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是杭州特色美食——定胜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寓意金榜题名。这道美食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膳食纤维
2.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 )
A.尿素B.血细胞C.无机盐D.尿酸
3.工业上常用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B.氧化物C.盐D.有机物
4.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是( )
A.一氧化碳B.盐酸
C.无色酚酞溶液D.氯化钠溶液
5.下列金属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出铜单质的是( )
A.铁B.锌C.镁D.银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7.小金患了甲流,持续发烧3天,身体逐渐消瘦,从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在此期间(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D.只进行异化作用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C.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最多,有利于为人体生命活动运输氧气
D.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房,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9.高压锅煮食物时,限压阀由于锅内气压的作用上下跳动,该过程的能量转化与下图内燃机的哪个工作冲程相同( )
A.B.C.D.
10.为测出超过测力计量程的物体的重力,用轻质棉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图甲读数为0.4N,图乙读数为4.6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2.3NB.5.0NC.8.8ND.9.2N
11.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B.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C.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D.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12.下列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AB.BC.CD.D
13.如图所示,两灯泡L1和L2规格分别为“6V3W"和“6V6W",电源电压相同恒为6V,按甲、乙方式连接,工作时最亮的是( )
A.甲图中的L1B.甲图中的L2C.乙图中的L1D.乙图中的L2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选项的是( )
A.AB.BC.CD.D
15.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煤油的质量、初温均相同,5分钟后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比乙瓶高,若电阻丝的电阻分别为R甲和R乙,通过的电流分别为Ⅰ甲和Ⅰ乙,则( )
A.I甲>l乙,R甲>R乙B.I甲=I乙,R甲>R乙
C.I甲=I乙,R甲I乙,R甲R乙B.I甲=I乙,R甲>R乙
C.I甲=I乙,R甲I乙,R甲R乙;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共28分)
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表示人体某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它可以防止血液的倒流。
(2)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M可能是____。
A.小肠B.大脑C.肾脏D.肺
【答案】(1)房室瓣
(2)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1)心脏中有瓣膜,分别是房室瓣和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2)血液循环示意图:
【解答】(1)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叫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2)分析图可知,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小肠后,由于吸收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故选A。
故答案为:(1)房室瓣;(2)A。
17.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和粪便。请回答:
(1)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内的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 。
(2)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 (填序号)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答案】(1)①→②→③→④
(2)②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图中的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集合管。
【解答】(1)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体内的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2)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这样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③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2)③。
18.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HCl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②
(2)NaOH+HCl=NaCl+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在图中,①表示钠离子,②表示氢氧根离子,③表示氯离子。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通往HCl气体前,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通入氯化氢气体后,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通入HCl气体前与通入后,不同的是之前有OH-,之后没有OH-,由此可见,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②氢氧根离子;
(2)图中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1)②;(2)NaOH+HCl=NaCl+H2O。
19.目前许多校园都装上了直饮水设备,如图为某品牌直饮水机的部分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1)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 安。
(2)饮水机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 kW·h的电能。
【答案】(1)10
(2)1.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P=UI的变形公式:I=PU得出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的大小;
(2)根据W=Pt计算出饮水机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
【解答】(1)由P=UI得:
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PU=2200W220V=10A;
(2)该饮水机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为:W=Pt=2.2kW×0.5h=1.1kW·h。
故答案为:(1)10;(2)1.1。
20.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长、等高但材质不同的甲、乙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分别将质量为m和2m的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此过程中,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W甲 W乙;η甲 η乙;f甲 f乙(以上三空均选填“”)。
【答案】=;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在斜面上,拉力F做的功即总功:W总=Fs;利用W额外=W总-W有可求额外功。
【解答】由题知,两斜面等长,将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s相等,拉力均为F,根据W=Fs可知,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所做的功(即总功):W甲=W乙;
由题知,两斜面等高,且m甲<m乙,根据W有=Gh=mgh可知,有用功W甲有<W乙有,
由机械效率η=W有W总可知,η甲<η乙;
因为W额外=W总-W有,所以W额甲>W额乙,由f=W额s可知,f甲>f乙。
故答案为:=;<;>。
2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认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操作A是 。
(2)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写化学式)。
(3)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理由是 。
【答案】(1)过滤
(2)NaCl、Na2CO3
(3)使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会引入氯离子,影响氯化钠的鉴别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白色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由此得出,无硫酸铜,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经操作A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则操作A是过滤,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都有,加入足量稀硝酸后,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沉淀是碳酸钡,则有碳酸钠,无硫酸钠,无色溶液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钠,据此解答。
【解答】(1)操作A是分离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的,操作A为过滤;
(2)经分析,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钠和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钠;
(3)如果使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会引入氯离子,影响氯化钠的鉴别,故不能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题,共42分)
22.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① 和②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试管C的溶液变蓝色了,这是因为 。
(3)根据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2)该试管保温在70℃,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或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原理是:①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②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该实验中,试管C保温在70℃,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
(3)根据表中数据“A组不变蓝、B组变蓝、C组变蓝”,能得出的结论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或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故答案为:(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2)该试管保温在70℃,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或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23.小金在学习“常见的碱”过程中,将新配制的饱和Ca(OH)2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发现没有出现预期的红褐色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Ca(OH)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猜想二:FeCl3溶液呈酸性,Fe(OH)3沉淀不能存在。
(1)小金用pH试纸测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碱度,测得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