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生物学测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两种由双层膜封闭式包被的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都能合成
B. 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C.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与核基因对应的等位基因
D. 正常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外膜会先涨破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膜发生光反应合成ATP ,线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合成ATP ,A错误;
B、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 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不含等位基因,C错误;
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比外膜面积大,正常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外膜会先涨破,D正确。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Ⅱ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
B. 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内的种类完全不同
C. Ⅱ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D. Ⅰ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生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即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A正确;
B、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基因表达有差异,有相同,故转录出来的m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
C、Ⅱ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有蛋白质,是消耗能量的胞吐方式,C正确;
D、Ⅰ型细胞的形态构建要依赖细胞骨架,D正确。
故选B。
3. 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是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下表显示四种不同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奇霉素可能通过抑制支原体核仁的功能阻止其核糖体形成
B. 利福平可通过抑制翻译过程阻碍支原体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殖
C. 四种抗感染药物中青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最差
D. 环丙沙星通过抑制复制阻滞支原体的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特异性干扰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影响其结构和功能,使其失去正常生长繁殖的能力,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
【详解】A、由图可知,支原体属原核生物,没有核仁,A错误;
B、支原体只是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但不会进入其内部增殖,且利福平抑制转录过程,B错误;
C、青霉素的作用是破坏原核生物的细胞壁,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青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最差,C正确;
D、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形式,支原体属原核生物,不会进行无丝分裂,D错误。
故选C。
4. 下图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对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凋亡强于正常人
B. 可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其在线粒体内的分解
C. 细胞自噬过程的产物可为细胞自身代谢提供原料
D. 当细胞可利用的能源短缺时和活性均会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胰岛素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中间产物。同时通过ATK激活mTr来抑制自噬的发生。当细胞外葡萄糖不足或无胰岛素时,ATK和mTr失活,细胞通过启动细胞自噬过程为细胞提供ATP;同时通过解除ATK对凋亡的抑制使细胞凋亡。
【详解】A、胰岛素和受体结合会激活AKT和mTr,从而抑制细胞调亡和细胞自噬,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受体结合概率低,细胞凋亡强于正常人,A正确:
B、由图可知AKT可促进葡萄糖转运,但其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细胞自噬过程的产物可为细胞自身代谢提供原料,C正确;
D、两图比较可知,当细胞可利用的能源短缺时,AKT和mTr活性均会降低甚至失活,D正确。
故选B。
5. 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颠覆性和独创性突破。科研人员实现了以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技术路径如图所示,图中①~⑥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消耗等量的,图示过程比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少
B. 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成熟后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C. ③~⑥过程类似于暗反应,能够固定产生糖类等有机物
D. 该技术实现了光能→电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途径模拟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因此利用的是光合作用原理,而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
【详解】A、消耗等量的CO2,合成的有机物中,植物有呼吸消耗,图示过程无呼吸消耗,比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A错误;
B、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成熟后能够利用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
C、由图可知,③~⑥过程类似于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能够固定CO2产生糖类等有机物,C正确;
D、由图可知,该技术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实现了光能→电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D正确。
故选A。
6.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周期,其中代表静息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化;1、2、3、4代表细胞分裂过程不同阶段的检验点,是细胞周期中保证复制和染色体分配的检查监控机制,若检验点被激活,则阻止细胞进入下一阶段,从而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能促进细胞从期进入期,检验点4主要用于检验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失活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下降
