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高中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基础模块)同步课件+配套练习含解析卷
中职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第一节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第一节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1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中职专用高中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pptx、41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练习中职专用高中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原卷版docx、41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练习中职专用高中化学高教版2021医药卫生类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四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4.1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通过辨识氯、硫、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从微观角度出发预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判断物质类别,从宏观角度出发,构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藉此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完成Cl-、SO42-和NH4+的检验,总结鉴别反应的特点,发展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3.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讨论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认识氯、硫、氮等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临床输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注射液之一是9%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基本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你知道元素钠和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吗?钠和氯所在的族的俗称各是什么?
位于元素周期表V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鿬(Ts)六种元素。“卤”在希腊原文的意思就是“成盐的元素”,因为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能与典型的金属元素化合生成典型的盐,如氯化钠(NaCl)。氯的单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杀菌消毒剂和药品等。
画出氯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推测氯元素的基本性质和成键特点。
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 个电子,呈现-1 价。因此,氯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并且,其单质为共价单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774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42—1786)在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后来,英国化学家戴维(1778—1829)将组成这种气体单质的元素命名为“Chlrine”。
②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
④易液化,常压下,冷却至–34.6 ℃,变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工业上称为“液氯”
⑤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
结合氯气的物理性质,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正确嗅闻氯气?②如果不慎发生氯气泄露事故,现场应该如何自救?
①应采用左图所示的方法嗅闻氯气②应立即离开现场,向上风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实验探究: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观看金属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记录反应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铁、铜均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分别产生大量白烟、棕黄色烟、棕褐色烟。
2Fe+3Cl2 2FeCl3
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金属直接化合,且一般把变价金属(如Fe、Cu)氧化到最高价。
实验探究: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在常温下,氯气与氢气化合缓慢。如果点燃或用强光直接照射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就会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纯净的氢气可在氯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思考:为什么H2在Cl2中能安静燃烧,而两者的混合物光照时会爆炸?
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1 体积的水能够溶解大约2.5 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浅。分析讨论:氯气在溶于水的同时是否还发生了化学反应?氯水的成分是怎样的?
实验探究3: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呈黄绿色,有氯气的气味。
Cl2+H2O HCl+HClO
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操作2:在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一小片干燥的红色纸条a和湿润的红色纸条b,通入氯气,观察纸条颜色的变化。
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能杀死水里的细菌,也能使有机物褪色。
操作3:分别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 试纸上,观察并比较对应的pH 以及试纸颜色有无变化。
氯水中存在次氯酸(HClO)和 HCl,因而既显酸性又有漂白性。
操作4: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 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10% AgNO3 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 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这是氯水中含有的HCl与AgNO3溶液间的反应。
操作5:将两瓶新制氯水分别置于阳光下和冷暗处,相同时间后观察并比较溶液颜色的变化。
置于阳光下的氯水颜色明显变浅,思考:若放置太久,氯水的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HClO 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在光照下其分解速率加快。因此,氯水最好现用现配,并贮存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取漂白液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小明在淸洗抽水马桶时,为强化清洗效果,便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倒入抽水马桶,结果两种液体迅速反应,并产生黄绿色、令人窒息的刺激性气体。阅读洁厕灵安全使用说明后发现:“请勿与漂白剂或其他化学产品一起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方知两者不能混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84消毒液”不能和洁厕灵混用的原因。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是强酸弱碱盐,在水中可以水解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以漂白、消毒。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两者相遇后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 === NaCl+Cl2↑+H2O
氯化氢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产物,其水溶液称为氢氯酸,俗称盐酸,是化学工业重要的“三酸”之一。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氯化氢及其水溶液有哪些性质呢?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易挥发、呈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氯化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例如,盐酸能用于制造氯化锌等氯化物(氯化锌是一种焊药),也能用于从矿石中提取镭、钒、钨、锰等金属,制成氯化物。 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盐酸(包括氯化氢)的用途更广泛。如用于水解淀粉制葡萄糖,用于制造盐酸奎宁(治疗疟疾病)等多种有机药剂的盐酸盐等。 在进行焰色反应时,通常用稀盐酸清洗铂丝。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总结检验Cl-的方法。
HCl + AgNO3 ==AgCl↓+HNO3
NaCl + AgNO3 == AgCl↓+NaNO3
Na2CO3 +2AgNO3 == Ag2CO3↓+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 +CO2↑ + H2O
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洁净试管中
滴加AgNO3溶液,滴入足量稀硝酸
排除CO32-等的干扰
若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总结】检验氯离子的方法:加入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 + Ag+ == AgCl↓
氯、溴、碘同属于卤族元素,如果溶液中含有可溶性的溴离子(Br-)或碘离子(I-),是否也可用AgNO3—HNO3溶液进行检验?
