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解析版).docx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第3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解析版)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解析版)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B. 铁、锌、碘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摄入
    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 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以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发高效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水与土壤污染,防治病虫害,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应该适量摄入,不能大量摄入,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从而产生雾,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塑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 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D.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出现蓝色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故C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③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⑦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 全部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⑥⑦D. ①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认识正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认识正确;
    ③物质可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构成不同物质,认识正确;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则元素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但元素种类不变,认识不正确;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认为原子不可再分,认识正确;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识正确;
    ⑦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认识不正确。
    则认识正确的有①②③⑤⑥,故选B。
    4. 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
    B. 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C.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 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水、沉淀和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和碱溶液不反应,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放热,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但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可能同时生成水、沉淀和气体,如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蒜素(C6H10S2O)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易挥发,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但不受酸的影响。新鲜大蒜头中并没有大蒜素,只含蒜氨酸(C6H11NSO3)。蒜氨酸受撞击后,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转化为大蒜素。
    5. 下列有关大蒜素和蒜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相同B. 两者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同
    C. 大蒜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2:1D. 蒜氨酸中含SO3分子
    6. 下列有关大蒜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拍碎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B. 煮熟食用比生食抗菌效果更好
    C. 与醋一起食用抗菌效果变差D. 储存时不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A、大蒜素(C6H10S2O)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蒜氨酸(C6H11NSO3)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者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说法错误;
    B、大蒜素(C6H10S2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蒜氨酸(C6H11NS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两者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同,说法正确;
    C、大蒜素(C6H10S2O)中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说法错误;
    D、蒜氨酸(C6H11NSO3)是由蒜氨酸(C6H11NSO3)分子构成的,蒜氨酸(C6H11NSO3)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A、大蒜头拍碎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但蒜氨酸受撞击后,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转化为大蒜素,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由题意可知,大蒜素(C6H10S2O)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易挥发,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选项错误;
    C、由题意可知大蒜素(C6H10S2O) 不受酸的影响,选项错误;
    D、由题意可知,大蒜素(C6H10S2O) 易挥发,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储存时不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选项正确;
    故选:D。
    7. 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B. 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
    C. 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D. 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不正确;
    C、由微观过程示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是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改变,故C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则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8. 硝酸钾、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t2℃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0g
    C. 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硝酸钾溶液由t2℃降温至t1℃,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A说法错误;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则为16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0g,故选项B说法错误;
    C、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故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C说法正确;
    D、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故将硝酸钾溶液由t2℃降温至t1℃,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碘水检验米汤中是否含有淀粉B. 用酚酞可鉴别食盐水、盐酸和石灰水
    C. 用加热法除去K2MnO4中KMnO4D.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碘水滴入米汤中,看是否变蓝色的方法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A正确;
    B、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食盐水显中性,盐酸显酸性,石灰水显碱性。分别取三种试液,分别加入酚酞,变红的是石灰水,另取两支试管加澄清石灰水并加酚酞使之变红,向石灰水分别加另外两种试液至过量,变无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食盐水,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除去高锰酸钾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锰,引入了新杂质,故C错误;
    D、灼烧,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氯乙烯,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乙烯,故D正确。
    故选C。
    10. 将等质量的Zn、Fe、M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ZnB. FeC. Mg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65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锌生成g氢气;
    B、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56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铁生成g氢气;
    C、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g氢气;
    D、可以通过计算确定,故D错误;
    通过比较A、B、C三个选项,可知同质量的三种金属,镁放出的氢气最多,故选C。
    【点睛】根据选项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这些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14分)
    11.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采取措施实现CO2的排放和吸收互相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
    (2)自然界中CO2来源有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______效应。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这里的CO2捕集是一个______(填“物理”或“化学”)过程,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______。
    ②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 ①. 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任写一点) ②. 温室