B. 与期细胞相比,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数量均加倍
C. 检验点4被激活时,细胞中染色体不能均分到细胞两极
D. 如果期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细胞会终止其期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 裂完成时为止。
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RNA和核糖体。
S期: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组蛋白和复制所需要酶的合成。
G2期: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
M期:细胞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详解】A、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失活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下降,A正确;
B、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未分离,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量加倍,B错误;
C、检验点4主要用于检验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被激活时,细胞中染色体不能均分到细胞两极,C正确;
D、如果G1期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相关的蛋白质(酶)无法合成,细胞会终止其G1期的进程,D正确。
故选B。
7. 人体血钙的稳态主要依赖骨细胞的活动来维持。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是调节骨细胞活动的主要激素,其调节机制如图。重症肌无力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同时具有骨质疏松症状
B. 长时间血钙含量偏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萎缩
C. 和调节破骨细胞活动时相互抗衡
D. 与骨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立即被降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甲状腺C细胞分泌激素导致降钙素CT增加,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而成骨细胞活动增强,导致骨量增加,使血钙下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则PTH增加,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使骨量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会导致血钙异常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CT增加。
【详解】A、重症肌无力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成骨细胞活动较强,一般不会同时患有骨质疏松,A错误;
B、长时间血钙含量偏低,会引起负反馈调节,促进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出现增生而非萎缩,B错误;
C、由题图可知,CT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PTH使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二者调节破骨细胞活动时相互抗衡,C正确;
D、图示信息无法判断成骨细胞上的CT受体是否位于细胞膜上,且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才被降解,D错误。
故选C。
8. 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B.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回收,延长了其对大脑的刺激
C. 多巴胺转运体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D. 缓解可卡因毒瘾,可考虑使用水解可卡因的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A、多巴胺是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外正内负→外负内正,A错误;
B、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回收,延长了其对大脑的刺激,B正确;
C、多巴胺转运体属于通道蛋白,不会通过改变构象转运相应的分子或离子,C错误;
D、缓解可卡因毒瘾,可考虑使用水解可卡因的酶、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会减低多巴胺受体的活性,导致毒瘾更大,D错误。
故选B。
9.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细胞》上发表论文,解析了“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分子机制(如图),其核心是植物偏离重力方向后,淀粉体可通过其表面的蛋白携带蛋白一起沉降,并引导蛋白沿着重力方向在细胞膜上形成新的极性分布,进而调控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结合,共同对生长素的运输进行调节
B. 淀粉体沉降后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 该调控机制整体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植物细胞之间的协调都需要激素跨膜运输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中立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该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当重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息分子的改变。如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详解】A、淀粉体可通过其表面的TOC蛋白携带LAZY蛋白一起沉降,并引导LAZY蛋白沿着重力方向在细胞膜上形成新的极性分布,进而调控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A正确;
B、重力信号需要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以调节植物的向重力生长,B正确;
C、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C正确;
D、植物之间的协调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D错误。
故选D。
10. “”是霸王龙的代称,中文全名叫君王霸王龙,是霸王龙属的模式种,是最有名的肉食性恐龙。但从2024年开始就不能再把“”作为霸王龙的代称了,因为古生物学家命名了新种的霸王龙——麦克雷霸王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判定麦克雷霸王龙为新种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于化石
B. 君王霸王龙和麦克雷霸王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 霸王龙不利于增加当地的植食性恐龙的物种多样性