Ag++Br- == AgBr↓(浅黄色沉淀)
Ag++I- == AgI↓(黄色沉淀)
画出硫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硫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推测其基本性质及成键特点。
硫原子有多种共用电子的方式,能形成多种共价键,S2、S4、S6、S8互为“同素异形体”。
在自然界中,硫元素常以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口或地壳岩层内,或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于煤、石油和矿泉水中。
颜 色:状 态:硬 度:溶解性:凝 华: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硫蒸气急剧冷却,会直接凝聚成粉末形成硫华
即学即用:如何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呢 ?
结合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硫的最高正化合价 +6;最低负化合价 -2
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硫蒸气能和氢气直接化合成硫化氢。
硫在空气或纯氧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火焰为蓝色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硫的氧化性不如氯,因此,S与变价金属(如Fe)作用时不能将金属氧化至高价态,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除金、铂以外的各种金属直接化合,生成金属硫合物并放出热量
生活中,偶尔会碰到鸡蛋腐坏的情况,你有没有留意过,鸡蛋腐坏时的状态和散发的气味?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色 态:气 味:密 度:溶解性:
在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H2S。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呈弱酸性
硫化氢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空气中如果含0.1%的硫化氢就会迅速引起头疼晕眩等症状。吸入大量硫化氢会造成人昏迷死亡。动植物体腐败时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H2S 中硫元素呈-2 价,从化合价角度预测H2S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探究。
H2S中的S元素为-2价,是S元素的最低价态,因此,H2S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操作1:用一干燥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硫化氢气体,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打开集气瓶上的玻璃片,小心嗅闻其气味,并用一片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接近瓶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实验探究:硫化氢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醋酸铅试纸变黑。
可用醋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是否已经收满;硫化氢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进行硫化氢的相关实验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操作2:用一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硫化氢的水溶液显酸性。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
操作3:将H2S 通入氯水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操作4:将H2S 通入FeCl3 溶液中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操作5:将H2S 通入酸性KMnO4 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操作3——氯水的黄绿色消失操作4——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绿色操作5——酸性KMnO4溶液褪色H2S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操作6:在导管口点燃H2S 气体,观察火焰颜色及生成物的状态。
火焰呈淡蓝色。硫化氢是可燃性气体。
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空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空气不足时,生成硫单质和水。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反应
工业上,如果把排出的含SO2 的废气与含H2S 的废气混合, 两者相互作用发生如下反应:
2H2S + SO2 == 3S↓ + 2H2O
化学上将这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即单质和化合物或化合物和化合物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叫作归中反应。
pH 小于5.6 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称为酸雨。世界上有三大酸雨区,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图所示为一组与酸雨危害有关的图片。观察这些图片,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酸雨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易于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常用作衡量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
根据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SO2的化学性质。
硫的最高正化合价+6;最低化合价-2
S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操作1:将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直至过量,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SO2 + Ca(OH)2== CaSO3↓ + H2O
CaSO3 + H2O + SO2 == Ca(HSO3)2
思考:SO2与澄清石灰水作用与CO2与澄清石灰水作用的现象为什么相似?