    (3) ①. 物理 ②. 减小 ③. 6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中和”中的“碳”指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小问3详解】
    ①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这里的二氧化碳捕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个物理过程,此过程中CO2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隔减小。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框中应该有12个氧原子,即六个氧分子(即 6O2 )
    1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I、如图是在实验室净化木兰溪水的流程。
    (1)图中步骤①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⑤可采用蒸馏,为验证得到的蒸馏水是软水可以用______检验。
    (3)在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4)水能灭火,亦能“生火”。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其意是指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而使燃烧更旺。试写出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II、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5)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______。
    (6)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S2催化剂,实现了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原理如图,则该过程消耗的二氧化碳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
    (7)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_____。
    【答案】(1)静置沉淀
    (2)肥皂水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C+H2OCO+H2
    (5) ①. 温室 ②. 增大
    (6)11:16 (7)少用私家车,多步行上学
    【解析】
    【小问1详解】
    去除溪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利用重力作用,采取静置沉淀的方法,故填:静置沉淀;
    【小问2详解】
    验证蒸馏水是软水可用加入肥皂水的方法,因为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泡沫,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少的泡沫,可根据泡沫的多少进行验证。故填:肥皂水;
    【小问3详解】
    生活中用水来灭火,主要是利用水浇在燃烧的物品上会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变成水蒸气,同时也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以实现灭火,故填: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小问4详解】
    炭与灼热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时会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两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此三种元素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小问5详解】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是形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加压水洗可捕集二氧化碳,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故填:温室,增大;
    【小问6详解】
    根据题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则消耗的二氧化碳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44:(2×32)=11:16
    【小问7详解】
    “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平时我们上学时少用私家车,多步行上学可实现“低碳”。
    13. 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实验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雨水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呈______(填“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3)再生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4)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1)
    (2)弱酸性 (3)CO2
    (4)硫化钙##CaS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空气中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雨水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呈弱酸性;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a、S、O、C的个数分别是1、1、4、2,生成物中含Ca、S、O、C的个数分别是1、1、0、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O、2个C,故X的化学式为:CO2;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CaS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1分)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要用纯净物制取干燥的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填A~E);
    (3)若用图G所示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_;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应从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进气。
    【答案】(1)水槽 (2) ①. ②. AD
    (3) ①. 集气瓶中没有放水 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 ①. AC##AE ②. a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水槽。
    【小问2详解】
    若要用纯净物制取干燥的氧气,纯净物制氧气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A,收集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不能选择排水法,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择D。
    【小问3详解】
    在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的水,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G所示装置集气瓶中没有放水;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小问4详解】
    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因此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装置可以选择C或E。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因此从a进气。
    15.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有的实验会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实验并无现象,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内容一】探究反应是否发生
    (1)实验一:向装有CuO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铜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二:为呈现明显现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发现小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实验三: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见图二、图三。
    图一中的B溶液是______,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
    (4)【实验内容二】探究实验三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实验猜想】一:______
    二:Na2SO4和NaOH
    三:Na2SO4和H2SO4
    四:Na2SO4、H2SO4和NaOH
    兴趣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方案】为确认哪个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反思】
    (5)小组成员认为实验方案不能得出猜想三成立,若要检验猜想三,应改用______试剂。
    (6)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1)CuO+H2SO4=CuSO4+H2O
    (2)CO2+2NaOH=Na2CO3+H2O
    (3) ①. 稀硫酸 ②. Y
    (4) ① Na2SO4 ②. H2SO4和NaOH不能共存 ③. 无明显现象
    (5)紫色石蕊 (6)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小问2详解】
    气球体积变大,说明内部压强减小,因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 Na2CO3+ H2O;
    【小问3详解】
    滴加B后溶液pH变小,且刚开始时pH大于7,说明是酸滴加到碱中,因此B为稀硫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因此M点对应Y;
    【小问4详解】
    【实验猜想】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同时存在,故答案为:硫酸与氢氧化钠不能共存;
    【实验方案】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没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看不到蓝色沉淀,证明猜想二不成立,故答案为:没有蓝色沉淀产生或者无明显现象;
    【小问5详解】
    猜想含有硫酸,因此利用酸能够使紫色石蕊产生变红色现象,所以可以加入紫色石蕊即可;故答案为:紫色石蕊;
    【小问6详解】
    中和反应发生的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而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参与反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有1小题,共5分)
    16.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0%的稀硫酸处理含Ba(OH)2的废液。向100.0g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最终得到2.33 g沉淀。请计算:
    (1)配制490.0 g 20.0%的稀硫酸需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____________g。
    (2)废液中Ba(OH)2的质量分数。
    【答案】(1)100.0
    (2)解:设废液中Ba(OH)2的质量为x。
    废液中Ba(OH)2的质量分数
    答:废液中Ba(OH)2的质量分数1.71%。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稀释前浓硫酸的质量为x, ,解得x=100.0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分别取样于试管中
    步骤
    现象
    结论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向另一份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