D. 白垩纪末恐龙的大绝灭为哺乳类的兴盛腾出了空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生物本身和地质环境两个因素,若生物本身是由矿物质组成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则往往容易保存成为化石;相反,软体生物则不容易保存为化石。有利的地质环境是指快速地沉积作用将遗体迅速掩埋,免遭生物、机械和化学的破坏。 意义:(1)古生物是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2)古生物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主要依据;(3)古生物是识别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4)古生物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直接的证据;(5)古生物是重建古环境、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可靠依据;(6)古生物在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7)古生物的发展历史为人类提供了保护地球的借鉴。
【详解】A、由题干可知,研究古生物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判定麦克雷霸王龙为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于化石,A正确;
B、不同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两种霸王龙是不同的物种,必然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捕食者有利于增加被捕食者的物种多样性,即霸王龙的存在能增加植食性恐龙的多样性,C错误;
D、白垩纪末恐龙的大绝灭为哺乳类的兴盛腾出了空间,使哺乳类生物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D正确。
故选C。
11.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甲、乙两种拟谷盗体型差异较大,甲拟谷盗体型大于乙拟谷盗。为研究甲、乙两种拟谷盗的种间竞争关系,科学家进行了多组饲养实验,分别在实验的第1、4、7、10、13、16、19天对各组拟谷盗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除表中信息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加细玻璃管,单独饲养时,甲种群出生率最大值出现在第7~16天
B. 不加细玻璃管,混合饲养时,种内竞争是导致甲种群数量在第16~19天增长缓慢的主因
C. 加入细玻璃管,单独饲养时,甲、乙种群的增长速率随饲养时间延长先增后减
D. 混合饲养时加入细玻璃管可为甲、乙种群提供不同生态位,其竞争强度明显减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间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因为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因为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详解】A、据表中信息无法分析得出各种群出生率的变化情况,A错误;
B、不加细玻璃管,混合饲养时,甲种群数量在第16~19天增长缓慢的主因是种内竞争加剧,B正确;
C、加入细玻璃管,单独饲养时,甲、乙种群均出现S型增长,其增长速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先增后减,C正确;
D、混合饲养时加入细玻璃管可为甲、乙种群提供不同生态位,导致其竞争强度明显减弱,D正确。
故选A。
12.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与(无X染色体)在胚胎期死亡、为可孕雄蝇、(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某红眼雄果蝇与一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亲本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 亲本雌果蝇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亲本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D. 亲本雌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卵细胞,与基因型为的精子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XR和Xr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即红眼是显性性状,则亲本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rXr,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RY。
【详解】A、亲本雄果蝇XRY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产生YR的精子,A正确;
B、亲本雌果蝇XrXr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XR的卵子,B正确;
C、亲本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的是YY或XRXR或O(无性染色体)的精子,子代不会有红眼雄果蝇,C错误:
D、亲本雌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XR的精子结合,D正确。
故选C。
13.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进行物质运输的功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的大肠杆菌,通过发酵工程,实现的大量生产,下图表示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 )
A. 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第二步
B. 扩增出基因并用于表达载体的构建,应选择引物Ⅱ和引物Ⅲ
C. 在反应缓冲液中加入的作用是激活耐高温的聚合酶
D. 用方法检测大肠杆菌是否导入基因,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原理进行的体外DNA复制技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详解】A、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第二步复性,A正确;
B、引物结合在模板链的3'端,使子链从5'→3'延伸,扩增出HSA基因并用于表达载体的构建,应选择引物Ⅱ和引物Ⅲ,B正确;
C、在PCR反应缓冲液中加入Mg2+的作用是激活耐高温的DNA聚合酶,C正确;
D、用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是否导入HSA基因,与细胞内DNA复制不同,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全部打开,不是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
故选D。
14. 单细胞生物并没有免疫系统,但是科学家发现细菌中存在消除入侵病毒的功能系统,并发明了基因编辑技术。该系统主要包含单链向导和蛋白两个部分,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序列,从而引导蛋白到相应位置并剪切,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的编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通过切断磷酸二酯键对进行剪切
B. 基因编辑技术本质上是对靶基因进行编辑引发染色体结构变异
C. 识别序列与链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D. 向导的序列越短,会导致脱靶率越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CRISPR/Cas9系统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该基因表达系统中的引导RNA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结合到相应位置并剪切DNA,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的编辑。由于其他DNA序列也含有与引导RNA互补配对的序列,造成引导RNA错误结合而出现脱靶现象。