操作2:将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加热上述溶液,再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通入SO2的品红溶液红色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原来的红色;通入Cl2的品红溶液红色褪色,加热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SO2也具有漂白作用,但不同于HClO的漂白过程,SO2的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在一定条件下,SO2可以与H2S等还原性物质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或者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表现出还原性。
在工业上,前一个反应用于处理含SO2尾气和含H2S废气,既能回收硫,又避免污染环境。而后一个反应则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础。
漂白纸浆、毛、丝、草帽
硫酸是工业上重要的“三酸”之一。纯硫酸为无色、无臭、难挥发的油状液体,商品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
硫酸是工业上重要的“三酸”之一,试运用所学知识推测:稀硫酸和浓硫酸在性质上有何异同?
①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呈酸色与碱作用生成硫酸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将比它弱的酸从盐中置换出来
②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强氧化性。
称取60 g白糖,放入敞口的大烧杯中,加入6 mL温水,量取30 mL浓硫酸,沿内壁慢慢注入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浓H2SO4能够将有机物里的氢和氧按原子个数 2 ∶1的比例脱去,使有机物炭化,称为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严重地破坏动物组织,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思考:浓硫酸不慎接触皮肤时应如何处理?
将浓硫酸滴在胆矾(CuSO4•5H2O)晶体上,晶体变成白色,分析讨论其中的原因。
思考:浓硫酸可以干燥哪些气体?
由于浓硫酸稀释时会剧烈放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切勿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应该一边搅拌,一边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水中,以免因局部过热使硫酸溅出,造成灼伤。
金属铝、铁与稀硫酸反应会有氢气逸出,如果换作浓硫酸,也会有同样的实验现象吗?请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浓硫酸与铝、铁作用,并没有气体逸出,反而在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止金属继续与浓硫酸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
在试管中加入2 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塞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思考金属铜与金属铝、铁和浓硫酸反应的不同之处。
规律:浓硫酸几乎能和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具体表现为:常温下使铁、铝钝化;加热时生成硫酸盐、SO2和水。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放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有Cu2+和酸性气体生成,即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问题:浓硫酸与非金属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一些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6 0 +4 +4
画出氮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氮元素的得失电子情况,写出氮气的电子式,推测其基本性质,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为何氮气分子在通常情况下非常稳定。
比空气稍轻,在100kPa、–195.8 ℃时变为无色液体, –209.86 ℃时变成雪状固体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思考: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氮气吗?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体积分数),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结合你对空气的认识,想一想氮气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
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冷冻剂
在高温或一定条件下氮气的反应能力增强,能与氢气、氧气、金属等发生化学反应
工业上,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氮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以共价叁键相结合,使得氮分子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既不可燃、不助燃,也很难参加化学反应。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例如,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
俗语说“雷雨发庄稼”。小组合作,分析这句话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并以此为导引讨论“氮固定”的方法,学习科学家卢嘉锡先生的事迹。
在雷雨天,闪电使大气中产生NO并进一步氧化,再转化为硝酸或硝酸盐等。据估算,每年因雷雨而渗入大地的氮肥约有4亿吨。
氨(NH3)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压下冷却到-33.35 ℃,会凝结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态氨可用作制冷剂。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氨的水溶液叫作氨水。
回顾初中学过的不同类型的气体制备装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备氨气应该选用哪种类型的装置,并通过实验探究氨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氯化铵晶体、熟石灰固体
(与O2的发生装置相同)
(CaO 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思考: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什么?
操作1:用一干燥、洁净的集气瓶收集一瓶氨气,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操作2:打开集气瓶上的玻璃片,小心嗅闻其气味,并用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实验探究:氨气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操作1——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操作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具有碱性
操作3: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尖嘴的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把玻璃管插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里。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
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说明氨极易溶于水,且氨的水溶液呈碱性。
思考:氨水为什么显碱性?氨水中有哪些微粒?氨水与液氨有什么不同?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
NH3﹑NH3·H2O﹑H2O﹑NH4+﹑OH-﹑H+(极少)
操作5:取两只干燥、洁净的广口瓶,一只滴加5滴浓氨水,另一只滴加5滴浓盐酸。转动广口瓶使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附着在瓶的内壁,然后将两只广口瓶瓶口对接,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浓氨水和浓盐酸均易挥发,产生的NH3和HCl相遇会反应生成固态的铵盐,形成“发烟”的现象。
NH3+HCl==NH4Cl(固体小颗粒)
思考:蘸有浓硝酸与浓氨水的两个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是否也会产生白烟?
