布,水质较好;北部湾为半封闭海湾,受台风影响较小。
(2)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周围河流夏季水量大,注入大量淡水;海湾相对较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3)调节局部气候;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部湾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海洋与人类、海水的性质、红树林的作用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北部湾的地理位置可知,北部湾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量较大,水温较高,海域辽阔,海水养殖面积广阔,便于发展海水养殖;北部湾地区沿岸红树林分布,红树林能够净化水源,水质较好;北部湾为半封闭海湾,受台风影响较小,为海水养殖提供稳定条件。
【小问2详解】
北部湾海域夏季盐度较低的原因主要从降水量、入海径流、海域封闭程度角度分析。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盐度降低;周围河流夏季水量大,注入大量淡水,降低海水盐度;海湾相对较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受外界高盐度海水影响小,使得北部湾海域夏季盐度较低。
【小问3详解】
红树林的作用可从调节气候、抵御海浪侵蚀,巩固堤岸、净化空气和水质、维持物种多样性等角度来分析。北部湾沿岸红树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局地蒸发量,调节局部气候;红树林根系错综复杂,能够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减少海浪侵蚀,净化空气和海水,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一度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等产业链优势显著。稀土开采与利用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图1为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图,图2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图3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
(1)简述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我国发展稀土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说明白云鄂博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有专家建议“我国要加强出口管控,限制稀土出口。”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南方重稀土为主;北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东两省。
(2)稀土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开采加工的成本低,拥有价格优势;国内、国际市场广阔;我国稀土的采掘、冶炼、提纯等产业链技术成熟。
(3)过量开采,可造成稀土资源的短缺;矿体的露天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含稀土的尾矿废弃,造成环境污染。
(4)赞同:加强出口管控可延缓稀土枯竭速度;可减少稀土生产和加工,有效保护环境;可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要求;可促使我国稀土产业向高新技术和深加工发展;稀土出口价格低,不利于创汇。不赞同:我国稀土产业相关技术成熟,优势显著;加强出口管控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出口管控会对国际稀土市场造成影响。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稀土开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分布、工业区位、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阿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可解答,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总体分布分析,再分析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多哪里最少,从哪向哪增多或减少,读图可知,中国稀土资源总体上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以轻稀土为主,南方以重稀土为主;北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东两省区。
【小问2详解】
该题考查我国发展稀土工业的优势条件,应从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类型的丰富程度、市场、技术、交通等区位优势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稀土储量丰富,重、轻稀土品种齐全;我国政策监管不严,开采加工的成本低,拥有价格优势;国内、国际对稀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在稀土采掘、冶炼、提纯等产业链技术成熟,技术基础好。
【小问3详解】
白云鄂博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可从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来分析。露天开采稀土会破坏山体植被,加剧荒漠化;稀土提纯属于重污染行业,稀土的开采与挑选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过量的开采,使稀土储量减少,造成资源短缺。
【小问4详解】
赞同应该从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我国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不赞同从加工业技术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及国际关系等影响分析。赞同应该从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我国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稀土属于不可再生的稀有战略资源,出口管控可延缓其枯竭速度;可减少稀土生产和加工,有效保护环境;可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要求;可促使我国稀土产业向高新技术和深加工发展;稀土出口价格低,不利于创汇。不赞同从加工业技术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及国际关系等影响分析。我国稀土产业在采掘、冶炼、分离提纯等产业链上技术成熟,优势显著;加强出口管控会对地方经济、就业等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稀土出口量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加强出口管控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总面积64.62万km2,目前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3.41万km2。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别说明该干沟中的陡坡、缓坡和沟谷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3)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说明图中淤地坝的主要作用。
【答案】(1)地表起伏较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天然植被稀疏。
(2)陡坡处种草;缓坡处修筑水平梯田;沟谷中打坝淤地。
(3)拦蓄水沙,减少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增加耕地面积;水域可增加灌溉用水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表起伏较大;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侵蚀能力强;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加上该地天然植被稀疏,地表裸露,故水土流失严重。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在坡度较都得地方应该种草,能够保持水土;坡度较缓的地方修建水平梯田,增加耕地;沟谷处打坝淤地,形成坝地。
【小问3详解】
读图,图中“径流泥沙监测站”位于坝地下方,可知打坝淤地的主要作用是拦截水沙,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减少流域水土流失。另外,泥沙淤积后作为农业耕地使用,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拦截的水源还可以作为灌溉用水。1987年
1996年
2005年
2017年
天然湿地
1588.7
1483.12
1282.64
1219.58
人工湿地
2183
2060.05
2111.86
2052.54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