【详解】A、Cas9蛋白作用对象是DNA ,通过切断磷酸二酯键对DNA进行剪切,A正确;
B、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本质上是对靶基因进行编辑引发基因突变,B错误;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识别序列RNA 与 β 链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U−A ,A−T,G−C,C−G,C正确;
D、向导RNA 的序列越短,其结合的区域随机性增加,进而导致脱靶率越高,D正确。
故选B。
15.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方式为伴X遗传,另一种为常染色体遗传。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病系谱图,若图中和婚配生出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子代概率是;那么,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前提下,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不包括( )
A. 既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也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B. 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但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C. 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但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D. 既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也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分析题意,和不患甲病,但其女儿患甲病,可见甲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方式为伴X遗传,和婚配有生出患乙病子代的可能性,可见乙病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无论是否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和针对甲病的基因型均为,即使和婚配后生出患乙病的子女,其乙病致病基因也不可能来自,故既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也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是计算出和婚配生出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子代概率是的限定条件,其余选项均应满足方可到 Ⅳ−1 和 Ⅳ−2 婚配生出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子代概率是 3/1280的条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植物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照下不仅能进行同化,而且存在依赖光的消耗释放的耗能反应,称为光呼吸。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光呼吸过程中消耗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产生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2)引起光呼吸作用的基础是光合作用中固定的酶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催化固定又能催化与结合,形成和,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和竞争性结合的同一活性位点。据此推测,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一种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3)当和分压比降低时,暗反应减慢,____________积累导致光解产生的电子与结合产生自由基对膜结构造成伤害。光呼吸途径的存在可减轻这种伤害,其机理是_________。
(4)尝试从能量和反应条件(光)两方面说明光呼吸和细胞呼吸的不同点: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光呼吸过程中需要与叶绿体中的结合 ③. 线粒体
(2)适当提高浓度
(3) ①. ②. 光呼吸产生的和可加快暗反应的进行,促进水光解产生的电子与结合,减少与结合(产生自由基),从而避免其对叶绿体结构造成伤害
(4)光呼吸不产生,需要光;细胞呼吸产生,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照强度、CO2浓度均可影响光合速率。
【小问1详解】
植物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照下不仅能进行CO2同化,而且存在依赖光的消耗O2释放CO2的耗能反应,称为光呼吸。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光呼吸过程中O2需要与叶绿体中的RuBP结合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所以消耗O2的场所在叶绿体。产生CO2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Rubisc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催化CO2固定又能催化O2与C5结合,形成C3和C2,导致光合效率下降。CO2和O2竞争性结合Rubisc的同一活性位点,因此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促进CO2和Rubisc的活性位点结合,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
【小问3详解】
当CO2和O2分压比降低时,暗反应减慢,NADPH的消耗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NADPH会积累,导致H2O光解产生的电子与O2结合产生自由基对膜结构造成伤害。光呼吸产生的C3和CO2可加快暗反应的进行,促进水光解产生的电子与NADP+结合,减少与O2结合(产生自由基),从而避免其对叶绿体结构造成伤害。
【小问4详解】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光呼吸不产生ATP,细胞呼吸产生ATP;从反应条件(光)的角度来看,光呼吸需要光才能进行;细胞呼吸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17. 细胞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基本操作治疗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攻击肿瘤细胞的细胞准确来说是____________T细胞,与自然的T细胞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病原体、花粉等都能作为____________激活人体自身免疫应答而被消灭,但部分肿瘤细胞仍然能逃脱并发展成肿瘤,这是机体免疫____________(填“防御”“自稳”或“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的表现。
(3)在进行细胞疗法时,需要从病人自身体内采集T细胞而不能使用其他人的T细胞,这是因为不同人的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不同。
(4)的关键点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改造,在T细胞上嵌合肿瘤细胞抗原受体,即把T细胞改造成细胞,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T细胞内成功表达。