由铵离子(NH4+)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作铵盐。观察图中所示的铵盐的颜色、状态,你对铵盐有哪些初步认识呢?
铵盐均为无色或白色的晶体
取NH4Cl、NH4HCO3、NH4NO3、(NH4)2SO4各少许,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各加2 mL蒸馏水,振摇,观察晶体溶解与否。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如图,取NH4Cl、NH4HCO3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分别进行加热实验,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变化。
氧化性酸的铵盐[NH4NO3、(NH4) 2SO4等],受热分解情况复杂,产物可能为NH3、N2或氮的氧化物等。
铵盐与碱共热会逸出氨气,生成的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此,实验室常将铵盐和氢氧化钠共热以鉴定铵离子。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取NH4Cl、NH4HCO3、NH4NO3、(NH4)2SO4各1 g,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试纸置于试管口上方,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铵盐与碱发生反应,有氨气生成。
请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NO与NO2相关内容,并填空。
NO2是一种___色____气味___溶于水的气体,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可用 收集NO。
2NO+O2=2NO2
一氧化氮有毒性,其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同时,NO作为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等方面又有重要作用。
4.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NO2是一种 ____ 色 _______气味的 气体, __溶于水,并可与水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通常用 收集NO2。由于处在N元素原子的中间价态,所以,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NO2+H2O=2HNO3+NO↑
可用于工业制硝酸,但二氧化氮可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在我国新疆与青海的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在雷雨天,闪电使大气中的N2和O2→NO→NO2→硝酸或硝酸盐,并渗入大地,从而为牧草提供充足氮肥,促使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氮氧化物是造成硝酸型酸雨以及光化学污染的元凶。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①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氮氧化物的来源主要有哪些?人们可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和减少NOx的危害?并以小论文形式提出环保建议。②收集所在地区的雨水样品,在实验室测定其PH,看看是否是酸雨?并以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为题,制作一期展板,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环保宣传。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工业上重要的“三酸”之一。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5%,质量分数大于86%的浓硝酸极易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酸雾,称为发烟硝酸。
硝酸是工业上重要的“三酸”之一,试运用所学知识推测:稀硝酸和浓硝酸在性质上有何异同?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呈酸色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水将比它弱的酸从盐中换出
②硝酸无论稀、浓都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等)和非金属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实验室通常选用棕色的试剂瓶盛放硝酸,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时间存放的浓硝酸会显黄色?
纯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就会发生分解,受热分解得更快,分解产生的红棕色NO2溶于其中显黄色。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为了防止硝酸分解,必须把它盛于棕色试剂瓶中,贮放在阴凉避光处。
在放有铜片的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及溶液颜色。
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迅速变为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①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且金属单质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 。
8HNO3(浓)+3Cu === 3Cu(NO3)2+2NO↑+4H2O
4HNO3(浓)+Cu === Cu(NO3)2+2NO2↑+2H2O
②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Al、 Fe等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储运浓硝酸。
问题:硝酸能使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等氧化,你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
以浓硝酸与C的反应为例:
0 +5 +4 +4
将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溶液称为“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试写出王水与金、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这些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1.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雨水的pH一般约等于7,当雨水的pH小于7时即称为酸雨B.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反应的产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C.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氮和硫的氧化物,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D.酸雨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加速建筑物、桥梁、电缆的腐蚀【答案】A
2.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硫是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元素C.硫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0、+4、+6价D.硫元素只有一种常见氧化物【答案】D
3.下列关于N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B.NO可与O2反应生成NO2C.密度比空气小D.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B
4.将Cl2通入自来水中杀菌消毒,主要是利用了Cl2和H2O生成的HClO的A.氧化性B.酸性C.还原性D.稳定性【答案】A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
业精一分汗禾滴,爱心一颗花万朵。
P87,1.2
第一节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农林牧渔类第二节 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公开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主要内容,碳酸钠的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农林牧渔类第二节 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公开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主要内容,金属的通性,常见金属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钠Na,实验探究,②化学性质,钠的密度比水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农林牧渔类第一节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优秀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主要内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