【答案】(1) ①. 细胞毒性 ②. 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诱导其细胞凋亡,对正常组织细胞不会造成损伤
(2) ①. 抗原 ②. 监视
(3)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
(4)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分析】CAR-T细胞疗法。原理是:从病人血液里提取T细胞,用能表达针对某种癌症特有抗原的病毒载体进行改造,然后再将这些T细胞注射回患者体内。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不仅能够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同时还可以重新激活其他被癌症抑制信号所抑制的免疫因子。
【小问1详解】
图中攻击肿瘤细胞的 CAR−T 细胞准确来说是细胞毒性T细胞,因为该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中心细胞,而肿瘤细胞需要通过细胞免疫来监视,与自然的T细胞相比,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诱导其细胞凋亡,对正常组织细胞不会造成损伤,提高了免疫治疗的效果。
【小问2详解】
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病原体、花粉等都能作为抗原激活人体自身免疫应答而被消灭,但部分肿瘤细胞仍然能逃脱并发展成肿瘤,这是对癌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即表现为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
【小问3详解】
在进行 CAR−T 细胞疗法时,需要从病人自身体内采集T细胞而不能使用其他人的T细胞,这是因为不同人的T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这样操作可以避免在回输的过程中发生免疫排斥。
【小问4详解】
CAR−T 的关键点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改造,在T细胞上嵌合肿瘤细胞抗原受体,即把T细胞改造成 CAR−T 细胞,为了检测改造是否成功,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T细胞内成功表达。
18. 果蝇的翅型有裂翅和非裂翅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现用一只裂翅雌蝇与一只非裂翅雄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表型比例与有较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点)。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__。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则亲本可能的表型组合有____________种。
(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若酶A是基因A控制合成的,在裂翅果蝇的发育过程中有关键作用。酶A正确空间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多肽链3号位置和50号位置的赖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否则会导致酶A无法正常折叠进而使个体表现为非裂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裂翅果蝇种群中存在三种隐性突变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未显示的碱基没有变化)。
①突变基因1、2、3的纯合子中表现为裂翅的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如需用杂交的方式判断突变基因3与突变基因1、2的显隐性关系,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杂合子 ②. 统计样本数过少,不同基因型配子的受精几率不同,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不同等
(2) (3)2
(4) ①. 突变基因3的纯合子 ②. 突变体3发生了两个碱基对的替换后让两种氨基酸位置互换,但不影响它们形成离子键,个体酶A功能正常,个体仍表现为裂翅 ③. 让突变基因3的纯合子分别和突变基因1、2的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型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裂翅(显性)雌蝇与非裂翅(隐性)雄蝇杂交, 中出现了非裂翅(隐性)雌蝇,说明亲本雌性应为杂合子。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F1表型及其比例为1∶1∶1∶1的条件是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是相同的等,题表中数据与1∶1∶1∶1有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不满足上述条件。
【小问2详解】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XAXa、XaY,F1表型及其比例接近裂翅雌蝇∶裂翅雄蝇∶非裂翅雌蝇∶非裂翅雄蝇 =1∶1∶1∶1与表中信息相符,因而不能确定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具体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小问3详解】
若选择F1裂翅雄蝇和裂翅雌蝇杂交,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裂翅雌蝇∶ 裂翅雄蝇∶非裂翅雄蝇=2∶1∶1,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相应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裂翅雌蝇∶裂翅雄蝇∶非裂翅雌蝇∶非裂翅雄蝇 =3∶3∶1∶1,故该表型组合可确定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若选择F1裂翅雄蝇 和非裂翅雌蝇杂交,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XAY,则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非裂翅雄蝇∶裂翅雌蝇=1∶1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裂翅雌蝇∶裂翅雄蝇∶非裂翅雌蝇∶非裂翅雄蝇 =1∶1∶1∶1 ,故该表型组合也可确定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因此满足题目要求的亲本表型组合有2种。
【小问4详解】
①酶A的正确折叠依赖肽链中3号位置和50号位置的赖氨酸与谷氨酸R基之间形成离子键,否则会导致酶A无法正常折叠而使个体表现为非裂翅,虽然突变体3发生了两个碱基对的替换后让两种氨基酸位置互换,但不影响他们形成离子键,该突变体的纯合个体仍为裂翅。
②判断显隐性关系的重要方法是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需用杂交的方式判断突变基因3与突变基因1、2的显隐性关系,则需要让突变基因3的纯合子和突变基因1的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型;让突变基因3的纯合子和突变基因2的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型。
19.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生态工作者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将我国草原生物群落由东到西划分为A、B、C三种类型。过度放牧的草原在禁牧后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演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也迅速降低
B. 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C. A、B、C草原中同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D. 草原上放牧强度过大时,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E. 生物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可反应环境容纳量大小
(4)若C草原上生长着一种植物,其春、夏季叶型不同,具体数据如图所示。据此推断,C草原所处地区春、夏季的气候条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 ②. 次生 ③.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某些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2) ①. A ②. A群落单位面积物种数量最多(物种丰富度最高),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3)DE
(4)春季低温湿润,夏季高湿干旱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小问1详解】
对群落进行分类的依据是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过度放牧后,土壤条件或植物种子等存在,因此,过度放牧的草原在禁牧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小问2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A群落单位面积物种数量最多(物种丰富度最高),营养结构最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小问3详解】
A、影响K值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变,A错误;
B、环境容纳量由食物、空间、天敌等决定,B错误;
C、A、B、C草原中同种生物的资源、空间等有差异,环境容纳量往往不同,C错误;
D、草原上放牧强度过大时,则牲畜的生存环境变差,因而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变小,D正确;
E、生物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环境中的生态承载力,因而可反应环境容纳量大小,E正确。
故选DE。
【小问4详解】
由题图可知,春季叶面积大,表皮薄;夏季叶面积小,表皮厚。前者有利于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后者有利于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即C草原的气候条件是春季低温湿润,夏季高湿干旱。
20.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极强,可以肤皮等小麦加工副产品为食,干燥的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含量如下表所示。
(1)黄粉虫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是进行家禽、鱼类、牛蛙等高蛋白类特种养殖不可多得的良种饲料,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至少答两点)。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取自美国的黄粉虫肠道细菌能高效降解低密度泡沫塑料(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为从黄粉虫肠道内分离纯化能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图示实验流程中X是____________,可为黄粉虫肠道细菌提供____________。
②富集培养黄粉虫肠道细菌时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物)进行一定的处理,这些处理应当包括____________(多选)。
A.将培养基调至弱酸性
B.给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
C.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将培养物置于低氧环境中
E.将培养物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③为使菌液能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涂布时应当____________,若实验操作准确,但在培养基表面却未发现单菌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易饲养(饲养成本低)、蛋白质含量高等
(2) ①. 聚苯乙烯 ②. 碳源 ③. CDE ④. 转动培养皿 ⑤. 菌液稀释梯度不恰当
【解析】
【分析】1、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微生物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和保藏菌种。
2、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另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细菌(如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黄粉虫可用小麦加工副产品肤皮喂食,饲养成本较低,且无论幼虫、蛹还是成虫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因此可作为特种养殖的优良蛋白质饲料。
【小问2详解】
①欲分离黄粉虫肠道内可分解泡沫塑料的细菌,需在食物中添加一定量的泡沫塑料(聚苯乙烯),它只能为细菌提供碳源。
②细菌培养时培养基应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实验流程中富集培养阶段,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因此不能添加凝固剂;细菌培养时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物需置于恒温培养箱中;由于黄粉虫肠道细菌已经适应了肠腔中的低氧环境,故培养物应置于低氧环境中培养,富集培养黄粉虫肠道细菌时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物)进行一定的处理,这些处理应当包括CDE选项所述内容。
③为使菌液能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涂布时应当转动培养皿,若实验操作是准确的,但在培养基表面却未发现单菌落,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液稀释梯度过高或过低(不恰当)。抗感染药物
作用机制
阿奇霉素
利福平
青霉素
环丙沙星
阻止核糖体形成
抑制聚合酶活性
破坏原核生物细胞壁
抑制复制
实验处理
拟谷盗
种群
种群密度(个面粉)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10天
第13天
第16天
第19天
不加细玻璃管
单独饲养
甲
乙
10
30
13
37
18
51
26
73
36
105
43
124
47
139
不加细玻璃管
混合饲养
甲
乙
10
30
12
32
16
29
22
24
30
18
36
11
39
5
加入细玻璃管
单独饲养
甲
乙
10
30
13
39
17
53
25
76
37
107
42
125
46
140
加入细玻璃管
混合饲养
甲
乙
10
30
13
35
17
47
23
70
32
98
40
115
42
128
表型
裂翅雌蝇
裂翅雄蝇
非裂翅雌蝇
非裂翅雄蝇
数量/只
102
92
98
109
物种
面积数量
草原类型
……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
C
2
3
5
8
8
8
8
8
8
……
发育阶段
幼虫
蛹
成虫
蛋白质含量(干重)
40
57
60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贵州省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贵州省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贵州省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贵州省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